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釜底抽薪之策

李世民於城中大宴三日賀遼東之役,新羅、百濟遣使來賀,宴上新羅使者提出百濟與高句麗素來一體,今雖有薄功,不過是將功補過,卻功不抵過,當罰其一縣之地,以償新羅。

百濟使者驚恐莫名,不敢反駁,實在是之前的做的太過。新羅使者見狀,不免洋洋得意。

李世民沒有表態,而是看着李誠笑問:“自成意下如何?”

李誠緩緩起身離席,走到新羅使者面前,新羅使者趕緊站起躬身施禮,李誠面無表情的看看他的臉:“臉不夠大,我幫你修一修!”言罷擡手一巴掌狠狠的抽過去,新羅使者直接被抽的往後一倒,暈了過去。

刷,所有視線匯聚在李誠身上,所有人都沒想到,李誠會有如此舉動。

李誠根本就當一回事,朝李世民一抱手:“臣有罪,臣告退!”

李世民的臉色變得及其難看,別人根本不知道他在想什麼?那麼在想什麼呢?

皇帝的表情漸漸的朝憤怒的方向發展,李誠的背影消失的瞬間,李世民狠狠的一拍身前的桌子,震的酒杯亂跳:“豎子!”皇帝老子拂袖而去,宴席不歡而散。

不緊不慢的回到住所,弄點熱水用原主人的大木桶泡個澡,完了往牀上一躺,似乎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一般的睡的很香。幾個親近的部曲本來是擔心的不行,現在一看都安心了,該幹啥幹啥,家主這樣子一準沒事,皇帝不會找後賬。

大清早的天剛矇矇亮,值下夜崗的牛二貴正在打瞌睡,聽到有腳步聲,嗖的一下眼睛睜開了。盯着門口沒一會,棒棒棒,有人在敲門。

側門打開一看,牛二貴嚇的一哆嗦,皇帝老子的臉上掛着寒霜呢。

趕緊開門放進來,這是來算後賬的麼?牛二貴的腿有點軟,靠着牆哆嗦。

李誠的生物鐘很準時,這會已經起來了,在後院裡梳洗中。聽到腳步聲也不回頭:“李山,昨晚上沒人禍害宅子裡的下女吧?”

李山倒是想回答,被李世民用眼神給制止了。今非昔比,李山也知道皇帝老子惹不起。

噗,屁股上捱了一腳,李誠往前幾步站穩,回頭施禮:“罪臣……。”

“閉嘴!有罪沒罪朕心裡明白!”李世民惱羞成怒。

李誠明白了,皇帝老子昨晚上回去纔想明白的,所以纔會有腳踹報復的一幕。

想明白什麼呢?李誠不是擔心功高不賞,而是另有原因。自詡大度的李世民,明白的晚了點,自然有點惱火,智商被壓制的不爽集中爆發了。

“說吧,爲何要抽那使者?”李世民還是很想知道答案,不然心裡難受。

“就是覺得他臉太大,想抽他。陛下,臣覺得吧,對這些外藩使者,真不能太客氣,不然都是一羣蹬鼻子上臉的貨色。”李誠笑眯眯的報上答案。

李世民聽了摸着鬍子稍稍沉吟,這話是聽進去了。登基以來,爲了體現天朝上國的氣度,對外來的使者還是很照顧的。尤其是東邊幾個國家,新羅和東瀛是典型代表。

“陛下,臣擬在登州取締外藩會館。”李誠又來一招,李世民聽着眉毛豎起來。豎子心眼太小了一點吧?天朝上國怎麼就不能容人呢?但是一想昨晚上新羅使者的嘴臉,又覺得有道理。本來新羅就沒出多少力氣,已經分潤了好處,還敢惦記人家百濟。

看起來當初李誠堅持保留百濟是正確的,不然半島就這麼一個國家,還真是難以制衡。儘管滅之不難,實際上大唐對於半島的苦寒之地的興趣真不是很大,如果不是高句麗虎視中原,而是安心在遼東龜縮,別說李世民了,前隋的楊廣都不帶動它的。

“朕知道了!”李世民竭力的想平靜下來, 還是沒忍住問:“自成爲何如此苛待外藩之人?須知萬國來朝,放顯我大唐氣象。”

“陛下,太史公雲:天下熙熙,皆爲利來。胡人也好,新羅人也罷,沒好處誰會萬水千山來大唐?長安胡人云集,須知胡人最遠者可達數萬裡之外的歐羅巴。跑這麼遠來大唐,難不成是爲大唐繁榮做貢獻來了?”

