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曲折離奇

正是因爲這樣,順昌帝對這個哥哥唯一的兒子倍加寵愛,別的侄兒都是加封郡王,唯有齊王獲封親王,日常供給甚至比順昌帝的親兒子都要好。

倘若雙橋齋是齊王的產業,是沒人敢冒着誣陷齊王的風險用雙橋齋的紙來犯案的,只除了齊王自己!

想到這兒,薛子楨又疑惑了:“倘若這次的事真的是齊王指使的,他又圖什麼?”

薛丹臣知道女兒聰慧敏銳,有些事情也願意與她分析,遂道:“如今太子根基穩固,對於諸位弟弟和堂弟,卻是不疏遠也不親近,齊王光有皇上的寵愛還不成,還得有屬於自己的人脈關係,萬一哪一天皇上……”

薛丹臣沒往下說,薛子楨卻明白了,如今齊王的顯赫都是順昌帝給的,順昌帝在,這份恩寵自然不會變,順昌帝若不在了,皇上換人做了,那麼這份恩寵會怎麼樣就不好說了,畢竟新君也有自己信任的人,齊王即便願意表忠心,也未必會被接納。

所以齊王急於招攬人才,想等新君即位前就站穩腳跟,這次科舉舞弊案,應該也是出於這個目的。

雖然科舉出現了舞弊,但總不能把這一科的舉子都棄之不用,最多會把查出來的人都剔除掉,剩下的重新排名罷了。

薛子楨趕忙看向了薛丹臣,薛丹臣見薛子楨如此敏銳,又是欣慰又是自豪,笑道:“我已經去禮部問了,皇上果然下旨讓禮部的人和翰林院的人一起把名次重新排一下,結果已經出來了,何有爲三個人都落榜了,前十名裡有九個他們的試卷上都有雙橋齋的印紋,毫無疑問,他們都是齊王的人!”

薛子楨很是意外:“齊王不怕人疑心麼?”

薛丹臣道:“這也是疑心的人不敢說,敢說的人沒注意到罷了,畢竟有你崔叔叔的事情在前頭,誰也不會想到還有人敢算計什麼,都巴不得這事早點過去,到時候齊王不就能渾水摸魚了?”

薛子楨道:“倘若真是齊王做的,那這次牽扯進去的人肯定少不了,每年科舉考試所用的紙皆是出自內宮造辦處,他想把雙橋齋的紙混進去,只怕在造辦處要有人才行,再加上考試的時候分發試卷的又只有三位考官……”薛子楨的神情裡滿是愕然:“既這麼說,除了崔叔叔,陳大人和胡大人定有一個是齊王的人了,不然齊王可怎麼確保讓自己的人拿到帶印紋的試卷呢?”

薛丹臣點點頭,道:“還有呢,等試卷收上來,還要重新謄寫一遍,那麼謄寫試卷的那些翰林中肯定也有齊王的人,他們先是用帶印紋的紙答題表明身份,然後在排名時由考官做一下手腳,讓這些人的名次要麼靠後,要麼落榜,等到你崔叔叔的事情一出來,皇上下旨重新閱卷,再將這些人的名次提前,也就不會引人注目了,他們是藉着你崔叔叔玩了一招障眼法啊。”

薛子楨道:“這事做起來不容易,留下的蛛絲馬跡也太多了,齊王難道不怕被人發現?”

薛丹臣道:“齊王積威已重,朝中誰敢得罪他?他能把這件事辦成,就足以說明他的黨羽衆多,根基頗深,即便有人察覺出什麼,細細一想也覺得害怕了,又怎麼會說呢?”

薛子楨道:“難道就任由他這樣一手遮天?不把他指出來,豈不是要崔叔叔做了替罪羔羊?”

薛丹臣安慰道:“這也不用擔心,我已經叫人把這個線索給霍靈璧送去了,他是錦衣衛指揮使,只要想調查,就沒有他不知道的事,就是齊王銷燬了證據,可還有雙橋齋的人呢,還有禮部存檔的考生試卷呢,斷乎不能抵賴的。我那日去見他,他倒是沒有端架子,雖然不肯讓我見你崔叔叔一面,卻也保證了,只要沒定罪,斷不會給你崔叔叔用刑的,這已經是難得了,頂多在牢裡吃點苦頭罷了。”

薛子楨這才鬆了口氣,回想起那天發生的窘事,又忍不住臉熱起來,當時她真是尷尬極了,壓根沒好意思打量對方,只是匆匆一瞥,好像長得很是英俊……

薛子楨趕忙把腦子裡這些亂七八糟的念頭趕跑了,掩飾道:“既然證據確鑿,父親何不稟告皇上?也好早早的把崔叔叔放出來。”

薛丹臣呵呵笑道:“這事可沒這麼簡單,畢竟皇上把這事交給了霍靈璧,霍靈璧剛上任,肯定指望着把頭一件差事辦好呢,我若是搶了他的功勞,不是平白得罪人麼?再者說,齊王也不是好得罪的,皇上對他向來縱容,上次他縱容奴僕侵佔百姓的田地,皇上也只是訓斥了一頓罷了,這次的事還真不好說,不過霍靈璧就不同了,他直接聽命於皇上,由他出面指證齊王,皇上會更相信些。”

薛子楨點點頭,想着不能見崔如嶽一面的事,突然想起了一個人,道:“我聽小釵說過,霍靈璧小時候曾經是太子的伴讀?”

