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濟寧 青鹽

那顏小姐低着頭,卻覺得周圍一片安靜,心想方纔那人說瓷器的時候,明顯是個懂瓷的文雅人,怎麼自己這麼問,卻沒有回答呢!

大着膽子擡頭一看,卻發現對面一個高大的年輕人正在呆呆的看着自己,這年輕人看穿着也是個平民,面目良善,下頜有些胡茬,不過看這個模樣,怎麼也和文雅二字掛不上鉤,未出閣的官家小姐,大着膽子向男子問話已經是很了不得行爲。

看到和自己年紀差不多大的年輕男子如此大膽的盯着自己看,稍微一怔,李孟能看到女孩從脖子到臉頰都是變得通紅,顏小姐輕叫一聲,轉身急忙進了裡院。

那邊的瓷器鋪子掌櫃一直是扭着脖子,直到小姐離開才轉過來,瞧見李孟還是直勾勾的盯着裡院的門看,心裡面哀嘆一聲,巡檢李二郎和知州老爺,我是誰也得罪不起,你就不要這麼看了。

聽到身後有人咳嗽,李孟這纔是反應過來,一時間臉上也有些發熱,剛剛的舉動確實是讓人尷尬了些,也是不好意思多呆,和瓷器鋪子的掌櫃說了聲過一個月過來拿貨,轉頭出了店鋪。

濟寧州是大運河進入北直隸之前的最後一個樞紐,又是河南,南直隸,山東三省交匯附近最大的城市,這裡在明朝前期開始就是整個山東最大最繁華的城市,甚至超過了濟南府城,河道巡撫的衙門也是設在這裡。

濟寧城中商鋪,貨棧,客店,青樓,酒樓都是衆多,南來北往的貨船和客商給這個城市帶來了無盡商機和財富。

許多明人的筆記都是提到:濟寧之富,不遜江南。

致仕退休的高官,各地的豪商,還有河道衙門,山東鹽政衙門都是設在濟寧城中,這些人都是腰纏萬貫,生活奢靡的富豪。既然是富豪,生活諸般細節都是講究無比,正如現代的有錢人什麼都是講究原產地和環保自然,要比平民用的上個檔次。明代的這些有錢人也是要求精良。

這也不光是濟寧一個城市有錢人的習慣,南北兩京,各個的省府大城,還有江南蘇鬆常,杭嘉湖,這些地方的人們,都是因爲晚明工商業大幅度繁榮而帶來的鉅額財富,消費習慣變得和現代非常的接近。

比如說清潔牙齒用的鹽,都講究陝甘青海那邊出的精鹽,美其名曰青鹽,可是闖王和闖將的八大營縱橫於陝西,山西,河南,四川之間,朝廷大軍或者是圍堵,或者是緊隨其後,廝殺不鏽,這種情況之下,不要說是行商,就連行人都沒有,陝西和西域的特產都無法進入中原內地,

物流斷絕,那邊過來的貨物價錢都是飛漲,比如說羊皮,羊毛氈還有青鹽。

濟寧市面上的青鹽在快要進入臘月的之後,已經是漲到一兩銀子一斤,這還只能是有權勢的人家在相熟的貨棧中才能買到,同時,幾乎具有同樣功效的各地精鹽也是有銷售,但就是賣不上價錢。

不知道誰說過,有錢人需要一種方式來表明他們的富有,在崇禎六年的九月份開始,富人彼此相聚的時候,總是有人有意無意的提起,自己是用青鹽漱口清潔,還故作淵博的說道:

“這青鹽可就是比魯鹽的清新提神啊!”

這話說出來,你要不是用這鹽清潔口腔都不敢張嘴了,當然真正的權貴富豪之家是不屑於如此的炫耀,可管家對採買的家人盯的很緊,一定要買青鹽。

其實這東西作假也是簡單,可各家各戶買的買的,都是互相盯着,誰要是作假必然被別人抖摟出來,那時候,買鹽的無臉見人,賣鹽的更是砸了招牌。實際上,這市面上的青鹽還剩多少,都在誰家,大家都是盤算的清清楚楚,反正早晚有用完的一天。

這是一股歪風邪氣,連帶着濟寧城的藥店和大夫郎中們都是把這青鹽當作了提神靜氣的必備藥物,開藥時還要特意叮囑病人“一定要用青鹽啊,要是淮鹽或者魯鹽可就不管用了”。

進入臘月之後,從濟寧城文如商行的孟掌櫃那邊傳出來消息,說是河南巡撫玄默和山西巡撫戴君恩前後夾擊亂賊,在九月截獲一批反賊的贓物,就地發賣被某商人買下,運來山東,因爲半路也不太平所以換走水路,走走停停差不多就要到濟寧的碼頭,據說是一批青鹽。

