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開府建牙

廷議不過是走個形勢,此時朝中本就亂作一團,大多數人,都不敢輕易表態,一個個都是模棱兩可,現在朝廷正值洗牌,誰知道下一刻誰家會清算到自己頭上,帶着這種擔憂,在廷議上,關於徐謙的章程,居然是在一陣沉默中通過。

宮中批准,內閣又無話可說,戶部的改革順理成章。

徐謙的聲望,也到達頂點,他親自在部堂裡開始部署改革事宜,籌辦錢糧局、稅局、設監察局,收稅,入庫,錢糧調撥的大權幾乎集於一身,大量的王學官員被蒐羅進來,各地招募稅員,招募稅兵。

而稅員大多來自直浙,倒不是故意歧視北人,大多數讀書人,並沒有受過專業的算數訓練,而直浙的學堂源源不斷的訓練了這些人才,因此,戶部進行了一次大考,幾乎直浙學堂的算學生員,幾乎力壓其他各省。

稅員工作輕鬆,雖不算官,可是薪水卻是豐厚,如此情況之下,自然使人趨之若鶩。

徐謙這一段時間很忙,幾乎忙得腳不沾地,新的衙門出來,都要進行指導,而且大量人才的任用,也不容疏忽。

忙活了十幾天,總算是搭了個架子,而接下來,就是按部就班了。

恰在這時,朝廷的程序終於走完,奏疏傳來,敕徐謙爲天賜公,一下子,京師又是咋舌。

天賜公,恆古以來,也沒這樣的爵位啊,倒是和正德時的威武大將軍差不多。如此顯赫,而且有亂搞之嫌。這顯然,讓人覺得不妥。

只是大勢所趨。陛下恩准,內閣呢,顯然也沒功夫搭理,再加上王黨亦是默不作聲,其他人羣龍無首,零星的反對了一下,事情就算徹底定了下來。

由於徐大人權利達到頂點,此時來徐家跑官的不少,都希望能再戶部裡頭安插一個差事。戶部的差事畢竟太豐厚,比如說從前的時候,你在兵部,在工部甚至是在禮部,油水都是不小,就說兵部,想着法子拿了筆銀子之後,便是軍餉了,而軍餉兵部卻是可以截留一筆。這是規則,下頭的武官自己屁股也不乾淨,所以誰也不會做聲,截留之後。就是大家一起發財,人者有份,只是多少的問題罷了。可是現在呢。錢糧局握住了財權,兵部要折算今年的軍餉。或者折算需要採買的軍械,折算之後。將章程一式兩份,一份送內閣,一份送戶部,內閣若是批了,那也未必有用,因爲戶部可以駁回,幾經拉鋸之後,就算準了軍餉,那也不會讓戶部過一道手,而是由錢糧局統一調撥出來。

如此一來,等於是兵部的油水徹底沒了,便是工部其實也差不多,就算撥了下來,比如福建要修一個工程,銀子直接打到福建,工部當然要委員前去督促,可是錢糧局也要插一腳,前去監督錢糧的核算。 ωωω▪ttκΛ n▪¢O

大家還有飯吃嗎?這所謂的戶部改革,改的固然是戶部,實則卻是要大家的老命。

大家算是看出來了,戶部自行其是,鬧出了個小內閣,利用錢袋子,控制住所有人。

再加上加了個天賜公,每日前來道賀的人絡繹不絕,無論大家帶着什麼心思,每日總是走馬燈似得貴客臨門,徐謙上值時要忙,下了值,卻還是別的消停。

而此時,徐謙的家庭會議也在子夜時分開了。

之所以要開家庭會議,乃是因爲聖旨中所言,準天賜公至杭州,開府建牙,既是如此,那麼徐家也沒什麼扭捏的,自然是奉旨行事。

只是開府建牙,選址最是關鍵,而且還得讓信得過的人徐家人去督促,在選址的問題上,徐昌道:“杭州城最好的地段,就在西子湖畔的五馬街,許多衙門也都坐落在那兒,不過那裡人口稠密,要買地,天賜府的規模也是不小,只怕到時候,花費也不小,爲父的意思是,既然要建,就要建最好的,銀子嘛,倒是有的是,咱們族裡人也不少,正好藉着這這天賜府安置一下,多設一些別院,自家人嘛,雖然分房,但是不要分家。”

徐昌在這方面,極爲保守,畢竟年紀大了,年紀越大,思想越是如此,其實這是另一種形式的落葉歸根。

不過他的提議弊病也多,徐家有戶籍五十多,人口兩百餘,假若分五十多個別院,徐家自己又要有偌大的院子,既是天賜公府,還得專門開闢一些公房,這宅子的佔地,怕是要遠朝一個村了,一千畝的土地都未必置辦的下來,這麼大的土地,又要建在城市的中心位置,佔據最好的地段,單單購地,沒有一百萬兩銀子都不可能,而且極有可能引起許多糾紛,畢竟許多人在那兒有鋪面,這都是金母雞,能下金蛋的,誰肯出售?

而且,這麼大個宅子設在城市中心,太過樹大招風了。

徐謙苦笑道:“爹,你這不是讓兒子爲難嗎?銀子咱們家是有,可是許多事,未必就是銀子能辦到的,雖然可以讓官府去收地,可是兒子以爲,沒有這個必要。”

徐昌瞪他一眼:“這麼說,你有主意?”

徐謙沉吟道:“沒必要在杭州城,靠着杭州不遠有一處杏花村,索性在那裡購置土地,同樣一百萬兩銀子,咱們可以買下上萬畝土地來,而且那裡靠着碼頭和新築的道路也近,只要好好規模一下,拿出兩千畝土地來建宅子,除了天賜府,再讓咱們徐家各家在附近自己修建院子,銀子,我們可以出,但是最好不要並在一起,在一起,別人會怎麼看?一個天賜府,比大高玄殿規模還要宏大。”

徐昌皺眉:“杏花村那兒並沒有什麼人煙,豈有公候府邸修建在那裡的道理?”

