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盛情款待(求訂閱!)

烏歇和高慶裔很快就又乘坐小船跨海到達登州。

登州知府王師中趕緊快馬加鞭將此事報告給了趙佶。

其實,這幾天,趙佶也正與王黼商量,是不是遣使去金國一趟,通報大宋已出兵北上之事。

宋國這是一棵紅心兩手準備。

一方面,宋國準備憑自己的實力收復燕京。

另一方面,宋國也想好了,萬一憑自己的實力收復不了燕京,那麼就請女真人幫忙。

王黼分析:“金國能主動遣使前來,這首先說明他們對海上之盟還是相當重視的。”,然後建議道:“咱們應該盛情款待金使,讓其看到我大宋的誠意。”

趙佶聽了王黼的建議,賞賜給烏歇和高慶裔等金使大量金帛,趙佶甚至將自己飲用的茗茶和保養玉體的調膏也賞賜給了他們許多。

隨後,烏歇和高慶裔委婉表示出他們此行的目的——歲幣。

趙佶對他特意叫回來接待金使的趙良嗣說:“女真要尋求女真的利益,大宋當然也要尋求大宋的利益。目前,契丹已經支離破碎,其滅亡已是大勢所趨,如果我們能趁機將五代以來被契丹奪去的漢唐之地全都收復回來,那可就是蓋世之功。你要明確告知金使,我朝承諾之歲幣必定給付,一分不少,而我朝所想要收復的故土,也該全部劃入大宋版圖。”

趙良嗣一聽趙佶還想要平灤營三州,頓感壓力巨大。

要知道,因爲趙佶那份御筆手札作繭自縛將收復土地的範圍限制在“燕京並所管州城”之內,金人一直堅持按照這份御筆手札劃定的範圍來交換歲幣,而要想打破這個範圍,將平、營、灤地區一併收復,如果沒有軍事介入,單純依靠口舌談判來完成,那恐怕非常困難。

還好——

現在,北伐軍已出發北上。

趙良嗣希望宋軍能迅速取得幾場大的勝利,展示一下大宋之軍威,這樣他與金人談判時,也很有底氣。

烏歇和高慶裔攜帶着趙佶賞賜的金銀、茶葉和調膏等御用物品,回到他們下榻的班荊館,心情很激動,久久不能平靜,尤其是烏歇,他笑呵呵地對招待他們的趙良嗣和檀棹說:“貴朝皇帝真是聖明,出手也大方,真是令人愛戴。”

高慶裔則敏銳的察覺到了宋國的軟弱,進而得寸進尺道:“我們是大金國皇帝派遣的正式使者,不能總住在這郊外的驛館之中吧?從前,契丹使者每次來訪,你們都安排在都亭驛,爲什麼對我們大金如此輕視?”

趙良嗣一聽高慶裔計較驛館,便連忙解釋說:“高副使千萬不要誤會,我們絕無輕視之意。只因爲現在我們兩國往來之儀尚未正式確定,所以才如此安排。將來一旦確定,立即按照禮儀約定之規格辦理。其實,兩個驛館條件差不多。當年,剛跟契丹修好之時,也是這樣辦的。”

北宋宣和年間,宋國對外交往很活躍,來大宋的各國使節很多,也很頻繁。

在接待方面,宋國大體上是實行一國一館的制度。

譬如:

遼國的使者,都安排在都亭驛接待。

西夏使者,一般在都亭西驛或來遠驛。

高麗使者,在外城的同文館。

南番、交州、西番、大食、龜茲等使者,都在懷遠驛接待。

而吐蕃、党項等使節,則在禮賓院接待。

上次金使來訪,安排在同文館,對外宣稱他們是高麗使者——截止到目前爲止,宋朝與女真人的交往一直都處於秘密狀態。

高慶裔拿出一卷文件,說:“這是契丹例卷,你看看,當年契丹使臣,是安排在班荊館嗎?他們全部安排在都亭驛。從一開始就是這樣安排的,你又何必扯謊呢?”

趙良嗣大致翻閱了一下,說:“這些例卷記載的不很完整,可能是中間有疏忽,並不是我扯謊。要不然這樣,我現在就去請示一下王相公,看看能否讓你們搬進都亭驛?”

