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炒作

消息靈通點的人都知道,玄默起家是在北直隸,親兵中大部分都是北人,這千總的氣派應該不會有假,這時候,後面有人上前在孟掌櫃耳邊小聲說了幾句,孟掌櫃點點頭,笑着說道:

“李千總,濟寧的諸位同仁都想看看船上的貨物,不如你把篷布打開,讓大家看看,也做個評斷!”

船已經是靠在碼頭上,水手船家上岸把纜繩拴在石樁上,那邊的李千總已經是吆喝着船上的護兵開始掀開苫布。

在碼頭上的衆人都是吃了一驚,在船上的不是預想中的鹽包草袋,而是碼放的整整齊齊的瓷罐,天氣晴朗光線充足,這些瓷罐都是陳舊異常,有人索性是湊近了看,那些瓷罐的罐子口都是用蠟封着。

有人很是疑惑的問道:

“這位校尉,罐子裡面裝的是什麼?”

“X他孃的,裝的是細鹽,那些混帳的賊人販運什麼不好,說是在陝西那邊打破了幾個大莊子,挖地窖挖出來的這些鹽,孃的,怎麼不那些綢緞金銀。”

哦?大戶人家的地窖窖藏,陝西那邊可都是吃青鹽啊,爲什麼這麼鄭重的封在罐子裡面,埋在地窖裡,可那千總罵罵咧咧的說不明白,越是這樣大家的心裡就越有許多的聯想。

那千總回答的不耐煩,直接把個罐子拿到碼頭上,抽出刀把蠟颳去,打開了蓋子,確實是白雪細沙一樣的精鹽。

傳說是巡撫衙門的貨船,傳說是繳獲賊人的鹽貨,傳說是在陝西發掘大戶巨室的地窖,一切都沒有確認,不過在場的諸位商人卻都是發現了其中的商機,在濟寧城,這運河碼頭上的消息流傳的都是最快的。

想必剛纔這些事情已經是被許多人看在了眼中,事後也會有人來了解究竟,這消息幾乎可以肯定是越傳越玄,現在濟寧城中流傳的青鹽凝神靜氣的消息,是誰傳出去的,大家心裡都有數。

今天這軍漢和這鹽幾乎是送上門來了,那精明的正在琢磨的時候,就聽到那千總扯着嗓子喊道:

“四千罐鹽,都是上好的青鹽,俺還帶了十船散鹽,都是在賊人手中繳獲,都說這老鹽好,新鹽差,俺就把這瓷罐的鹽摻進散鹽裡面去,按照市面的公價賣掉,俺們老爺還等着錢發軍餉呢!”

一聽這個衆人都急了,鹽在瓷罐裡面和拿出來那是不一樣的,要是拿出來,價錢完全就跌下去了,炒賣也沒有概念。

岸上的掌櫃的一疊聲勸解,說是這鹽在罐子裡的是在罐子裡的,散鹽是散鹽,這鹽罐子我們高價來買,散鹽按照公價就是。

大家知道孟掌櫃和這軍漢也是熟識,價格上佔的便宜不會太大,只求按照比公道價格略低買下來就是,到時候肯定不會少賺,在這碼頭上,這軍漢已經是把噱頭做足了,大家一吆喝,價格就哄擡起來。

那船上也有算帳的先生,在那裡和軍漢合計了一會,李千總又是大聲喊道:

“瓷罐的鹽六兩銀子一罐,散鹽六兩一擔!”

這價格要真是青鹽的話,還真不算是太貴,那瓷罐本就是說不清楚的東西,價格可高可低,不過那千總既然是把價錢喊出來了,那就是給大家討價還價的界限了。

碼頭上又是紛紛攘攘半天,還有臨時趕來的商戶,文如商行的孟掌櫃也不說話,大家知道他是避嫌,不過看到如此,忍不住又是多信了一分。

最後定下的價錢是瓷罐五兩一罐,散鹽五兩一擔,十船將近三千石,加上四千罐鹽,居然三萬五千兩白銀的買賣,但這濟寧城的稅賦雖然收不上去,可商家的銀子卻是不含糊,大家當場驗貨稱量。

由商會和幾個大商家分配,按照貨棧的大小確定份額,各家調來夥計工人,馬車船隻開始分裝,人多銀子多,力量也大,鹽在天黑前就是搬運完畢,那瓷罐都是一罐罐驗過稱量,還真是不含糊,每罐都是十斤上下,而且都是上好的精鹽。

銀貨兩訖,接着那千總做的事情讓很多人真是瞠目結舌,他居然拿出來了這些鹽行銷山東的鹽引!

