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郭藥師獻涿州(求訂閱!)

獲悉易州高鳳叛變投向宋國,蕭普賢女很憤怒,同時也很無奈。

目前,蕭普賢女直屬的兵馬其實只有兩萬來人馬。

其中一半交給了耶律大石,駐守在居庸關一帶防禦梁山軍。

另一半交給了蕭幹,駐守在盧溝河一帶防禦宋軍。

而燕京城內很空虛,守城人馬都不足千人。

有人可能不解,不是說北遼還有五萬人馬嘛,怎麼一下子就只剩兩萬多人馬了?

那是因爲,除了直屬蕭普賢女的,北遼其實還有些其他兵馬。

比如,剛剛投降的易州有五千人馬,再比如古北口有五千人馬,再再比如檀州、順州、薊州各有一兩千人馬,再再再比如平灤營三州還有上萬人馬,最後常勝軍還有八千人馬。

這些零零總總加到一起,共五萬多人馬。

這些人馬看着也不少,但因爲北遼要守的地方太多,以至於哪哪都是捉襟見肘。

關鍵是,還四敵環繞。

這天下午,蕭普賢女走出元和殿,沿着瑤池岸邊的鵝卵石小路漫無目的地的走着。

瑤池中的荷花已經敗謝了,只剩下殘梗斷頸和一片片枯黃的浮萍。

湖面好像一潭死水,微瀾不興。

蕭普賢女擡頭仰望天空,只見一團團烏雲由西往東滾滾而來,雲層越積越厚,一場暴風雨似乎即將到來。

這時,蕭幹匆忙來到近前,說:“太后,宋軍的下一個目標肯定是涿州,對於涿州,臣心裡很沒有底,所以臣想親自去涿州去看一看。”

蕭普賢女停下曼妙的腳步,說:“我看郭藥師也不可靠,漢官沒有一個可靠的,他們遲早都會投降宋國或是投降李衍,應該把他們全部殺掉。”

蕭普賢女說這話時,眼睛裡閃爍出一道寒光,這是赤裸裸的殺意。

蕭幹說:“郭藥師不是漢人,而是渤海人,郭藥師不能殺,他在常勝軍中威望很高,若是將他殺了,常勝軍必反……常勝軍的八千多人馬,是咱們大遼不可或缺的力量,咱們不得不慎重對待。”

蕭普賢女說:“那好吧,不過你要速去速回,燕京離不開你。”

蕭幹準備離開前,突然停下腳步,問:“居庸關那邊的情況怎麼樣了?”

蕭普賢女說:“據大石林牙報告,李衍的主力已經在居庸關、紫荊關前集結了,估計要不了多久,就會攻打燕京。”

蕭幹聽罷,心中長長一嘆,然後又問:“查明白女真人駐紮在北安州不再往前的原因了嗎?”

蕭普賢女道:“沒查到。”

女真人不南下,的確讓蕭普賢女、蕭幹、耶律大石等人不解,他們實在是想不通,女真人爲什麼不趁機南下攫取燕京?

這其實也不怪蕭普賢女他們猜不到,畢竟海上之盟至今都還是一個秘密。

如今的北遼就像是一棟千瘡百孔的破房子,外面是狂風暴雨,住在裡面的一些人又千方百計的想逃出去,爲達目的他們甚至不惜拆了這棟破房子,蕭普賢女、蕭幹、耶律大石等人只能儘量裱糊,讓它儘量晚些倒塌。

…… щшш▲тt kán▲¢ O

上次弔唁耶律淳時,郭藥師就感覺宮中形勢詭秘,所以他快速離開了。

可回到涿州不久,郭藥師的幾個隨從就在燕京老屋被蕭幹逮捕。

這讓郭藥師有些惶惶不安。

尤其,郭藥師通過多方打聽,打聽到,他的一個隨從,揭發了李處溫私通大宋宣撫使童貫之事,導致李處溫父子被蕭普賢女處死。

這更讓郭藥師心神不安。

近來,燕京不斷有消息傳出說,蕭普賢女準備大規模屠殺漢官。

消息傳得沸沸揚揚,讓郭藥師心驚肉跳。

這些天,郭藥師每天都在密切關注着燕京的動向。

聞聽易州高鳳降宋,郭藥師心中不禁一動。

郭藥師覺得,這大概是他唯一可選的道路,畢竟涿州離雲地較遠,投降的難度要大上許多,再者說,李衍畢竟還沒立國,他怎好去相投?

