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長孫衝拜府

李恪和武媚娘正在商議着李泰的事情,突然便有門人通報,長孫衝求見。

長孫衝是李恪門下,李恪回京,長孫衝作爲昔日舊部前來東宮拜見也是情理之中,但李恪纔回宮不過一個多時辰,長孫衝便到了,這樣就顯得有些急促了。

長孫衝行事一向最重儀禮,不失規矩,他如此急着求見必是專門盯着東宮的情況的,想來也是有要事相稟,李恪當即便命人帶了長孫衝去了光天殿。

“臣長孫衝拜見太子。”片刻之後,待李恪到了光天殿,長孫衝已在殿中等候,長孫衝看李恪入內,迎上前拜道。

李恪扶起長孫衝笑道:“子敬快快請起。”

長孫衝應了一聲,緩緩起身,對李恪拱手道:“太子纔到京中,臣便來攪擾,還望太子勿怪。”

李恪道:“自己人,何談見怪,只是不知子敬急着來見本宮所爲何事?”

長孫衝道:“其實今日臣來見太子乃是爲一件私事。”

長孫衝行事知輕重緩急,更能公私分明,長孫衝很少會因爲自己的私事來叨擾李恪,更何況是如此急切的情況下,長孫衝所言反倒叫李恪越發地來了興致。

李恪道:“不知是何事,子敬只管講來便是。”

長孫衝道:“長孫府於明日在城北樂仙樓宴請太子,還望太子撥冗赴宴。”

長孫衝是李恪門下,和李恪同席飲酒,聽曲取樂都是常事了,也都是司空見慣的,李恪起初並未多想,當即應道:“這有何妨,既是子敬相邀,本宮必定前往。本宮倒是何事,若只是宴飲,子敬何需跑來一趟,遣人...”

李恪說着,起初還沒覺着有什麼不妥,但說着說着便覺出了異常,正如李恪自己所言,長孫衝與李恪相交甚篤,若只是長孫衝宴請,只需遣人送了書帖便好,何必親自跑一趟,而且,如果李恪沒有聽錯的話,長孫衝說的是長孫府,而不是他自己。

長孫衝雖是長孫家嫡長,也已成婚,另開府邸,甚至也在朝中身任要職,但他還遠遠沒有代表長孫府的資格,現在整個長孫家,能夠代表長孫府的只有長孫無忌,所以明日的宴飲不是長孫衝請的,而是長孫無忌。

爲父邀宴,這也難怪長孫衝會親自登門,如此鄭重了。

李恪問道:“這是司空的意思?”

長孫衝回道:“正是家父的意思,不知太子可否賞光。”

近來李恪在朝中的局勢看起來並不好,可以說是羣起而非之了,似乎可以算是李恪入主東宮一來最難堪的處境,但偏偏在這個時候,長孫無忌竟破天荒地主動要見李恪,這着實叫李恪有些訝異。

但李恪細細想了想,似乎又明白了一些,現在朝中的局勢對李恪不利也只是表象而已,其實這種表象的背後是李恪醞釀着的殺機,既是爲了打壓關隴門閥,也是爲了穩固自己的太子之位,難不成是這隻老狐狸嗅出了什麼味道來,有了警覺嗎?

若是擱在以往,擱在旁人的身上,李恪興許會多猶豫片刻,但這話是自長孫衝口中說出的,李恪也需要顧及長孫衝的感受。

更何況和長孫無忌一直爲難,於李恪有害而無利,使李恪和長孫無忌緩和關係也是李世民一直以來的意思。

李恪道:“子敬有心了,子敬替我帶話給司空,明日之宴,本宮必至。”

——————————————

次日,李恪已經回京,也已經見過了李世民,可時間已經過去了整整一日,就李恪私開糧倉一事,李世民卻絲毫沒有下達過任何的旨意,也沒有做過表態,彷彿已經遺忘了此事一樣。

李世民憐子不假,但他不是分不清輕重的人,私開武威倉,擅調軍糧這麼大的事情,李世民不可能不聞不問。就算李世民出於情有可原,不嚴懲李恪,總歸面子上的功夫還是要做的,但李世民卻偏偏沒有任何的動靜,宮中離奇地安靜,彷彿李世民早已忘了此事一般。

實際上李世民自然是不會忘的,就算李世民忘了,朝中也還有這般多的大臣和御史臺,唯一的可能就是李世民認定李恪無過,此事就此作罷了。

李泰嗅到了其中有些反常的味道,心中越發地不安,當即便命人前去查察此事。

長安城,勝業坊,魏王府。

“臣秦昆拜見殿下。”兵部侍郎秦昆站在魏王府的偏廳中,對李泰俯身拜道。

李泰看着秦昆站在跟前,甚至沒有太多客套的心思,直接便問道:“本王幾日前命你查的事情查地如何了?”

