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前世宿仇今生劫

風色惡,衣裘薄,路長甲冷人難忍。

話說冬天歷來不是個行軍的好日子。更何況眼下已近年關,這些在東京清閒慣了的京師禁軍,被蔡京差遣出來,跟隨一個素不相識領軍指揮使,行進在這茫茫平原上,此時無論是身上還是心裡,都是寒意逼人,自認倒黴到家了。

一路上真病的、裝病的、偷懶的、慵散的情況屢見不鮮,直叫這隻還沒有遇上敵人的大軍減員不斷,好在關勝抱定破釜沉舟的念頭,不在乎得罪任何人,最後嚴厲處治了幾個冒頭帶刺的指揮使,情況這才略有改觀。

“兄弟,此番叫你做我的副手,委屈你了!”一路多得宣贊這位京師宿將盡心輔佐,不然單憑自己一個偏州巡檢的資歷,要讓這一羣驕兵惰將令行禁止、真心配合,無疑癡人說夢。

宣贊搖了搖頭,捋了捋愛馬的鬃毛,道:“兄長說哪裡話?若論武藝、謀略這些實實在在的,小弟我是拍馬也趕不上你的!真要論虛的,小弟也不趟這趟渾水了!”

當初他在蔡京面前舉薦關勝,主要是不忍心看這位兄弟一直鬱郁不得志,屈居在下僚。至於名位高低,誰主誰從,他還真沒放在心上。不然叫他一個衙門防禦使,給一個下面州府裡上來的巡檢做副手,無論如何也不合常理。

宣贊說完又自嘲的笑了笑,道:“我雖做兄長副手,絕無二話,但到頭來卻叫兄長做那勞什子劉知州的副手,卻是委屈兄長了!”宣贊太知道關勝心中那股傲氣了,頗似他先祖關雲長的風骨。

關勝擺擺手,道:“我還沒有那麼嬌貴,忍不得氣!只是這劉知州是何許人也,兄弟可知端倪?”

宣贊想了想道:“沒打過交道。只知他倒並非草包。聽說這人滑不粘手,最善揣摩上意,不然蔡相也不會點他爲帥!”

關勝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沒再繼續尋問此人消息,只是道:“他帶來的兩位團練使,倒與我相識。當年多曾相會,都是有真材實料的人物,一位人稱聖水將軍單廷珪,善能用水浸兵之法,另外一位名曰魏定國。人稱神火將軍,精熟火攻兵法,這兩人帶來的兵馬,都是自己練熟了的,倒是意料之外的助力!”

說到單廷珪和魏定國自帶的兵馬,關勝面上不禁露一絲憾色,他這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未曾獨領一軍,即手下沒有直屬於他的野戰隊伍。直叫他滿腔抱負無施展之地。

宣贊嘆了口氣,聽出關勝語氣中頗有些信不過身邊這隊人馬的意思,感慨道:“西邊還打着仗,京城裡的禁軍卻糜爛到這種地步。說來叫人汗顏!兄長不知,這些年奸臣當道,連帶東京左近的禁軍也是十分懈怠,不修兵甲。不事操練不說,你道他們平日都做些什麼?不是給主官高俅修私宅,便是爲官家做苦力。建園圃,真要上陣時,還不如調些邊軍靠得住!”

“我當時跟蔡相要求的是三萬精兵,他最終只給了一萬五千,還都是京師禁軍。梁山泊有打破大名府的實力,後又屢破數州追兵,連驍將辛從忠都死在他們手上,我估計眼下他們人馬應該至少不下三萬,且這些嘍囉們多是身經百戰的勇悍之輩,這個仗,怕是有些難打了!”關勝長嘆一聲,道。

對於梁山他並不陌生,畢竟兩位結義兄弟唐斌、郝思文不時有書信寄來,雖然他們不曾泄露梁山機密,但他們字裡行間那種驕傲的語氣,還是叫關勝頗爲動容。畢竟能叫這兩位眼界甚高的英雄都信心滿滿,梁山士卒能弱到哪裡去?

“兄長,說實話,一萬五千人不算少了!”宣贊這時說了一句內行話。

WWW¸ ttkan¸ C○

以關勝的資歷,初次出征就帶上萬人作戰,算是破了慣例了。這還是蔡京報復心切,這才容忍了關勝主動“要官”的舉動,畢竟不是甚麼人都能隨便帶三十多營禁軍出戰的,而關勝從前主管捕盜的地方巡檢司,纔有幾百軍丁?首先得你有那個品級加資歷,不然惹來非議,都是主張者的責任。

“對關某來說,確實不少。但是對梁山來說,卻是太少!”關勝知道自身資歷的不足,也知道蔡京如此“優容”自己,都是因爲一個目的,那就是踏平梁山,擒獲匪首王倫,但是這個打了折扣的兵力配置,讓關勝在還沒有面對梁山泊時,已經處於大大的劣勢。

“報!兩位將軍,凌州劉知州軍馬已經駐紮在鄆州境內,命我軍速速前去回合!”這時探子來報,帶來了最新軍情。

關勝聞言沉思片刻,下令道:“命全軍改道,火速前往鄆州!”

