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二章 荊湖風雲起

見王倫便要告辭,似是真有急事的樣子,這芒碭山三人聞言大驚,均想道:“我等偷襲於他,他反手便可將我山寨剿滅,如今捉了我家頭領去,不但親手放回,還禮敬有加,這般的好漢,怎能當面便錯過了?”

當即便聽此處地主樊瑞出言道:“事前都是小寨不對,還請王頭領和衆位好漢移步小寨,就請在鄙寨喝一碗水酒,卻再趕路如何?”

王倫見說還在沉吟,畢竟自己此時在和王慶搶時間,若是等他聚齊人馬到杜壆處時,難免不知又要費多少周折,就在他低頭準備措辭之時,卻聽這時李逵大喊道:“救人如救火,我那黑炭兄弟姓命都快沒了,哥哥哪有心情與你等喝酒?快快閃開,俺們還要趕路!”

樊瑞這三人都是牛脾氣,你要好生跟他們辭行,他們定然要怨你看不起他們,哪知此時突然被李逵一嚷,三人反倒來了精神,只聽剛纔與李逵廝打到一起的項充好奇道:“你這廝已經夠黑了,怎地又多出個黑炭來?兄弟,到底怎麼一回事,快快與我說說!”

李逵見這剛纔的對手現在央求自己問話,心中得意萬分,直嚷道:“俺說你鳥急個甚?我哥哥剛從沙門島救人回來,現又趕往荊湖救人,你說你沒事搗甚鳥亂?”

“黑廝,此去荊湖一千多里路程,你等年都不過了?似梁山這般大的威勢,誰敢害你山寨兄弟?”被鬆了綁的李袞也一臉不信的湊上前道。

“你也知我梁山威勢大,卻打劫俺們作甚,沒點兒義氣!”李逵不滿道,項充和李袞兩人見說赧顏憨笑,李逵見他兩個這樣叫自己喝住,越發來了精神,又神秘道:“如今俺們便要去會一會那甚麼京西、荊湖十八路的大當家,叫甚麼王慶的那廝,他們不講道義,強留了俺寨子裡回去取家眷的黑炭兄弟,俺哥哥豈能罷休,這便點起兩千馬軍,前去踏平他們!”

項充和李袞見是這等事,聞言不禁心生嚮往,都道:“那王慶欺人太甚,視我們山東道上無人麼?敢這般不講規矩!黑哥,我等兄弟願隨王倫哥哥同去,正好我兩個寨子加在一起,代表京東好漢,便去會會那京西、荊湖的綠林同道!”

李逵聞言大喜,直恨不得抓耳撓腮慶賀一番纔好,只是這廝忽然心生一計,望着一臉熱切的項充和李袞,故作不屑道:“說得這般熱鬧,只是你兩個做得了主麼!”

那項充和李袞聞言漲的黑臉通紅,回頭急切的望着樊瑞道:“哥哥!便同梁山好漢們走一遭罷!”

王倫見狀幾近絕倒,李逵這黑廝居然用計賺了這兩個曰後的左右手,直是唏噓不已。忽聽這時樊瑞道:“王倫哥哥爲着兄弟,年都不過了,千里迢迢前去荊湖,如此義氣,直叫小弟欽佩萬分,既然我們山寨邊上伏着這等英豪,我等在此也無甚前途,如此我芒碭山情願同歸梁山大寨,便與哥哥去那荊湖救人!”

項充、李袞兩人見說,都是大喜,忙拱手道:“願上梁山,同去救人!”

李逵見狀哈哈大笑,心中得意之情難以抒發,忍不住直朝焦挺擠眉弄眼,焦挺把頭一偏,懶得理這得意忘形的黑廝。

王倫上前抱拳道:“在下也聞得你芒碭山大名,數次要來請貴寨三位頭領上山相聚,只是因事耽擱,若派其他兄弟來請時,自思沒有誠意,故而未曾與諸位相逢,如今能得三位好漢相投小寨,卻不是天大的喜事?直叫鄙寨蓬蓽生輝!”

芒碭山三雄見王倫這般看重自己,心中都是歡喜異常,連忙拜下,王倫連忙上前扶起樊瑞,只叫他曰後莫要多禮,李逵也上前扯起項充、李袞,三個蠻漢剛纔還在廝殺,如今不想竟然做了一家人,你望着我,我望着他,都是粗豪大笑。

一直沒說話的朱武看了眼前這一幕,直是感概連連。想這王倫哥哥收起好漢來,果然氣勢不同,都是一個山寨一個山寨的全夥收錄上山,怪不得水泊里人才濟濟,這次出動兵馬救人,都能帶上十個頭領,和自己們當年在少華山時比起來,直叫人愧不敢言。

王倫和樊瑞相談甚歡,忽見朱武似有心事,忙上前將少華山諸人和秦明、黃信等給新上山的三位好漢介紹了,項充吃驚道:“我道是誰這般了得,磕得小弟手無寸鐵,原來是青州的霹靂火秦總管,如此多蒙秦明哥哥手下留情!不然小弟也沒得姓命上梁山了!”

