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錦衣衛?(求訂閱!)

見李衍沒盲目自信,石秀暗自感慨:“難怪田虎、王慶、方臘相繼被剿滅,只有哥哥有今日之勢!”

壓下感慨,石秀道:“王權和劉寶見了他們的親朋之後,一個將手下親近將校聚集起來試探了他們的態度,見他們全都言辭激烈的反對,纔將勸降的人綁了給吳玠送去,另一個雖然將來勸降的人全都砍了腦袋,然後將那些腦袋給張憲送過去了,卻密下勸降之人帶來的一籍蒜條金。”

李衍聽後,眉頭緊皺!

王權這個人,起初李衍對他的印象非常不好。

原因就是,史上姚興就是因王權而死。

(在韓世忠、岳飛等將或被剝奪了兵權或死了之後,王權等二梯隊的武將得到了趙構的重用,王權更是做到了都統制的高位,而姚興就是他手下的先鋒官。金主完顏亮南侵,兵至和州,姚興率三千人抗擊,寡不敵衆,王權置酒仙宗山上,擁兵自衛,不問姚興勝敗,姚興衝突陣中,親自擊殺金兵近百人,終以援軍不至,力戰而死。)

李衍也不知怎麼就把王權也弄到了自己這邊來。

不過既然已經弄來了,李衍總不能針對王權,進而寒了其他人的心,所以,對王權,李衍並沒有重點提拔,只當他是挖來的一個普通將校。

不成想,這王權作戰非常勇敢,可以說是悍不畏死,而且運氣也好,從李衍出兵救田虎時起,他就出戰,而且每戰必立大功,清水河一戰,西夏名戰李良輔就是被他斬了。

因爲王權的勇猛表現,讓李衍放棄了之前對他的成見——李衍覺得,有可能是因爲趙構無能,才讓猛將王權變成畏敵如虎、膽小怕死之將。

所以,李衍按功升賞將王權提拔成了代統領,並將王權交給治軍嚴厲的吳玠統帶,希望王權能保持他的勇猛。

不想王權還有這活分的心思。

劉寶也是作戰非常勇敢,多次立功,後憑功做到了代統領一職。

雖然近來李衍已經有所耳聞,劉寶驕橫刻薄,殘暴寡恩,與他駐地的地方官不合,而且喜愛錢財,但沒想到他竟敢密下宋國招降他的金銀珠寶。

李衍並沒有跟石秀說,他將怎麼處置王權和劉寶。

君不密失其臣,臣不密失其身,幾事不密則成害。

到了李衍如今的位置,必須要有對左右保密的意識。

而且,到了李衍如今的位置,也不可以隨便處置人事,甚至連話都不能亂說,所謂君無戲言,可不是隨便說說而已,李衍一句話,有可能就會決定無數人的生死。

李衍道:“還有嗎?”

石秀道:“再有就不是軍中的了。”

李衍看了石秀一眼,道:“你發展的太快了。”

石秀說“再有就不是軍中的了”,其實是一種試探——他想將政情部擴張到官員身邊去。

如果按照石秀的意願發展,那麼政情部用不了多久就會發展成錦衣衛,未來必定要超過天眼和軍情部。

錦衣衛的存在,說實話利弊均有。

利的一面是,它的存在,有肋於中央集權。

弊的一面則是,時間長了,擁有特權的錦衣衛,就可以胡作非爲、貪贓枉法,進而造成社會的混亂不堪,甚至有一說,明之亡於廠衛,換而言之,錦衣衛是間接引起明朝滅亡的原因之一。

關鍵是,李衍不是朱棣,不需要錦衣衛爲自己看着官員。

所以,李衍才說“你發展的太快了”來敲打石秀,不讓石秀將政情部發展成錦衣衛。

石秀多聰明,怎麼可能聽不出來李衍的意思?

對此,石秀多少有些失望,覺得哥哥對手下官吏太過放任了。

不過,石秀也知道,哥哥的眼界不是他能比的。

所以,石秀道:“臣手下之人在飛狐邊境查到,劉子羽相公將他父親劉韐秘密送出邊境,然後才直奔雲中府而來……臣以後一定注意,不會再將手伸過界。”

石秀是李衍非常看好的老兄弟之一,所以李衍跟石秀多說了幾句,“宋朝尊文將文人擡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獲得了文人的真心擁護。而我不會像趙家一樣將文人擡得那麼高,因爲這是取死之道,但也不能對文人太過苛刻,因爲多數文人是有風骨的,若是將他們的風骨抹殺了,將弊大於利。”——宋朝滅亡的時候,幾十萬文人跳海殉國,很大程度是這個原因,甚至可以說,趙構在南宋之初只知道跑,後來只知道和,還有南宋的一百多年江山,也是因爲有那些有風骨的大臣支撐。相反,到了明朝滅亡的時候,殉國的文人寥寥可數,投降的文無數,而南明的形勢比南宋好那麼多都沒能建立起來,很大程度就是因爲朱家把文人的風骨抹殺了。

石秀不是很懂李衍說的是什麼意思,但他明白,哥哥如今這種身份,還能跟他解釋,那就說明他在哥哥心中很有份量。

石秀道:“臣不會再打在大臣身邊安插細作的主意了。”

李衍點點頭,道:“你去後殿吃飯吧,我要跟馬擴聊聊。”

石秀離開後,李衍對內侍道:“讓劉錡將馬擴帶進來。”

不多時,劉錡就帶着馬擴進入大同殿。

劉錡拜道:“宋國派臣的好友馬擴來招降臣,臣不敢私做主張,遂將他給大都督您送過來,嗯……臣還請他吃了頓飯,以全朋友之義。”

李衍聽完,道:“一夜沒睡吧?”

