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雙鷹旗下 3 天天書吧

雲開雨霽,南中國海的陽光從東面的窗戶照進房間,穆勒上校總算是見到了一回陽光明媚的天氣。

他抵達安南後,正好趕上了一次熱帶風暴,外面連續一個星期天天都在下着大雨,只能一直窩在奧匈海軍設在峴港的海軍基地裡。峴港,被法國人稱之爲“東方土倫”,其港闊水深,背山面海,地勢險要,馬蹄形的港灣被羣山環抱,是安南地區爲數不多的天然良港之一。自1883年法國佔領這裡之後,就把它建成了一座要塞化的海軍基地。

歐戰之後,德奧兩國從法國人手上奪走了安南殖民地的控制權,根據兩國達成的協議,德國人得到了比較富裕的南方湄公河三角洲地區的控制權,而奧匈方面則得到了所謂的“北圻”地區。

而從河內通往雲南河口的鐵路則由兩國共管。

雖然一直呆在房間裡,穆勒上校還是對安南和遠東的情況有了一些大致的瞭解。

安南是個很奇怪的國家,雖然法國人已經在這裡推進了多年的法文教育,但成效相當有限。當地的土著京族人所使用的是和中國廣西的壯族人近似的一種語言,他們和中國人交流起來毫無障礙,而中國那邊的土著居民也能聽懂他們說的是什麼。

這是一個漢化很深的國家,當地的讀書人一直在使用那種對西方人來說是十分頭疼的漢字,而且書藉也全是用中文印刷的。法國人一直在試圖推行當地人使用拉丁字母來拼寫他們的語言,但毫無成效。安南的上層知識分子一直在固執地使用漢字,改變傳統對他們來說相當困難。

而且在換成奧地利人統治這裡之後,當地的殖民地政府幹脆改變初衷,用德文和中文並行的方式來發布廣告。

據說這是弗雷德里希皇帝的意思。“有些東西慢慢適應就好,帝國的殖民政策應當適應當地的文化,而不是去試圖強行改變這些。”皇帝曾這麼告誡過帝國的殖民地官員們。

奧匈帝國自從接管了越北的殖民地之後。在峴港和北面的河口港設立了兩個海軍基地,再加上中國山東半島的青島德國海軍基地。奧匈遠東艦隊主要是以這三座港口爲基地在遠東活動。實際上在遠東一帶,除了日本海軍,德奧遠東艦隊的實力明顯要強於英美遠東艦隊。

法國在安南就沒有建起什麼工業,主要是依靠殖民地地區的經濟作物來獲取利益。在德奧獲得這裡的統治權後,奧地利林茨鋼鐵廠在河口建立了一家鋼鐵廠。不過規模並不算很大,每年的鋼鐵產量只有10萬噸左右,主要是供應殖民地地區的修船及鋪設鐵路之用,並供應中國的廣西和雲南兩省。

在德奧兩國的援助下。北洋政府在中國已經建成了七家大型的鋼鐵聯合企業:武昌鋼鐵廠,包頭鋼鐵廠,蕪湖鋼鐵廠、宣化鋼鐵廠、太原鋼鐵廠、安陽鋼鐵廠和新餘鋼鐵廠,不過總的鋼鐵產量爲256萬噸,大約是日本的一半。

相比較而言,日本在軍人政府上臺執政之後,把“擴充國防軍備”擺在了第一位,其國內與軍事工業相關的行業發展迅速。在美國的支持下,它的鋼鐵產量達到了520萬噸,大約爲奧匈帝國的一半左右。不過,日本的鋼鐵生產大約一半的原料來自於美國的廢舊鋼鐵,其生鐵產量只有大約240萬噸。其中大約有一半來自於“滿洲鋼鐵”。

雖然從工業能力上對比中國方面稍差,但中國卻有着近5億人口,而且北京政府擁有大約180萬的陸軍,而且其中大部分部隊都是換備了德奧重型武器的所謂“德械師”,其戰鬥力並不遜於日本。

在歐洲時,穆勒還完全感受不到這個世界的緊張局勢,法國雖然因爲產生極權政府,局面令人感到有些擔憂,但即使是奧匈帝國在工業和軍事實力上都能全面壓制法國。何況還有一個更爲強大的德國和奧匈帝國站在一起。

英國人已經被排除在了歐洲體系之外,德奧聯手主宰着歐洲大陸的事務。意大利人也投靠了德奧同盟。實際上無論是工業還是軍事力量上,德奧還不能夠感受到威脅。俄國已經受到了極大的消弱,而且一直被孤立。只是因爲美國的經濟危機,才使得英美的工業設備和技術纔開始擁入這個共產國家。但他們目前還只是在大規模的恢復階段。

