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之官右驍衛

“啓稟陛下,我等順着昆明池邊尋了一週,並未見到殿下的蹤影。”一名禁軍士卒跪在李世民的身前,恭敬地回道。

方纔昆明池方向傳來虎嘯之聲,李世民也得到了消息,頓覺不妥。李世民心繫愛子安危,連忙派出幾波人馬追尋,卻始終尋不到李恪的蹤跡。

可昆明池週迴四十里,昆明池四周的野林更多達近百里,這麼大的地方,想要尋一個人談何容易。

這已經是第二波回來奏報的人了,李世民聞言皺眉道:“難道就沒有半點蹤跡嗎?”

回報的禁軍士卒滿臉苦色,回道:“小人並未尋得楚王殿下的蹤跡,但卻在湖旁發現了一灘血跡,尚不知是誰的。”

李世民聞言,臉色大變,忙問道:“除了血跡,還有其他何物?”

獵場中出現了猛虎,同時還出現了一灘血跡,衆人又怎麼尋都尋不得李恪的蹤跡,這意味着什麼,李世民甚至都不敢想。

不過士卒接下來的話總算叫他稍稍定下了心,士卒回道:“除了血跡,再無他物。”

虎再強壯,畢竟還是畜生,若是猛虎食人,斷不會如此乾淨,故而那攤血跡應當不是李恪的。

但李世民已經有了這種擔憂,又哪裡還待得住,當即要下令,命衆軍集結,大舉搜尋。

可就在李世民下令三軍集結,萬餘人馬匯於一處時,衆軍的前方突然有人策馬趕來,趕到了李世民的馬前,來人下馬拜道:“啓稟陛下,楚王回來了。”

“楚王無恙否?”李世民聞言,連忙問道。

士卒回道:“殿下安然無恙。”

“如此便好。”李世民終於鬆了口氣。

李恪極得李世民疼愛,聽聞李恪無妨,李世民這才寬了心。

士卒正說着,就在衆人的眼前的遠處,出現了李恪的身影,陽光下,李恪正騎着馬,緩緩歸來。

李恪的速度不快,隨着時間推移,李恪的身影終於也在衆人的視野中漸漸清晰。

“殿下獵得了猛虎!殿下獵得了猛虎!”

也不知誰眼尖,最先看到了李恪身後戰馬上揹着的虎屍,竟突然高呼了出來。

以往行獵,獵得的大多是些獐、鹿、野兔之類,再大些的無非也就是豹子,罕見有人能獵得猛虎的,更何況還是李恪這樣的少年。

李世民聽得了身後衆人之言,定睛望去,果然,就在李恪的身後,那匹戰馬上揹負着的可不正是一頭死去的猛虎?

李世民看着,臉上不禁露出了一絲得色,一頭猛虎,足夠李恪力壓當場,拔得頭彩了,李世民的臉上自然好看地很。

“兒臣李恪,拜見父皇。”李恪牽着駝着老虎的馬,走到了李世民的身前,拜道。

“哈哈。”

李世民高聲一笑,翻身下馬,扶起李恪,激動地問道:“這頭虎可是你獵得的?”

李恪道:“兒臣與旁人合力,僥倖獵得,非是兒臣一人之力,叫父皇見笑了。”

李世民看着馬背上的虎屍,拍了拍李恪的肩膀,笑道:“我兒獵殺猛虎已然了得,常人豈能爲之,何來見笑一說,我兒壯哉!”

自打上元燈會之後,李恪善射之名便以遍傳長安,李恪善射興許不假,但說他能獵殺猛虎,不肯盡信的卻大有人在。

不過李恪也早有言在先,這猛虎非是他一人所殺,他的話倒也無從指摘,而且此時此景,誰又會不討好地站出來質疑李恪?

這時李恪也將馬繮交到了身後的親衛手中,對李世民拜道:“兒臣願將此虎獻於父皇,恭祝父皇聖體康泰,大唐國祚千年。”

“好,說的好!”李恪在這種場合說出的話,總是能叫李世民心情大好,李世民重重地擊掌讚道。

說完,李世民揮了揮,對身後的常塗吩咐道:“這是楚王的孝心,你即刻命人把楚王進獻的猛虎收下,朕要把它製成軟墊置於書房,每日觀之。”

這些話本可以私下吩咐,但李世民偏生就是要在衆人面前講來,只因爲李恪獵得的這頭猛虎實在是大大地給他長了臉。

那些開國勳將家的子弟,個個號稱武藝卓羣,時常在京中生事,可他們又有誰獵得了猛虎?最後拔得頭彩的還不是他李世民之子。

“諾。”常塗得了李世民的吩咐,當即應道。

常塗應聲之後,李世民頓了頓,又接着道:“我兒李恪何在!”

“兒臣在。”李恪看着李世民的模樣,神色一凜,心中李世民必將有賞賜封下。

今日圍獵,頭名本就重重有賞,只是李恪尚不知賞賜的爲何物?

