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城門所見

走出村子倒也不用多遠就是平日鹽竿子練習的地方,李孟看着擺在一邊的竹竿木棍,笑着說道:

“咱們也不用真兵器,你選個東西就是。”

爲了練習的方便,除了竹槍竹竿之外,還有些加鐵的木刀和鐵棍,都是用來練習用的器械,馬罡很是興奮,在那堆東西上翻檢了一番,拿出一把木刀,擱在手中揮舞幾下,很有把握的擺了個姿勢,笑着說道:

“來吧,小爺……不是,馬罡我還是有本事的?”

看到馬罡這個架勢,李孟反是有些失望,跟村子裡面這些人閒聊的時候,知道大明官軍所用的武器都是以長矛爲主,輔助以刀盾兵,李孟一直想要看看軍隊裡面的武藝到底是什麼樣子。

說來可笑,身在衛所軍戶之中想要看個兵器武藝居然看不到,膠州倒是有一營戰兵,不過李孟卻不想過去,小心微妙,本以爲這馬罡既然是在指揮使那邊當過家丁親兵的,也算是精銳之士,應該懂些戰陣技藝。

誰想到看着這模樣,好象也是所謂的武師技藝,江湖把式,在逢猛鎮也經常看到這樣的江湖人,擺攤賣藝,耍的雖然好看,可一點用處也沒有。

李孟在地上撿起了根短木棒,差不多四尺左右的長短,拿在手中,擺了個刺殺前的準備動作,笑着說道:

“直管過來!”

馬罡年輕氣盛,向前搶出一步,手中的刀直劈而下,這下子倒有些真本事在其中,簡單直接,只是單刀掄圓了畢竟是在半空中走個弧線,多花了點時間,即便是一點,在瞬間也是破綻。

李孟雙臂擺動,身體向前衝了步,李孟手中的短棒走的可是直線,距離最短,馬罡的刀還沒有劈下來,李孟手中的短棒已經是戳在他的胸口,劇痛之下氣沒有喘上來,頓時是倒在地上,剛要反應,李孟的短棒前端已經是點在了他的咽喉處,笑道:

“若是在戰場,你早就是交待了!”

李孟也不理會頹然倒在地上的馬罡,轉身衝着趙能說道:

“把他放在煮鹽的隊伍裡面先練着,什麼都不會,就是個愣小子。”

走不出幾步,就聽到身後那個馬罡大喊:

“李大哥,我肯定是練出來,跟王海他們一樣,當運鹽隊的鹽竿子。”

李孟輕吐了口氣,他決定最近一定要去膠州城看看,在這軍戶村落裡面,人的眼界和想法都是有些狹窄,格局實在是太小了。

崇禎六年的正月初七一過,平素裡沒有什麼外人來的薛家千戶所西村突然熱鬧了起來,第一個外人卻是張屠戶,他帶來了頗爲不輕的禮品,陪着笑臉給李孟拜年,對於這種小人,李孟瞧得起瞧不起是一回事,不過還是維持着基本的客氣。

笑臉上門,必然是有事相求,果然這張屠戶客氣幾句之後,就說願意每月給李孟交些銀子,只需要鹽竿子的人定期去骰子鋪晃盪一趟,示意這是在李孟名下的產業,他的那個骰子鋪平時經常有些鹽丁無賴的在那裡搗亂耍賴,很是傷腦筋,聽到這個,當時在李孟院子裡面苦練的馬罡差點動手把張屠戶打出去。不過誰也沒有想到的是,李孟想了想,給張屠戶定下一條規矩,不得逼人上絕路,也就答應了要求。

張屠戶千恩萬謝的離開,沒有一天,這消息就傳開了,李孟也是嚇了一跳,誰知道這靈山衛所裡面居然有這麼多非法的勾當,私設骰子鋪的可不是一家,還有些販運茶葉的膽大之徒也都是來這裡報備下。

更加可笑的是,靈山鹽場裡面居然也有一戶辦賭局的,還有兩夥販運私鹽的,請求李孟的保護,靈山鹽場可是官辦的產業,裡面如此亂七八糟,或者說居然亂七八糟到這樣的地步,還真是出乎人們的意料。

開賭場的,茶販子,海上的小走私販子,還有官辦的私鹽販子,等等等等,或者說逢猛鎮和靈山衛所這些做不法生意的,一夜之間好像是找到了組織,紛紛來求得李孟的庇護。

趙能,陳六子,王海他們雖說是也是膽大販運私鹽的販子,但是對這些烏七八糟的不法之徒,卻從心眼裡面瞧不起,很是不理解李孟的心思,鹽竿子目前每月的收入頗爲可觀,何苦還在乎這點小錢。

