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爭取

去慈寧宮……

這時候,大家都明白,最關鍵的時候到了。

或許在一炷香之前,所有人期盼着這一刻,可是現在,所有人都變得無比緊張。

終於來了,決定所有人生死榮辱的一刻,接下來發生的每一刻,都影響着自己的前途。

有人變得激動起來,雙拳攥緊。

也有人臉色露出幾分憂心忡忡之色,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鬥爭,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豪賭,可是任誰都知道,這場賭局,誰也成不了旁觀者。

縱然是手心捏滿了汗,也要硬着頭皮一路走下去。

楊廷和當機立斷,道:“老夫這便動身,去慈寧宮。諸公誰願同往?”

張進用幾人道:“願隨楊公同往。”

楊廷和只是點點頭,旋即帶着一干人,匆匆趕往慈寧宮。

趕去慈寧宮,爲的就是防止徐謙使壞,倒不擔心皇帝清醒之後撇下大家,和徐謙謀議遺詔之事。

沒有楊廷和的參與,所謂的遺詔,就是一紙空文,效應並沒有多大,到時直接說,是徐謙謀同黃錦制的僞詔就可以了。而事實上,這種事黃錦已經做過一次,歷來大家對太監僞造聖旨的事,都是深痛惡絕,因此這奏疏,不是楊廷和親自草擬,並不能服衆。

眼下最重要的是,說服兩宮太后,在這方面,楊廷和也有信心。

他飛快帶着一干大臣,到了慈寧宮,命人通報之後。裡頭已經有太監請他們進去。

張太后和王太后二人都在這裡,二人顯得有些六神無主。顯然雖然明知會有大變,可是當事情發生在了眼前。這兩個女人,還是不能做到聞變不驚的地步。

徐謙則是坐在一側,並不吭聲。

楊廷和等人賜坐之後,各自坐下,目光看着張太后,又看看王太后,誰也沒有說話。

無聲即是一種表態,這個時候若是滔滔不絕,反而讓人疑心不關心天子的生死。

在場的人。自然都是演戲的高手,至少一臉的苦瓜相,卻還是要做出來的。

徐謙臉色灰沉,良久之後,道:“有些話,不該說也得說,陛下即將大行,國不可一日無君,假若天佑大明。陛下待會兒醒轉,能夠草擬遺詔那是最好。可是凡事,都要做最壞的打算,陛下從前。一直屬意皇子朱載基,而中山王殿下雖然年幼,卻有鴻天福相。異日必定大貴,所以微臣以爲。太后應下懿旨,早作謀劃。以防不測。”

羣臣誰都沒有做聲,可是有人暗暗點頭,也有人露出不滿。

這個時候,楊廷和再不出馬是不成了,楊廷和咳嗽一聲,道:“中山王殿下確實有鴻天福相,也自然是貴不可言,陛下只有一子,中山王殿下理所應當應當克繼大統。”

徐謙淡淡一笑,抿抿嘴,知道他還有後話,所以也不打斷。

楊廷和正色道:“可是君事即是國事,兩者不能切割,也切割不開,眼下適逢內憂外患之時……”

徐謙道:“內憂外患,何來的內憂外患?”

楊廷和道:“韃靼虎視眈眈,倭寇尚未釐清,朝廷內部又是朋黨林立,這不是內憂外患?”

楊廷和說的有道理,不過任何事都有兩面,同樣是嘉靖朝,你可以說他是最好的時代,也可以說它是最壞的年代,若往好裡說,可以說新政的出現,使得商貿繁榮,城市人口劇增,百姓的生活有所改善,歲入暴增,以這個標準來看,確實是盛極之世。

可是往壞裡說,商貿的繁榮,使得大量的田地荒蕪,鄉間的勞力劇減,爲了商賈的利益,戰爭越來越頻繁,大量的人充作了炮灰,城裡的工人雖然生活改善,可是體力勞動比之鄉間更加繁重,許多地方,充斥了女工和童工,甚至許多人,需要勞作七個時辰以上,所得的,也不過是勉強的口糧和一年四季的幾件新衣而已。與此同時,大量的財主和工坊主們卻是腰纏萬貫,夜夜笙歌。

正如雙城記中所言: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徐謙並沒有自大到,他的所謂新政,能讓所有人得益,事實上,新政提供的,不是一個新的生活,一個必須走過的道路,但是徐謙自己也不能保證,新政能帶給所有人滿足,也不可能出現盛極之世。

Www▪тTkan▪CΟ

因此,無論是盛世還是內憂外患的亂世,靠的都是一張嘴皮,徐謙可以誇大他的好處,但是楊廷和照舊可以點出無數的問題。

這一點上,徐謙無可反駁。

而張太后和王太后二人,則是看看楊廷和又看看徐謙,顯然她們並沒有太多的主見。

楊廷和繼續道:“眼下這個時候,應當以社稷爲重,幼主若是登基,於國不利。微臣的淺見是,可以召賢明的藩王入京主持大局,立中山王殿下爲太子。”

果然如此,徐謙早已料到,楊廷和打的就是就是這個主意,現如今終於說出了意圖,徐謙心裡冷哼。

這種事,確實有先例可循,可是先例裡頭,英宗皇帝被俘,他的弟弟代宗皇帝繼位,原本大家的意思也都很明白,就是代宗皇帝死後,便是英宗皇帝的兒子登基。可是話雖如此,代宗肯嗎?爲此,整個朝廷鬧了好幾年,若不是此後英宗政變,拿下了代宗,英宗的子嗣,只怕一輩子都別想進京了。

徐謙淡淡道:“若是命藩王入京,是做天子呢,還是代政呢?”