高慶裔一聽這話,臉色頓時和悅起來。

趙良嗣馬上將此事向王黼作了彙報,王黼沉吟半晌,不敢擅自做主,便帶趙良嗣去崇政殿稟報趙佶,請趙佶定奪。

趙佶想了想,說:“遼使早已斷絕,都亭驛也已閒置了許久。遼國即將滅亡,今後也不可能再有遼使來訪。金代替遼,已成必然。從今往後,金國使者,一律安排在都亭驛。對他們所提之要求,要儘量滿足,要盛情接待。另外,對於燕地的範圍,你們與金使重新劃定了沒有?”

趙良嗣回答說:“臣向他們提出過多次,可他們說,對於土地計議之事,他們沒獲得皇帝授權,不敢多言,需要大宋派回使去金國,與金國皇帝商議。”

趙佶說:“那天他們對朕說,奉大金國皇帝派遣,來此計議舊漢地之事,怎麼忽然又改口呢?看來,女真人的確很狡猾,你們要小心提防。”

趙良嗣與宗翰、宗望和希尹等女真將領有過交往,對此體會頗深,他很有感觸地說:“官家說的對,女真人生長於苦寒窮困之僻壤,生性豪爽而又狡詐,的確需要小心應對。”

隨後,趙良嗣來到班荊館通知高慶裔:“官家特批,你們現在就可以搬進都亭驛了。”

烏歇與高慶裔聽罷,很興奮,特別是高慶裔,他把這看成是一場外交戰的勝利,他覺得自己爲大金國贏得了一個大國地位。

都亭驛坐落在御街前邊的鬧市區,正對着一家規模較大的經營珠寶玉石的店鋪,街兩側還有許多小鋪面,賣紙賣畫,賣四季水果等等。

御街寬約二百餘步,街中心是御道,普通人馬不得在御道上行走,可以在街兩側行走。

御道中間砌有兩條御溝,流水清澈,栽種着蓮荷,岸邊則生長着桃、李、梨、杏等果樹,春臨大地之時,雜花相間,一眼望去,滿目絢爛如繡。

趙良嗣每天領着烏歇和高慶裔等金使,在京城中四處參觀瀏覽。

趙良嗣還帶他們登上明堂眺望御街街景。

明堂前面的廣場是東京城中心,是東京最繁華之處。

只見,皇宮大殿,巍峨高聳;青樓畫閣,珠簾綺戶;雕車競賽,寶馬爭馳;金翠耀目,羅裙飄香。

烏歇與高慶裔等金使站在明堂上看得眼花繚亂,目瞪口呆。

他們還參觀了龍德宮、蕃衍宅以及離宮艮嶽等皇家建築園林。

龍德宮是在端王府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一座宮殿,亭臺樓閣臨江而建,風光很秀麗。

蕃衍宅是皇子們居住的宅邸,坐落在景龍門外,距離龍德宮很近,是政和年間由童貫主持建造的。

那時,趙佶的兒子們漸漸長大,“宜就外居”,於是,“擇景龍門外地,闢以建諸邸”。

當時,由於鄆王趙楷最受寵愛,所以他的宅邸建造的最爲宏大。

有人據此猜測,鄆王趙楷將來很可能會取代太子趙恆。

艮嶽半年前剛剛竣工,耗時五年。具體分佈範圍是,在景龍門以東、封丘門以西、東華門以北、景龍江以南,周長約六裡,面積約爲七百五十畝。

該園林很有藝術特色,突破了秦漢以來宮苑“一池三山”的建設規範,將詩情畫意移入園林,以山水創作爲主題。

園林主體是南北兩座山,北山是主峰,名叫萬歲山,周長約十里,山高九十步,是全園最高點。次峰叫萬松嶺,青松密蔽,蔥蘢蒼翠。兩峰並峙,列嶂如屏。山上處處是太湖靈璧之石,雄拔崛峭,巧奪天工。

全園建築有四十餘座,既有皇家風格的樓臺軒館,也有鄉野情調的茅舍村屋,山水之間,處處點綴着奇花美木,美不勝收。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烏歇和高慶裔等金使在震驚之餘,生出了貪婪——他們覺得,大宋真是一塊有福之寶地,大宋人每日都生活在天堂之中。

一天,烏歇指着一座燈火輝煌的高樓問高慶裔:“那是個什麼地方?如此豪華,真如仙境一般。”

高慶裔說:“那應該就是樊樓,是東京城最豪華的酒樓。”

烏歇被光華燦爛的樊樓美景給驚呆了,他很想進去瞧一瞧,開開眼界,於是便向趙良嗣表達了這個願望。

趙良嗣感到很爲難,說:“樊樓是東京第一酒樓,每天都有上千人在那裡宴會,要是去的話,得提前預約。”

