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親事府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席君買是武人,不通文墨,更不懂詩詞,他若有詩仙之才,此時此景未嘗寫不出這樣的詩句來。

前一刻還是過府門而不敢拜的無名小卒,可後一刻便成了李恪的座上嘉賓,連楚王府一向油鹽不進的門子都熱臉相迎。

前後相隔不過片刻,人生際遇相差之大,莫過如此。

席君買還沒有反應過來發生了何事,楚王府的大門已然洞開,而他席君買,便是能叫楚王府開門迎客之人。

席君買跟在楚王府門子的身後,踩在楚王府的石階之上,心中竟還有一種不真切感。

他原本以爲就算門子願意替他傳話,李恪肯見他,恐怕他也許侯上許久,待李恪萬機有暇之時,自己才得傳見,可沒想到他竟進的這般順利。

“我家殿下早有吩咐,若是席將軍來此,不必通稟,直接帶去內院相見。”門子命人開了府門,對席君買道。

門子對席君買如此熱絡,自是有緣故的。

門子閱人無數,自有自己的一套識人之能,席君買眼下雖只是一介小卒,但有了李恪的擡舉,位列朝堂不過是早晚的事情。

而且楚王府的內院不是人人都能進的,李恪命人直接將席君買帶進內院相見,自有收爲心腹的意思,門子自然知曉,又豈會怠慢。

“有勞。”席君買想着稍後便當見到李恪,心中竟還有些忐忑,對門子拱手道。

門子帶着席君買一直往內,直往楚王府的內院而去。

“啓稟殿下,席君買到了。”門子帶着席君買正往李恪這邊走着的時候,李恪身旁侍候着的丹兒瞧見了過來的兩人,對李恪道。

李恪聞言,面露喜色,站起了身子,擡眼望去,果然在內院正門的方向,楚王府的門子正帶着席君買往他這邊走來。

Wшw▪ тTk ān▪ C〇

“君買可算來了,本王可是望穿秋水啊。”李恪見席君買到了,上前迎道。

“小人席君買拜見殿下。”席君買走到李恪的身前,俯身拜道。

李恪忙上前扶起了席君買,道:“君買於本王有救命之恩,若非君買,本王已是猛虎口中之食,君買快快請起。”

席君買被李恪扶了起來,現在的他看着李恪,與那日在獵場之中的感覺竟是全然不同。

雖然都是一樣的平易近人,沒有架子,但如今的席君買卻早早地知道了李恪的身份,心境和之前在猛虎口中性命危在旦夕的時候自然不同了。

席君買道:“殿下言重了,殿下槍箭雙絕,絕非泛泛之輩,那隻猛虎更是殿下所殺,小人豈敢居功。”

李恪同席君買曾見過的許多權貴子弟都不相同,他從李恪所擲的那一槍便能看得出,李恪的身手絕非花架子,而是日積月累而來,實打實的功夫。故而席君買的話雖有恭維之言,卻也非盡是虛妄。

對於席君買,李恪也清楚地很,席君買的武藝,縱是放在大唐十六衛,數十萬精銳之中,也是難逢敵手的,在他的面前,李恪豈敢妄言武藝了得。

而李恪留下自己的羽箭,仔細叮囑席君買來府,爲的就是收服席君買這頭猛虎。

李恪對席君買問道:“前日場合不對,與君買匆匆一別並未多言,尚不知君買從軍何處?官居何職?”

現在的席君買哪有什麼官職,他聽了李恪的話,臉上一紅,回道:“回稟殿下,小人現在右衛從軍,並無官職在身,不過一小卒耳。”

李恪聽了席君買的話,臉上沒有絲毫的異色,反倒笑道:“無官職在身最好,調動起來反倒便利許多。”

李恪言下之意已顯而易見,自是有意提拔席君買,調他來麾下做事的意思。

李恪的意思席君買自然明白,而他今日來見李恪,也是爲的這份機遇,可李恪說的卻並不真切,於是席君買問道:“不知殿下的意思是?”

李恪聞言,回道:“本王在京開府建衙,王府內尚缺掌軍的親事府典軍副尉一人,不知君買可願屈就?”

席君買聽了李恪的話,心中難免激動,但隨之卻又有一絲失望。

席君買失望倒不是因爲官職,親事府典軍副尉官拜從五品,助親事典軍統掌楚王親事府兵馬,但李恪的楚王府暫無親事典軍,故而副尉便是親事府的長官,職權不低,席君買自不是因此失望。

真正叫席君買有些失望的是李恪給他的位置,所謂親事府,不過是行王府衛率之職,雖是李恪親信,但也要每日隨他左右,邊功難取。

席君買最爲屬意的其實是右驍衛內的官職,哪怕只是一個從六品下的旅帥,甚至是不入品級的隊正。畢竟右驍衛屬府軍,雖在京中,但總有外出征戰的機會。

席君買的反應也落在了李恪的眼中,李恪自然也猜出了席君買的心思。

對於席君買這樣的人,一個躲在京中安逸度日的五品副尉絕非他所求,功名但在馬上取,席君買最想去的自然還是邊軍。

李恪問道:“君買可是看不上本王的親事府副尉?”

