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九章 把水攪渾

等徐寧和楊志趕到聚義廳時,只剩下一屋殘席和收拾房間的伙房人衆,哪裡還有王倫影子?兩人問起王倫去處,衆人都不知曉,正無計之時,這時宋萬從門外跨入,徐寧心中大喜,連忙上前打聽王倫的去處。

“你們來時沒看見?哥哥就在東邊耳房和三位軍師商議大事哩,我看要是事情不急的話,還是明早再來罷!”宋萬勸道。

“大事?”徐寧一怔,此前山寨雖有大事,卻從不避人,此時聽宋萬的語氣,似乎今夜所議之事不同往日。徐寧當即謝過宋萬,囑咐他早些弄完回去休息,便和楊志告辭去了。

兩人出了大門,果然見東邊耳房內燈火通明,兩人此時心急,徑直過來,走到跟前,剛要敲門,忽聽後面一人叫道:“兩位哥哥,哥哥和軍師們正在裡間商議大事,有甚麼急事,小弟代爲通報!”

兩人回頭一看,只見呂方和郭盛一左一右從兩邊黑影處現出身來,這兩人好生納悶,這已是短時間內第二次聽人說有“大事”發生了。兩人不禁對視一眼,一五一十把情況說了出來,呂方見說卻先恭喜了兩人,然後請二人稍等,要進去通報,徐寧和楊志四目相對,都是一臉驚訝。

就在呂方敲門之時,門突然被打開,王倫的身影落在來訪二人眼裡,疑慮盡去,此時只是倍感親切,當下恭敬行禮,口稱哥哥。

王倫一見這兩位,便知他們來意,原本準備回後山時,再叫上時遷,和他們碰碰,只是沒想到這兩位如此心急,當下略想了想,道:“兩位兄弟請進!”說完跟呂方郭盛點點頭。兩人會意,又轉身隱匿於黑暗之中。

這時許貫忠、蕭嘉穗、朱武正圍着桌上一件物事細細考究着,屋裡來人了也沒人回頭。徐寧和楊志見他們這般出神,頗有些意外。連原本到了嗓子眼的話都憋住沒說。

“哥哥,這是?”楊志忍不住問道。

“三位軍師正在鑑定一件物事,若此物是真品的話,對咱們梁山泊來說意義十分重大!”

這兩位是山寨重要成員,王倫在請他們進來那一刻,就沒打算將此事瞞着他們。

楊志見說,面露疑惑之色,和徐寧一起湊上前去,只見燈火下一個古樸而莊重的大印,正被三位軍師圍着研究鑑賞。

楊志到底是將門後裔。也曾見過世面,一見此物,心中激盪,失口叫道:“傳國……”只他卻是個精細人,叫出二字。便將後面話語嚥了回去。這個東西意義太重大了,重大到稍有不慎,便會給山寨帶來無法預料的災難。

徐寧上前拍了拍楊志肩膀,平復着這個兄弟激動的情緒,忽然想到某些關聯,問道:“莫非也是時遷頭領……”

王倫不置可否,只是說了一句。“禁宮裡面帶出來的!”

徐寧點點頭,不再說話,此時神色變得極爲慎重,此物既然是皇宮裡面帶出來的,十之七八就是當年先帝時,咸陽縣民段義掘地而得獻之朝廷的古玉印。當時滿朝飽學之士被召集起來鑑定此寶,都認爲是真品,是以先帝大喜,號爲“天授傳國受命寶”,還將年號改爲元符。

只是沒想到。此物居然到了梁山泊!?徐寧感慨不已,當初太祖登基之時,就是因爲沒有得到這枚傳國重寶,自刻受命玄璽,被天下人笑稱爲“白版皇帝”,由此可知此物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此時官家失了此寶,再被人譏諷事小,若被人瘋傳爲國運轉移、氣數已盡,那纔是塌天的大事。

“燙手的山芋啊!”這時卻聽楊志嘆了口氣,他雖熱衷名利,終未到那種豬油蒙心的程度,此時全然沒有那種自得天命般的喜色,反而一臉憂色。

王倫見說回過頭來,心中對楊志暗讚了一番,朝他點頭道:“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哥哥,此事萬不可泄露出去!哥哥替小弟找回的那把刀,回去就埋在地下,再不敢示人!”楊志毫不猶豫道。

徐寧暫時還未想到這一節,不想叫楊志一語道破,恍然大悟,道:“是極!是極!小弟那套甲,也照楊制使的法子辦!”

到底是心細如髮的青面獸,這麼短時間內能想透此節,算是頗爲難得了,王倫上前拍拍兩人肩膀,道:“且聽三位軍師如何說!”