本來大家都以爲這是私鹽販賣,不過鹽政廢弛,在碼頭上這些都有官家權貴的背景,誰還在乎,誰想到這鹽居然是合法的,一看那鹽引居然還真是鹽運使轉運司的發出來的真憑證,看來這真是資助軍餉的鹽貨。

大家信了四五分的心思,又是多信了幾分。

這天天黑之前,有些消息靈通的大戶人家已經是知道城內到了一批上好的青鹽,紛紛找相熟的店家購買,一看這古色古香的罐子,還有碼頭上漸漸傳開的流言,更是人人踊躍,結果上午進的鹽,到天黑打烊的時候,居然就以十兩一罐的價格賣出去了一千多罐,而且很多晚知道消息的人,都是過來預訂。

這濟寧城中也就是有兩千五百罐左右,其餘的都被外地的那些商號買走,大家一邊感嘆自己的買賣做的值得,一邊決定第二天提價。

臘月初五那天,濟寧城中外地商行分號所購買的瓷罐裝青鹽都已經起運南北,而且隨着貨物的都有一篇好像是市井評書,淺顯易懂的說明,也不知道是那位商家起頭,有人僱傭濟寧城內的破落文人寫了這說明。

沒有什麼華美的辭藻和嚴謹的對仗,只是說這青鹽是亂賊發掘於西安府周圍的豪門大戶地窖,被朝廷官軍截獲,然後帶到濟寧府發賣,還有鹽引的拓片附上,並且說這青鹽窖藏一段時間之後,不光是有凝神靜氣的功效,還可以除毒清心,實在是養生養顏難得的佳品。

懷疑的人不是沒有,可還是相信的人更多些,距離到貨這才過了三天,每罐青鹽的價格都已經上漲了三兩銀子,也就是說當時是五兩銀子買的,反手賣出去就是十兩的利潤,這等好買賣誰人不做。

第404章 滅軍殺將 完勝第414章 國之大患 誰是第476章 殺牲前行 芒刺在身第118章 三清觀第336章 淮安小戰 兵部林主事第340章 不聽調 納雙妾第8章 賺錢了第306章 襄洛罹難 背水紮營第185章 平第334章 父子 開礦 厘金 移罪第148章 暴病身亡第381章 殺人祭旗 戰守定策第161章 俗套段落第313章 兵不如賊 先禮後攻第475章 峰迴路轉 絕境已成第508章 理所當然的大勝第295章 瘋不畏死 暴虎馮河第34章 漲價及插曲第513章 風向轉 人情變 李仙風第483章 夜 鐵騎 破營第197章 陷害 不知世情第497章 蟬 螳螂 黃雀第341章 胸無大志 厘金局督辦第316章 意料之外 野心何來第511章 帥帳對談第26章 鹽吃鹽第192章 有所改變 說合第245章 奪門第136章 忙年第400章 長矛 火銃 殺不停第77章 有客第303章 波瀾漸起 炫言求賢第192章 有所改變 說合第377章 借勢 辣手肅貪 低頭第96章 拼吧第164章 僵持第293章 豆萁煮豆 亂世刀兵第84章 禍端第300章 血裔傳承 首輔之才第150章 入寇第370章 北邊第420章 推脫 驚懼 躲避第432章 順立第121章 遠方來客第394章 施威於人 趕上第421章 勝者得利 吳某來拜第64章 收穫 河邊第475章 峰迴路轉 絕境已成第411章 勝未必喜第481章 賊世道 就位第530章 殖民先行者第507章 雖退非敗 以少圍多第226章 溫水煮青蛙第59章 青鹽第435章 大勢之前 還能如何第32章 商量第386章 殺紅了眼 仍然是孤軍第108章 奇遇第408章 氣象興旺 紛紛來投第167章 私聊第318章 濟南 南陽 松山第283章 草木皆兵 破竹不成第470章 挫虜示威 汝州始戰第506章 戰場激變 似潰實計第251章 口袋裡的戰爭第458章 閒子不閒 處處皆戰第390章 絞殺 英雄第81章 認親 忠心 巴結第102章 酸第50章 設卡厘金第67章 相助第87章 迴歸 京師第216章 晉商第271章 放與收第23章 我的責任第240章 忐忑第71章 羞澀 憤怒第138章 不值得一提第434章 大火併 又得子第534章 大勢所趨第486章 擊潰戰第63章 炒作第229章 屯田和垂簾第510章 雖勝不喜 紛紛來降第75章 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憤怒第62章 濟寧 青鹽第379章 薊州 刀與筆 名正言順第378章 商事 入關第348章 不合常理的行軍佈置第46章 無心立威第481章 賊世道 就位第292章 扶國之利 有意無意第210章 家有急事第441章 再入城 終有報應第501章 家中事 雙雄會第511章 帥帳對談第164章 僵持第221章 喜事臨門第236章 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