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太嬪請安,提醒皇后

這三年來,影太嬪已經養成習慣,每早先去給聖懿皇太后請安,然後便往聖母皇太后的壽康宮來。

壽康宮裡的宮女太監們習以爲常,對這位很是和氣的老太嬪娘娘也算友好,從沒給過冷臉子。

影太嬪早起用過飯,照例來請安。可等了半晌,也不見有人宣她進殿,後來還是聖懿皇太后的大太監出來賠不是:

“太后娘娘昨日睡的晚,今早吃了兩口燕窩粥,說是頭疼,不見客。”張公公陪笑道:“太嬪娘娘的心意咱家一定轉達給太后。”

影太嬪關切道:“頭疼可不是小事,還是請蔣太醫來瞧瞧纔好。”

張公公連連謝過,見影太嬪和氣,不免羅嗦多說了幾句:“太后娘娘也只是心病。這後宮若能一團和氣,娘娘的病自然沒有,哎,都是不省心的,一早上便有跑來告狀的。明知道娘娘心裡不受用,吃口熱乎粥也不行,到底是氣着了。”

影太嬪滿臉驚色,低聲問道:“究竟是哪回事?”

“幾位小嬪妃跑來告狀,說華昭儀爭寵,留了萬歲在她的歡喜殿,這幾位小嬪娘娘心裡不服氣,說華昭儀不懂規矩,一定要叫太后教訓教訓。”張公公無奈道:“太嬪娘娘你是知道的,太后從不願意管這些閒事。所以一聽,當即就病了。”

影太嬪着急跺腳:“這些小輩們,也太不懂事了些。”

“誰說不是呢!不過,太后娘娘私底下說,最不懂事的,還要數那位華昭儀。無風不起浪,若非她做的過火,幾位小嬪娘娘也不會來慈寧宮鬧。”張公公心有慼慼焉:“昨兒可是賢妃的生日呢!萬歲爺沒去,反而歇在了華昭儀的歡喜殿。”

宮裡的消息傳的最快。

影太嬪一聽就明白,聖懿皇太后這是藉着抱怨,向外界傳遞自己的態度呢!

表面上是不喜歡華昭儀詭施巧計,暗地裡是在申斥皇上的舉動。

這母子倆新一輪較量的開始大約就在眼前。

影太嬪別後又往聖母皇太后這裡來,出奇的在大門口遇見了皇后。

聖母皇太后爲避聖懿皇太后的鋒芒,少見這些兒媳婦,即便是皇后來請安,十次也有九次被打發了回去。也就是影太嬪這些老妃娘娘們,藉着過去先帝的面子,還能叫聖母皇太后破個例。

衛皇后遠遠一見影太嬪,連忙叫宮女過來請她。

“皇后娘娘也是這般早?”

“母后的壽誕將至,本宮這兒有許多要和她請教的事情,不得不早些。倒是太嬪娘娘您......數年如一日,總是這般準時。”

影太嬪見皇后誇讚自己,禁不住臉紅一笑:“妾身受太后娘娘的恩惠,無以回報,只能日日來請安,陪着太后說幾句話,替她解解悶。”

“這纔是太嬪娘娘您的心意。”衛皇后慨嘆:“眼下宮中還有太嬪娘娘這份心思的,只怕也沒剩幾個了。皇上時常和本宮說,要多敬重太嬪娘娘,您可不僅僅是我們的長輩,也是大夥兒虛心求教的典範。”

影太嬪笑的幾乎合不攏嘴:“瞧皇后娘娘您說的,我就是腿勤快些,嘴巴甜些。不過要說真心疼,太后的心思還是在娘娘您身上用的多。別惱我多嘴,皇后娘娘也該硬氣些,別總叫那些昭儀,小妃們耀武揚威,奪了您的恩典。”

衛皇后一聽,眼眶便有些紅:“太嬪娘娘肯與本宮說這種話,可見是沒把本宮當外人!華昭儀做的實在有些過分,今早本宮才聽說她的所作所爲,不免替王賢妃妹妹犯愁。可本宮有能奈何呢?皇上喜歡她,本宮非但不能說,還要處處捧着。”

影太嬪好奇道:“這說來也奇怪,這二三年來,可從沒見皇上這般擡舉華昭儀。難道華昭儀用了什麼伎倆?皇后娘娘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啊。”

衛皇后微微頷首,肅然道:“太嬪娘娘所說不錯。今早,皇上打發了崔內侍親自來囑咐,要本宮把閔家的四小姐請進宮小住幾日。太嬪娘娘你想,崔內侍是什麼人,何時傳過這樣沒關緊要的話?可見還是華昭儀的主意。”

影太嬪不料還有這番變故,忙問:“娘娘已經把懿旨發下去了?”

“並不曾,本宮想着,還是先問過太后娘娘,再做決斷也不遲。”

衛皇后雖然這樣說,但是心意已經表明。

這也難怪,皇上打發了崔內侍來告訴,衛皇后豈敢推諉?

只是華昭儀這招棋實在耐人尋味,引了自己的親妹妹進宮......意欲何爲呢?就連王賢妃生下了皇長子,也從沒說敢從家裡帶來個小妹子常駐,偏這華昭儀就敢開口。

更有趣兒的是,皇上不但答應了下來,還指使崔內侍來辦。

閔四小姐,就是那個牙尖嘴利的小丫頭?

影太嬪猶豫半晌,纔看向衛皇后:“娘娘,這件事您可不能不提防些。閔家那位小姐,八成正是好年紀,瞧華昭儀就知道,閔家的姑娘相貌上差不了,若是她是想動歪心思......”

