第一百二十三章 呂布的煩惱

天下好亂?

已是建安元年年末,南陽,宛城,呂布佔據這裡已有一年多的時間,外界劉備在跟袁術打,陳默在後半年開始大規模征伐羌人,北方袁紹也在跟公孫瓚還有黑山賊糾纏,曹操佔據了汝南以後,開始跟袁術扯皮,呂布這邊自然也沒閒着,他奪了本該是劉表的地盤,劉表自然不願意,前半年時間,呂布跟劉表麾下將領過了一遍,不過到了後半年,隨着曹操佔據汝南的消息傳來以後,劉表就選擇與呂布和解了。

呂布還有他麾下的人馬打仗太猛,劉磐、黃祖、蔡瑁、張允、文聘,荊州將領幾乎被呂布虐了一遍,呂布也不笨,在嘗試了一次水戰之後,就絕不靠近水邊兒,你要打,過來打,你要不打,我也不過去。

劉表勢力自然是強過呂布不止一籌的,無論兵馬還是錢糧,遠非眼下南陽可比。

說起來,南陽也是龍興之地,但從中平年間開始,這裡作爲黃巾軍的核心城鎮之一,當年各路軍隊會戰於此,後來平定黃巾之後,皇甫嵩還在宛城大開殺戒,黃巾覆滅之後,南陽恢復了一些生機,但緊跟着董卓亂朝,孫堅路過南陽的時候,順手砍了當時的南陽太守,然後袁術佔據南陽,徵集兵馬討伐董卓。

再往後袁術跟曹操打,被曹操打跑了,劉表跟曹操暫時達成同盟,準備以南陽爲都,將天子迎到南陽來,劉表和曹操共同輔佐天子。

如果真是那樣,也未嘗不是好事,誰知道曹操轉手就帶着天子跑了,兩家自然翻臉,南陽幾經戰火,南陽百姓多逃往關中或是荊州,如今的南陽,比之最初的時候,人口恐怕連一半都不夠,如今呂布佔據南陽,劉表本是想要奪回來的,奈何呂布治理不行,打仗卻是在行,騎兵在新野這邊亂跑,有時候荊州軍剛剛過河,就被奔騰而至的騎兵給攆走了。

這般打了半年多,劉表有些心累,最重要的是,曹操佔據了潁川、汝南,隨時可能攻入南陽,這個時候再跟呂布打,恐怕會讓曹操得了空隙,攻佔南陽,等於自己把南陽送給了曹操,劉表自然不願意,因此選擇跟呂布和解。

雙方互不侵犯,呂布擋住曹操,必要的時候,劉表可以幫呂布提供一些糧草上的支援,反正荊州也不缺糧。

沒仗打了,呂布反而不自在了,之前打仗還能從江夏那邊搶些糧草輜重來養活自己,現在沒仗打了,治理南陽就是呂布目前唯一能做的事情。

他做過刺史主簿,要說完全沒有治理經驗那自然不可能,但水平有限,加上身邊多是武將,南陽士族沒人願意出仕,這也導致呂布身邊沒有個能幫他出謀劃策或是幫他治理地方的人才,有時候,呂布會寫信去問陳默。

當年在長安的時候他就經常跟陳默商量,但終究太遠了,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如今真的自己來治理一方的時候,如何鼓勵農耕、恢復民生,怎樣惠民或者說怎樣收稅,該怎樣來評定稅賦的標準。

最終,呂布將這些事情丟給了張遼,自己跑出來透氣,這主公貌似不怎麼好當啊。

然後,呂布很快又被張遼請回衙署,商議天下大事。

四處都在打仗,給呂布的感覺,也就只有這天下好像很亂,比以前更亂了。

自己身邊,缺個謀士,能幫自己處理這些瑣碎之事,遇到疑惑之時,可以給自己意見的人……像陳默那般的就行了。

南陽士族看不上呂布,但呂布同樣也不怎麼看得上這些人。

“主公,眼下只憑南陽這些人口,恐怕無法供養軍隊。”張遼讓人將幾卷竹簡擺在呂布桌案上,之前爲了跟劉表打,呂布訓練了不少新兵,如今加上他們自關中帶出來的幷州軍,南陽有兵馬近五萬,只憑如今的賦稅別說對外作戰,平時養都養不起。

“既然已無戰事,便解散新軍如何?”呂布看着那幾卷竹簡,有些頭疼,隨手翻開一卷道。

“不可,如今雖與劉表講和,但我軍東面有曹操,西面陳默也隨時可能自武關攻入,若解散新軍,兩方人馬打來,我軍恐怕難以抵抗。”張遼肅容道。

“陳默也會來攻?”呂布皺眉道,他跟陳默關係應該算是不錯吧。

“主公,如今主公亦是一方諸侯,這諸侯之間,公私需分開,那曹操與陳默關係亦是不錯,昔日在洛陽,他二人相交莫逆,但前翻曹操不是一樣趁虛自陳默手中奪走天子?”張遼嘆道,呂布最大的缺點就是對敵人狠辣,但對朋友沒有防備,這征戰天下跟平日裡交情能一樣麼?

呂布點點頭,心中還是有些不是滋味:“但糧從何來?向劉表要一些?”

劉表可是答應過會在糧草上鼎力支持的。

“劉表那邊,自然要向他討要。”張遼點點頭道:“但若是如此,我軍恐怕就受制於劉表,他日一旦劉表切斷對我軍的供給,恐怕立刻便有覆滅之危,雖是盟友,但不可不防!”

