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7【菩薩低眉】

陳安孤身入殿,雙手捧着一疊紙張。

待其行禮之後,劉賢沉聲道:“先前你派人入宮稟報,說是發現行刺衛國公之兇手的蹤跡,可曾抓獲此人?”

陳安滿面愧色道:“啓奏陛下,微臣親領部屬追擊那名刺客,將其圍堵在南城金紗坊一座宅院內。此人……此人武道修爲極高,交手之後雖然多處受傷,但是仍舊被他找到機會逃出包圍圈,然後被接應他的同黨救走。微臣辦事不力,請陛下重重降罪!”

“呵呵。”

劉賢面無表情地笑了一聲,方纔本已壓下去的怒火再度涌上心頭,寒聲道:“既然如此,你不去抓刺客將功贖罪,又跑到朕面前來做什麼?”

陳安垂首道:“回陛下,臣及鑾儀衛同僚之所以讓那刺客跑掉,是因爲他慌不擇路闖進去的那座民宅另有玄機。臣委實沒有想到,先前在都中散發言紙的殘存餘孽竟然就藏在其中。當時情況極其複雜,刺客於混戰之中拼死逃脫,臣不敢虛言僞飾自己的無能,但是鑾儀衛付出極大的代價之後,終於將那座民宅裡的賊人全部拿下,而且確認了他們的身份!”

殿內無數道目光猛地射向陳安。

劉賢厲聲道:“說下去!”

陳安道:“陛下,這些散發言紙傳播謠言的賊人是南周拒北侯的心腹,臣還在他們來不及焚燬的信件中找到一些證據,跟近來朝中的動盪有關。原來這些細作早已勾連朝中的一位重臣,先前能夠大規模地散發言紙便是因爲那人的幫助。近幾日他們又與那人聯繫,讓其助長朝中爭執之風浪,意圖離間衛國公與襄城侯的關係,進而造成我朝的內亂!”

韓公端眉頭緊皺,意識到這件事已經變成一個看不見底的深淵,足以吞噬每一個與之有關的人。

在他身後的衣紫重臣之中,有一人面色慘白,控制不住地瑟瑟發抖。

龍椅上的年輕皇帝面色由白轉青,仿若籠罩着一層淡淡的霧色,並未如朝臣們所想的那般雷霆震怒,語調猶如飄曳不定的鬼火:“呈上來。”

陳安高高舉起雙手,內侍省少監侯玉走下御階,從他手中接過那疊紙張,然後返身來到皇帝身旁,小心翼翼地遞上。

劉賢一張一張地翻看着,大殿內死寂無聲,紙張翻動的輕微響聲居然能傳進殿前重臣的耳中。

“好,

很好,朝中居然有膽氣如此雄壯之人,不僅漠視朝廷法度,連朕這個皇帝也不放在眼裡。”劉賢緩緩站起身,一步一步走到御階旁,望着吏部尚書寧懷安身後的那位大臣,淡漠地道:“石侍郎,你真是令朕刮目相看。”

羣臣無不側目。

吏部侍郎石重寬雙腿一軟,滿面倉皇地跪了下去,嘴脣翕動卻始終說不出一個字,眼裡是無盡的驚懼。

劉賢笑了一聲,陰鷙的目光環視殿內衆人,道:“朕怎麼也想不到,那個冼家餘孽竟然能夠收買大梁吏部侍郎爲其所用,何其荒唐,何其可笑。”

此刻洛庭和韓公端盡皆默然不語,石重寬的反應已經說明一切,皇帝這般憤怒情有可原。

畢竟吏部侍郎絕非普通官職,尚書寧懷安不可能事無鉅細,很多時候的官員任免都是由石重寬來負責審覈。掌握這般重要權柄的官員,居然和三十年多前叛逃至南周的逆賊冼春秋勾結在一起,諸多朝臣不由自主地生出驚恐的情緒。

難怪南周細作可以在京都製造出那般聲勢浩大的言紙事件,也難怪石重寬會親自出面彈劾襄城侯蕭瑾,讓這場朝爭愈演愈烈。

“陛……陛下……”石重寬顫抖着發出幾個音節。

“譁——”

劉賢猛地將那疊紙擲於階下,紛紛揚揚之中,他冷厲的聲音響徹殿內。

“荊楚,陳安。”

“臣在!”

“此案由太史臺閣與鑾儀衛聯手徹查,無論西吳的細作還是南周的奸細,給朕查清楚究竟有多少人與之勾結!”

“臣遵旨!”

劉賢目光銳利如刀,死死盯着面上已無血色的石重寬,道:“不得遺漏任何蛛絲馬跡!”

“臣遵旨!”

荊楚與陳安齊聲領命。

劉賢猛然一甩袍袖,轉身走向後宮,留下滿殿神色肅穆的大臣。

“退朝!”

侯玉尖銳的聲音傳到很遠的地方。

與此同時,一羣廷衛大步走入承天殿,將石重寬和先前被荊楚唸到名字的大臣拿下,前者自然要關入詔獄,其餘十四人則暫時收入太史臺閣的監牢。

羣臣各懷心思退出大殿,宮前廣場上鋪滿了深秋的殘陽。

“衛國公。”

一個略顯疲憊的聲音喊住裴越,他停步扭頭望去,只見洛庭神色複雜地望着自己。

裴越返身拱手道:“執政大人。”

洛庭緩步來到他面前,周遭的大臣們如分開的潮水一般經過,沒有一人停留,頂多是悄悄打量兩眼。

兩人對視片刻,洛庭輕聲道:“我以爲你會勸阻陛下。”

裴越垂下眼簾道:“執政大人此言何意?”

