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9夢境控制

趙子明從睡夢中醒來,天色大亮,晨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照射進來,撒在地上、牀上。

看了看時間,已經七點鐘了,這是他第一次睡這麼久,李蓉蓉依偎在懷中,絕美的臉龐上偶爾蹙起峨眉,讓人憐惜,昨夜的狂歡已經耗盡她的體力,到了天光大白,還在昏昏欲睡。

趙子明溫柔地看着愛人,秀髮凌亂卻不失美豔,他雖然在外面風流浪蕩,對於李蓉蓉尚保留一份真心,畢竟從大學一路走來,相互依偎、扶持。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回家作息的習慣,始終不變。

對於男人的風流,李蓉蓉可能有所察覺,千萬不要低估女人在這方面的精明,然而,在身體不支、一個人很難滿足愛人的情況下,便保持了沉默。

雖然說起來有點丟人,但這就是生活,如果夫妻生活不和諧,感情就很難穩定,李蓉蓉一直在努力,健身、鍛鍊、學習,然而始終棋差一招,見不到勝利的曙光。

雖然時間不早了,趙子明卻不想起牀,很久沒有睡過懶覺了,偶爾放縱一下,也是新鮮體驗。

左手擁着愛人,手指無意識的撫摸,腦海中空空蕩蕩,昨夜的夢,卻清晰浮現,睡前的刺激爲整個夢境染上了緋色,從現實到虛幻,酒池肉林,極盡糜爛。

然而,春夢不是關鍵,關鍵在於他做的是“清醒夢”,一睡着,便在虛幻的世界中清醒了過來,隨即有了自主意識,知道自己是在做夢,知道自己隨時能夠醒來,即使現在,也能清楚記得夢中人的臉龐。

“清醒夢”,趙子明只在高中和大學時期,有過一兩次體驗,自從開始冥想以來,別說“清醒夢”了,連夢都很少做,即使白天刺激再大,也能一夜無夢。

這次之所以又有了體驗,全在人爲刺激。

趙子明看着手腕上的黑色手環,腦海中又想起昨天高永研的話:

“雖然我們還沒有搞懂夢的所有原理,但是,我們已經成功開發了一種可以“控制夢境”的手環,Instadreamer(直接夢境)。只要帶上它超過三個小時後,就可以通過一定的頻率,來控制你的夢境。最不可思議的是,你做的夢將會是“清醒的夢”,也就是說,你知道你在做夢,而且可以控制夢境裡的內容。”

當時,趙子明是一臉驚訝,難以置信。

雖然“夢境控制系統”一直在研究,投入巨大;雖然“大腦門戶系統”取得突破進展進展,有了成果;雖然……

但是,離成功還十分遙遠,最樂觀的估計也要五年以上的積累,沒想到這麼快就取得了成品。

不說其他,單單產品外觀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手套到手環,前進的可不止一點。可以隨身攜帶,不會像其他產品使用的眼罩、電極貼紙或光線和聲音那樣,擾亂睡眠,從商業化的角度來說,這是天才的一躍。

“直接夢境”手環,彷彿外星產品,就這麼憑空出現,趙子明第一反應就是懷疑,畢竟科學是講究邏輯的,不可能毫無徵兆,一款劃時代產品必須有長期的積累,需要無數人的前仆後繼,不可能一拍腦袋就出現。

不過,根據高永研解釋,他了解到,自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以來,人們就一直對清醒夢境展開科學研究。在80年代,一位名叫斯蒂芬·拉貝奇(Stephen LaBerge)的心理生理學家提出了一種誘發清醒夢境的技術。

這種技術可以通過追蹤人的眼球運動來確定他何時處於快速眼動狀態,並利用低音調或閃爍的紅光向睡着的參與者發出他們正在做夢的信號,從而達到“清醒夢”狀態。

高永研自幼對此感興趣,一直探索研究,連學業都爲此耽誤,之前沒有條件,現在有了實驗室的大力支持,如虎添翼,受斯蒂芬的影響,迅速做出了突破性的成果。

趙子明把手環湊到眼前,仔細觀察了一下,黑色腕帶加一個食指蓋大小的電子元件,外表就和普通手環一樣,平平無奇,沒有任何高科技之處。

據高永研透露,手環也有監測心率、記步數等功能。但不一樣的地方在於,無需啓用任何藍牙/ WiFi,有100%獨立設備(離線),一旦檢測到手機可以訪問的網絡(手機將自動共享),就會將數據上傳到手機)。

趙子明很好奇,這小小的一個東西,是怎麼實現科幻性的功能呢?

要知道,在現實的科學依據中,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證明該產品可行。

高永研解釋了很多,原理之複雜以趙子明的頭腦,也沒搞清楚,不過可以用一句話來說明:

“產品的運作是基於巴甫洛夫條件反射(聽到酸梅下意識地流口水),簡單來說,讓你一做清醒夢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是在夢裡。”

之所以要求佩戴三個小時以上,是爲了檢測各項身體指標,通過人工智能模擬運算,以適應個體的需要,同時在佩戴過程中,會偶爾震動一下,讓潛意識中適應“這是在現實生活中。”

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手環通過特定的頻率引導人們進入夢境,當檢測到REM(快速眼球移動)狀態時(說明這會兒應該在做夢),立刻通過震動,把人“半叫醒”,卻又不徹底醒來,但足夠讓人在夢中意識到這是在做夢。但夢,還在繼續。

趙子明記得很清楚,高永研把這個階段叫做“現實檢查”,當多次使用後習慣了,一個人就能輕而易舉地控制夢境。

“這東西,真的是一個雞肋嗎”,趙子明腦子裡思緒亂飛。

如果能控制夢境、設計夢境,那還真有點“盜夢空間”的意思,自己成爲夢境的主宰。

想一想市場前景,就足以讓人發狂,誰還沒點幻想,比如成爲總統、或者明星,與你的夢中情人,實實在在地約會一場,暴力發泄、情慾狂歡……聽起來確實有點太誇張了!