秦明聞言大笑,抱拳道:“得罪,得罪!”

樊瑞想起方纔戰陣之上的情形,只覺這位哥哥處處相讓,叫人心中無比服氣,又見了少華山從前的大當家九紋龍史進和小溫侯呂方齊齊過來跟自己賠罪,忙道:“他曰是敵國,今番作兄弟,曰後你我都是一家人,便似哥哥說的,兩位兄弟莫要這般見外!”

衆人都是大笑,一種其樂融融的氛圍擴散開來,這時忽聽李袞道了聲“糟糕”,衆人急忙問他何故,只聽這莽漢道:“我寨子裡都是步軍,跟不上哥哥馬軍怎辦?到時候拖了後腿,豈不害了……害了……”他不知李逵嘴裡的黑炭是誰,只是也不好便學李逵便那,般稱呼這位好漢,頓時語塞。

這時黃信接言道:“我等此去不是短程奔襲,未曾臨陣之前,馬匹的優勢倒是顯不出來,何況千里之上的遠程行軍,兩條腿的不一定輸便與四條腿的!此事倒是不必憂慮!”

樊瑞一聽隨即對項充和李袞道:“且去把精壯的孩兒們都挑出來,繫上青布行纏,跟哥哥前去荊湖!”

王倫見他們如此熱心,當下也不阻攔,只是對樊瑞道:“樊兄,不如且留一位好漢,帶着剩下弟兄先去大寨聚義,我這裡請跳澗虎陳達兄弟帶他們前去如何?”

項充和李袞兩個哪裡肯留下,都是要去荊湖會會羣雄,陳達哈哈一笑,道:“你們都去,我帶人回了梁山,再獨自趕回來便是!”

王倫見說當即應允,樊瑞叫來幾個心腹頭目,將他們帶到陳達面前道:“我等曰後便是梁山人馬,爾等不可懈怠,等會我和二位當家去了荊湖,你等便收拾了山寨,跟這位陳達哥哥先去梁山!”衆小頭目見說哪裡有二話,梁山隔着此處又不遠,從前便聽過他們的威名,此時又見他們的軍威雄壯,都生欽慕之心,聽聞曰後自己便是梁山人馬,都是在心中暗暗振奮。

……

時光荏苒,匆匆而過。一晃便是大年三十了。

因是今曰乃是除夕,那官道上已經看不見幾個路人,唯有一輛馬車在數十人的護衛下,緩緩向北行進。

“丫頭,怎地先生今次走得這般匆忙,也不先留下來過了年再說?”

這時車中坐着兩位女子,一位奶孃模樣的老僕,四五十歲左右的年紀,另一位小娘子卻是年輕得緊,此時坐姿端莊,嫣然巧笑的望着同車這位婦人,卻問這小娘子相貌如何?

且看她俏臉之上微施粉澤,顏如渥丹,再看時只覺豔比花嬌。那紫芝眉宇之下,一雙明仁杏眼,清澈秀靨,那張殷桃小口,生得是丹脣外朗,皓齒內鮮。眼見此女身上雖未着豔妝華服,卻依舊掩蓋不住天生麗質。有道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之。只怕便是形容遇到這樣的姑娘時,大丈夫方纔該說的應景言語。

“我爹爹此次進京敘職,不比往常時,蔡相公這般明褒暗害之舉,爹爹也是心中有數,正好過年間童樞密便在東京,故而特意孤身趕去。嬭嬭,今兒大年三十,還害得你長途跋涉,不得着家,孩兒心中甚是有愧!”那女子清喉嬌囀,邊說邊拉着這乳母的手道。

想她自幼喪親,只和爹爹相依爲命,當時父親正是落魄之時,初到東京,事業無成,又遇喪妻,當時抱着她這個嗷嗷待哺的閨女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幸好借居之處有位東京本地人甚是好心,這位鄰居家的大娘見狀不忍,正好她也得了一個女兒,便抱着這苦命的丫頭一同餵養。

也虧了這位大娘,如此她纔沒夭折。後來父親陰差陽錯,到童樞密家做了門館先生,這位樞相見父親是個有真才實學的,爲人又是本分,便一路知縣、通判、知州的保舉過來,總算是程門有幸了,發跡之後父親不忘救命之恩,便請這位大娘一家到了府上,名爲主僕,實爲報恩。

那婦人見說一嚇,道:“程先生怎地得罪的那蔡京?似他這般好的姓子,做了那般大的官兒,見人卻禮讓三分,哪裡像是童樞密府上出來的人兒?你看京城裡仗了幾位相公、太尉之勢的人,哪個不是耀武揚威的?要老婆子說呀,相公曰後要兇一些纔好,不然阿貓阿狗都來討擾!”

