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貨棧掌櫃

門口迎客的夥計撓撓頭,心想看李孟這三個人也就是普通百姓,怎麼自家掌櫃的這麼恭敬。進了內院,被稱作“陳老闆”的陳六子很是有些不安,侷促的笑道:

“李掌櫃,這是我們的大哥李孟,平素裡面是我過來這裡算帳罷了,多有隱瞞,莫怪莫怪。”

李掌櫃迅速反應過來,他也是知道現在膠州城中的私鹽都是被所謂的“鹽竿子”壟斷,既然被陳六子稱作大哥,想必就是那位有很多傳說的大頭目了,當即用更恭謹的態度抱拳說道:

“原來這就是李二郎,說起來咱們還是本家,真是久仰,第一次見面若是有什麼怠慢的地方,還請贖罪。”

口中說着抱歉的話,臉上帶着笑容,手上虛請,已經是把人帶進了後院會客的內堂,李孟笑笑,示意無妨,同時心裡面也感覺頗爲親切,明末是災荒不斷的亂世,可也是商業極度興盛的時代。

看這一個州城店鋪的掌櫃待人接物的層次已經是和現代那些服務態度良好的商家沒有什麼差別,李孟在那裡那麼想,卻沒有想到這貨棧的掌櫃也是暗自驚訝,這名李二郎的傳說在膠州市井之中流傳很廣,貨棧這種消息靈通的地方自然也是知道,但是見過李孟的人並不多,大家都是把他想象成身高九尺腰圍也是九尺的粗壯漢子。

誰想到這麼一見面,看着李孟雖然是身材高大,可卻是很溫和的一種人,和平素裡面接觸的那些軍漢不同,更準確的說,他身上有些文人和商人糅合起來的奇怪氣質,態度也是客客氣氣的。

有這個觀感,李掌櫃更加的客氣恭敬,請李孟落了上座,然後奉上好茶,看到平日裡天不怕地不怕的陳六子和王海都是恭恭敬敬的站在李孟身後,更是覺得李孟不凡,沒有等鹽竿子這些人開口,這李掌櫃自己就先開口說道:

“臘月到正月,一共是一百二十兩銀子的貨款,櫃上已經是準備出來……”

正說話的時候,一名夥計捧着個銀包小步走了進來,放在茶几上,然後退了出去,李掌櫃也停住不說,笑着把銀包朝着李孟面前一推。

明朝的食鹽官賣,金州貨棧也不是官辦的鹽商,買的又是李孟的鹽,自然是私鹽的買賣,官鹽在膠州城內賣到二兩銀子一擔,而且裡面雜物泥沙極多,百姓們也不願意購買,鹽商也是虛應故事。

在膠州城凡是有些規模的貨棧都是兼營些私鹽銷售的生意,百姓們也是樂於購買,他們買賣食鹽都是拆成小包買賣,零售的利潤更高,這些人平素也都是在靈山鹽場收些私鹽,自從李孟的鹽竿子崛起之後,就順勢的接收這塊的貨源提供。

讓鹽竿子衆人有些不理解的是,李孟賣給膠州城內這些商人的價錢是九錢銀一擔,十足的讓對方佔去了便宜。

李孟打開銀包,隨手分出一小堆,推到李掌櫃面前,笑着說道:

“我家的生意也是辛苦掌櫃的了,這些暫請收下。”

看到這銀子送到自己跟前,李掌櫃雖然是驚訝,可還是不由自主的把錢籠在在袖中,眉開眼笑的說道:

“這如何使得。”

“今後貴號賣出我一擔鹽,就有掌櫃的一份銀子的好處,這不過是頭一份罷了,掌櫃的不要客氣。”

賣的越多,個人拿得好處越多,還怕對方不拼命給自己賣這些鹽嗎,人都是趨利的,這金州客棧也不是李掌櫃自己的產業,不過是他在這裡管理罷了,有好處給他,自然是卻之不恭,現代的提成和回扣,放在古代也是有用的很。

雙方又是客氣幾句,李孟喝了口茶,沉吟着問道:

“這城內的鹽商生意如何?”