正當郭藥師心裡醞釀着降宋但又遲疑不定之時,蕭幹忽然要從燕京來涿州。

這讓郭藥師大吃一驚!

郭藥師想:“此時此刻,蕭幹來涿州幹什麼?莫非他要來逮捕我?”

郭藥師趕緊召集張令徽、劉舜仁、甄五臣等心腹愛將來到密室商議。

郭藥師說:“蕭幹此來,不知是何用意,你們看該如何應對?”

劉舜仁說:“蕭幹來涿州肯定沒有甚麼好事,我覺得他很有可能是執行蕭太后的密旨前來捉咱們的。”

張令徽說:“以我看,咱們乾脆一不做二不休也像易州高鳳那樣,降宋獻城,既可以保命,也可以保官,何樂而不爲?”

衆人一齊望向郭藥師,等他做出決定。

郭藥師見時機已經成熟,低聲說:“不是我們不忠於大遼,實在是形勢所迫。”

見郭藥師同意降宋,衆人大喜!

甄五臣說:“咱們可在宴請蕭干時,逼迫他一起降宋,他如果不肯,就將他囚禁起來,然後將他作爲見面禮送給大宋,大宋皇帝肯定會很高興,而燕京盧溝河防線也會因爲失去蕭乾的指揮而癱瘓,這對宋軍收復燕京也很有意義。”

衆將都贊成,只有郭藥師搖頭,說:“你們也知道,蕭幹於我有恩,讓我加害於他,我真下不了手,這樣吧,到時候視情況而動,都聽我命令行事。”

郭藥師在涿州最豪華的酒樓設宴款待蕭幹。

郭藥師向蕭干連敬三杯酒,然後道:“恩公是郭某的再生父母,郭某至死不忘。”

蕭幹微微一笑,道:“郭將軍言重了,只要郭將軍肯死保我大遼的江山社稷,就不枉費我爲你所做的一切。”

郭藥師說:“恩公既然提到江山社稷,那屬下也說說屬下的看法。現如今,天祚帝棄國而逃,天錫帝染病歸天,蕭太后政綱混亂,我看大遼內憂外患氣數已盡,社稷江山即將不存,不如恩公帶領我等一起投靠大宋,另尋出路,恩公以爲如何?”

蕭幹聽罷,大怒,指着郭藥師的鼻子罵道:“真沒想到你郭藥師也是反覆的小人,我真是瞎了眼,保你性命,又向朝廷舉薦你!”

郭藥師低頭不語,任憑蕭幹劈頭蓋臉一頓訓斥。

甄五臣兩眼一直盯着郭藥師的臉色,只要郭藥師一個暗示,他佈下的伏兵立刻就會一擁而上捉了蕭幹。

蕭幹這次來涿州,帶兵不多,僅有百十號。

手上無兵,心裡發毛,尤其看見甄五臣眼中全是赤裸裸的殺氣之後,蕭幹心道:“郭藥師既已生叛變之心,此地萬萬不能再待了。”

念及至此,蕭幹說:“你們好自爲之吧!”

言畢,蕭幹就離開了酒樓。

蕭幹一行人騎馬來到城門下,令守門士兵打開城門。

可守門士兵竟拒不執行,只說:“我們只聽郭將軍的將令!”

蕭幹臉色鐵青,圓眼怒睜,隨即就想下令奪門。

可就在這時,城中大道上馳來了幾匹快馬。

到了近處,有人大聲喊道:“郭將軍有令,開門送客。”

蕭幹一聽,心想,“郭藥師總算還有一點點良心。”

守城士兵這纔打開城門,放下吊橋,讓蕭幹一行人出了城。

不一會兒,郭藥師悄悄的來到了城門樓上瞭望,只見四野一片漆黑,茫無涯際。

郭藥師在心裡默默說道:“蕭大王,你的恩,今夜郭某已報,今後,如果戰場相遇,你我就各爲其主吧。”

事已至此,郭藥師已經沒有了退路。

回到軍中,郭藥師立即召集部將開會,道:“天祚帝失國,蕭太后政綱混亂,內盜外寇,天下瓜分。宋天子以好生之德,弔民伐罪,命虎臣擁重兵,下易州,壓吾境,此勇男子取金印大如鬥之時也。大宋以高官厚祿,邀請吾輩,如果我們強項不進,則國破家亡之時,噬臍何及!你們以爲應當如何?”

張令徽領頭大聲喊叫道:“歸順大宋!”

