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對錯

臧洪自從回到長安之後,精神狀態就不太好。

至於原因,或許是因爲張超,也許是陳默的信,哪怕與家人團聚也並不能讓他好受些,終日與酒作伴,活在醉生夢死之間。

陳默幾乎每天都會來,偶爾也會陪着臧洪喝上幾觴,只是很少開口勸說什麼,有些東西,得自己走出來。

今天也一樣,陳默來到臧洪府宅後,就沒怎麼說話,只是陪着臧洪喝酒。

“有事?”喝了半晌,臧洪看着陳默這副模樣,有些煩悶。

“本是想請老師幫忙,不過看到老師這副模樣,還是算了。”陳默點點頭,然後又搖了搖頭嘆道。

“嘿~伯道擅算人心,你這般說,便是篤定我會幫你了。”臧洪哂笑一聲道。

“老師肯定會幫我,只是此次事情事關重大,老師這般模樣,讓弟子如何放心?”陳默搖了搖頭嘆道。

“酒……可以不喝。”臧洪搖搖頭道:“我知道,伯道幫我控制了人言,東郡之事,沒人會指責我,甚至不少人讚我乃義士。”

“這並沒有錯,若放在春秋時,老師所爲,可爲義士。”陳默點點頭,肯定道。

“若無你那封書信,我亦如此認爲,義無大小,遵循心中之義,便是大義。”臧洪點點頭:“但以己之義,明知必死卻要他人與我共同赴死,是否是義?”

“老師並無強迫任何人,又豈知老師之義非他人之義?”陳默反問道。

臧洪一怔,隨即看着陳默搖頭苦笑道:“你啊,自小便善辯,這道理從你嘴裡說出來,正的反的似乎都有道理。”

陳默輕咳一聲道:“老師言重了,弟子不過實話實說爾。”

“這便是最可怕的,你說的每一句都是實話,但言中之意卻是截然相反。”臧洪感嘆一聲道:“爲師倒寧願自己笨些,不去質疑你的話,那般也可心安一些。”

“是啊,旁人的言論,自然有辦法去控制,但心中的那道坎,反而不宜過去,這說明老師依舊是哪個正人君子。”陳默微笑着給自己滿了一觴:“君子問心無愧便可。”

“但我問心有愧。”臧洪搖了搖頭道:“伯道,若你是袁紹,當時會發兵否?”

“不會。”陳默很自然的搖了搖頭:“沒到那個地步,給孟德書信一封,討份人情,就像這次救老師一般便是,恕弟子直言,張超沒那般重要,孟德只需誅殺張邈便可,要一個張超並不難,我也好,袁紹也罷,都能要來。”

張超無論德才,都算不上什麼人物,別看臧洪是其故吏,但看看離開廣陵之後,臧洪爲青州刺史,令青州大治,爲東郡太守,也能造福一方,而張超,除了跟張邈、陳宮等人合謀造反還被人家收拾了,哪還有什麼亮眼的事情能讓人記住?就算是造反之事,爲首的也是劉備、張邈、陳宮,亮眼的是曹操,張超只是個附帶的名字。

陳默跟張超的交集,也就是當年在曲陽時,那也是自己人生的轉折點,當時張超若要收陳默爲弟子的話,臧洪多半不會相爭,可惜,張超顧慮陳家的事情,也沒覺得陳默有什麼奇特,所以陳默跟張超,也僅僅就是認識的關係,最多因爲老師的原因,算是熟人,但如果臧洪不開口,要讓陳默去跟曹操討這個人情,陳默不會做。

因爲張超這些人的所爲,陳默是有些厭惡的。

臧洪點點頭,沒再說什麼,仰頭又是一觴酒下腹。

陳默摸索着酒觴道:“老師心中之坎,默無法相助,要說大道理,誰都能說,事情已經過去,人該往前看,但弟子知道,這些大道理說來容易,但要做卻是極難,所以這些事,只能老師自己去想通,若老師有個意外,師孃還有小師弟,我固然也會照料,但老師知我自幼喪父,對弟子來說,幼年喪父乃這一生都難以彌補之遺憾。”

“原本我準備戰死於東郡,如今既然沒死成,便不會輕易求死,這點,伯道大可放心。”臧洪搖頭笑道:“說吧,何事。”

“西涼刺史之職,弟子希望老師能夠擔任。”陳默拱手道。

“你要對馬騰韓遂動手?”臧洪看向陳默道。

“便知瞞不過老師。”陳默點點頭,也不隱瞞:“如今幷州、三輔之地已然恢復秩序,不說大興,但卻也有恢復繁榮之相,東有成皋、伊闕、箕關、壺關、雁門之地,袁紹、曹操便是想攻也難以攻入,唯有西涼,無險可守,他日若遇戰事,後方易不穩,因此,馬騰、韓遂二人,必先除之!”

“確實如此。”臧洪點點頭,陳默能有今日這番成就,是他也沒料到的。

“但西涼之地,羌漢雜居,朝廷於西涼威信不足,加上有馬騰、韓遂之患,尋常人出任西涼刺史,恐怕難以勝任,弟子身邊一縣之纔不少,但若說能夠震懾一方之人,如今能找到的,也只有恩師。”陳默看着臧洪。

“也罷。”臧洪點了點頭:“爲師就替你走一趟西涼。”

“多謝恩師。”陳默大喜,躬身道。

“難得,如今天下,也只有伯道會用我這無德之人了。”臧洪搖頭嘆道。

“老師若是無德,放眼天下還有幾人敢稱有德?”陳默聞言卻是不在意的搖了搖頭道:“老師,東郡之事,老師或許有錯,但這世上誰人敢說自己一生無錯?若以此來用人,一者挑不出多少,二來,德是可以造的。”