周小釵是薛子楨的閨中密友,她比薛子楨大兩歲,已經嫁人了,夫君是護國公府的三少爺趙九經。

趙九經是正經八百的太子伴讀,陪伴太子一起長大的,當初薛丹臣從國子監去東宮教授太子啓蒙讀書,趙九經也是他的學生之一,因此趙家和薛家的關係也挺親近,倘若霍靈璧也曾是太子伴讀,即便不是薛丹臣的學生,總得和趙九經有幾分交情吧,到時候託趙九經從中說和,說不定能見崔如嶽一面呢。

薛丹臣道:“他說是太子陪讀,其實也只在宮裡住了半個月,隨後就去西北了,這一去十幾年,聽說年前纔回來,難不成你想託趙九經去說情?”

薛子楨道:“是啊,兩個人應該有交情吧?”

薛丹臣沉吟片刻,道:“既如此,試試也行,不過也不要太張揚,你悄悄告訴小釵就是了,成了最好,不成也不要勉強。”

薛子楨應了。

第二日,薛子楨先去秦家請秦方在她的紅梅圖上落印,出了秦家後就拐彎去了護國公府。

護國公府趙家與鎮國公府霍家並稱大周兩大世家,霍家出武將,趙家則出后妃。

當今皇后趙皇后便是如今護國公的嫡長女,趙九經是趙皇后的侄兒,自然也是太子的嫡親表弟了,在京城可謂是交遊廣闊,八面威風,倘若他開口了,霍靈璧應該不會不給他面子。

到了趙家,周小釵親自出來迎接,她穿着一襲玫紅色繡牡丹花的褙子,下面是大紅色的裙子,打扮的甚是富貴豔麗,只是神色有些憔悴。

薛子楨很是驚訝:“你這是怎麼了?”

周小釵與她關係親密,倒也沒什麼避諱的,道:“沒什麼,跟趙九經吵了一架。”

看她一副漫不經心滿不在乎的樣子,薛子楨的話反倒不知道該怎麼說出口了。

周小釵也是出自官宦之家,她的祖父當年曾位居內閣次輔,家中也曾顯赫一時,只可惜周家子嗣凋零,到了周小釵的父親這一輩,就只有兩個堂兄弟,且都沒什麼出息。

周小釵的父親周昌在世家雲集的京城獨木難支,很難出頭,索性託了薛丹臣幫忙,外放到了四川做知府,周小釵生母早逝,自幼跟祖母長大,後來又因爲周家傳家寶的事與她繼母鬥得天翻地覆,連自己的婚事也賠了進去,不得不委委屈屈的嫁給了紈絝子弟趙九經。

這夫妻倆誰也看不上誰,總是喜歡吵嘴,沒個消停的時候,可照薛子楨來看,趙九經待周小釵頗爲上心,周小釵心裡也未必沒有趙九經,偏偏都倔的很,誰都不肯先低頭。

看薛子楨欲言又止,周小釵道:“你向來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有什麼事只管說就是了。”

薛子楨道:“是有事,想讓你幫着求求情呢,你和趙九經吵架了,我這話反倒不好說出口了。”

周小釵瞭然:“是爲了崔大人的事吧,我都聽說了,正是爲這事跟他吵起來的。”

第七十八章 解決第一百零九章 大鬧(加更)第九十三章 周旋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處第一百零四章 黯然第九十三章 周旋第一百五十八章 婚事第五十五章 無心第七十九章 大婚第十九章 半信半疑第一百二十九章 見面第八十一章 界限第八十六章 憤怒第八十九章 出事第七十五章 花間第九十九章 除夕第一百三十四章 躊躇第一百四十章 了結第五十二章 逼迫第一百二十一章 說理第一百二十七章 變化第一百零六章 承諾第十九章 半信半疑第一百零八章 不甘第二十二章 情意綿綿第一百二十五章 意氣第一百三十四章 躊躇第三章 曲折離奇第八十二章 回門第一百章 道歉第五十六章 田莊第二十八章 百花爭豔第四十五章 心思第一百三十三章 初見第九十七章 求情第八十一章 界限第一百三十七章 雷厲第六十二章 突變第一百零五章 喜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意氣第一百五十三章 闖禍第四十六章 合夥第一百一十七章 託付第一百零一章 發怒第三十五章 無意插柳第七十章 出氣第二章 初露端倪第一百三十章 出事第一百五十八章 婚事第九十三章 周旋第九十二章 虎口第八十三章 爭執第一百四十七章 決定第二十八章 百花爭豔第七十四章 溫泉第六十八章 寄居第一百三十章 出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解惑第九十章 起疑第九十四章 獲救第四十八章 解釋第一百四十四章 婚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討好第一百三十四章 躊躇第一百三十五章 生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薨逝第九十三章 周旋第五十五章 無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生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定心第六十七章 盟友第六十五章 露宿第一百四十章 了結第一百一十章 真心第四十五章 心思第八章 急轉直下第八十五章 噩耗第三十六章 各懷心思第三十五章 無意插柳第十三章 脫穎而出第七十章 出氣第一百二十七章 變化第三十五章 無意插柳第一百四十四章 婚事第一百零五章 喜事第八十九章 出事第一百零二章 清算第一百一十七章 託付第五十章 算計第六十九章 心意第四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一百二十二章 怒氣第一百一十二章 問計第六十三章 意外第二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六十三章 意外第九十四章 獲救第一百三十五章 生子第六十一章 談話第一百零四章 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