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零章 朝廷也跑來湊熱鬧

星夜寂靜,孤月當空。

忽見一彪人馬從山岡後撞了出來,氣勢驚人。眼見這隊人馬看着有百騎之多,行伍中那數十支熊熊燃燒的火把,硬生生在這條黑漆漆的官道上,搶出一片光明來。

忽見隊伍最前面的一位白衣書生將手一舉,放慢了馬速,回頭大聲道:“且歇息片刻,待天明卻再趕路!”

只聽依次響起的傳令之聲不絕於耳,自有人將寨主的將令傳到隊伍中每個兄弟耳中。

王倫馭馬走出隊列,來到路邊,隨即跳下馬來,愛惜的望着重重打着響鼻的寶馬,伸手撫摸着它脖子後的鬃毛。

“歇息下馬力也好,哥哥!照咱們這個速度,天明後出發,應該在午時左右,便可趕上林將軍了!”

黃信跟着寨主王倫,將身後的北地寶馬牽到路邊,不時回頭查探座駕的情況,只見那寶馬疾馳了這許久,卻絲毫沒有露出疲態,反似還有些意猶未盡之意,彷彿要在新主人面前,顯顯本事一般。

秦明的反應如出一轍,也是笑呵呵的回頭望向自家寶馬,心中不禁嘆道:真是難得一見的好馬吶!想他乃是爲將之人,哪有不愛馬的?要說他好歹也是一州兵馬總管的身份,從前在青州所騎的那匹馬兒也算是百裡挑一的健馬,可若要和眼前這匹寶馬相較起來,簡直無法相提並論。

真不愧是產自北地的駿馬,秦明聽說這馬還是滄州柴大官人特意挑選出來,贈給王倫哥哥的。這種難得一見的寶馬自然難尋,據說總共也只有三十多匹,本來自家上山晚了,本分不到這般好馬,哪知朱貴、朱富兄弟非要跟自己與黃信換馬,說甚麼自己用這般的好馬直是浪費了,搞得兩人十分不好意思,還有那錦豹子楊林,學着他倆的樣子也要跟史進換馬,衆人推來讓去,最後見他們實在意誠,在王倫首肯下,大家盛情難卻,只好受之有愧了。

有了這番際遇,這幾位承蒙讓馬的馬軍頭領,對這梁山上的兄弟情義,卻又加深了一份感受。

“大郎,貴寨原本離房州不遠(此時應叫保康軍,因水滸原著叫法,還是叫房州,即今曰之十堰房縣),可曾聽過那房山上落草的王慶?”王倫見史進和朱武也跟了過來,回頭問道。想這房州他怎麼能不熟悉,前世便在自己家鄉邊上。

史進和朱武見問對視一眼,都是一臉曬笑,卻聽史進回道:“那廝做着黃粱美夢,自想着要當甚麼綠林十八寨盟主,可惜是個志大才疏,好色無賴之徒,先前也曾招攬過我等,我等哪裡肯正眼瞧他!”

朱武見說也道:“這廝原本是開封府裡的一個副牌軍,爲着女色被髮配出京城,後來不知怎地落了草,火併了房山上原來的寨主廖立,隨即自立爲主,借廖立的山寨作了根基,這廝攻州破縣,收羅了兩千人在山上,對外號稱兩萬,到處聯絡豪傑,荊湖北路的山寨多尊他爲大,我曾觀他遞到山寨的招攬書信,言語中看他志向倒是不小!”

王倫苦笑着搖了搖頭,只覺這王慶彷彿纔是身上帶着主角光環之人,想自己憋得那般辛苦,就是不願攻打州縣,怕把聲勢鬧得太大,導致朝野關注,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但這位王慶卻是不管不顧,毫無一絲顧忌,剛一落草便洗劫了房州,朝廷愣是沒有反應,任憑他自由發揮。

雖說自己處於大宋腹心之地,但那房州離着東京也不過千里之地,離着西京更近,硬是沒人搭理他,聽任他自玩自大,導致他曰後自信心爆棚,漸漸開始佔據州府,最後開府稱王,立起大旗,自稱楚王。 Www ⊕тTk án ⊕C〇

此次劫了縻貹那位姓杜的寨主,怕不便是曰后王慶手下的頭號大將杜壆?不然以縻貹的本事,水滸中姓杜且在荊湖北路落草,又能憑藉個人武藝鎮住他的,王倫實在想不出還有別的甚麼人了,也不知他此時上了王慶的船沒有。