這個消息一傳出,濟寧城的青鹽價格頓時跌了三成,這文如商行的掌櫃大家是十分信服的,雖然不知道背景如何,可卻從來沒有官府刁難,而且許多消息都是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想必背後所靠的很不簡單。

臘月初五船到碼頭,一大早,各個商行貨棧的掌櫃採買都是在那裡等候,濟寧這裡也是通衢大邑,京師和南直隸的大商家都是在這裡設有分號,而今這中原紛亂,這青鹽其他地方也是缺貨,而且不管是淮鹽還是長蘆鹽,鹽商們都不願意多花功夫去熬製精鹽,覺得太費功夫,既然替代品也是不多,那還不如高價買賣這些原裝的青鹽。

所以這商家既有濟寧本地的,也有外地的商家分號。

十幾艘貨船緩緩的靠岸,看到這麼大的船隊,已經有掌櫃的讓自己夥計跑回店裡讓自己店裡的青鹽降價,這麼多的青鹽鹽貨,市面的價錢肯定就要跌價了。

爲首的那艘船頭站着一個高大的漢子,身上穿着千總的戰襖服色,那漢子看到文如商行的孟掌櫃,船還沒有停穩,就躬身施禮下去,口中高聲的喊道:

“孟掌櫃,這次就要多仰仗您照顧了!”

一口的北方官話,掌櫃的有那精細的,心裡面信了一兩分,這時候突然有青鹽過來,要不是這孟掌櫃德高望重,說話有些份量,怕是這些人早就以爲是假冒,可看着船頭這軍官,倒還真是玄默身邊的人。

第181章 懾服第274章 礦監丁旭第28章 造福一方第44章 火線提拔第126章 送出去第405章 天下震動 天下噤聲第32章 商量第51章 定價標準第468章 天遂我願 引漢向東第421章 勝者得利 吳某來拜第145章 鼓譟第515章 回程 徐州宴 臨清亂第130章 鼓舞士氣第287章 天下之事 前倨後恭第94章 莫名第65章 潦倒的宦官第371章 暗誹 士氣高漲第363章 聞風知意 東西優劣第427章 海外橫財 憑水飛躍第423章 平庸之世 見微知着第374章 盲點 招安 汝州陷落第117章 跳河第336章 淮安小戰 兵部林主事第343章 國有慶父 南顧北盼第68章 立木第351章 下不成 無力感 抓來問第326章 騎兵爲錘敵爲砧第44章 火線提拔第444章 大車和馬匪第90章 文武殊途第135章 不負君心第345章 小事 大局 南直隸第363章 聞風知意 東西優劣第421章 勝者得利 吳某來拜第479章 順軍初挫第366章 成局 離間第126章 送出去第99章 老兵 相問第381章 殺人祭旗 戰守定策第496章 大勝 汝陽陷落第201章 不解風情 男尊女卑第163章 要魚死網破第368章 人心趨利 大喜第41章 人棄我取第498章 此戰將定第6章 吃幹抹淨第388章 爲大明而戰第390章 絞殺 英雄第211章 考試第516章 歸程 回家第221章 喜事臨門第113章 盧氏縣城第110章 無畏 莽撞第266章 紅利 萊黨 忽視 軍議第499章 鬨堂而散第341章 胸無大志 厘金局督辦第54章 遼民苦第262章 圍住第517章 草原來信第314章 此路不通 掘坑塌城第25章 鹽竿子第164章 僵持第513章 風向轉 人情變 李仙風第284章 立矛爲城 割肉補瘡第344章 追殺 遇虎 風雨將至第165章 侄少爺第192章 有所改變 說合第153章 南京 南京第517章 草原來信第239章 急報第135章 不負君心第87章 迴歸 京師第129章 可惜啊第184章 一比一第14章 鉅款第64章 收穫 河邊第297章 無心之言 或許成讖第250章 敵不在外 相逢不如偶遇第467章 滿洲包圍圈第9章 驚變遭難第148章 暴病身亡第167章 私聊第400章 長矛 火銃 殺不停第364章 我是一個傭兵第183章 比試第407章 耀武 鎮怖 判斷 選擇第430章 高盛和 柳清楊第176章 人要有兵須跋扈第174章 斧槍第453章 崇禎十七年初第304章 秘抒胸臆 士人從賊第134章 五萬兩第239章 急報第459章 塞外破陣 偏師向東第378章 商事 入關第50章 設卡厘金第112章 豫西第267章 又反第119章 類似演習第39章 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