左右這十數人都是關勝的體己人,聞言連忙下去傳令去了,宣贊在一旁問道:“不去濟州了?”

“濟州張叔夜雖然賢良,但濟州是個小州,兵甲不齊,錢糧不濟,咱們去對他對百姓來說都是莫大的負擔。鄆州是個大州,下轄七縣,起碼糧草供應上壓力不大!再說上官已經在鄆州,咱們沒有還沒見面就閃他一回的道理!”關勝解釋道。

“嗯,反正水泊雖屬濟州,但梁山島反而靠鄆州一些,便去鄆州也無妨!”

宣贊沒有異議,兩人略說了幾句,就帶着隊伍往鄆州進發而去,這萬餘人馬又在天寒地凍的齊魯大地行進了三五日,終於順利的到達鄆州州治所在地須城,兩人扎住兵馬,趕到凌州軍營地之中,面見此番征討主帥。

一進營帳,關勝和宣贊便見一個白麪文官端坐在營帳正中,面前擺着一個書案,上面放着幾卷文書,而單廷珪和魏定國則一左一右站在他的身後,見了關勝,兩人沒有特別動作,只是站得筆直,唯在關勝目光掃來之時,眼睛略眨了幾下。

關勝見狀略略沉吟,便和宣贊上前與劉知州見禮,劉知州放下手中書卷,笑眯眯的站起身來,上前扶起兩人,道:“本官姓劉名豫,不才蒙恩相簡拔,與關將軍、宣將軍一同征討梁山賊寇,說來倒也是一場緣分!本官願與兩位將軍精誠合作,還望兩位莫要辜負這份良緣哦!”

關勝和宣贊對視一眼,都是口稱不敢,他們對這個名字已經爛熟於心了,此時並無特別的感覺,只是對這劉豫的第一感覺還好,不過他們也不是不經事的少年人,當然不會靠第一印象識人。

這時劉豫笑把身後的魏定國與單廷珪介紹給兩人,關勝見他們剛纔行爲有異,當下也不作聲,只當初見,好在宣贊也是精細人,倒是沒有說破,便見這四人當着劉豫的面,重新見了禮。

禮畢,衆人分坐,便聽劉豫開口道:“本官雖爲主帥,但是關將軍和宣將軍都是軍中宿將,此次征討梁山泊,不知二位有何妙計?”

關勝見問,沉吟片刻,不答反問道:“敢問相公帶來多少人馬?”

劉豫呵呵一笑,道:“馬軍二千,步軍三千,怎麼,關將軍有何高見?”

“小將奉命帶來馬步軍一萬四千餘,和相公合兵一處,不及兩萬人,據小將這些時日的打探,梁山軍馬不下四萬,兩倍於我……”關勝回稟道,只是話還沒說完,就被劉豫打斷。

“這些我都知曉,不過樑山烏合之衆,豈是我天兵對手?有關將軍虎威,加上宣將軍智勇,何愁賊寇不平?”劉豫呵呵笑道,“我這兩員團練使也不是等閒之輩,定能助兩位將軍一臂之力!所以賊人如何不足多慮,還請關將軍說說剿賊方略罷!”

“相公既然不恥下問,小將便把心中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說出來,供大家一笑!”關勝面上沒有甚麼異常,但是宣贊已經從他話語中聽出一絲不耐。

“據我所知,梁山戰兵不下四萬,但大名府一役,梁山泊從該處帶走百姓近十萬人!這樣算下來,可以說,這四面臨水的島嶼上聚集着十四五萬人,每日消耗的糧食便是個巨大的負擔。我的意思,就近聯絡水泊左右的鄆州、濟州、襲慶府、濮州,請這三州一府小心保守各自地域,莫讓梁山伯輕易得到補給。如有小部分梁山軍下來借糧,咱們便一口把他吃掉,若是大股人馬下山,咱們襲擾爲主,主要是不能叫他們順利搬運糧食上山。久而久之,梁山泊必然支撐不住,到時候他們求戰心切,攻守易勢,咱們便可依託有利地形,比如城池、村落、莊園將其耗死!”

關勝娓娓道來,直聽得宣贊眉頭舒展,單廷珪、魏定國點頭連連,唯獨劉豫眉頭皺成一個川字,問道:“將軍不曾打算和梁山泊一決雌雄?”