高慶裔進一步試探趙佶君臣對他們大金國的態度說:“樊樓大名鼎鼎,如雷貫耳,可是,我們至今無緣登臨,希望趙館伴能圓我們這些僻陋之輩的夢想。”

趙良嗣想了想,說:“那好吧,我請客。”

其實,東京城裡各個驛館,住宿膳食條件都很好,配有專職翻譯、廚師和醫護人員,一般不安排外國使者在驛館之外的酒樓宴會,因爲這牽涉到安全問題,也關係到保密問題。

所以,當王黼聽了趙良嗣的彙報後,一口否定:“去樊樓不合適,這沒有先例,對金國使者的要求,你不能太遷就。”

趙良嗣說:“這怎麼辦?我已經答應他們了,總不能爽約吧?”

王黼道:“你怎麼可以隨便答應呢?今後你要記住,凡事不能輕易許諾,尤其是涉外之事,更要小心謹慎。”

趙良嗣自知理虧,默然不語。

王黼覺得此事自己也不敢做主,於是,與趙良嗣一起去請示趙佶。

沒想到,趙佶並沒責怪趙良嗣,而是很爽快地說:“既然答應了就該履行,咱不能說話不算話。至於押宴大臣,朕以爲規格可以高些,讓樑少傅出面押宴吧。”

烏歇和高慶裔在趙良嗣陪同下,來到樊樓。

只見門前彩燈高懸,明皇耀眼,車水馬龍,華蓋雲集。走進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數百名濃妝豔抹的歌舞美姬,她們好似仙女下凡一般,聚集在廊檐之下等待客人召喚。

烏歇臉色很興奮,目光在這些姑娘的臉上身上不停地打量,他的魂魄彷彿都被這些美女們勾走了一般,他一邊走,一邊回頭留戀張望。

烏歇是一個勃堇(即女真族部落首領),因此不是沒見過美女,但這麼多的美女聚集在一起,他還是頭一回看到。

趙良嗣對烏歇的心思很清楚,道:“這些歌姬,有的擅長歌舞,有的善於彈奏,有些只會伴坐陪酒,都是一些大衆貨,沒啥品味。大使如果有興趣,一會兒我可以給你安排幾個有品味的。”

烏歇一聽,兩眼立刻放射出異彩。

樑師成自政和年間受寵以來,一直是趙佶身邊的大紅人。

雖然善於揣摩皇上心意,善於奉迎,但樑師成並不是沒有主見之人。

對於趙佶聯金滅遼收復燕雲戰略規劃,一開始樑師成並不贊成,他認爲,這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他曾多次委婉勸說趙佶,試圖讓趙佶放棄這個不切實際的夢想。

不過,最近以來,樑師成的態度忽然發生逆轉,他對收復燕雲之事不僅積極支持,而且還建言獻策,推波助瀾。

對樑師成的這種轉變,趙佶並不感到奇怪,認爲這很正常,因爲,現在形勢已經變得越來越明朗,大宋北伐軍已越過白溝河向燕京挺進,並且初戰告捷。

趙佶甚至樂觀的認爲,遼國滅亡在即,燕地已成爲大宋的囊中之物,收復燕京已指日可待。

而且,思想態度發生轉變的朝中大臣,並非只有樑師成一個——除了個別死硬份子,其他以前不看好北伐收復燕京的大臣們都紛紛站到贊成一方。

這也正常,畢竟遼國的頹勢越來越明顯了,而他們大宋又派了四五十萬大軍去收復燕京。

爲突出御宴的特色,樑師成令人將樊樓的酒具碗碟撤去,全部都換成宮中用具。

烏歇和高慶裔一進門,就被餐桌上美輪美奐的瓷器給震撼住了。

高慶裔兩眼直盯着一套蓮花瓣式溫酒瓷器酒壺,眼裡放射出異樣的光芒。

趙良嗣也從沒見過這麼精美的瓷器,他也被瓷器的溫潤細膩和雅緻脫俗所吸引。

烏歇雖然不懂欣賞藝術品,但憑着一種天然本能,他同樣也被漂亮的瓷器所感染。

金使驚訝的神情被樑師成看在眼裡,他笑了笑說:“這些瓷器全都是宮中之物,平常人難得一見,今天我特意讓人從宮中取來,給大金國使者開開眼界。”

趙良嗣連忙向金使介紹樑師成的身份:“這是檢校少傅、開府儀同三司樑相公,我們大宋皇帝的詔書,一般都要經過樑相公之手,才能頒行天下。”

烏歇和高慶裔一聽這人是皇帝身邊的宰相一級的官員,遂肅然起敬。

樑師成謙和一笑,繼續介紹桌上的瓷器:“這些瓷器都是汝窯所產,天青色佳品。你們看,這套蓮花瓣式溫酒瓷器壺,光亮瑩潤,古樸典雅,淡泊含蓄而又意境深遠,美不美?”