一番話說的李世民臉色陰沉了下來,李誠當着沒看見,繼續道:“只有不論軍事還是經濟強盛的大唐,纔是這世界的中心。才能吸引這世界哪怕是最遙遠的國度的人來大唐求利。”

“豎子!”李世民丟下一句話,轉身要走,李誠在身後道:“陛下,臣所慮者,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藉口,傷及大唐的利益。”

年關漸近,大唐設安東都護府,以張亮爲大總管,李世民則領三軍班師。歷史沒有亂來,在李績的建議下,李世民決定遷徙高句麗百姓至江淮,河南、江東兩道,遷百姓一萬戶至遼東實邊。歸途至幽州,李治領褚遂良馬周等輔臣迎駕,至此遼東戰事畢。

李誠欲返登州,陛前請辭,李世民留之獨對問:“遷遼東之民入河南、江東兩道,朕深思後覺得多有不妥之處。”

李誠道:“陛下所慮者,豪強趁機兼併土地爾。可使御史多人巡視兩道,微服而察之。有不法兼併土地者,殺之。或可效漢武帝之故計……。”

李世民聽了一擺手:“不可,漢武帝遷富戶至長安,於今時不和也。”

李誠嘆息道:“陛下欲徐徐圖之,臣無計可施也。”

李世民道:“豎子,安敢欺朕?速速獻策於陛前。”

這是要壓制門閥世家的意思,李世民沒有找到好辦法,問計於李誠。

李誠有辦法麼?有是有的,問題是要論手腕,李誠怎麼比的了皇帝老子呢?問題是李誠要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李世民現在提問的問計的時機。判斷一下大局,遼東戰役結束後,李世民登泰山封禪的舉動,已經無人能阻擋。

前隋楊廣沒有做到的事情,李世民達成了。漢以來丟失的遼東領土(樂浪郡)奪回來了不說,還直接被半島拿了一半回來。這是何等偉業?這時候李世民要說比肩漢武帝,誰敢攔着?這時候李世民要登泰山封禪,誰敢攔着?

在這個大前提下,李世民打算借無人能抵擋的勢頭,對士族門閥進行新一輪的壓制,這完全說的通。要知道,在此之前的李世民,是搞過《氏族志》的。在是理論武器!

“平衡之道,非臣所長。臣唯有一下策,陛下姑妄聽之。”李誠想了想,還是覺得要說兩句。李世民對收拾一點門閥世家,將來李治登基後就會輕鬆一點。

“說,朕聽着呢。”李世民露出滿意的笑容,李誠低聲道:“科舉之時,優先照顧寒門士子。朝廷需要新鮮血液,否則時日長了,底層士子上升通道便斷絕了。”

“嗯,朕知道了,還有呢?”李世民是要榨乾李誠的腦子了,李誠想了想道:“陛下,搞一次全國範圍內的人口普查吧。”

“人口普查?”李世民望文生義,反問道:“查隱戶?”李誠點點頭:“土地再多,也是要人來種的。朝廷可花三五年的時間,重點打擊那些收藏隱戶的豪強。”

如果李世民真的能搞好這一次人口普查,就算一小部分隱戶沒有查出來,對於整個大唐來說,好處還是很大的。問題是,這個事情並不好操作,朝廷上下反對的聲音會很大。

李世民看着表情平靜,實際上內心頗受震動,李誠獻的可謂釜底抽薪之策。

李誠見他意動,低聲道:“陛下,可重新設一個規則,不同的爵位可以擁有不同數量的部曲。超過這條線的,查一個辦一個,千萬不可手軟啊。否則此計就是白費勁。”

李世民還在猶豫,要知道隱戶的問題一直存在,過去有,現在有,將來還會有。

隱戶類似門閥豪強的家奴,他們附屬在門閥之下生活,這些人是不交稅的。土地兼併的過程中,不斷的有百姓變成隱戶或者是佃戶,這樣一來農業稅將越來越少。要知道,唐朝是個農業過,農業稅收是國家的主要收入來源。

中後期,唐朝開始了海貿,目的就是爲了增加國家的稅收。但是總體來說,並沒有多少改善,國家的財政依舊非常糟糕。安史之亂後的唐朝黨政劇烈,藩鎮割據。上哪去收稅?

