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故人來投

“元直且說來。”陳默微笑着看向徐庶。

徐庶微笑道:“說是計策其實也不過禍水東引之策,主公可還記得那西涼馬騰、韓遂二人否?”

“嗯。”陳默點點頭,諸侯討董時,此二人也加了聯盟,不過並未出力便是了,但當時董卓撤回長安,也確實有這二人的緣故。

“主公可上表朝廷,薦此二人爲州牧或刺史,同時暗中遣人聯絡馬騰、韓遂聯手從李傕、郭汜二人手中奪權。”徐庶微笑道。

“不錯,不管朝廷是否同意主公舉薦,也不論二人是否願意與主公聯手,只要主公上表,李傕、郭汜必會擔心主公與他們聯手,屆時他二人手中的西涼軍便不敢輕動。”滿寵撫掌笑道。

如今李傕這些人看似勢大,手握二十萬西涼軍,但這些西涼軍,一部分被徐榮、華雄捏着,各自佔據一郡,大有自立的意思,長安內部,李傕、郭汜、樊稠、張濟也未必就是一條心,只要陳默讓他們僵住,便能逐步暗中收買或蠶食這些西涼軍。

這也是陳默的打算,他如今實力依舊孱弱,此時若是入主關中,就算能借着西涼軍內鬥,趁機奪了關中,也難以坐穩,何況還有西涼方向的羌人、韓遂、馬騰這些,所以陳默一直在收攏流民積聚實力。

此番李傕、郭汜派張濟和樊稠率兵入駐新豐,便有驅逐陳默,前來劫掠之意,但陳默既然已經得了弘農,更收了大量百姓,自然不能讓這些百姓再受兵禍之苦,這些西涼將領打仗是好手,但治理地方卻是一團糟,哪怕繼續用之前自己獻給董卓的方法,也不至於無糧可用。

徐庶的計策,跟陳默想的差不多,不過陳默卻沒自己說出來,有時候主公面面俱到了,會打擊手下的自信心,心裡知道就好,沒必要跟手下搶活。

“我會盡快寫好奏書,與馬騰、韓遂聯絡之事……”陳默目光看向徐庶,微笑道。

“庶願代勞!”徐庶躬身一禮道。

“另外傳我軍令,命武義爲驍騎校尉率軍八千進駐華陰。”陳默點頭笑道。

“喏!”

……

洛陽隨着陳默去年開始不斷遷民過來,如今已經恢復了幾分生機,春寒料峭,春耕未至,鍾雲按照陳默的方法以工代振,招募人手進行一些鄉莊的修繕,眼下河洛之地最重要的是恢復農耕,所以城池反而不必大肆修繕。

這日,一名青年帶着幾名扈從護着一輛車架,風塵僕僕的來到成皋,陳默對於成皋等地雖然派兵駐守,卻並未徹底斷絕與中原的往來,往來客商還是可以通行的,不過更加嚴苛了一些,尤其是要出關去往中原,必須有各地衙署派發的過所文書才行,鄉里的是不能的,至於中原進來的,反倒簡單許多,只需做個記錄便可通關,好進不好出。