楊廷和看了張王二太后一眼,道:“名不正則言不順,應立天子,再立中山王爲太子。”

徐謙微笑:“不知誰可爲天子?”

楊廷和不做聲了,這句話以他的身份說出來有忌諱,不過他不說,卻是有人說,張進用道:“益王殿下素來賢明,可以代政。”

其他幾個大臣也紛紛搖頭晃腦道:“兄終弟及,實在是不得已而爲之,只是眼下情勢如此,也不得不如此,娘娘賢明,此事關乎社稷,切要以大局爲重。”

若是沒有徐謙,沒有主見的兩個太后,只怕早已一口答應。

理由很簡單,大臣們是專業人士,至少在兩個太后看來就是如此,大家衆口一詞,說是假若不這樣做,可能連大明的江山,都不能保全,這個時候,兩宮太后會怎樣想?

王太后顯然是不樂意,說到底,藩王和她沒有任何關係,而朱載基,卻是自己的親孫子,這一點,她分的很清楚。

倒是張太后,此時有點動容,她還是頗爲深明大義的,心知大臣們所言,頗有道理,而且她並沒有私情,無論是朱載基還是其他藩王,其實她都是第三者的態度,所謂旁觀者清,她自然也有自己的想法。

朱載基登基,她照舊是她的太皇太后,畢竟不是朱載基的祖母,其實沒有多大關係。而其他藩王入京,其實就和當年正德駕崩之後的局勢差不多,雖然也是外人,可是不管怎麼說,只要自己拍了板,人家至少還記得這份恩情。

張太后的處境其實和眼下的張皇后差不多,劉貴人又兒子,而張皇后卻是沒有,劉貴人的兒子若是登基,那麼張皇后不是中山王的生母,最後遲早會被靠邊站。可是這個時候,若是藩王入京,人家多少還會感激你,知道若是沒有你從中謀劃,自己也做不成這個皇帝,所以對張皇后來說,與其讓劉貴人的兒子做皇帝,還不如送給別人。

這裡頭的心思,可謂不深。每一個深宮中的女人,都深諳此道。

張太后眯着眼,雖然沒有做聲,也沒有表示支持,可是在不經意的時候,卻是點了頭。

楊廷和自然也已經關注到了張太后的態度,事實上,他不指望能說動王太后,因爲王太后有切身的累關係,他要努力的,就是說動張太后,張太后在宮中雖然未必及得上王太后,畢竟王太后有嘉靖撐腰,可是王太后在外朝的影響卻是驚人,一方面,嘉靖的天下,本來就是張太后拍板給嘉靖的,另一方面,弘治皇帝的影響極大,便是現在,許多人都在懷念弘治皇帝,許多人私下裡將嘉靖和弘治皇帝比較,大多都是搖頭,張太后作爲弘治皇帝的皇后,大家對弘治皇帝的懷念,自然也就轉到了張太后身上。

假若這個時候,只要張皇后肯擬一道懿旨,那麼一切的事,都可以變得名正言順,便是當年嘉靖入京,也是張太后親書懿旨一封,因此,張太后的態度,格外的關鍵。

()

第565章 破家滅門第582章 共度時艱第683章 十萬火急第311章 打人是可以不犯法的第490章 窮寇第127章 金錢都是浮雲第624章 帝相爭執第714章 身不由己第697章 太子千歲第483章 我即是聖第251章 你死定了第646章 不能不義第8章 誰是賤役第477章 徐某人閃亮登場第330章 上陣父子兵第436章 不自量力第8章 誰是賤役第229章 什麼叫做背景深厚第656章 早知今日 何必當初第456章 你惹到了我第725章 重賞第564章 霹靂總督第489章 敕命第142章 建功立業只在今日老虎求安慰第424章 兵變第489章 敕命第90章 挖坑者死於坑第260章 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44章 三司會審第464章 完蛋第287章 嚴師出高徒第321章 廷議第717章 囂張部 堂第5章 欠債還錢第640章 糖衣炮彈第412章 王法第510章 我說什麼 就是什麼第196章 聖旨是可以倒賣的第492章 皇帝怒了第708章 大動干戈第203章 內閣待詔第79章 讀書人沒一個好東西第641章 升任尚書第233章 上貢好處多第663章 居心第172章 中了第408章 世事總無常第38章 應考第133章 人證物證第339章 高升第229章 什麼叫做背景深厚第382章 爭鋒相對第678章 內閣人選第497章 厚道人第182章 朋友,你是來賣萌的嗎第19章 坑的就是張家第9章 坑的是你第242章 鳳顏大怒第299章 六首第82章 提學點案首第486章 大變第500章 告捷第372章 龍爭虎鬥第442章 大功一件第427章 殺第619章 高升第743章 再說一遍第676章 致命一擊第249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678章 內閣人選第98章 宮裡的窩窩頭很好吃第373章 好色第206章 你以爲你是御使?第697章 太子千歲第469章 侍讀學士徐謙第649章 咬牙拼了第204章 三喜臨門第592章 左副都御史第625章 升任總督第285章 運籌帷幄第28章 張家服軟第321章 廷議第481章 亞聖第593章 如意算盤落空第608章 衝突第53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574章 佛擋殺佛第177章 御劍第207章 好茶第707章 動粗第174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561章 某個孩子他爹第75章 讀書好第51章 連中小二元第151章 打臉第195章 受命於天而受制於臣第653章 打的就是朝廷命官第754章 真正的敵人第60章 手眼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