“假的!”許貫忠最先坐回木椅之上,很是淡定的下了結論。

王倫心裡倒是有些準備,是以情緒上並沒有多大的波動,但是徐寧和楊志的反應不小,兩人失驚道:“不可能!當年李公麟等一十三位博古通今之士一致鑑定爲真,軍師怎麼一口咬定它是假的?”

許貫忠笑而不語,示意他們等剩下兩位軍師的結論,徐寧和楊志迫切的望向蕭嘉穗和朱武,只聽這時蕭嘉穗出言表態道:“我雖難以斷定此寶真假,但可斷言,天下暫無比此寶更真之秦璽!”

徐寧和楊志一頭霧水,聽不明白蕭嘉穗到底是甚麼意思,只好把目光投向最後一位軍師,卻聽朱武笑了笑,道:“鑑定真假我不擅長,但是綜合目前局勢看,說它是真的絕不爲過!”

王倫笑了笑,這三位軍師雖然各執一詞,但是言辭之間又有斬不斷的聯繫,當下出言道:“三位還是說細一些罷!”

“秦璽當年於始皇帝南巡之時,便被擲於洞庭之底,此事司馬遷老先生早有記載。沉璽八年之後,假託水神進獻那方物事,十有八九是李斯僞制的!若真論其真假,我認爲秦後流傳之璽,都是僞造之物!”許貫忠笑道,

“再說此物就算當年真被打撈起來,千百年裡幾經沉浮,也難辨真假了。最近一回失蹤,要算百十年前李從珂懷此璽登玄武樓自焚,故而此寶來歷就更顯可疑!當然,這只是純粹從玉璽的本身真假來看,至於其他意義,就不是簡單一句真假可以囊括的!”

說到最後。許貫忠笑望着蕭嘉穗道:“蕭軍師是皇族後裔,這個事情上說話比小弟有分量!”

蕭嘉穗聞言一嘆,搖頭道:“貴如柴大官人也只能結廬草莽間,我身上這點故事。不值一提!不過就事論事,此寶玉色正青,以龍蚓鳥魚爲文,著‘帝王受命之符’,玉質堅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雕法中絕,真不似當今之物,若言今人仿製,小可不敢苟同。”

聽到這裡。王倫有些驚訝,後世許多專家學者都認定這枚哲宗時發現的玉璽,其實是蔡京等人作假,討好皇帝的舉動。沒想到蕭嘉穗卻斷定並非本朝之物,這便有些意思了。

當然。此璽在東京城破之時,被金人掠奪而去,就此失蹤。後世之人認爲此物爲假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是建立在蔡京是個不折不扣的奸臣的基礎上(人品不好)。

此時唯獨朱武沒有說話,王倫示意他說出自己見解,只見朱武沉吟片刻,出言道:“此事非我擅長。故而只能說些題外話,說出來供大家一笑!目前從官家失璽,在東京城內大動干戈來看,此寶的意義非同小可!官家代表朝廷的態度,就如哥哥先前所言,朝廷認爲它是真璽。天下輿論也認爲它是真璽,那麼它便是真璽!咱們就是告訴所有人它是假貨,也不會有人相信,反而朝廷征討的兵馬怕會從此源源不斷!這與蔡京報私仇派兵征討截然不同,乃是你死我活的存亡之事!我想若是泄露出去。咱們山寨日後可就熱鬧了!”

許貫忠撫掌而笑,道:“所以我說的不作數,蕭軍師說的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天下人怎麼看,朱武兄弟說到正題上,此物到我梁山之手,焉知禍福!”

“官家失璽,絕對是禍,哥哥得璽,卻難說是禍!不管怎麼說,這玉璽已經到了山寨,咱們總不能避之如蛇蠍,收都不敢收着,將來傳出去,豈不叫天下好漢所輕?”蕭嘉穗接言道。

徐寧和楊志此時已沒有了初見玉璽時的緊張,只是目不轉睛的望着山寨的主心骨,想聽他有甚麼高見。只聽王倫出言道:“當年袁術得璽,迫不及待登基稱帝,結果四面楚歌,鬱郁而亡,咱們不可學他!先賢有言‘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這方寶物既然到了山寨,便如冥冥中自有天意,也不可妄自菲薄。此事暫且保密,不可外傳。東京城裡知道此事的弟兄,我都調回來了,下一批船,調撥他們去濟州島聞軍師麾下。”

樂和是個例外,他當時正在城外,雖不知曉此事,不過以他的悟性,不難猜出此事首尾。但這個兄弟可以交心,是以王倫倒還不大擔心。

“哥哥英明,小弟等出了這門,此事便爛在心裡,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絕不給山寨招禍,給哥哥添亂!”在場諸人在蕭嘉穗的領頭下,一一表態,就連憨直如焦挺,也出言自表剖白。