一行人走的不快,過了成皋之後,卻發現氣氛變了,所過鄉莊到處都是人在修繕房屋,還有人在鬆土,乍看上去雖亂,但仔細觀察,卻又井井有條。

“頭兒,這河洛百姓不是說都被遷走了嗎?這人不少啊。”一名扈從操着一口北方口音,對着爲首的青年道。

“去歲董卓被刺,西涼軍反叛,關中大亂,多是那邊百姓吧。”青年看了看四周忙碌的身影,倒是少了幾分破敗,給人一種蓬勃之感。

“那邊來人了,怎的,一個鄉莊也要查我們?”幾名扈從看着遠處匆匆朝這邊跑來的幾人,眉頭一挑,各自摸向自己的兵器,中原大亂,他們這一路走來,可沒少被人盤剝。

“莫要亂來,此處是河洛。”青年擺了擺手,策馬迎上去。

“諸位可是要來這邊落戶?”一名里正模樣的中年人笑呵呵的對着衆人一拱手,詢問道。

“老丈何意?”青年疑惑道。

“你們不知?諸位從何而來?”中年裡正笑問道。

“青州。”青年下馬道。

“青州好啊,聽說這州牧也曾在青州待過一段時間。”里正笑道:“算起來也是同鄉,看諸位模樣,也都是有力氣的,如今州牧可是有不少惠民之策,若諸位願意在我們這邊落戶,不但可以免去今年一半稅賦,而且還能分到一部分田地,按戶分,直接歸官府管,不用另交租稅,除了不能買賣之外,那就是你們的,如何?”

“還有這好事?這河洛之地的耕田夠分?”一名扈從忍不住問道。

“諸位不知,這洛陽之地啊,都是無主的,當年董卓在洛陽殺了很多世家,後來這邊的百姓都給遷到了關中,地自然也就沒人管了,當初去關中的那些富戶,基本快被殺沒了,這洛陽的耕田,如今多是無主之物,州牧仁慈,將這些耕田收歸官府,然後租給百姓,以稅賦作爲租稅,只收一次,只要諸位落戶,這頭一年,只收一成半,以後最多也只收三成,此外衙署的耕牛也能用,若是諸位在在這裡有了後,男的可以多分一畝,女的可以多分半畝,諸位,我們這一里可是不錯的,而且這裡距離成皋最近,各處過來的百姓都有。”

“你們這裡一里不是一姓?”青年疑惑道。

天下未亂之前,大多數地方都是一里一姓,像陳默幼時居住的莊子什麼姓都有的是屬於流民匯聚逐漸形成的,在那個時候可不多。

“自然不是,如今這關中河洛之地,那一里一姓的反而不多。”里正搖了搖頭,隨即有些期待的看着衆人道:“如何?諸位,在我們這裡落戶可不吃虧,若能生育,還有賦稅的減免。”

“老丈,我要去河東尋訪故人,恕難從命了。”青年翻身上馬,對着里正抱拳笑道。

里正一臉失望的點點頭,看着對方車馬再次起程,忍不住喊道:“若是想落戶的話,如今州府對洛陽這邊頗有照顧,在這邊落戶很不錯的!”

“多謝相告。”青年在馬背上頭也不回的揮了揮手道。

“頭兒,這邊不錯啊!”一名扈從策馬上前,來到青年身邊笑道:“若非想跟着你尋處富貴,還真忍不住想在這邊落戶。”

“大丈夫何患無家?待我等建功立業之後,何處不能爲家?”青年俊朗的臉上,流露出幾分傲意。

進河洛好進,但再往河東走可就有些費事了,倒不是有人刁難,而是這一路上所遇到的鄉莊都太熱情了一些,到處都想讓他們加入自家鄉莊,有的甚至還包女人,幾名扈從都有些忍不住想要留下了。

到了洛陽時,衆人不得不停下,再想往前走,就得到衙署換了過所文書,中原各地的過所文書,在成皋能用,但過了洛陽卻不能用了。

而且過成皋,只需進行記錄,但在洛陽,卻要仔細盤查。

“哪裡人?”人羣吵嚷的戶籍衙署中,終於輪到一行人進行記錄,負責記錄的書吏一臉麻木的問道。

“青州東萊郡黃縣人。”青年有些無奈道,他剛纔已經看到所有人的流程,覺得有些繁瑣,卻也無可奈何。

“何名?”

“太史慈。”

“來此所爲何事?”

“尋訪故友。”

“故友爲誰?現居何地?”

“……”太史慈不知該如何回答。

“嗯?”書吏擡頭,看向太史慈道:“爲何不說?”