高慶裔稱讚道:“美,實在是美。我以前就聽說,大宋汝窯瓷器天下第一,但從來無緣觀賞,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真是精美絕倫啊。”

樑師成笑笑,道:“上席。”

不一會兒,先上來十道乾果:炒栗子、膠棗、河北鵝梨、河朔石榴、龍眼、荔枝、橄欖、溫柑、金桔、榛子。

有好幾種果子,烏歇和高慶裔別說見過,名字都沒聽過。

接着,一道道酒菜開始陸續上來。

每上一道菜,店小二都要大聲報一下菜名。

先後上了十二道菜,分別是:兩熟紫蘇魚、肉醋托胎襯腸沙魚、排蒸荔枝腰子、乳炊羊肫、蓮花鴨、洗手蟹、蔥潑兔、生炒肺、虛汁垂絲羊頭、螃蟹釀橙、鮮蝦蹄子膾、鴛鴦炸肚。

另外還有一羹一湯:百味羹、鵝肫掌湯。

樊樓有兩種自釀好酒,一是“眉壽”,二是“和旨”。

樑師成吩咐店小二,各上來一罈子,讓客人都品嚐一下。

烏歇能吃能喝,他主動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連喝三杯,烏歇吧咂了一下嘴脣,覺得這兩種酒的味道都很寡淡,他問趙良嗣:“有沒有好一點的酒?”

趙良嗣很驚訝,說:“咱喝得這兩種酒,都是樊樓自釀的最好的酒。”

高慶裔笑笑說:“這菜真是不錯,可這酒味道太淡。”

北宋時,喝的酒大多都是糯米酒,味道比較清淡,可高慶裔不是這個意思,他這很顯然是話中有話——他認爲既然是御宴,怎麼能喝樊樓自釀的酒呢?御宴之上應該喝御酒纔是。

樑師成很精明,馬上就領會了高慶裔的意思,於是對趙良嗣說:“這酒味的確很寡淡,你去讓店小二把光祿酒搬上來一罈子,請使者品嚐一下。”

不一會兒,店小二就把一罈子光祿酒抱了上來。

趙良嗣介紹說:“這叫黃封酒,也就是御酒,很難得,我都沒喝過幾次。”

高慶裔很高興,他知道這是大宋光祿寺生產的國酒,也就是御酒,而能喝到這種酒,說明宴會規格的確很高。

樑師成說:“來,咱嘗一嘗這酒的味道如何?”

開瓶之後,濃濃的酒香味漸漸飄散出來,烏歇一聞到這酒味就讚不絕口:“好酒,好酒,不愧是御酒啊。”

烏歇真的很能喝,他一連喝了數杯,喝得臉上笑容越來越多,話也越來越多,可就是腿有些軟,目光有些迷離。

漸漸地,烏歇嘴裡的話語越來越聽不清楚了,忽然,他身子一歪,就從座椅上一下子出溜到了地板上。

第二天,金國使者酒醉樊樓之事,在東京城裡傳得沸沸揚揚。

蔡京獲悉後大吃一驚,他急忙入宮面見趙佶,說:“祖宗之時,對待外國使者禮節都很講究,很有分寸,從不示以華奢,以防激起其貪慾之心。而今,樑守道竟然將金使領進了樊樓,而且將其灌醉。如此下去,國事堪憂啊!老臣冒死進諫,請陛下切莫用佞臣處置軍國之大事。”

蔡京老淚縱橫,長跪不起。

蔡京這番話,讓趙佶意識到,他可能犯了一個大忌。

可惜!