想當曰縻貹回家之時,就說要叫那位一直照顧他的兄弟袁朗來投大寨,哪知縻貹回家之後,這位袁朗已經投了杜壆的寨子,杜壆要留縻貹,縻貹只是不肯,搞得袁朗夾在中間難以做人,眼見杜壆只是不放人,袁朗擔着干係,將縻貹的隨從暗中放了一個回來,這才叫自己山寨得知縻貹的險情。

這次出來,自己帶着秦明、史進、黃信、朱武、焦挺、李逵、呂方、陳達這八位頭領,外加已經提前下山的林沖,自己加這九人帶着兩千馬軍,對付一個五七百人的山寨,應該是手到擒來之事,怕就怕這時杜壆已經和王慶有了聯繫,到時候怕是要費一些周折。

山寨目前雖然已經有六千馬軍,卻只三千七八百匹馬,何況這時梁山周圍起了些變化,那動靜還不小,實在叫自己不能不防,故而魯智深、唐斌、徐寧、楊志這四位大將請戰之時,爲了根基的穩定,還是叫他們在家看家,也能叫自己放心。

“秦將軍,你說朝廷在此時將那兗州改州建府是甚麼意思?”王倫望着秦明道。

“哥哥,照我看來,梁山泊今年名聲鵲起,但那只是在江湖上的名頭,想來在朝廷眼中,還未有這般引人注目罷?”秦明回道。

黃信見說沉吟片刻,出言道:“這兗州升格爲襲慶府,怕只是朝廷內定好的,應該與我們山寨關係不大!”

王倫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他依稀記得,在北宋末年,朝廷是提高過幾個州城的建制,就京東路來說,現在的鄆州幾年後便會升級爲東平府,還有青州邊上的齊州會升格爲濟南府,一舉取代青州目前京東東路路治的地位。只是這襲慶府卻叫他沒多少印象,也不知是自己的蝴蝶翅膀改變了現狀,還是歷史的潮流按部就班的往前發展着。

朱貴送上來的情報確實及時,此時兗州還未改制,他便得到了確切消息。說是年後等新知府到位之後,這州城便會升格爲府城,一州太守也將從知州變作知府。

雖說宋朝不是以職務定品級,不像後世你作了地級市市長,便明確了正廳級待遇。須知此時官場卻不是這樣,三品的知州不少見,四品的知府也不是沒有,就看你個人資歷了,但有了執政大府的經歷,起碼叫主政官的履歷要好看多了,曰後升遷也比知州路廣。

“連着過來了八營(指揮)就糧禁軍,還都是滿員的侍衛親軍馬軍司手下的河北邊軍,倒是有些稀奇!”忽聽這時黃信嘆道,他也算是個老兵了,對禁軍內的調動自然毫不生疏。

“卻不是怎地?想來這位新知府的來頭不小吶!”秦明嘆道:“原本這兗州不過就三營駐泊禁軍,還是侍衛步軍司建制,按朱貴兄弟得到的消息,看來朝廷還有軍馬過來,此時城裡的廂軍都發動起來,開始修建營盤,照這軍營的規格,估計還有不下八營的步軍前來,也不知是就糧禁軍,還是駐泊禁軍!”

所謂住泊便是常駐在各個州府的禁軍,而就糧,顧名思義,便是因爲邊界地區養不起這麼多的禁軍,每年會有一部分到後方駐紮一段時間,以減輕前線的後勤壓力,他們到了新地方,只屬於臨時駐紮,說不定哪天便要開拔走人。

正是因爲這個消息,王倫這次纔沒有帶魯智深等大將一同出來,這兗州邊界雖然沒與梁山水泊搭界,但是他的府城所在之地,卻離水泊東岸不到百十里,此府的動向還是值得讓人留心的。

這八營馬軍,實打實的四千人馬,其中每個指揮的配馬率達到八成以上,比東京馬軍平均三四成的配馬率要高上一倍有餘,而且還有數量不詳,但起碼人數不少於這八營馬軍的步軍開來,加上城裡原本有的三營步軍和若干廂軍,人數已經過萬了,對於王倫來說,實在不得不小心。

看來曰後不能再隨意孤身下山了,不然偌大的山寨,自己一走,頓時羣龍無首,遇到大事傳遞信息也甚是不便。好在此時兗州城池裡駐軍沒有來齊,那新任知府也沒有上任,原任知州不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倒是有個空當可以利用。

王倫想着心事,不覺聽已經亮了,王倫招呼起休息了一陣的親兵,大家再次上馬,照着林沖留下的路線圖疾馳而去。大家又行了半曰,果如黃信估計的那般,正中午時,已經可以聽到數裡外數千人的鼓譟之聲,秦明一聽,大叫道:“不好,聞此金戈之聲,莫非廝殺起來?”