“叫陳默,如今應該在河東安邑。”太史慈覺得有些口乾。

“陳默……河東……安……”那書吏一邊寫一邊念着,只是寫到最後,動作突然僵了一下,緩緩擡頭,看着太史慈道:“你說的陳默可是……”

“現在應該是幷州牧,長陵侯。”太史慈點點頭。

“稍等!”書吏起身,仔細的看了太史慈一眼,轉身離開,陳默的故友,不管是不是,這事輪不到自己來管。

周圍有不少瞪着登記之人,見書吏突然跑了,有些不滿的叫嚷起來:“嘿,怎的就走了?我等這邊尚未記錄!”

“頭兒,現在如何辦?”幾名扈從看向太史慈。

“等着。”太史慈搖了搖頭,將自己的母親扶到一邊坐下道:“孃親,我那故友如今有些身份,應該很快能夠見到了。”

“無妨,爲娘知道一些,這些年那使君便是身在洛陽也未曾忘記託人前來照拂,我兒切不可無禮。”

“怎會?”太史慈搖頭笑道:“是孩兒不孝,這些年隻身在外,未能盡孝,可惜,前翻他大婚收到書信時已是數月之後,未能趕來。”

半個時辰之後,那書吏方纔匆匆趕回,還帶來一人,來人倒是頗有些氣度,在人羣中掃了一圈,徑直來到太史慈一行人身前,微微做禮道:“在下鍾雲,可是閣下自稱我主故人?”

“不錯。”太史慈點點頭道:“你如何知道是我?”

“能與我主相交者,必非凡人。”鍾雲微笑道。

“在下東萊太史慈,不知鍾先生……”太史慈一禮道。

“聽過,箭術非凡,主公不止一次提過。”鍾雲微笑道:“在下忙於俗務,難以抽身,太史兄若是願意,我可安排人手送太史兄前往河東去見主公。”

“有勞!”太史慈抱拳道。

第三百八十三章 風起青萍第一百零五章 漸興第四百七十九章 強攻建業第二十五章 曉之以理第二十章 人命第五章 出遊第三十章 婚禮趣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士第三十一章 人散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貌第四十七章 意外相遇第三百五十七章 審問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四百三十七章 告老第一百四十章 陰招第九十八章 朝見天子第二百六十七章 走馬相隨第六十六章 張闓第八十六章 何進之死第八十章 女人第四十七章 意外相遇第五章 出遊第三百八十七章 雙張鬥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學院第四百四十三章 江東議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特殊夢境第二百五十八章 無膽大將第一百九十二章 所謂何求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打算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患伊始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五十一章 將來的可能第五十九章 生亂第三百二十章 回朝第九十八章 朝見天子第六十七章 可悲之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老將折戟第二十章 徐晃第二百零一章 新帝第四章 虛實第六十五章 新下軍校尉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一百六十七章 聯手的意向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將折腰,伯道兵臨第二百二十八章 反目第一百七十七章 高順戰顏良第三百二十五章 陳晉入仕第三百零三章 忠魂難安第二百二十七章 亂冀州陳默落子,明天機公達茫然第二百一十七章 生變故陳曹起兵,壽數盡本初託孤第一百一十八章 再回洛陽第三百零九章 再敗第一百六十一章 狂士第四百六十八章 落幕第四十九章 暫安第一百二十三章 猛虎兵敗第三百一十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零四章 出兵第六十八章 籌謀第十三章 獵虎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郎第三十四章 贈書第七章 瑣事第四百九十二章 推演世界第一百零七章 少年工匠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雲第七十四章 大事件第四十二章 兒戲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雲第七十三章 榜樣第二十章 人命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下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八章 煉獄第三十四章 贈書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幕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打算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不厭詐第十五章 小人物的悲哀第一百二十四章 命格第三百二十八章 荊州變局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原三分第七十四章 知音難覓第七十九章 洛陽夜第二百六十章 難以接受的結局第一百四十三章 孤軍第四百二十七章 藉機發難第四百九十章 父子閒話第五十六章 箭書第三百零三章 忠魂難安第三百二十九章 孫策出兵第四百六十一章 舌辯第九十一章 激戰第一百二十章 人脯第九十九章 司隸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