於是衆人高聲喧乎,無不迴應。

郭藥師遂派人將監軍蕭餘慶囚禁起來,同時,派團練使趙鶴壽攜帶降表連夜出發,去往雄州拜見童貫。

趙鶴壽當即出發,第二天天亮就來到了雄州,然後他代表郭藥師向童貫呈上一份降表。

郭藥師降表原文如下:

伏聞番漢之人實爲異類,羊狼之伍,不可同居。自生夷狄之鄉,未被衣冠之化,常思戴日,和啻望霓!一昨天祚皇帝怠棄鑾輿,越在草莽,萬姓無依棲之地,五都有板蕩之危,雖宣宗嗣國,旋至奄忽,女後攝政,尤難撫綏,誠天命之有歸,非人力所能致。臣藥師等,雖屬多難,莫生異心,蓋所居父母之邦,不可廢臣子之節。今契丹自爲戎首,竊稔奸謀,燔燒我裡廬,虔劉我士女,報之以怨,撫乃以仇。臣藥師等,以是競思戴舜以同心,不可助紂爲虐,今將所管押馬步軍,用申懇悃,伏願皇帝陛下,副茲多望,憫此哀鳴,特開天地之恩,許入風雲之會,實所願也,非敢望焉。臣藥師等無任瞻天慕聖,激切屏營之至,謹奉表以聞。臣藥師等誠惶誠恐,稽首頓首謹言。

童貫將降表從頭到尾仔細看了兩遍,心裡大喜。

易州和涿州是拱衛燕京南邊的兩道屏障,如今這兩道屏障全都落到他們大宋的手上,燕京就跟一個一絲不掛的女人站在大宋這個“雄壯”的男人面前一樣。

這實在是太出乎童貫的意料,對大宋而言,對童貫而言,這無異於天上掉下來一個大大大餡餅。

童貫抑制住內心的喜悅,問趙鶴壽:“你們常勝軍現有多少兵馬?”

趙鶴壽回答說:“有八千精兵,其中鐵騎(重騎兵)五百,現全部歸順大宋,所有將士都願在太師麾下聽命。”

八千騎兵,其中還有五百重騎兵,這絕對是一支非常強大的軍事力量,所以,童貫聽了之後更喜,然後又問:“那遼軍有多少人馬?”

趙鶴壽回答說:“大約有兩萬多,不足三萬,目前主要兵分兩路,一路在居庸關佈防,由耶律大石統領,防禦梁山軍;另一路駐紮在盧溝河沿岸,由蕭幹統領,防禦咱們宋軍。”

童貫接着問:“那目前燕京城內的情況如何?”

趙鶴壽回答說:“現在燕京城內人心惶惶,人人恐懼不安,都知道燕京遲早會失守,有人願意歸於咱們大宋,也有人願意歸於女真和水泊梁山,還有人主張與燕京共存亡,局勢相當混亂。”

童貫聽後更喜,他沉思了一會,然後說:“郭將軍的這份奏表,我將馬上安排快馬飛報朝廷。你飯後速回涿州,請郭將軍將八千精兵和五百鐵騎開進易州,副都統何灌現在正在易州,由他負責接收。另外請郭將軍本人前來雄州宣撫司,共商進軍燕京大計。”

童貫想:“不管你郭藥師是真投降,還是假投降,只要你的軍隊開進易州,你本人來到雄州,就將在我的掌控中。”

這裡得說,童貫還是很老謀持重的。

郭藥師倒也乾脆,轉天給甄五臣留下三千兵馬,讓其守衛涿州,而他則直接率領其餘將士向易州進發,並順利到達易州。

郭藥師沒有拖泥帶水,直接就將五千人馬交給何灌,然後一人南下雄州去見童貫。

來到雄州宣撫司見到童貫,郭藥師連忙跪拜說:“藥師乃僻遠之人,猥猥瑣瑣地守在涿州,早就想投靠大宋,可是一直沒有機緣,直到近來,聞聽王師已開始北伐,謹率領同屬,請求效命於宣撫使麾下。”

童貫越看郭藥師越喜歡,遂上前將他扶起來,說:“快快請起,早就聞聽郭將軍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郭將軍能識時務,迴歸大宋,共圖大業,實乃英雄之壯舉,某家欽佩。”