秦昆回道:“兵部的主事剛傳回的消息回京,武威倉糧顆粒未動,原來太子從頭到尾都不曾動過武威倉的倉糧。”

李泰聞言,眉頭緊皺,接着問道:“是顆粒未少還是顆粒未動?”

這兩個字雖然只一字之差,但確實天壤之別,如果只是未少,可能是李恪挪用軍糧後又及時補上,這仍舊難掩其過,但如果是李恪從來沒有動過倉糧,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李泰的意思秦昆自然清楚,秦昆面色難看地回道:“分毫未動,連去歲查糧時的封條都在,絕不可能動過。”

秦昆的話入耳,李泰彷彿一顆心一下子直接墜落了深淵,李泰知道秦昆的話意味着什麼,如果李恪並不曾挪用過武威倉的軍糧的話,那這整件事情就都成了李恪下的一盤棋了,他李泰,還有關隴門閥都被李恪給設計了。

李泰想着,便越發地覺得自己可笑,可笑自己還當着李世民的面,一副義正言辭的模樣,原來自己在李恪的眼中不過是一個笑話而已。

秦昆看着李泰面色鐵青的模樣,問道:“殿下,眼下咱們該當如何?”

李泰苦笑了一聲,回道:“你以爲眼下的情況本王還有的選嗎?”

所爲私開武威倉,從頭到尾都是李恪的局,李恪做這個局的原意是爲了對付關隴門閥,只可惜李泰太自己太過心急,自己攪和了進來,和關隴門閥一起跳進了李恪的圈套之中。

一時間李泰也明白了爲何當日在朝堂之上長孫無忌會幫着李恪說話了,恐怕就在那個時候,長孫無忌對李恪的意圖已經有所察覺了。

第三十六章 推恩令第十章 請辭第二十一章 楚州刺史第四十七章 鄭元壽第六十二章 朔方之戰第七十三章 太子醉言第十八章 捷報進京第三十七章 陌刀營第八章 演練第五十三章 月仙回揚第十二章 稱心失蹤第十九章 夏乏第八十三章 和親定議第六十五章 江上第三十四章 慌不擇路第六十三章 長孫設宴第五十章 政事堂第二十三章 行抵揚州第四十九章 李奉慈“從良”第十八章 逼反第三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二十章 王妃有孕第四十一章 再入東宮第五十三章 衆矢之的第八十二章 重聘第三十九章 司空府第三十三章 生隙第七十四章 勢變第三十八章 把柄第八章 自求彈劾第三十一章 叛國之污第八十六章 鹽行易主第四十二章 冊封大禮第十八章 長安亂第三十五章 軍田第四十五章 訓斥第七章 和親第二十一章 欲面太子第二章 拒辱第五十一章 大雨滂沱第六十章 東市巧遇第五十四章 太子妃第三十一章 漢王李元昌第七十九章 求娶公主第二章 拒辱第八章 慶功大宴第七十七章 誤會第二十一章 欲擒故縱第五十二章 秦帥診疾第七十章 空歡喜第八十七章 漕運第六章 分封第七十一章 亡故和新生第十七章 親事府第九十一章 漕規第十七章 楊氏入宮第二章 蘇烈拜主第五十六章 當務之急第十六章 欽陵第三十六章 自古名將如美人第六章 李泰布棋第二十三章 改觀第八章 婚成第十八章 武蕭之間第三十三章 立威第三十二章 比試第五十八章 東宮失和第三十四章 瓊華殿第八十七章 漕運第十二章 敲打第四十六章 議定位次第六十六章 尚書李績第二十六章 賜封高陽第十章 年號貞觀第二十三章 行抵揚州第七十七章 權萬紀第七十一章 歸途“遇刺”第五十四章 長安秋第二十五章 武順入宮第二十九章 涼州司馬第二十四章 再見長孫第三章 自請第四十五章 太子家令第四十二章 冊封大禮第六十九章 捧殺第五十四章 名望殺人第三十七章 京中風雲第五十九章 起兵第四十三章 杜相罹患第五十四章 長安秋第二十七章 認人的兕子第四十六章 李恪探病第六十二章 刺客第三十五章 再會趙德言第五十一章 做局第八十九章 胭脂湖第十四章 臨危受命第三十三章 請纓第八十六章 鹽行易主第四章 祿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