但在遠東,局勢卻愈發變得嚴重。

蘇俄的實力已經在慢慢恢復,宣佈遠東共和國與蘇維埃聯盟合併,並且與中國邊防部隊發生過多次武裝衝突。很明顯,朱亞什維利已經決定準備先在東方動武了。若不是因爲德奧方面的警告,估計現在蘇俄紅軍已經越過大葉尼塞河,直接進軍遠東了。

而在中國東北,原來的東北王張作霖在1931年遇刺身亡,但日本人一直在用武力阻撓着北京方面的統一進程,雙方劍拔弩張,隨時都有可能爆發衝突。

相比較而言,雖然從奧匈方面“半買半送”得到了四艘“紅衣主教”級戰列艦,但十幾年下來,民國的海軍基本人沒什麼發展。到目前爲止,中國的四大船廠(江南造船廠、滬東造船廠、福州造船廠和廣州造船廠)也只獨立建造過六艘6000噸左右的輕巡洋艦,與日本相比,差距巨大。

這些年,由於德奧方面的壓制,日本並不敢明目張膽地使用武力在中國作出太過分的事情,但在軍人政府上臺之後,他們開始變得肆無忌憚,越來越不把德奧兩國的警告放在眼裡,而且日本國內的輿論也是一邊倒的反德奧宣傳。

究其原因,其背後一直有着美國人的身影。

德奧兩國一直在懷疑日美之間存在着秘密同盟條約。

由於歐戰的原因,美國一向視德奧爲全球最大的敵人,特別是在德奧主導了中國政府之後,美國人就轉而開始扶持日本。首先,在遠東多國干涉軍撤軍時,他們把海參崴和遠東地區的管理權移交給了日本,並在和英國的共同支持下,使得日本獲得了自伯力以東的原俄國遠東地區的“委託管理權”。其次,自從1931年開始,美國就在大大增加了對日本的貸款額度,在數十億美元國外貸款的支持下,日本得到了大量的重工業設備和工業原料,使得日本在不到六年的時間裡,鋼鐵產量提高了一倍。而且由於美國向日本輸出了大約十五萬臺機器設備,使得日本軍工生產在短短的數年之內,提高了數倍。

但確實沒有什麼證據能證明目前美國和日本已經結成了同盟。

正因爲如此,遠東的局勢更越發顯得動盪。

大國之間在某一地區的博弈,向來都沒什麼好事。()

81 目標阿非利加二一六二爭端39 利益二48 海軍司令部44 對策145 冰島五270 挪威海二七一意大利三67 積蓄一一二七埃及戰記一九九斯卡格拉克十二六一海上之王116 蘇門答臘四四六普熱米爾二96 海嘯八一三三埃及戰記七九九斯卡格拉克十二173 大西洋戰局六四海上破交41 南京一109 生產58 重型航母61 高加索空戰三15 鋼鐵九七斯卡格拉克十二八飛機和無畏艦六五海上突破一二九埃及戰記三七十意大利二一三六激流二一五二察裡津三26 日本參戰二六兵制94 海嘯六四四東北戰線一四二海神之戟五11 海空對抗二61 高加索空戰三82 重返歐洲55 戰爭一72 挪威海四九八斯卡格拉克十一54 多事的冬天172 無奈的選擇121 廣西號的沉沒一三三超級無畏艦四一整軍30 支持一三一埃及戰記五三五海上示威一〇九託卜魯克二38 利益一101 轉折二20 西班牙黃金四79 黃色計劃二49 購艦58 重型航母八一東方的軍官生一四五海神之戟八51 欽州基地13 欽州一一四九曙光42 南京二135 奇襲紐約四五四新兵十博洛耶維奇155 琉球海戰三十三德國造船廠64 出埃及一三八海神之戟一三一強化德國海軍一五四翻版馬歇爾二129 菲律賓二一二九埃及戰記三81 目標阿非利加二四八圍點打援8八五比薩拉比亞三159 琉球海戰七108 庫班戰役四一四一海神之戟四114 蘇門答臘二9一一五日落法蘭西四51 欽州基地45 潛流三六宣戰120 蘇門答臘八一二一七月攻勢三一強化德國海軍一三六激流二100 轉折一98 海嘯十92 海嘯五57 準備期一四五海神之戟八61 高加索空戰三一三一埃及戰記五九九斯卡格拉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