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殺生石(求訂閱!)

那須野(後世栃木縣那須郡周邊),一塊巨石之上。

李衍和玉藻前正用千里鏡觀看日軍的佈置情況。

此前,梁山軍與日軍已在那須野打過兩仗了。

第一戰。

那時,右路軍剛到那須野,李衍派遣的十五萬援軍還在路上。

當時,右路軍只有五萬多人馬——右路軍本來有十五六萬人馬。可殺敵一萬,自損三千,右路軍一路打來,其實也死傷了三四萬人馬。除了死傷的,右路軍又分出去了不少兵馬清理已得之地的殘軍和地方武裝(僅九州地方就留下了三萬多人馬,還有中國地方和四國地方,也各留下了兩三萬人馬。)

在那須野領主須藤権守貞信的請求下,白河法皇和鳥羽上皇準備趁右路軍立足未穩,將右路軍擊敗,進而取得談判籌碼。

因此,白河法皇和鳥羽上皇命令編成討伐軍,任命三浦介義明、千葉介常胤和上總介廣常爲將軍,陰陽師安倍泰成爲軍師,派遣十三萬五千由武士和僧兵組成的大軍出征那須野。

當時,右路軍雖然只有五萬多人馬,但大部分是馬軍,而且還有第一營、鐵浮屠、柺子左右軍這樣的王牌馬軍。

而日本方面,出動的雖然也是主力部隊,可這些主力之前已經是被右路軍擊敗過數次,然後補充的預備役,戰力早已大大將低了。

說到這裡,有人可能會問,日本到底有多少兵力,怎麼能弄出上百萬人馬?

其實,日本各地方的武士加到一起也就三四十萬,之所以能弄出來上百萬兵力,主要是因爲白河法皇將僧兵聚集起來,又組織各個地方招募六十五歲以下的男子充當預備役。

在佛教傳入日本之後不久的七世紀(相當於初唐時期),當時的天皇就下令禁止食用牛、馬、犬、猿、雞。

經過兩百年的反覆強調,到了九世紀以後的平安時代,日本的公卿貴族就已經養成了基本不吃肉類的習慣。

而到了白河法皇時期,覺得光是不吃肉還不夠虔誠,又頒佈了一項加強的法令,進一步禁止食用魚蝦貝類,也就是,除了素食甚麼都不準吃!

與白河法皇比起來,中國就算是那位因爲崇佛而亡國的梁武帝(最早制定了僧侶不得食葷戒律的那個皇帝),簡直都算不上虔誠,因爲梁武帝只是讓僧人們吃素,而白河法皇卻弄到了全民食素的程度……

白河法皇之所以如此虔誠,除了因爲他本人信佛以外,還因爲日本佛教在九世紀後取得了國教的地位,佛教寺院到處林立,寺院不僅代表一股巨大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力量,甚至取得了絕對的統治地位,白河法皇正是靠着這些寺院的支持,才成爲日本的最高統治者,而且一統治就是幾十年。

總而言之,這個時代的日本,有十幾萬甚至超過二十萬的僧兵。

而且,一些宗派的僧兵進攻另一些宗派的寺院,會把它們洗劫一空,所以僧兵其實已經變得與世俗封建主的武裝分子無異。

另外,這個時代的日本已經有近千萬人口。

單從人口數量上來看,日本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的。

因此,各地方的預備役加起來有個大幾十萬,是很正常的。

不過——

日軍的兵力雖然不少,但兵員素質可就差遠了,不說那些臨時招募的預備役,就算是那些僧兵,戰力也很有限。

日本武士要好一點,但因爲身體素質、配合默契程度、裝備上的差距、戰法上的先進程度、敢戰精神等等方面,三個日本武士勉強也就能跟一個梁山軍士卒打平。

所以,儘管兵力連日軍的一半都不到,可岳飛還是果斷跟日軍決戰。

最後,那十三萬五千日軍毫無懸念的被擊潰。

那一戰,十三萬五千日軍只逃回去了不到兩萬,日本武士和僧兵的血將李衍和玉藻前腳下的巨石都染紅了,後來人們管這塊巨石叫“殺生石”,還說它是玉藻前所化。

第二戰。

很快,白河法皇和鳥羽上皇又組織了三十萬武士和僧兵,並去請全國各地的高僧大師來相助。

那時,李衍所派的援軍,只有王彥所率領的三萬選鋒軍到了那須野。

七萬梁山軍對戰三十萬日軍。

依靠奔雷車、沒良心炮、牀弩、轟天雷、神臂弓、精銳馬軍等等先進武器和先進戰法,經過一番苦戰,梁山軍再一次將日軍南潰,殺死、殺傷了十幾萬日本武士和僧兵,其餘日本武士和僧兵則又潰逃回了近畿地方。

如今這是第三戰,也將是最後一戰。

此戰如果是梁山軍贏了,那麼李衍就可以將日本納入水泊梁山的版圖,進而得到八個大郡,戰略縱深將大大提升,也將擁有一個穩固的大後方,進而得到橫掃天下的實力,而日本將徹底成爲歷史,日本的那些公卿貴族全部都將成爲階下囚,任李衍宰割。