劉錡照實道:“沒有。”

李衍道:“去偏殿吃點東西睡一覺,然後回去吧。”

劉錡拜道:“是。”

遲疑了一下,劉錡提醒李衍道:“馬擴的才品、膽識皆是當世少有……”

李衍笑道:“我知他之才,你放心去吧。”

聽李衍這麼說,劉錡就放心了,然後告退。

等劉錡出了大同殿,李衍纔看向馬擴,說道:“你好大的膽子,竟敢來挖我李衍的牆角!”

馬擴不卑不亢道:“大都督此言詫異,大都督乃宋臣,劉錡也是宋臣,馬子充亦是宋臣,何來挖牆角一說?”

馬擴一上來就叼住李衍表面上和宋國還沒有決裂,爲他自己的行爲找到了最合適的藉口。

李衍打量了馬擴一會,然後一笑,道:“果然是有宋以來第一外交使節,好,那我就不跟你來虛的跟你開誠佈公的好好聊聊。”

……

第三百八十一章 氣數已盡(求訂閱!)第八百四十八章 以己度人(求訂閱!)第七百零七章 忠於職守(求訂閱!)第六百三十二章 奇取汴梁城(二)(求訂閱!)第二十一章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第六百一十章 僥倖(求訂閱!)第八百五十一章 西夏滅亡(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是神(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三章 封樁庫(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七章 後宮的規矩(下)(求訂閱!)第四百二十六章 捉遼主(求訂閱!)第百八七十三章 再見趙桓、耶律延禧(中)(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一章 今晚侍寢的宮女(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九章 獨當一面的主將(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七章 都統制(求訂閱!)第七十七章 打服第二百八十五章 海上之盟(求訂閱!)第七百一十八章 肉爛在鍋裡(求訂閱!)第八百四十八章 以己度人(求訂閱!)第四百五十八章 兵強馬壯(求訂閱!)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爲而治(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一章 四寇再會(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五章 勾引朕荒廢朝政(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五章 壯志難酬(求訂閱!)第三百零六章 第一高手(上)(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人(求訂閱!)第六百五十章 大丈夫何患無妻無女(求訂閱!)第四百八十六章 女皇帝(求訂閱!)第五百五十六章 殺生石(求訂閱!)第六百九十一章 府州折家(求訂閱!)第六百八十七章 裝睡(求訂閱!)第七百五十八章 壯士斷腕(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二章 固我所願,不敢請耳(求訂閱!)第八十二章 禍福同享,生死與共第七百四十二章 無法拒絕的誘惑(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七章 得償所願(求訂閱!)第八十二章 禍福同享,生死與共第八百八十五章 世界大戰(八)(求訂閱!)第二百六十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求訂閱!)第七百零一章 搏輸了(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捷(下)(求訂閱!)第四百三十八章 趙佶怕了(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五章 戰爭烏雲(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早有準備(求訂閱!)第二百二十四章 談?(求訂閱!)第七百八十章 往昏君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七章 你看上誰了(求訂閱!)第七百七十四章 霸王條約(下)(求訂閱!)第六百九十四章 背水一戰(求訂閱!)第四百零八章 小心才能駛得萬年船(求訂閱!)第二百三十章 人貴在有自知之明(求訂閱!)你們是最好的讀者第三十六章 馴馬(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這是人能幹出來的事嘛(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償所願(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一章 四寇再會(求訂閱!)第一百九十四章 登基當皇帝?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都督命小人接娘子回家(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五章 同室操戈(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二章 過度解讀(求訂閱!)第七十九章 傳國玉璽第六百零六章 不敢不慎重(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三章 國戰 (爲好友老書友166666加更1/2)第三百五十八章 鐵血丹心(求訂閱!)第七百八十八章 火槍(下)(求訂閱!)第八百零四章 南宋成爲了歷史(上)(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四章 戰爭烏雲(上)第二百七十章 賭徒(求訂閱!)第六百一十章 僥倖(求訂閱!)第二十一章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第六百九十八章 趙構的妃嬪在哪?(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五章 塞爾柱帝國(求訂閱!)第四百八十六章 女皇帝(求訂閱!)第七百一十五章 把李清照電得暈乎乎的(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九章 目標東京汴梁城(求訂閱!)第二十八章 都入座吧第三百二十七章 招兵(求訂閱!)第二十九章 不自量力第七百二十六章 雷聲大雨點小(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一章 勢要滅其國(求訂閱!)第八百六十一章 李衍有子初長成(三)(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九章 要麼順從,要麼死亡(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一章 氣數已盡(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一章 驅虎吞狼(求訂閱!)第二十五章 招匠買甲第一百七十九章 萬萬沒想到(求訂閱!)第一百六十章 下次我直接宰了你(求訂閱!)第七百五十一章 朕對你們不好嗎?(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一章 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三章 智取二龍山第三百八十九章 四弟你想不想要爲兄的兵馬(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九章 吾道不孤(求訂閱!)第八百五十四章 米已成粥(求訂閱!)第六百五十六章 史上最虧本的買賣(求訂閱!)第二十五章 招匠買甲第四百三十一章 第二枚傳國玉璽(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九章 從今以後日本姓“李”了(求訂閱!)第七百三十五章 明天你一定會後悔的(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七章 培養接班人(下)(求訂閱!)第六百四十四章 報仇(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