這年頭兒,最不靠譜的就是盟友了,當初討董聯盟的諸侯都算得上盟友,但看看這幾年,相互間殺的最狠的便是這些盟友,當初討董的時候若是有這般厲害,估計董卓當年也撐不到遷都。

“文遠覺得該當如何?”呂布看向張遼。

張遼:“……”

我要知道早說了。

兩人大眼瞪小眼,對視半晌之後,張遼突然有些頹廢道:“主公,末將覺得,當下我等最重要的是,尋一賢士輔佐主公,爲主公出謀劃策,另外治理地方,也比你我強許多。”

呂布點點頭,看向張遼道:“聽說這荊襄之地,人傑地靈,文遠可知,有無能比肩陳默之人?”

張遼無意識的舔了舔有些乾燥的嘴脣,自家老大還真敢講,陳默是什麼人?未及弱冠已名滿天下,上馬能殺敵,下馬能治國,幷州、關中在他的治理下頗有興盛之相,更是憑藉一己之力,成爲能夠跟袁紹相抗衡的北方霸主,陳默的基業,可真的是他自己憑本事打下來的,這樣的人才,不說空前絕後,但當今之世,能夠與其並論者能有幾人,就算有,會投呂布?

“主公眼光不錯。”最終,張遼也只能撿好聽的稱讚一下,這眼光的確夠高,輕咳一聲,張遼道:“不過似長陵侯這等人傑,可遇不可求,末將覺得,主公當務之急,是能找到幾位務實之人,能幫主公處理郡務,分析眼下局勢,爲主公出謀劃策即可,似長陵侯這般的人傑,還需慢慢物色。”

“很難找?”呂布摸索着下巴,感覺陳默很好相處,有些聰慧,但也不至於找不到類似的吧?

不是太難,是找不到!

張遼有些無言,早知如此,當初就該在洛陽抓幾個大臣過來,也好過現在連個可用之人都沒有。

“明日便讓人去打探這南陽有無高人。”呂布揉了揉太陽穴,最終嘆道:“定要讓他來助我。”

便是綁也要綁來!

呂布心中已經下定了決心,沒有謀臣的日子太難受了,侯成他們連個帳都算不清。

“主公,其實這高人名士難尋,但這南陽之地,寒門士子也有不少,宛城中便有,主公不防貼張榜文,以郡中主簿、郡丞等職位相待,總會有人前來應徵。”張遼想了想道。

高人若能那般容易被請來,就不叫高人了,而且就算請來了,人家都未必願意幫忙,倒不如以官職來請,倒是可能請到一些人,就算不是什麼厲害人物,但總比侯成、魏續這些算個賦稅都要十幾天的人強吧?

“也好,先找些人幫忙料理郡務,然後打探高人下落。”呂布點點頭,先解了燃眉之急再說,至於人才,可以慢慢找。

“末將這便去辦。”張遼起身道。

“還有一事,讓魏續、侯成還有宋憲、成廉他們沒事便去征討這南陽一帶賊寇,記住,不需擾民!”呂布起身道。

剿滅賊寇也是個提高民心之法,呂布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一處立足之地,自然也想好好治理,剿匪是呂布現在能夠想到不多數對百姓有幫助而且也能充實一下府庫的方法。

至於怎麼討……呂布這些人在幷州多年,對於怎麼找尋山賊草寇自有他們的一套方法,這個對他們來說倒是不難,而且也不需要太多兵力,完全可以以戰養戰,順便磨練一下新兵。

這倒是個法子。

張遼點點頭,當下起身告辭。

呂布耐着性子處理了一會兒公務之後,也起身離開衙署,以前還不覺得,但自從成了這南陽之主以後,呂布對於衙署就十分排斥,這地方太折磨人了!

從衙署出來的那一瞬間,呂布有種整個人快要飄起來的感覺,一瞬間,神清氣爽,走路帶風,看什麼都變得順眼了許多。

必須尋訪高士,就算不如陳默,也不能差太多!

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一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四百五十五章 疑惑第四十四章 交易第四十九章 暫安第一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四百九十一章 稱帝,推演未來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條件第六十七章 可悲之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難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三百六十九章 曹操欲退兵第六十八章 升官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二十一章 疑兵第二百九十七章 敘舊第七十四章 知音難覓第一百六十六章 過猶不及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格局第三十三章 人窮志短第七十九章 勾心第四十二章 消息第四十四章 狠厲第十九章 教授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師第三百零一章 大雪第九章 甩鍋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將折腰,伯道兵臨第四十七章 意外相遇三百五十六章 魏延奪關第四十一章 無奈第三十章 氣運亂了第五十九章 生亂第一百一十一章 洞局勢陳默設計,識人心衛覬示好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利第六十七章 可悲之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民生第三十五章 論胡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爭陰雲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起第一百七十二章 曹操求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一百七十五章 戰幕開端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兵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盟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議事第二十八章 名士風流第三百二十九章 孫策出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下第八十五章 蹇碩遺命第八十一章 我是髒,那又如何?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大勢第六十七章 可悲之人第八十二章 反目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動作第十四章 情第三十四章 機會第三十三章 別離第九十三章 弱點第四百九十六章 傳位第四百五十一章 輸贏第一百一十三章 張飛兵敗第二十八章 名士風流第二十八章 墾荒第二十二章 再敗第五十四章 謄刻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十六章 鄉情第一百一十五章 規劃第七章 太史慈第四百一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攻第四百三十四章 鉅艦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難第一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二百七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涼第一猛將之爭第八十七章 長安初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崩第三百七十二章 只降朝廷第三十八章 宮中來人第一百三十章 徐州風雲第三百七十七章 排斥第七十六章 太史慈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十四章 膽氣第八十九章 董卓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一百二十二章 攔路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二十二章 蒲桃第一百章 分道第七十九章 勾心第一百八十章 新武器第七十章 得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董卓遷都第四十二章 兒戲第三十八章 宮中來人第六十七章 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