李孟除卻給幾種行業定下規矩之後,錢也收的不多,只是有個要求,鹽竿子要是想要知道什麼消息,那他們一定要盡力幫着打聽。

這點要求對所有人來說,真是不算什麼,等到正月十五元宵節一過,李孟的仁義俠士之名已經是傳遍了整個膠州的南半部分。相對的,稍有風吹草動,任何消息都是以最快的速度傳到李孟的耳朵裡面。

對於來自信息爆炸社會的李孟來說,這個時代太閉塞了,而且李孟深知信息和迅速有效的信息的重要性,而這些不法之徒的消息卻是最靈通的,給他們保護,換的他們消息的共享,對於目前還很脆弱的鹽竿子是極爲重要的。

儘管快出正月,可過年的氣氛還沒有消散,特別是在相對安寧,經濟條件很不錯的膠州城附近,李孟依舊是出現在膠州城的西門官道上,他和陳六子,王海都是做行腳商人的打扮,每個人都是揹着個大的包袱。

陳六子和王海難得進城一次,很是興高采烈的東張西望,李孟也是四處打量,但是他所注意到的卻是那些在路邊木然乞討的乞丐,還有些人頭上插着草標,呆呆的坐在那裡,這些人都是瘦弱憔悴,一副饑民的模樣。

更加讓李孟震撼的是,這些人的眼中都沒有了什麼生氣,就如同死人一般,初來這個時代,李孟已經是被軍戶的貧困生活震撼了一次,不過現在看來,軍戶們雖然窮,比起這些人來,還算是不錯,最起碼還有生氣和快樂。

類似的眼神,李孟只是在現代電視中那些非洲災民的眼中看過,無望,絕望,和木然。

陳六子和王海卻好像沒有注意到那些人一樣,依舊是談笑着朝前走,李孟稍一錯愕也就是明白了,他們已經是習以爲常,不過李孟還是開口問道:

“這是哪裡的人?”

第26章 鹽吃鹽第167章 私聊第156章 下南京第118章 三清觀第447章 將有大事第234章 既定事實 承認第420章 推脫 驚懼 躲避第215章 遲來的道賀者第403章 喪家犬 膠州營 殺第251章 口袋裡的戰爭第243章 德州城第67章 相助第492章 無路可退第105章 看明白 孔三德第6章 吃幹抹淨第130章 鼓舞士氣第70章 招人 庇佑 正義第480章 似曾相識的決戰第373章 一個有故事有本事的傭兵第284章 立矛爲城 割肉補瘡第128章 明察秋毫第23章 我的責任第221章 喜事臨門第192章 有所改變 說合第142章 柳大人第380章 士無良 夜行船 蠻兵驕第304章 秘抒胸臆 士人從賊第520章 兩道命令第279章 足餉爲何 後繼有人第134章 五萬兩第298章 城頭觀兵 京師弄險第162章 很俗套第447章 將有大事第10章 家中無人第194章 小事 大事第409章 戰時百態 望夫 捷報傳第436章 名將種子 忠心之人第327章 勝後事 太糊塗第530章 殖民先行者第70章 招人 庇佑 正義第158章 鈔庫街第459章 塞外破陣 偏師向東第455章 塞下曲第258章 首戰第154章 有賊南山第350章 濟寧的悠閒時光第483章 夜 鐵騎 破營第383章 夜行 霧散第29章 有人找第510章 雖勝不喜 紛紛來降第4章 扁擔 刺殺第49章 患得患失第267章 又反第453章 崇禎十七年初第363章 聞風知意 東西優劣第357章 再戰第284章 立矛爲城 割肉補瘡第55章 大隊長第69章 酒樓所聞第242章 上路第233章 許多事第208章 砍了第44章 火線提拔第296章 猛虎驅羊 玄虛典故第186章 朝野之間第64章 收穫 河邊第434章 大火併 又得子第161章 俗套段落第367章 南征動員 內有隱憂第519章 迴應 助你上煤山第356章 血戰 僅僅是開始第327章 勝後事 太糊塗第377章 借勢 辣手肅貪 低頭第447章 將有大事第528章 天下銀河匯濟南第366章 成局 離間第9章 驚變遭難第461章 漢城城下 以攻爲守第63章 炒作第493章 懲罰 突圍乎第77章 有客第193章 閒事第98章 真相第278章 信陽觀兵 寧周諫財第207章 軍法如鐵第140章 京師的來信第519章 迴應 助你上煤山第476章 殺牲前行 芒刺在身第386章 殺紅了眼 仍然是孤軍第279章 足餉爲何 後繼有人第457章 借刀殺人第124章 突然硬氣第22章 殺後第524章 小偏廳定天下策第60章 瓷罐第258章 首戰第285章 兵事生財 處處不平第45章 震懾第369章 風雨來前的平靜第40章 貨棧掌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