就在李恪想着的時候,李世民已經開口道:“楚王李恪勇烈,力誅猛虎,爲今日圍獵之冠,朕心甚慰,理當封賞。特加楚王右驍衛大將軍銜,之官府衙,望勤加勉勵,勿負朕託。”

之官府衙!

李恪聽了李世民的話,心頭一震,臉上露出了難掩的笑意。

其實,在此之前,李恪已身兼揚州大都督職,位高不在右驍衛大將軍之下,但揚州距長安千里,李恪年少又尚未外放,故而揚州大都督一職只是遙領,並未之官,更無實權在身。

但現在便不同了,李恪加官右驍衛大將軍,李世民準他之官府衙,右驍衛大將軍便是李恪的實職了。

“謝父皇,兒臣自當恪盡職守,不叫父皇失望。”李恪俯身拜道。

右驍衛爲大唐十六衛之一,領翊府及諸折衝府府兵,名號豹騎,乃禁軍精銳,值守太極宮西面宮門,而右驍衛大將軍更是官拜正三品,亦是當朝大員,位高權重。

若是旁人得了頭名,自然不會有這般重的封賞,然李恪乃李世民親子,以親王之尊兼右驍衛大將軍倒也並無不妥,總之自今日時,這右驍衛上下便以李恪爲尊了。

不過李世民的封賞還未結束,李恪謝恩之後,李世民又命人自身後取來了一方木盒,親自交到了李恪的手中。

李世民道:“此乃前隋名將,我大唐故國丈長孫晟公曾用之落雕弓,朕代皇后將落雕弓贈於你,望你切莫懈怠,苦練不綴,不使寶物蒙塵。”

長孫皇后會借李世民之手,藉此次春獵當衆將落雕弓相贈,李恪早有猜度,李恪聞言,上前雙手接過李世民手中的木盒,拜謝道:“兒臣謝父皇,謝母后,兒臣有生之年,定當已此弓爲父皇開疆拓土,揚威邊漠。”

備註:

按照大唐的宮規,後宮之中,庶出的皇子都需稱呼皇后爲母后,反倒稱自己的生母爲姨娘,不過李恪生母楊妃爲貴妃,不是那些地位不足的妃嬪,所以沒有嚴格區分。

第十八章 聘禮第七十二章 信至第二十五章 可汗狼騎第四十六章 李恪探病第十八章 山路第二十章 回京第五十二章 勾結第四十八章 魏王李泰第四十六章 議定位次第二十五章 臨朝大封第七十七章 水匪第十六章 殺機第三十三章 聯親第二十五章 臨朝大封第十一章 蕭瑀上疏第二十七章 破敵第四十七章 中秋大宴第三十三章 請纓第六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五十七章 漕行北擴第三十五章 軍田第一章 接風第四十三章 溫彥博病危第二十九章 涼州司馬第八章 婚成第八十一章 武氏兄弟第五十九章 誤會第八十三章 定論第五十五章 禁中奏對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涼州第四章 長孫兄弟第十六章 東宮將廢第四章 強攻浚稽山第八章 演練第七十二章 武功郡王第三十六章 煙雨樓第十九章 尋機第六十九章 行殯第六十四章 武舉第四十八章 障眼法第九章 奪河第八章 鞠文泰第四十八章 障眼法第三十八章 夜擷明珠第六十九章 行殯第五十三章 林遠圖第七十二章 做戲第四十四章 涼州信使第七章 和親第五十章 長孫心憂第十三章 李恪退封第十一章 蕭瑀上疏第三章 西平邊患第二十一章 夜渡鬱督軍山第五章 玄都觀第四十九章 睢陽渡口第十六章 漠北再遇第七十六章 杜相南下第三十八章 夜擷明珠第三十一章 擒突利失第二十六章 雲中城第六十八章 應對第六十三章 蘇瀟進宮第五十八章 重禮第七十七章 權萬紀第二十章 賢內助第五十一章 楚王讓美第五十二章 彈劾第八十三章 定論第十一章 唐儉爲使第六十六章 殊遇第五十五章 嫡子爭議第四十八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十二章 夜襲第四十二章 挾恩攏突厥第二十七章 芙蓉園宴第三十章 不識女兒心第四十一章 鳳求凰第八十二章 老奴第二十八章 開府之議第十章 校場第七十章 風雲突變第一章 朝覲第五章 玄都觀第四十六章 李恪探病第二十一章 搏殺第四十四章 玄策隱憂第七十二章 裴行儉第四十五章 渤海郡王第十一章 大軍凱旋第十七章 親事府第七章 朝議分封第十二章 楊恭仁第二十二章 汗庭之危第四十六章 糧荒第十四章 張元素第六十四章 皇后昏迷第八十四章 夷男籌聘第七十四章 流言第二章 上元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