所有人類的幻想,都可以一一實現!

飛天入地、無所不能!

他甚至只用一秒鐘,就想好了盜夢者的進階序列:入夢-幻夢-築夢-盜夢-元神-萬物。

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根據Y1小組的實驗數據,只有佩戴手環一個月以上的實驗者,才能構築一個簡單的夢境,比如空空的房間、簡單的動物、水、火等,再複雜的就不可能了。

至於在夢中造人,只能造出死板的玩具,如果非造不可,繼續努力,夢空間就會破碎,從而徹底醒過來。

高永研猜測,可能是“清醒夢”狀態下的意識,無法承擔太複雜的事情。

目前,他的團隊還沒有找到Instadreamer的實際用處,顯得有點雞肋。就好像流行的ppt創業一樣,未來很厲害,前景很NB,可以在睡夢中見到女神,但是落腳點找不到。

昨天在Dream公司,Y1項目組的研究人員都有點喪氣,如果在夢中體驗不到太大樂趣,那做“清醒夢”又有什麼意義?

反而可能影響第二天的休息,從而導致白天萎靡不振。

即使趙子明這樣精力充沛的人,經過一夜春夢,也睡過了頭,連每天的冥想早課都忘了,一般人可想而知,搞一晚上“清醒夢”,恐怕會頭疼欲裂。

實驗數據顯示,現在最長的清醒夢記錄也不過是四十分鐘,再長一點,大腦就會自動啓動防禦機制。

而且據高永研透露,手環只能輔助意識設計簡單夢境,做什麼夢,怎麼做,完全是個人說了算。

但另一方面,個體的差異對實驗結果影響很小,幾乎所有人設計的夢境,都很簡單。

不管是佩戴三十天手環,還是三百天,也不管是普通人,還是專門訓練者,差別不大。

當時團隊做了一個對照測試。

30個接受測試的人,其中15人在使用Instadreamer之前,經過專門的訓練,加強身體鍛鍊、學習相關技巧、提高忍耐力等,爲“清醒夢”做好了充分準備,但是實驗結果,幾乎看不出區別。

也可能因爲樣本數據太少,結果不精確。但高永研判斷,想要通過後天認爲訓練,增加夢境複雜度、真實性,幾乎不可能。

他試了很多方法,包括找一些想象力豐富的人、空間感更強的人做實驗,仍舊沒有任何頭緒。雖然能讓人控制夢境,卻無法像“盜夢空間”那樣創造夢境,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夢境控制系統沒有多少前景可言。

“清醒夢”這種經歷,偶爾體驗一下即可,沒有人願意一直待在枯燥的虛幻中,現實已經夠無聊了,還要在夢中繼續,想想都可怕。

而且,根據相關成本計算,手環幾乎要賣到240美元(近1600元人民幣),才能不虧損,除了一些極客外,想必沒有人會花這麼多錢,買一個幾乎用不上的東西。

高永研的沮喪可想而知,好不容易有了重大突破,還以爲創世紀就在眼前,欣喜若狂,卻又發現眼前是絕路,進無可進,無比絕望。

趙子明察覺到不對,專門去了一趟實驗室,雖然幫不上什麼忙,但是給大家放一個假,鼓勵一下,還是能做到的,順便把手環帶回家自己體驗,也算是某種精神支持。

趙子明把愛人的手從身上小心翼翼地拿下來,彷彿感受到什麼,李蓉蓉不經意地翻了個身,露出大片雪白的肌膚,令人眼饞。

有心運動一下,又唯恐傷了對方的身體,只能收斂心神,把注意力放在眼前,赤足踩在厚厚的地毯上,走到落地窗前。

陽光明媚,難得的好天氣。

說起來有點奇怪,爲什麼自己昨夜的夢境栩栩如生,彷彿和真的一樣?

難道是長期冥想,導致精力異於常人的緣故?除此之外,他想不出太好的解釋。

有過神秘體驗的他,對於這些玄虛的東西,既不陌生,也不糾結,億萬人中,總有一兩個特殊體質的。

冥想以來,他從未遇見過有相同體驗的人,雖然靜修、冥想的人很多,從西方到東方,逐漸形成一股風潮,甚至在公司內部,就有不少愛好者,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然而,稍微一接觸,趙子明就知道自己的經歷獨一無二,其他人只是一種修心、甚至自我幻想,從未有過他經歷的那種神秘體驗。

根據他查到的資料,從古到今,有過神秘體驗的人屈指可數。

這讓他感到欣喜的同時,也有一份孤獨,如果真像他猜測的那樣,在手環的幫助下,營造出神秘幻境,那他可能是古往今來第一個發現“神秘體驗”有什麼好處的人。

根據美國第一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的名著《宗教經驗之種種》記載,“神秘體驗”雖然讓修行者更加靠近他們的神外,暫時沒有其他用處,也就是一種天人合一、萬法歸宗的體驗。

根據高永研的提示,受外界刺激越大,越容易在夢境中創造出相關情形,比如白天騎馬,晚上創造出小馬就更容易,白天待在一個空房間內,晚上就更容易製造出空屋子。

他自然沒什麼時間去騎馬、一個人待着,乾脆就地取材,特意狂歡縱慾,絲毫不加節制,最終在虛幻中營造出一個真實,有了一些不爲人知的體驗。

讓他們作爲試驗品,告訴他們,你們所謂的“神”可以用科學來解釋,不亞於否定他們的信仰,想想都知道,不如殺了他們。

趙子明喝了口水,走到靜修室,開始了每天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