洛庭沉默片刻,似有千言萬語卻難以出口,最終化作一聲嘆息,搖搖頭道:“罷了,陛下盛怒至極,連我和韓執政也無法勸下,終究不能苛求於你。只不過,太史臺閣和鑾儀衛插手朝政,對於國朝而言並非正道,一旦延續下去,恐有酷吏禍亂朝綱之患。衛國公深得陛下信重,還望來日能對陛下分說清楚其中利弊。”

他頓了一頓,躬身禮道:“本官先行謝過。”

裴越連忙側身避開,心中涌起難以言說的複雜情緒。

他不由得想起多年前那個夜晚,自己潛行進入洛宅,用一張蜂窩煤的方子說動這位朝中大佬,並且藉助他的庇護躲過最初的風浪,從而能夠在朝堂上站穩腳跟。後來的歲月裡,他不止一次受過洛庭的恩情。

往事歷歷在目。

面對洛庭的請求,裴越點頭道:“執政大人放心,今日只是特殊情況,陛下斷然不會以爲循例。晚輩過兩日便會入宮求見,無論如何也會限制住臺閣和鑾儀衛的權力。”

洛庭輕聲道:“有勞了。”

裴越道:“不敢。”

洛庭不再多言,沿着御道緩步離去。

裴越望着他瘦削的背影,落日餘暉拉扯出一個長長的影子,平添幾分寂寥蕭索。

……

翌日,衛國公府。

秋雨延綿。

京都氤氳在雨幕之中,太史臺閣和鑾儀衛密探齊出,營造出滿城肅殺氣息。

裴越站在水榭廊下,望着雨滴墜落於池水之上,漣漪接連蕩起,一如他此時的心緒。

馮毅肅立於旁,恭敬地說道:“少爺,荊楚大人傳來密報,一切按照少爺擬定的計劃進行。西吳和南周的細作大多落網, 雖有少數殘餘隱匿行蹤,但是最多五日之內便能清掃一空。除去那些與敵國細作確有關聯的大臣之外,少爺定下的那份名單也已落實。”

裴越幽幽道:“知道了。”

馮毅欲言又止。

裴越道:“還有何事?”

馮毅小心翼翼地道:“少爺,朝堂上空出這麼多位置……”

“這不是你該考慮的事情。”裴越依舊望着前方,淡淡地道。

馮毅心中一凜,垂首道:“是。”

裴越沉思良久,正要開口之時,蓋巨快步趕來,躬身行禮道:“少爺,有客來訪。”

“誰?”

“工部尚書,簡容簡大人。”

。:

640【子欲何爲】392【洪流】(一)1215【長風破浪會有時】(一十一)927【圓滿之境】1325【不負韶華行且知】173【春心】901【裴越的力量】591【誤打誤撞】401【洪流】(十)737【高山仰止】373【深海】1010【喪鐘爲誰而鳴】1051【穀梁的抉擇】1243【得失寸心知】7【溫玉】439【驚堂】128【失蹤】541【只欠東風】205【摔杯】408【席捲】(四)369【驚羽】142【熬鷹】62【席先生】814【大戟士】879【林疏月】679【看今朝】562【參差】468【當年事】1087【不廢江河萬古流】1233【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五)717【浮生閒趣】815【攔路虎】931【攻心】695【孤臣】347【長歌當哭】(四)928【於無聲處】1300【秋風病欲蘇】570【青山無恙】69【凌遲】881【大忠大奸】1321【會當凌絕頂】1120【棄我去者】1305【寄蜉蝣於天地】725【藏刀】578【萬物生】1186【一點浩然氣】(完)621【東風寒】836【騎卷平崗】929【事了拂衣去】1061【天若有情天亦老】(九)816【事出反常】218【落子】452【雙姝】1298【棄我如塵埃】1079【於此泣無窮】41【星火】539【新篇章】1140那時煙花絢爛1088【誰憐一片影】實在抱歉,請個假1086【爾曹身與名俱滅】272【回首望】300【死戰】737【高山仰止】223【喬遷】830【遊山玩水】538【故地重遊】1072【人間正道是滄桑】(九)447【獨當一面】861【拂曉之前】981【逐漸揭開的帷幕】(上)148【刑部】1173【朕相信你】1251【殺破狼】53【鴛鴦陣】38【信】153【後手】158【從別後】1235【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七)616【破陣子】264【面具】240【翻手爲雲】912【氣吞山河如虎】282【憶往昔】1104【提刀赴京都】1215【長風破浪會有時】(一十一)584【一刀】488【寂靜的朝會】1284【驚夜】1103【決裂】1149【攘外必先安內】1242【稱孤道寡】370【秋雨霏霏】675【何似在人間】(終)992我以我血薦軒轅532【疾風驟雨】533【直抒胸臆】851【凜冽的少女】344【長歌當哭】(一)1168【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