封建王朝的滅亡都有一個必然的因素,那就是財政破產。遠的不說了,近代的清朝,橡膠風潮之後,最後一點家底子搭進去,國家財政破產,盛宣懷才動了鐵路的心思,導致了保路運動的爆發。歸根結底,就是國家財政破產。

每當一個朝代的國家財政破產了,距離滅亡也不遠了。

貞觀年間,門閥豪強的危害還沒那麼大,即便如此,李世民也在想方設法的搞他們。可見,門閥豪強對於國家的統治來說,存在着巨大的威脅。

李誠的人口普查這一招很厲害,但是執行起來難度太大。別的不說,這條政令能不能在三省六部的羣相那裡通過,最終形成政令都是個問題。就算形成了,也未必能得到執行。

這裡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封建集權專制的另一個弊端——皇權不下鄉!

第九十一章 酒坊人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多種經營第一百零六章 真不懂修仙第五百一十二章 難逃青史詬病第三百五十二章 怨氣第五百九十五章 客觀很重要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言不合送女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交易所開業第四十一章 做事難第五百一十九章 又失望了第八十五章 誰在害臣第八十九章 又有大買賣第四百三十九章 送死還是立功?第一百八十一章 催妝詩第七十四章 李治上課(下)第七十章 班底的發展對象第二百四十八章 原因何在?第五百六十五章 送別第一百六十一章 至寶第八十一章 書友會和小黑屋第一百零四章 不務正業的典型第一百零七章 農莊日常第五百九十六章 惜身第五百一十九章 又失望了第四十三章 跟本王混吧第三百八十一章 又要搞事第四百六十八章 百濟使者第五百二十六章 留與不留第二百八十七章 聯想太多第三百一十二章 泥猴第三百五十一章 試刀第三百三十章 求個公平第五百四十二章 “寬宏大量”李世民第四百七十八章 難兄難弟續集第九十一章 酒坊人事第五百三十五章 歪念頭第五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臉面第一百五十章 李誠:臣有罪第五百五十六章 煙消雲散第四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三百九十九章 清奇的腦回路第五十八章 李泰碰釘子第三百三十六章 徹底懾服第四百八十四章 武家有女初長成第一百九十二章 從容作楚囚第四百二十章 眼力狠毒的武約第二十一章 缺乏互信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貴神速第四百零六章 損失大了第五十一章 一夜成名第二百六十七章 趕羊!第五十五章 竇正監:麻煩給陛下帶個話第七十七章 心好累第四百六十三章 橫衝直撞第四百三十二章 玉門關第四百五十三章 別惹我第五百七十二章 說法第五十九章 豎子怪物耶?第八十四章 卑鄙小人李自成第一百六十七章 專業毀套路第三百六十章驚!第三百零五章 不害臊第五百一十九章 又失望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錢就可以解決問題第二百零八章 真不是要搞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長安風第四百零一章 不是來講道理的第一百九十四章 另有蹊蹺第四百六十章 金屋第六十七章 底牌越多越好第五百二十八章 等級提升第四百零七張 把握機會的能力第三百零九章 妙處第十八章 傷兵營第五百五十五章 合作愉快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給朕機會第一百六十八章 比的是嘴上功夫第二百二十九章 承情第二十一章 缺乏互信第五百五十一章 聖眷第二百六十八章 捷報!第四百三十二章 玉門關第三百八十九章 日常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第十四章 備戰第六百零三章 李世民病重第二百一十九章 還是錢的事情第五百四十章 因爲那個人是李誠第五百九十一章 英雄遲暮第四百六十三章 橫衝直撞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易後難第四百六十四章 春風得意閻立本第五百四十八章 知朕者自成也第一百六十八章 比的是嘴上功夫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易後難第三百七十八章 掰棒子第六十九章 三字經第三百九十六章 驚天大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言不合就改別人的名字第七十三章 李治上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