說着,童貫便向郭藥師出示了趙佶的手詔。

趙佶在詔書中任命郭藥師爲恩州觀察使、知涿州,張令徽爲左武大夫、洮州防禦使,劉舜仁爲武功大夫、秦州防禦使,甄五臣爲武翼大夫、懷州刺史,趙鶴壽爲右武大夫、恆州刺史。

大宋連下兩州,燕京近在咫尺,形勢越來越好……

……

第一百三十一章 好久不見第一百二十二章 攻守(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心悅臣服(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七章 張覺之死(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切皆是命(求訂閱!)第八百五十六章 御駕親征(上)(求訂閱!)第六百七十五章 錯失良機(求訂閱!)第五百一十六章 天佑大宋(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一章 你要戰,便作戰(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三章 這是君上的後宮(求訂閱!)第六百六十八章 已經被李衍生米煮成熟飯了(求訂閱!)第九十八章 找誰七星聚義第七百九十三章 潘太后(上)(求訂閱!)第六百八十三章 沒有後悔藥賣(求訂閱!)第八百五十六章 御駕親征(上)(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一章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二章 山不轉水轉(求訂閱!)第二百一十六章 一戰定勝負(求訂閱!)第八百九十六章 新的皇儲候選人(求訂閱!)第五百九十八章 聯合滅金?(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二章 藤原氏在行動(下)(求訂閱!)第七百五十五章 陛下已經輸了(求訂閱!)第二百六十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求訂閱!)第二百一十六章 一戰定勝負(求訂閱!)第七百六十五章 燕雲決戰(二)(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九章 告示(求訂閱!)第十九章 梁山泊好漢全夥在此第五百七十四章 伐宋(求訂閱!)第六十一章 帶兵之法第五百五十五章 得而復失(求訂閱!)第三百零四章 誅仙軍和日不落艦隊(求訂閱!)第二百二十六章 漂亮麼(爲好友“小豬倌”加更1/3)第五百八十四章 東皇大帝(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二章 譴責(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五章 戰爭烏雲(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哥好風流(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一章 第二枚傳國玉璽(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一章 造反的黃金時期來了(求訂閱!)第九十九章 但有反抗,格殺勿論第四百六十一章 趕緊滾(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五章 同室操戈(求訂閱!)第六百二十四章 狼來了(求訂閱!)第百八七十三章 再見趙桓、耶律延禧(中)(求訂閱!)第八百零七章 富平會戰(下)(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九章 要麼順從,要麼死亡(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九章 撂臉子(求訂閱!)第六百章 再次出兵南下(求訂閱!)第七十四章 奴家的嫁妝可還豐富?第三百二十五章 方臘反了(求訂閱!)第六百零八章 王者歸來(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庭抗禮(爲“古月説”道友加更1/1)第八百六十八章 錦囊妙計(求訂閱!)第六百七十九章 議和的條件(求訂閱!)第八百一十一章 帝國誕生(求訂閱!)第六百八十章 復辟?(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四章 皇命難違(求訂閱!)第二百二十八章 真住王宮(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四章 開府(上)(求訂閱!)第八十三章 王佐之才第二十九章 不自量力第六百五十九章 御口金言(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一章 極爲富有的吳哥城(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六章 咱們是一家人(爲“三無道長”道友加更1/1)第四百一十二章 正面對決(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是神(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一章 極爲富有的吳哥城(求訂閱!)第四百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求訂閱!)第八百零八章 可以給中主送一些西域美女(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二章 欲擒故縱(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哥好風流(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二章 藤原氏在行動(下)(求訂閱!)第六百二十八章 中國非沒人也(求訂閱!)第六百八十一章 朱皇后(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丈青扈三娘(上)(求訂閱!)第二百八十章 聯姻(求訂閱!)第七百零二章 輩分不能亂(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五章 方臘反了(求訂閱!)第二十五章 招匠買甲第七百七十章 中金格局定(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九章 目標東京汴梁城(求訂閱!)第八十八章 小聚義(上)第三十三章 壓寨夫人(上)第一百一十章 哥哥該不會是看上小妹了吧第六百四十五章 天下第一營(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抄家!(求訂閱!)第三十六章 馴馬(上)第八百八十七章 金秋八月(求訂閱!)第四十章 當納爲妻妾第二百五十七章 汝妻我養之,汝勿慮也(求訂閱!)第二百零三章 救世主(求訂閱!)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求訂閱!)第四百五十章 質問(求訂閱!)第三百零五章 我只能幫你這些了(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五章 長子(求訂閱!)第四百零四章 長相廝守(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一章 你要戰,便作戰(求訂閱!)第一百零六章 比箭第五百三十章 直搗黃龍(求訂閱!)第六百四十四章 報仇(求訂閱!)第七百三十七章 你家康王有一個好母親啊(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