“我手下若都如相公麾下精兵,關某願與梁山決戰!但是……”關勝剛纔絲毫不提野戰之事,所擔心的便是這一點。

“關將軍,你的辦法好是好,可是太緩!太消極!須知此番恩相叫我們過來,可不是叫我們與梁山泊對耗的!到時候時間拖久了,恩相那邊怕等不及,而朝中必起非議,咱們這不是置恩相於火上烤麼?”

劉豫是笑着說出這番話的,儘管他此時心中極其不悅。大軍都開到梁山泊跟前了,只是一味的消極怠戰,這算哪門子報仇出氣?自己此時若沒個堅決的態度,將來消息傳到東京,自己還要不要在蔡京面前混了?(未完待續。。)

第三零九章 大好頭顱,誰當斫之第二二六章 伯樂紫髯伯第二四八章 有才無德董一撞第六三四章 第二套方案第五五二章 斬首行動(五)第七七六章 一定要完成你的歷史使命啊,混蛋第七二二章 自古創業多艱辛(二)第六零四章 想叫我喊你一聲哥哥,卻是難!第四二三章 你爲何要在背後下黑手第一七六章 荊湖風雲起(五)第三七八章 後方無憂矣第四四二章 偏室密約第四零六章 既遇君候,豈敢負義第三零四章 兵臨大名府第三六三章 伙房調兵第二七零章 家醜第三七五章 爲什麼替耽羅復國第四七八章 賜汝三根救命毫毛第八八二章 朝廷京東路武臣大點卯(二)第十九章 大賞羣雄(下)第三七七章 我不是可以教你的人第三五五章 對新上山頭領的安排第四六九章 周處除三害第六四二章 高太尉的華容道(三)第四三八章 枯井下的秘密第四一八章 施主,你這是爲情所困吶第二九二章 沂水同鄉會第一九七章 金蟬脫殼黃蜂刺第三一二章 監牢困獸第五八九章 都隨我去救那個最有義氣的漢子去第三十七章 帝都城外送君亭第一六七章 再見已是百年身第一三八章 飢來驅我去,叩門拙言辭第一七六章 荊湖風雲起(五)第二五五章 韓世忠歸來第六三零章 小李廣三箭鎮前輩第二一零章 八府巡按帶來的啓示第三零七章 豹子頭力擒急先鋒撞上新秀牆第一一零章 鎮三山智破桃花山第二二五章 又是你這廝作怪!第三百章 鋤頭揮的好,牆腳一定倒第八八三章 一羣想打的,遇上一羣不想打的第二八三章 登州水師的覆滅第三八四章 除惡務盡第五三六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五十三章 既入寶山,豈可空手而歸第三六四章 我還有個賭約沒有實踐第二十四章 林教頭雪夜上梁山第六十八章 誰是獵人誰被獵第二一九章 命喪婦人之手的西門慶第八七五章 甚麼?這仗就算打完了!?第五零一章 頗有來歷的貴婦第五二七章 拔一個,起一串(爲檐菸夵盟主加第四五七章 規矩和軍援(下)第二零五章 恪盡職守的梁山首席軍師第七二零章 主角只有一個第四九四章 人盡其才第一八零章 荊湖風雲起(九)第八一三章 田虎垮臺帶來的連鎖反應(二)第八十五章 浪子燕青第二零六章 聚義廳羣雄定職事第三三零章 再見,大名!(上)第一七三章 荊湖風雲起(二)第五二八章 三條腿走路第八九三章 慷慨節度王煥第一三一章 梁山義診第五五九章 斬首行動(十二)第三零九章 大好頭顱,誰當斫之請假條第五三六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一九九章 貌似揭陽嶺的飛龍嶺第八六四章 這分明是在當頭領培養吶!第六一八章 高俅就是這麼無恥第五一五章 孟康和四明山有甚麼瓜葛?第六四三章 將軍第七八八章 自古君王最無情第六九八章 無條件投降第五一五章 孟康和四明山有甚麼瓜葛?第八四三章 驅(田)虎吞(倭)狼第五二八章 三條腿走路第四四九章 三雄會凌州(七)第七五一章 真當皇天便姓宋?第六九七章 梁山泊主的氣魄第五二二章 捉拿明教妖人第六十四章 剪徑的黑大漢第一九六章 架空晁蓋的苗頭第七五五章 勢如破竹第七七二章 巨資三千萬第五九一章 劉夢龍的謀劃第一三三章 該作三公的命第四七一章 金山跟前忽翻臉第一三一章 梁山義診第五四一章 平地一聲雷,梁山起波瀾(五)第八七五章 甚麼?這仗就算打完了!?第五四九章 斬首行動(二)第五三八章 平地一聲雷,梁山起波瀾(二)第六五五章 活捉宗澤!第七六七章 到底是李陵,還是洪承疇?第八二一章 誰都沒閒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