徐謙微微一笑,道:“現在沒有人煙,以後就有人煙了,爹,現在杭州多得是一擲千金的豪富,這些人,城裡有宅子,可是呢佔地都有限,可是城外頭置宅,又有許多不便,可是咱們若是先做了表率,而後在杏花村一帶好好把道路和下水道都修葺一下,把附近沿河的河堤也都美觀一二,到時候,還不曉得多少人要去那兒購置土地,興建宅邸呢,用不了十年,那兒便是一個新城,而咱們事先買好了地,地價一漲,這從前花銷出去的銀子不就掙來了,咱們又是最先興建宅子的,佔據的也自然是最好的地段,況且,這是一塊新地,可以自己好好規劃一下,往後呢,其他人要建宅子,都必須得按着規矩來,如此,就不如老城那般雜亂無章了。”

徐謙說的頭頭是道,徐昌雖然有些不願,不過聽到宅子規模超過了大高玄殿,又太過樹大招風,倒也警惕起來,覺得徐謙說的不是沒有道理,只好道:“只是這事兒,讓誰來辦?”

徐謙道:“銀子咱們有,交給杭州知府來辦吧,他會盡心。”

議論過後,徐昌不由感嘆:“想不到啊想不到,想不到咱們徐家會有今日,天賜公世鎮直浙,署理軍民事務,哎……這和雲南的沐家是等同了,便是一些藩王,也未必有咱們的聲勢。是了,既是開府建牙,肯定要招募幕僚和護衛,聖旨中准予建兩衛,按照規矩,一衛就是七千五百人,兩衛就是一萬五,你怎麼看?”

徐昌開始在許多事上都徵求徐謙的意見。

徐謙沉吟道:“不必這麼多,建一衛就可以,這事兒,我想請周泰來幫襯。”

周泰本是皇家學堂的教官,不過他年紀大了,後來徐謙在浙江任巡撫的時候就任了幕友,如今頤養天年,可是現在,又不得不請他出山,操練衛隊。

徐昌道:“老周還是信得過的,好吧,就這樣辦。”

一旁的幾個徐家子侄都沒有吭聲,徐謙父子二人說話,確實沒有他們插口的份,見二人商量定了,也俱都眉開眼笑,這是託了徐謙的鴻福,按照徐謙的意思,雖然他們的家人不可能入住天賜府,可是在府外都要給大家建宅,銀子嘛,也是徐昌這一房裡出,這就等於,大家平白在老家置產,而且背靠着天賜公,這天賜公地位比之直浙總督還要牛氣幾分,將來子孫後代,都沒什麼可擔心的,大家只要安心在京師經營自己的事業即可。

徐福倒是想起什麼,道:“不曉得除了買地的銀子,其他的花費要準備多少?”

徐昌道:“不是說了,要建就建到最後,省的將來不夠,我和謙兒爺兩也攢了不少銀子,錢財是身外之物,也不在乎了,有多少花多少,現在還有兩百餘萬銀子,得把附近的道路修葺一下,還有附近的碼頭,此外呢,還要建個族學之類,前前後後,兩百萬兩紋銀顯然也足夠了。”

……………………………

第169章 御賜第637章 法不責衆第724章 捷報頻傳第94章 不識擡舉第37章 背水一戰第540章 論戰第33章 誰纔是傻瓜第66章 有點意思了第560章 格殺勿論第244章 三司會審第747章 誅殺黨羽第650章 漲了 漲了第567章 回京第694章 人艱不拆第269章 錦繡文章第347章 動手第645章 平反第19章 坑的就是張家第445章 徐侍讀翻雲覆雨第633章 這是挑釁第404章 這就是水平第437章 北鎮府司爭鋒第650章 漲了 漲了第353章 閃亮登場第268章 謎底揭開第20章 擊鼓鳴冤第57章 別惹我第36章 後孃養的第635章 暗潮第627章 恭喜你 你被坑了第164章 你完了第576章 軍機第575章 指揮使僉事第630章 新政推廣第648章 這纔是強大第707章 動粗第524章 有組織有預謀的搶劫第500章 告捷第461章 軒然大波第138章 小子 終於抓住你把柄了第551章 強買強賣第105章 箭在弦上第295章 過關第742章 號角第5章 欠債還錢第228章 學堂第128章 放馬過來第52章 不畏強暴徐生員第750章 無路可走第547章 財源廣進第184章 陰刀子,下絆子第635章 暗潮第733章 兩宮支持第674章 各懷鬼胎第612章 要動手了第505章 取而代之第107章 御書第618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668章 驚天動地第618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345章 取而代之第212章 皇親第220章 王八國戚第5章 欠債還錢第709章 征討第383章 整人第370章 無毒不丈夫第701章 雌威第302章 暮登天子堂第89章 曙光第763章 衆望所歸第745章 殺人第228章 有朕親臨第622章 總督人選第436章 不自量力第259章 助你一臂之力第101章 攤牌第577章 暖閣爭議第502章 京師震動第528章 一騎絕塵第443章 你惹到我了第588章 謎底揭開第59章 濁流知府第667章 鬥爭不是請客吃飯第386章 你們死定了第257章 楊公威武第716章 你犯事了第522章 大勇第503章 功勞太大第109章 水太深第19章 坑的就是張家第593章 如意算盤落空第99章 天子第669章 入宮第226章 宮中過問第200章 貓吃老鼠,老鼠吃象第563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325章 大獲全勝第686章 全被坑了第446章 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