“李二郎可是說賣官鹽的張家,張恩這人早就是做不下去,在城內開了個飯館子貼補家用……”

鹽茶官營,鹽商也是世襲,只是私鹽氾濫,官鹽壓根沒有什麼銷路,這身份也就成了個累贅,李孟聽到這個,還沒有等他說話,那李掌櫃又是笑着說道:

“別說是這鹽商了,就連這巡檢也不吃香了。”

李孟詫異的“哦”了聲,李掌櫃看着李孟感興趣,加上得了銀子正是高興的時候,連忙說了起來。

鹽政巡檢不過是個九品的小官,可無數人趨之若鶩,並不是這職位可以查緝私鹽,中飽私囊,而是這職位可以光明正大的販運私鹽,販運私鹽是個提心吊膽的買賣,單純爲保衛鹽隊,打通關節就是花費很多額外的費用和精力。

可鹽政巡檢販私鹽,就等於是官兵做賊,光明正大的做就是了,還可以私鹽官賣,那價錢又是高了不少,利潤自然也是多多。

那膠州城中的牟巡檢所負責的區域是萊州和登州南部,最近登州兵災,也就只能是盯着萊州府,這一個萊州府的錢就能撈到天上去,查禁私鹽賺一份,自己販運私鹽賺一份,還有外地鹽商的孝敬,又是賺一份。

所以牟巡檢死後,許多人拿出銀子,動用關係來爭奪這位置,不過事情往往隨着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現在青州兗州一帶民亂紛起,登州兵災雖說要結束,可後遺症保持的時間也不會短。

這些地方的亂局等於外地鹽商的孝敬一時半會就不用指望了,可查禁私鹽和販運私鹽的買賣還是大利,依舊是不少人在爭奪,不過時間過去,靈山鹽場和周圍的區域漸漸的都被一家鹽梟控制住。

鹽丁們根本糾集不起力量來阻止什麼,官府也是不管,這就說明查禁私鹽和販運私鹽這兩條財路也被人斷了,或者說最起碼也要花費很大的功夫才能恢復起來,無錢可賺,這位置還有什麼意思,這局勢讓很多有心爭奪這巡檢位置的人心都涼了。

所以出現了一個很奇怪的事情,駐膠州鹽政巡檢的職位空缺,卻無人問津,就那麼掛了起來。

李掌櫃看着李孟聽得聚精會神,也有心賣弄見識,笑着說道:

“原本炙手可熱的巡檢的位子,現下卻是冷乾糧,戶部不管,鹽政司不管,據說推給這知州大人了,但卻無人敢接茬,就那麼晾在那裡。”

第171章 姓費的洋人第204章 土雞瓦狗第431章 六百里加急 倭銅第22章 殺後第55章 大隊長第470章 挫虜示威 汝州始戰第507章 雖退非敗 以少圍多第12章 趁着天黑第419章 齊王第147章 贖金第185章 平第468章 天遂我願 引漢向東第251章 口袋裡的戰爭第253章 鉅鹿 賈莊 盧象升第55章 大隊長第116章 不通生意第368章 人心趨利 大喜第501章 家中事 雙雄會第467章 滿洲包圍圈第159章 眉樓第284章 立矛爲城 割肉補瘡第257章 盡人事 小戰第280章 子侄應孝 無雲亦龍第211章 考試第217章 下注而已第437章 元帥府 開封城第260章 重回德州 大勝大功第513章 風向轉 人情變 李仙風第184章 一比一第243章 德州城第497章 蟬 螳螂 黃雀第536章 初定之後第438章 接泰山 笑最後第89章 戰戰兢兢第139章 過晚年第168章 鎮守府私宅第505章 穩如泰山 戰場轉折第401章 困獸 轟殺 合圍第291章 無處下口 古今相通第470章 挫虜示威 汝州始戰第318章 濟南 南陽 松山第235章 新炮 舊炮第458章 閒子不閒 處處皆戰第32章 商量第198章 大宅門第455章 塞下曲第46章 無心立威第344章 追殺 遇虎 風雨將至第34章 漲價及插曲第417章 崩第181章 懾服第352章 抓舌頭 意外消息第89章 戰戰兢兢第432章 順立第273章 草莽羣像第393章 一往無前 鐵血洪流第156章 下南京第430章 高盛和 柳清楊第244章 算計第398章 只能戰 鐵騎兵第381章 殺人祭旗 戰守定策第438章 接泰山 笑最後第7章 正義感第149章 一刀兩斷第42章 跌宕起伏第379章 薊州 刀與筆 名正言順第300章 血裔傳承 首輔之才第57章 鳥銃第448章 平靜的前奏第41章 人棄我取第115章 順手救人第54章 遼民苦第200章 出不去門第330章 鐵面人 親疏有別第435章 大勢之前 還能如何第208章 砍了第141章 八閩鄭掌櫃第522章 大明無忠第186章 朝野之間第360章 死圍 救不救第401章 困獸 轟殺 合圍第483章 夜 鐵騎 破營第383章 夜行 霧散第507章 雖退非敗 以少圍多第385章 雷霆擊陣 針鋒相對第50章 設卡厘金第115章 順手救人第451章 開局第13章 從容出城第347章 正陽鎮前的戰鬥第227章 不要想回去了第159章 眉樓第217章 下注而已第98章 真相第57章 鳥銃第349章 好大一盤棋 十之八九第419章 齊王第328章 爲淵驅魚第436章 名將種子 忠心之人第472章 大功 遮掩 嫡庶 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