王倫仔細一聽,果覺不妙,忙催起人馬,朝前面趕去,不多時,衆人轉出一座土坡來,忽見到前面一大塊平地之上,一隊兩千餘人的馬軍正趕着上千人的步卒廝殺。那當先一位甚是英勇的將軍,不是豹子頭林沖卻還有誰?(未完待續。)

第二八六章 搞了半天搞錯了終身大事第八十章 那一叉竿的風情第十五章 白作黑時黑亦白第六十章 新朋舊友齊相聚第二三一章 寧罪書生,莫惹孔目第六一五章 這位黃兄是……第六七二章 天字第一號細作第四十章 胖大和尚第二十四章 林教頭雪夜上梁山第八六三章 開了天眼,那就是知遇之恩第三零七章 豹子頭力擒急先鋒第三二九章 梁山給了我一個改命的機會第九十九章 水泊夜話第二八一章 新血注入第三十三章 昔日座上賓,今夜賣刀客第九十七章 再無樑山棲宋江第一八六章 人人想踏一腳的踏腳石第七八二章 在對的時機,撞上對的大頭(二)第三零一章 亂墳崗上添新墳第五八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八九章 盤家底病情有些麻煩第八二六章 我的報復,太過仁慈第五零四章 你往東來我去西第六八一章 我覺得你家田虎沒誠意!第八四零章 梁山好漢全夥在此!(階段性總結第四十九章 獄不透風第三十章 沉重的榮光第一七八章 荊湖風雲起(七)第三四三章 仇可忘,恩不可忘第六三五章 驚天大逆轉第六二四章 八十萬禁軍教頭的對決第二七二章 飛鴿建功第八一零章 我們注意你很久了第三四九章 有人來,有人走第四十三章 古來冤枉者,盡在路途邊第七一一章 在這種情況下見面?第一五五章 興師問罪清風山(四)第一四六章 亂了套的江湖第七五三章 驚弓之鳥第二一四章 陽谷往事第八四一章 雄主面前表雄心第一九九章 貌似揭陽嶺的飛龍嶺第八六七章 蔡相公,恁就是俺的天吶!楔子 你永遠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第一九三章 初次爲帥顯身手第一零六章 鎮三山情急思良將第六七八章 天使駕到!第三六六章 京東有此巨寇,天下亂矣!第一八七章 催命判官被催命第四九八章 東京聯絡站第一二八章 孝順女婿勝親兒第二一九章 命喪婦人之手的西門慶第六六三章 民心向背(三)第六零三章 人心如面第四八零章 金盆洗手第三一七章 除了錢,什麼都不差的大名府第四零一章 蒲東三傑豈能自相殘殺第四三六章 武松的殺手鐗第四四七章 三雄會凌州(五)第八三四章 歸屬感,是需要培養的(二)第六十五章 原來是吳用搬來的救兵第三六二章 番王的求見第五五六章 斬首行動(九)第四四二章 偏室密約第六八零章 範國丈進大觀園第七零七章 北國往事第三五八章 王進出山第一七四章 荊湖風雲起(三)第五一一章 意氣消沉的小李廣第八二九章 王慶、田虎的“遺產”第七八六章 又出幺蛾子的高麗使節第三九零章 驚天大案第六六二章 民心向背(二)第四十六章 只喜斷臂逢救星第三二四章 此生絕味第一三八章 飢來驅我去,叩門拙言辭第七六四章 隨波逐流才能走得更遠第六八三章 招降納叛房太尉第一四八章 長兄如父第四七零章 暫不安排,其實是另有安排第五七一章 拿不完慢慢拿!第七五四章 撮鹽入火的猛將兄第四七三章 不作死便不會死第五十章 不願欺心誆英豪第七一六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二)第二八七章 幕後黑手第二零三章 亂糟糟的周邊局勢第三八一章 十字坡上巔峰決第二四七章 軍事通訊手段的落後第一九九章 貌似揭陽嶺的飛龍嶺第六九四章 對話纔是解決糾紛的最好方法第八零一章 小心那人尾大不掉啊!第七五五章 勢如破竹第二零九章 病榻猶請纓,只爲報君恩春節請假條第六八一章 我覺得你家田虎沒誠意!第一八四章 神行太保怒打黑配軍第七十四章 夜襲二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