衛皇后當初透露消息給閔芳華,就是希望借閔芳華的手殺了情敵。她也暗暗猜到閔芳華沒有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辦,而是想用閔芳菲來奪皇上的寵幸。

不過那又何妨?

只要閔芳菲進了宮,就等於入了自己的手。是死是活,都要看她的心思。

衛皇后當即笑道:“陛下許久未曾充裕後宮,太后娘娘也叫臣妾勸萬歲,若真能看中那閔家的小姐,本宮倒樂意成全她。只是這且是後話,先問問太后的意思纔好。”

一時,壽康宮裡準備妥當,聖母皇太后的宮女出來相迎。衛皇后與影太嬪一前一後進了大殿。

又過不多久,王賢妃也領着卓婕妤、康婕妤來請安。聖母皇太后這裡忽的格外熱鬧起來,大夥兒說說笑笑,沒人敢提昨晚華昭儀受寵的事情。

王賢妃的臉上更是瞧不出半點不喜和抱怨。

聖母皇太后看在眼裡,心中十分滿意,等要打發她們離開時,專門叫宮女取來一柄象牙玉如意來:

“哀家聽說大皇子這兩日多夢囈語,這是高僧開光過的玉如意,你叫人把它擺在大皇子的枕頭邊,可穩定心神。”

王賢妃又驚又喜,連忙親手接過。

聖母皇太后語重心長道:“你不要多想,只要把大皇子養好,這就是你最大的功勞,哀家不會忘,萬歲也不會忘!”

趕在十二點之前發上來,今天第四更,明早起來再改錯字!麼麼噠!RS

第152章 抵死不從,滾油燙嘴第239章 扮演慈父,別有用心第154章 答謝卓家,登門做客第320章 滿招易損,謙虛受益第27章 本是同根,相煎太急第227章 金順討好,花娘醫病第214章 雀佔鳩巢,強取豪奪第263章 郭瀟積極,不計前嫌第307章 引狼入室,恨意陡升第90章 兄弟商量,更換人選第328章 聲東擊西,傷人救人第367章 委以重任,洪家條件第365章 新晉掌家,井井有條第130章 錦衣夜行,路遇巡兵第134章 張冠李戴,婉言謝絕第19章 七絕一出,誰與爭鋒第149章 小人得志,登門討打第224章 煽風點火,借刀殺人第148章 **提議,無人捧場第165章 王屠戶家,父子三人第145章 太妃無寵,自謀出路第361章 大婚之日,出閣上妝第72章 紫斑菊花,山中奇遇第373章 蛛絲馬跡,郭家現形第227章 金順討好,花娘醫病第42章 一雙妙手,滿桌佳餚第239章 扮演慈父,別有用心第15章 強人所難,作風蠻橫第245章 少女小魚,求解婚約第74章 尋覓恩人,珠釵爲證第313章 安身立命 步步爲營第287章 姨娘鄒氏,索求重金第102章 姨娘託付,討要花種第313章 安身立命 步步爲營第23章 壽星開宴,流言漸起第309章 初次交手,姑嫂二人第270章 先揚後抑,儒家道家第215章 賣女求榮,一棍打蒙第61章 自作自受,吃個悶虧第80章 不請自來,四人聚餐第297章 紅嘴小鳥,張口學話第174章 落腳客棧,線索苗頭第163章 名藥補身,府中節流第375章 引蛇出洞,大開殺戒第355章 婚事提前,另有內因第271章 寶蓮夫婦,改弦易張第132章 病情轉好,睦友親鄰第94章 動歪念頭,走不歸路第328章 聲東擊西,傷人救人第293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41章 下帖恭請,一席好宴第64章 不滿婚事,宮中來使第138章 芳華哭訴,初顯懷疑第342章 李家大舅,透漏風聲第196章 母子相見,京中軼事第26章 慈善之家,慈善之舉第290章 雲水湖畔,偶然邂逅第260章 般若寺院,粟喬有喜第9章 兩房嫌隙,排憂解難第243章 兄妹商討,共同迎敵第72章 紫斑菊花,山中奇遇第19章 七絕一出,誰與爭鋒第262章 投石問路,欲借畫卷第99章 嘴上機鋒,彼此拆臺第374章 漏網之魚,郭瀟外逃第169章 不敢明說,真兇是他第206章 煽風點火,渾水摸魚第27章 本是同根,相煎太急第197章 粟喬關切,芳華小產第315章 彼此合作,握手言和第75章 世子臨府,入住內宅第123章 貪佔便宜,各有所得第84章 輪番拜年,長房添喜第325章 作踐美婢,因果循環第245章 少女小魚,求解婚約第176章 驚覺線索,離奇失蹤第253章 東西兩宮,效仿前人第9章 兩房嫌隙,排憂解難第171章 荒野村舍,刺客出沒第35章 蛛絲馬跡,天羅地網第336章 借她人口,達真目的第149章 小人得志,登門討打第25章 不安好心,分家前兆第375章 引蛇出洞,大開殺戒第280章 王府求援,提出條件第324章 寧可苟活,也不枉死第41章 下帖恭請,一席好宴第113章 關門打狗,落荒而逃第132章 病情轉好,睦友親鄰第212章 大地春回,萬物蔥蘢第54章 貓變老虎,滿身尖刺第236章 夫妻內鬥,太后贈糕第278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287章 姨娘鄒氏,索求重金第203章 郭瀟出面,挽救形勢第145章 太妃無寵,自謀出路第283章 殺雞儆猴,敲山震虎第234章 二姑奶奶,不甘落後第232章 欣然回家,李氏歡喜第116章 閔老太君,戳破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