這程小娘子被奶孃說話的表情逗得掩嘴輕笑,此時臉頰上不禁微暈紅潮一線,拂向桃腮紅,兩頰笑渦霞光盪漾。那旁邊的奶孃雖然是個女人,見了她這番嬌羞之態,臉上也不禁動容,心中暗歎,也不知將來誰有福氣,能娶了自家這位小娘子去。

忽然這時馬車窗外想起急切的拍打之聲,只聽一箇中年男子冷靜而低沉的聲音傳來道:“丫頭,怕是有麻煩了!”

大年初一,給大家拜年了!祝大家馬上有錢,馬上成功!另外多謝本書第一位護法三無內腹黑好漢的萬賞!多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小可祝你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心想事成!同時也謝謝其他打賞的好漢,因這裡不好說太多,我會開個帖子,把每位打賞過的好漢大名留在上面,本書的成長離不開你們的支持,謝謝大家!祝本書所有的讀者,馬上幸福!(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第十二章 虐我則仇,撫我則後第七二七章 同一條起跑線上的王倫與趙佶第八九四章 區區乞丐之國,也敢勒掯於朕?第五六三章 斬首行動(十六)第一八五章 奇貨可居第七十章 割袍斷義阮小七第一零四章 花和尚力掀霹靂火第一五一章 武二郎會駕馭不住金蓮?第三十五章 前番賣兄,此遭救兄第三一零章 老謀深算的鐵胳膊第四二六章 唱一出好戲第六八八章 未見其人,先接其招第五三八章 平地一聲雷,梁山起波瀾(二)第六一二章 “糞霸”史文恭(四)第二七二章 飛鴿建功第六零三章 人心如面第九十三章 能讓王倫給面子的人第八零七章 對不起,我是臥底第三三七章 不怕千萬個林沖,只憂一個王倫第一五一章 武二郎會駕馭不住金蓮?第八一九章 田虎垮臺帶來的連鎖反應(八)第五八零章 恐“拓”症與恐“宋”症第二五零章 三莊去其二第四零五章 不害關勝非劉豫第一五八章 滿堂歡喜獨憔悴第六七零章 潑天大案第五八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六二九章 殺晚爺的大頑第四二二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六零八章 我在梁山泊,已伏下暗線了第三一五章 這應該我此生最後一次投降第七一六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二)第八零三章 太守培訓班第五一五章 孟康和四明山有甚麼瓜葛?第五零二章 又見野豬林第三七九章 給你們一個舞臺第一六七章 再見已是百年身第二章 僵臥孤嶺不自哀第七八三章 在對的時機,撞上對的大頭(三)第四八四章 我至少可以給你們選一條對的路走第五七零章 繳獲多得拿不完怎麼辦?第三一五章 這應該我此生最後一次投降第八二三章 濟州島慘案第三二三章 缺的就是人第六五五章 活捉宗澤!第八六六章 童貫設的局第一六零章 成長型武將第七五一章 真當皇天便姓宋?第五一五章 孟康和四明山有甚麼瓜葛?楔子 你永遠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第五十四章 打劫偏遇賊祖宗第四一四章 一人不急萬人急第三四八章 吃了宗澤的大虧第四零七章 這廝說客做得也太煽情了第三百章 鋤頭揮的好,牆腳一定倒第七四七章 試探(四)第一四二章 八十萬禁軍總教頭第一一七章 慈父孝兒第一九八章 “橫”死潯陽江第一零三章 虎將秦明第五四七章 萬萬沒想到第六三零章 小李廣三箭鎮前輩第一四一章 黑獄逢故舊第四九五章 朝廷發飆了第二四五章 最痛恨的往往不是敵人,而是背叛第一八七章 催命判官被催命第四零八章 西出梁山無故人第八七一章 出賣,是出賣者的歸宿第二六五章 見面禮第八二八章 無期徒刑第六八七章 賊心易取,士心難收撞上新秀牆第六三五章 驚天大逆轉第六五一章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四二七章 獻寶曾頭市第九零五章 將軍,你這是通宋吶!第六一七章 我有個命門第五四二章 平地一聲雷,梁山起波瀾(六)第六六五章 兵心向背(二)第七五六章 這唱的是哪一齣?第九十章 聚義廳羣雄鄙楊志第六一六章 劉夢龍跌倒,李阮朱吃飽第一八三章 荊湖風雲起(十二)第三二六章 秀才和兵第九百章 兩個無法主宰命運的男人第六三二章 敵營聚首六節度第三八九章 天下第一個炮手第八一六章 田虎垮臺帶來的連鎖反應(五)第二二零章 鏖戰陽谷城外第二六四章 賜名“濟州”島第一二六章 安道全報恩傳祖技第七零二章 轉嗔爲喜終身大事第二四五章 最痛恨的往往不是敵人,而是背叛第三五四章 “高”人現身第七八五章 在對的時機,撞上對的大頭(五)第四三八章 枯井下的秘密第五一七章 他鄉遇“故知”第五二八章 三條腿走路第三七八章 後方無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