而此戰如果是日軍贏了,那麼日軍勢必要趁勢將梁山軍攆出中國地方和四國地方,然後據周防、長門天險和四國島而守,那樣的話,日本就能保住近畿地方、中國地方、四國地方,進而保住日本的元氣、保住日本公卿貴族奢靡的生活,未來他們興許還能奪回日本也不一定,而李衍在日本的地盤就會被隔成南北兩部分,而且有被侵擾的隱患。

因此,此戰不論是對水泊梁山,還是對日本,都是至關重要的一戰。

所以,不論是水泊梁山,還是日本,全都全力以赴。

水泊梁山方面。

李衍和玉藻前親率十二萬援軍到達戰場,參加了此戰,梁山軍共出動十九萬大軍與日軍決一死戰。

日本方面。

白河法皇和鳥羽上皇將除了守衛三關的日本武士、僧兵以及預備役全都調來,總兵力五十萬,而且白河法皇和鳥羽上皇這對祖孫也御駕親征——事實上,親征的只有白河法皇,鳥羽上皇之所以也來了,那是因爲白河法皇害怕他離開之後鳥羽上皇奪走他的統治權,因此才硬將鳥羽上皇也帶了過來。

雙方從三天前就開始佈置,如今都已準備妥當。

大戰一觸即發!

……

第七百八十二章 何去何從(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一章 賺了?呸!(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七章 遼東王(上)(求訂閱!)第八百八十七章 世界大戰(十)(求訂閱!)第二百七十八章 臺灣郡(求訂閱!)第三百九十六章 陽謀(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九章 告示(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五章 你怎麼會在我房中(求訂閱!)第二百二十六章 漂亮麼(爲好友“小豬倌”加更1/3)第五百八十五章 佔婆國亡(求訂閱!)第七百八十八章 火槍(下)(求訂閱!)第七百零三章 硬剛?(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一章 師兄對勝負還是這麼執着(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九章 合縱連橫(中)(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三章 可以重用(求訂閱!)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王趙構(求訂閱!)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金議和?(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三章 活路(求訂閱!)第四百七十章 蕭普賢女(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三章 忠臣良將(爲老友“夜紫貂”加更1/1)第八百八十七章 坐山觀虎鬥(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七章 遼妃(求訂閱!)第五百五十六章 殺生石(求訂閱!)第十一章 當婊子還想立牌坊第三百零七章 第一高手(中)(求訂閱!)第三十章 死不足惜第六百四十七章 改朝換代的前奏(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君(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一章 直接決戰第八百五十九章 李衍有子初長成(一)(求訂閱!)第一百零二章 不是昏只是蠢第六百六十九章 告示(求訂閱!)第八百五十五章 心頭大患(求訂閱!)第二百一十六章 一戰定勝負(求訂閱!)第七百一十五章 把李清照電得暈乎乎的(求訂閱!)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爲而治(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守(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奇取汴梁城(四)(求訂閱!)第五百三十八章 準備決戰(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七章 培養接班人(下)(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七章 遼東王(上)(求訂閱!)第八百零七章 富平會戰(下)(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六章 備戰(上)第七百五十四章 誠意滿滿(求訂閱!)第四十六章 擦肩而過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爲而治(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五章 同室操戈(求訂閱!)第一百二十章 怒殺閻婆惜第五十四章 比較(上)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鐵路”計劃(求訂閱!)第六百八十二章 本宮是大宋皇后(求訂閱!)第二百五十章 登州好漢(爲“太湖”道友加更1/1)第六百九十一章 府州折家(求訂閱!)第四百六十四章 白瓦爾罕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丈青扈三娘(上)(求訂閱!)第七百四十四章 力挺到底(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七章 得償所願(求訂閱!)第四百六十四章 白瓦爾罕第八百五十五章 心頭大患(求訂閱!)第八百九十七章 最優秀的孫子(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七章 京觀(求訂閱!)第十四章 挑釁第六百三十二章 奇取汴梁城(二)(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九章 前恭後倨(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二章 一語成讖(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五章 千古罪人(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五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五章 一瀉千里(求訂閱!)第五百三十四章 凱旋(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二章 完顏阿骨打駕崩(下)(求訂閱!)第三百八十四章 “梁山泊”號(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守(五)第七百一十六章 這老李還真是風流(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一章 趕緊滾(求訂閱!)第三百三十八章 小女婿(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五章 晴天霹靂(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五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戰(求訂閱!)第四百零六章 在劫難逃(求訂閱!)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都督命小人接娘子回家(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百單八將(求訂閱!)第五百零二章 郭藥師獻涿州(求訂閱!)第五十四章 比較(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定數(下)(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守(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雨露均沾(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一章 早有準備(求訂閱!)第三百六十章 錢莊和紙幣(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七章 天命在我(求訂閱!)第一百六十八章 結盟又結拜(求訂閱!)第七百四十九章 英雄落幕(下)(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四章 開府(上)(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三章 最後一個敢直諫的宰輔之臣(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二章 過度解讀(求訂閱!)第八百五十九章 李衍有子初長成(一)(求訂閱!)第九十六章 先納了她們再出發第五百五十九章 從今以後日本姓“李”了(求訂閱!)第七百七十七章 遷都(下)(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五章 一夜白頭(求訂閱!)第七百七十七章 遷都(下)(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