“不必草木皆兵,大家放在心上便行!”王倫望着眼前一班兄弟道。此時能在梁山上坐一把交椅之人,那都是他本着寧缺毋濫的原則過濾了無數遍可以託付重擔的好漢,自己若是對他們還不放心,那就太對不起自己這個穿越者的身份了。

“哥哥,東京王太尉和大內禁宮連番失竊,難保不叫人懷疑到我梁山泊頭上,依小弟看,此事還須從長計議!”許貫忠出言道。

“此事我也有所考慮,只是暫時還沒拿定主意!我已經吩咐朱貴暗地裡收買寶玉,到時候叫金大堅照着此寶,仿製一顆璽印,將來合適的時候,或許可以放出去轉移一下視線!”

第一章 我的心腹都在哪裡!第八五三章 呆若木雞的叛將第一一零章 鎮三山智破桃花山第七七九章 越來越渾濁的歷史大潮第七六五章 軍人最怕的,就是送別第八三四章 歸屬感,是需要培養的(二)第三一七章 除了錢,什麼都不差的大名府第三三六章 浴血磐石第四七七章 晁天王一語成讖第三七五章 爲什麼替耽羅復國第三二五章 看哥哥降不降得他住第三三六章 浴血磐石第二十三章 天寒歲暮歸何處第九十五章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第三五五章 對新上山頭領的安排第六四一章 高太尉的華容道(二)第四零四章 施虞候月下追關勝第六八七章 賊心易取,士心難收第一三零章 徹底奠定杏林名位的安氏神刀第五一五章 孟康和四明山有甚麼瓜葛?第六一四章 “糞霸”史文恭(六)第二九九章 眼看就要泯沒的一生第五四九章 斬首行動(二)第一九一章 江湖救急第五四四章 塵埃落定第二三八章 破莊第七四零章 大仁國的黃昏第七八八章 自古君王最無情第十八章 大賞羣雄(上)第六章 錢少糧稀第二四四章 結束是另一段開始第二一零章 八府巡按帶來的啓示第二二九章 汝鍛造體魄,吾雕刻靈魂第五零一章 頗有來歷的貴婦第二三四章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五七七章 山窮水盡大爲國第五章 王公吐哺,上下歸心第三八三章 割袍斷義蒲東豪第六十六章 再臨西溪村第一二零章 開創日後手術史的一刀第五六九章 撿漏撿成炮灰第七四八章 試探(五)第八六九章 有後臺和沒後臺,果然大不一樣第六三八章 非要降和非不降第三六九章 耽羅世子第八八九章 問我打不打?肯定打!必須打!第二三三章 望其項背,心有慼慼第二二六章 伯樂紫髯伯第七三五章 山窮水盡史文恭第二二八章 建立一支什麼樣的軍隊第三九五章 凌振落草第一六七章 再見已是百年身第三零一章 亂墳崗上添新墳第四五七章 規矩和軍援(下)第二三七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六十六章 再臨西溪村第四四一章 命在旦夕的王慶第二五三章 望蜀第八八八章 快刀斬亂麻(二)第五零七章 男兒本自重橫行第二零二章 白毛虎的承諾請假,明天補上請假一天第七八三章 在對的時機,撞上對的大頭(三)第七二七章 同一條起跑線上的王倫與趙佶第五四一章 平地一聲雷,梁山起波瀾(五)第五四零章 平地一聲雷,梁山起波瀾(四)第二十六章 排座次衆人顯義氣第七二四章 自古創業多艱辛(四)第五七七章 山窮水盡大爲國第六零七章 頗有性格的王煥第二二二章 傷疤,軍人的勳章第六一六章 劉夢龍跌倒,李阮朱吃飽第六六五章 兵心向背(二)第五零八章 不死不活的田虎,纔是好田虎第四五七章 規矩和軍援(下)第八七一章 出賣,是出賣者的歸宿第五三九章 平地一聲雷,梁山起波瀾(三)第六四二章 高太尉的華容道(三)第三二八章 賭約第七二三章 自古創業多艱辛(三)第五十一章 徐寧歸心第一一八章 爲名所累的神醫第一四八章 長兄如父第一八八章 憤怒的花榮第四二八章 躁動的野心第二五七章 臨時特混編隊第七零四章 要不要這麼壯觀?第三七六章 被當作番子的李都頭第八二九章 王慶、田虎的“遺產”第一五四章 興師問罪清風山(三)第五六二章 斬首行動(十五)第八八五章 王者歸來第七一三章 高麗變局第六九八章 無條件投降第三五零章 無解的“爲什麼”第七七九章 越來越渾濁的歷史大潮第四十二章 入神的張教頭第一一八章 爲名所累的神醫第七零八章 就在明州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