木已成舟,烏歇和高慶裔已經將大宋的繁華、大宋的美好、大宋女人的漂亮全都記下,只等回去之後,一一說給金人聽。

……

……

我還沒好,還在發燒,低燒,腦袋也疼,吃強行退燒的藥尼美舒吃得胃也疼,可能得打一個星期的點滴才能完全養好,很想很想休息一個星期,可我真要是休息一個星期,下個月家裡就沒法過了,所以,還是寫吧。

第七百九十二章 苗劉兵變(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三章 原來我們什麼都不是(求訂閱!)第一百一十章 哥哥該不會是看上小妹了吧第二百零一章 搶錢槍娘們(爲“大明厚德小明載物”道友加更1/2)第一百二十章 怒殺閻婆惜第六百六十六章 後宮的規矩(上)(求訂閱!)第二十八章 都入座吧第三十一章 容人之量第二十二章 該不會是叫我造反吧第六百一十二章 六甲正兵(求訂閱!)第八百四十一章 最大的支持(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五章 無法避免(求訂閱!)第七百三十七章 你家康王有一個好母親啊(求訂閱!)第四百一十八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求訂閱!)第七百二十八章 我可是有夫之婦(求訂閱!)第七百四十二章 無法拒絕的誘惑(求訂閱!)第八百九十七章 最優秀的孫子(求訂閱!)第二百零五章 坐龍椅睡龍牀(求訂閱!)第三百零三章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求訂閱!)第三百七十章 大兵雲集(求訂閱!)第四百四十四章 北遼(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三章 門戶大開(求訂閱!)第七百三十一章 朕就沒想過放你們走(求訂閱!)第一百零四章 一拍即合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錯就錯(求訂閱!)第三百零五章 我只能幫你這些了(求訂閱!)第四百九十章 應該是回家(求訂閱!)第八百八十七章 坐山觀虎鬥(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三章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九章 牛皋(求訂閱!)第七百六十七章 燕雲決戰(四)(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七章 征討曾頭市(求訂閱!)第九十六章 先納了她們再出發第二百二十章 殺去開京(求訂閱!)第六百三十二章 奇取汴梁城(二)(求訂閱!)第八百零六章 富平會戰(上)(求訂閱!)第八百一十章 趙構的妃嬪在行動(求訂閱!)第七百二十八章 我可是有夫之婦(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七章 師師,你在哪裡?(求訂閱!)第四百五十章 質問(求訂閱!)第一百零五章 綠衣少女第六十五章 小娘子第九十五章 後路和財路早上八點就起牀了,一直到現在都沒動手打一個字第六百三十七章 奇取汴梁城(七)(求訂閱!)第五百一十四章 北方有佳人(求訂閱!)第七百五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內(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九章 告示(求訂閱!)第六百一十四章 汴梁城破(上)(求訂閱!)第七百六十九章 燕雲決戰(終)(求訂閱!)第五百六十八章 天祚帝被俘(求訂閱!)第七百零一章 搏輸了(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二章 男人當如此(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一章 完顏阿骨打駕崩(上)(求訂閱!)第一百零八章 家花沒有野花香第八百零一章 趙構成爲廢人了(求訂閱!)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愛(求訂閱!)第四十六章 擦肩而過第七百一十八章 肉爛在鍋裡(求訂閱!)第八百五十四章 米已成粥(求訂閱!)第一百五十六章 丈人(求訂閱!)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馬威(求訂閱!)第六百五十九章 御口金言(求訂閱!)第七百七十二章 女真女人(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三章 投名狀(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一章 羨慕嫉妒恨(求訂閱!)第三百零二章 主明臣賢將猛(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守(六)第四百五十二章 山不轉水轉(求訂閱!)第八百零一章 趙構成爲廢人了(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七章 大肚(求訂閱!)第八百九十四章 節哀(求訂閱!)第八百零一章 趙構成爲廢人了(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不想成爲第二個田虎(求訂閱!)第九百零三章 大結局第七百一十五章 把李清照電得暈乎乎的(求訂閱!)第五十一章 有求,就好辦第五百六十一章 藤原氏在行動(上)(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九章 這是人能幹出來的事嘛(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三章 立場(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三章 親厚(求訂閱!)第五百三十六章 血債血償(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抄家!(求訂閱!)第四百一十章 大勢已去(求訂閱!)第七百八十一章 憲聖慈烈皇后(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九章 當世第一女將(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五章 巡邊三策(求訂閱!)第四百九十六章 李衍必反(求訂閱!)第三十四章 壓寨夫人(下)第一百零四章 一拍即合第一百六十一章 四寇會(求訂閱!)第一百七十六章 兵臨城下(求訂閱!)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爲而治(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九章 表示?(求訂閱!)第七百二十七章 朕幫你報仇了(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二章 作繭自縛(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二章 交易第五百三十五章 花言巧語(求訂閱!)第七百零五章 官家真是天底下最懂我岳飛之人(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