席君買聞言,生怕李恪生怒,忙搖頭道:“殿下不以小人粗鄙,引爲心腹,小人已榮寵非常。”

李恪問道:“然本王見你面有疑慮之色,卻不知所爲何事?”

席君買道:“小人一身所學,盡是陣前殺敵的本事,殿下用小人爲衝鋒陷陣的陣前小卒便可,親事府官職小人擔心難以勝任,恐傷殿下英明。”

席君買說的委婉,但話中之意李恪還是聽了出來,說的好聽些是擔心傷了李恪英明,說地直白些無非就是覺得李恪的親事府純粹的護衛之職非他所願罷了。

李恪看着席君買,也知道他的顧慮,於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對席君買道:“君買多慮了,本王眼下年少,故而只在京中。待本王加冠之後便當外放,你且在親事府歷練幾載,早晚必有往邊關的機會。”

李恪要用席君買入親事府,席君買本就只是少有顧慮,並無回絕之意,李恪這麼一說,他再無顧慮。

席君買當即拜道:“承蒙殿下不棄,席君買願爲殿下門下,鞍前馬後。”

“哈哈哈!”

李恪見席君買拜在自己身前,扶起席君買笑道:“君買快快請起,君買有惡來之威,乃本王之樊噲,豈能用以鞍馬之事。”

李恪將席君買扶起,一旁的乖巧機敏的丹兒看着李恪的舉動,心知自家殿下禮賢下士,必是欲收席君買爲心腹,於是也適時道:“婢子恭喜席將軍,在席將軍之前,楚王親事府主事的可是左武衛的臨清侯。婢子望席將軍也能早日封侯拜將,一展宏圖。”

丹兒口中的臨清侯便是現任左武衛將軍的蘇定方,而在蘇定方以軍功封侯拜將之前,他的官位便是親事府典軍。

丹兒這麼說,無非也是告訴席君買,親事府典軍絕非閒散之事,李恪用他,大有栽培之意。

第五十章 明升暗降第十章 拉攏第三十七章 訴情第五十八章 重禮第七十五章 回揚第四十七章 太子心病第十九章 太子側妃第四章 賢王李恪第六十章 上皇病危第四十六章 設計第十二章 夜襲第十八章 捷報進京第四十八章 藥王出手第四十七章 淮水之患第一章 將欲還京第二十四章 貪狼會火鈴第四十九章 稱心第二十一章 自請爲質第十二章 風從虎第四十九章 稱心第三十章 不識女兒心第四十五章 謂之賢王第三十章 破陣第四十一章 康蘇密的絕境第五十章 李家父子第三十一章 漢王李元昌第六十八章 拒親第八十九章 胭脂湖第八十章 武士彠第九章 蕭家姊弟第八十八章 樑王李愔第二章 再見楊恭仁第三十五章 誅首惡第四十四章 凌煙閣第五十一章 有苦難言第六十五章 上皇臨終第二十九章 平亂第十八章 山陽酒館第七章 和親第五十八章 磧北大寨第八十三章 定論第二章 拒辱第六十七章 父子紛議第四十三章 趙德言的抉擇第五十四章 太子妃第三十一章 叛國之污第四章 長孫兄弟第二十五章 民望第十八章 山陽酒館第四十七章 淮水之患第十三章 李恪退封第四十七章 太子心病第三十七章 蕭月仙第十章 遊說蕭瑀第十九章 風暴將起第四十八章 嫌隙第三章 西平邊患第四章 武元慶之憂第三十九章 兵部郎中第二十一章 自請爲質第十三章 拔灼身死第三十七章 漢王入套第六十八章 段璀被伏第五十七章 稱心入宮第二十九章 涼州司馬第四章 取義第三十四章 以身赴險第五十五章 禁中奏對第六十八章 段璀被伏第六十三章 長孫設宴第二十七章 執失部第七十一章 牧羊少年第四十三章 狄知遜第九章 賀蘭越石之死第十八章 鐵勒內亂第三十六章 自古名將如美人第三十八章 灞橋臨別第五十三章 親事府令第五十九章 賬簿第七十章 風雲突變第四章 武元慶之憂第五十一章 鬱督軍山第三十章 獻俘大典第四十九章 宴後第六十三章 蘇瀟進宮第四十二章 機會第二十二章 仙娘之憂第十三章 拔灼身死第四十二章 欲擒故縱第八章 鞠文泰第二十五章 太子患病第六章 分封第六十章 鐵勒九部第三十四章 福星第八十二章 重聘第四十七章 太子心病第六章 賀蘭越石第三十八章 下聘第五十一章 有苦難言第六十章 東市巧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