想到陳默控制人言的手段,臧洪雖然不認同,但也不得不承認,不知道從何時開始,這德已經失了最初的那種感覺。

“所以,用人還是以纔來算比較好,畢竟德可以作假,但纔不會!”陳默笑道。

臧洪知道,很久以前,陳默就有這樣的觀念,畢竟陳默可以說是從布衣白身一步步爬到如今這地位,見過的東西太多,士人養望說起來又何嘗不是作假?所以陳默在用人上的觀念,也是有些離經叛道的,但不得不說,此時回頭想想,陳默說的也未必就是錯的。

“何時起程?”臧洪既然已經決定出仕,自然不會拖沓。

“越快越好,弟子會設計讓馬騰、韓遂二人相爭,但是否能成,兩人會否反目,這個不太確定,老師在西涼也需小心,弟子無法給老師太多兵馬,以免令二人警覺。”陳默躬身道。

“按照刺史府的編制來算,我這裡可以有一校人馬,五部齊全也只是兩千人。”臧洪點點頭,他做過青州刺史,現在的刺史跟以前不同,有些權利,但在軍權之上,限制的很緊,這一校兵馬,多數時候也只有五六百人,臧洪任青州刺史時,麾下只有七百人,青州軍權在袁譚手中。

“兵馬上,弟子只能給老師八百,但皆是精銳之士,其將領高順,亦是弟子麾下悍將,這八百人皆是他訓練出來的精銳,雖只八百,卻能攻無不克!”陳默沉聲道,這次對於西涼,陳默是志在必得的,不但請出了臧洪出任西涼刺史,給臧洪配備的將領也是高順這等身經百戰的悍將,陳默麾下,千人規模內作戰,無人是高順對手,包括陳默也一樣。

臧洪點點頭,這點上,他不擔心陳默會虧待自己,高順作爲陳默麾下最倚重的將領之一,臧洪自然是清楚地,這也是個良將。

“此外還有典滿此人可做老師護衛,莫看年紀與弟子相當,但其天生神力,武藝在軍中也少有人能敵。”陳默笑道。

典滿跟在陳默和典韋身邊也有兩年了,每日習文練武,陳默是看着典滿一點點變強的,武藝肯定是不及典韋的,但缺少的也只是沙場之上的磨練而已,這次將典滿派到臧洪身邊,也是希望典滿能夠得到一些歷練,將來成爲陳默麾下一員能征善戰的猛將,不用跟典韋一樣只能做個護衛統領。

畢竟典韋到這個年紀,其實已經定型了,除了一身恐怖的武藝之外,也無其他用處,但典滿卻是有更多可能的。

當然,也是希望臧洪能幫陳默調教一番。

臧洪點點頭道:“既然如此,我且收拾一番,若是高順將軍已經準備好,明日便可起程。”

“老師不必如此着急!”陳默連忙擺手道:“老師今日且休息一日,明日還望老師來衙署一趟,西涼之事,還有些細節需要商議。”

西涼雖然地廣人稀,但是卻更爲複雜,不但有韓遂、馬騰這兩支軍閥時時侵擾,更大的問題是羌人的問題,陳默融合了五支千人部落,目前看來還算順利,這些羌人的生活習性與漢人相近,如今建立鄉莊,建立戶籍,以漢人的法度來管理並未受到太多排斥,每年繳稅也是足額的,對於首領被帶到長安,重新在各鄉莊設里正、三老之職,也沒發生問題,除了言語和一些生活習俗之外,其他的都沒問題,所以陳默也有進一步加大融合的想法,這些想法還沒來得及跟臧洪商議。

“也好,明日爲師就不飲酒了。”

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兵第十八章 進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變故第一百一十三章 張飛兵敗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心第四百八十六章 冬雪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動如山第四百一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十三章 結案,誰人無罪?第六十章 人心第一百二十二章 攔路第八十四章 結怨第三百二十九章 孫策出兵第四百三十九章 多事之年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行第一百三十七章 立營第七十五章 劉宏託孤第一百九十章 擒王第七十八章 拜師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四百七十四章 招募?第二百零二章 由明轉暗第三百四十六章 所爲何求第七十九章 勾心第一百五十三章 生擒第三百九十五章 綢繆第五十六章 連環計(中)第三百零九章 再敗第二百三十一章 冀州亂第七十四章 大事件第六十四章 天威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點兒狠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開始便已結束第五章 人心險惡第三百七十三章 明主的條件第七十三章 貂蟬第一百零二章 伐謀第一百二十六章 董卓遷都第九十一章 激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渡第五十章 大雪第三百二十五章 陳晉入仕第四百二十三章 下合肥第五十八章 定計第四百七十三章 雨幕來客第十三章 結案,誰人無罪?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陣營出擊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五章 緩一緩第五十八章 定計第二百六十一章 震驚莫名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六十一章 會面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四百二十九章 封王第三百四十章 少犯錯第一百一十六章 民生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七章 太史慈第一百七十五章 戰幕開端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零八章 瘋狂募兵第四百七十一章 夏口破,江東驚第七十二章 義氣第十三章 奇貨第八十八章 內亂第二十九章 再見鄭屠第一百三十九章 陳默入西涼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二百八十四章 審配論道第五十九章 董卓之死第二十一章 洛陽第五十五章 連環計(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三百二十八章 荊州變局第四百八十九章 長安對問第四百八十四章 真亂第八十九章 謀破長安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四百二十三章 下合肥第三十章 氣運亂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六十三章 說服第三十五章 高順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請君移駕第六十八章 籌謀第九十章 董卓得遺詔第四百九十七章 暮年第二十一章 疑兵第一百五十五章 見面第四十二章 消息第二百八十四章 審配論道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招第二十九章 再見鄭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