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戶部 內閣之爭

對楊廷和和楊一清來說,徐謙現在的作爲就是逼宮。

莫說是楊一清,便是楊廷和,若是在其他的事上可以退讓,但是在奪權這件事上,是萬萬不肯退後一步的。

他的眼眸眯着,並不吭聲,冷眼看着楊一清和徐謙爭吵。

“廷議?懸而不決的事才廷議,至於荒謬的事,召開廷議做什麼?”

雖然明知就算是廷議,也絕不可能通過這個章程,但是爲了杜絕以後隔三差五提這樣的章程出來,楊一清認爲,便是廷議討論都沒有必要。

徐謙卻是冷笑,他當然清楚,自己能走這戶部尚書並不是來自於內閣大臣們的恩典,而是這些人需要自己擦屁股,在他們眼裡,自己更像是一塊抹布,有用的時候用一用,沒用的時候就是眼中釘肉中刺。

徐謙並不怕得罪他們,因爲事實上,雙方早已到了勢同水火的地步,徐謙正色道:“如何荒謬,難道現在戶部還不夠荒謬嗎?戶部的規章制度一日不改,遲早,這社稷就要死在這種荒謬上頭,現如今我主掌戶部,算是臨危受命,所以這個章程若是不能通過,一切的責任,都和徐某無關。”

“好一個推卸責任。”楊一清笑的更冷了,道:“可惜,現在還輪不到你說了算。”

徐謙平淡的道:“不是徐某說了算,也不是你一人說了算,朝廷自有自己的規矩,所以纔要廷議討論。”

楊一清正要反駁,楊廷和卻是微微一笑。道:“廷議也無妨,明日廷議吧。事情就這麼說了,徐部堂滿意了嗎?”

徐謙微微一笑。道:“滿意談不上,這是朝廷的規矩,莫非有生員省試,也有滿意不滿意之說嗎?規矩如此,只是一切都依着規矩辦而已。”

楊一清頜首點頭,態度冷淡,道:“不過老夫醜話說到前頭,你這章程,就算是廷議討論。也斷不會有多少人附議,你明白嗎?”

徐謙正色道:“至少也要讓下官心服口服纔是。”

留下這句話,徐謙告辭出去。

內閣裡頭的火藥味顯然還沒有散去,楊一清拍案而起,怒道:“楊公何必答應他,你難道不明白,這徐謙素來詭計多端,他既然非要廷議,想來這廷議必定有問題。是了,楊公有沒有想過,廷議若是雙方僵持不下,最後是要天子裁決的。多半徐謙打的就是這個主意。”

廷議是對一些大事進行討論,可是一旦雙方懸而不決,激烈爭執之後依舊沒有結果。那麼按照規矩,就該報入宮中。讓天子來做這個決定,而傻子都知道。天子和徐謙關係莫逆,想來這徐謙,要的就是製造出廷議爭執未果的局面,最後再請天子出面,得到一個有利自己的裁決。

楊一清眼中冒火:“一旦天子準允,那麼這徐謙就當真名爲尚書,卻是事實閣臣了,就算不入閣,權柄之大,也讓人難以想象,這絕對不是鬧着玩的事,一旦如此,楊一清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楊廷和卻是心平氣和的道:“你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可是他是戶部尚書,非要召開廷議,商討這份章程,莫非攔得住嗎?你不要忘了,他已經不再是那個侍讀學士,也不再是那個巡撫,是那個總督了,他現在已經是戶部尚書,按理,戶部商戶要求召開廷議,這是理所當然的事,若是斷然否決,彈壓的越兇,反而給了他口實。爲政,不可置氣,既然請了他去戶部,那就該忍受他這戶部尚書的挑釁。”

楊一清拉下臉來,楊廷和這語氣,頗有幾分教訓的意思,也只是因爲他和楊廷和關係極好,否則多半以爲楊廷和是要藉機敲打自己了,不過也可看出,表面上楊廷和心平氣和,只怕這個時候也很是惱火,否則不會說出這番話出來。

楊廷和繼續道:“你的擔憂,老夫也知道,不過你也不必憂心,他討論他的章程,我們爲何不討論我們的章程?這次廷議,既是徐謙的機會,其實,也是內閣的機會。”

楊一清一頭霧水,道:“楊公此話何解?”

★тt kдn ★¢O 楊廷和正色道:“立即擬定出一個章程,可以借鑑一些徐謙的觀點,不過要爲我所用,比如稅局,這就可以借用,只是這稅局,要獨立開去,就如刑部和大理寺一般,你明白了嗎?”

楊一清頓時如迷糊灌頂,一下子開悟了。

妙啊。

徐謙的章程裡頭,最重要的就是稅局,稅局負責制定稅制,負責收稅,楊廷和說效仿大理寺和刑部,其實就是將戶部和稅局分開,戶部的要求是將稅局置於戶部之下,以便協調,可是內閣這邊,可以效仿這個刑部和大理寺的體例,把稅局獨立於戶部之外,於是乎,戶部依舊還是管庫房的,而稅局地地位和大理寺等同,品級比戶部低一些,但是權利大,可以直接讓內閣直接管理。

這麼做,不但解決了當下的問題,增加了歲入,而且可以一腳把徐謙踢開,讓內閣自己來幹,沒有了稅局的戶部,就好像悲劇的刑部一樣,只怕將來的地位,連刑部都不如。

想當年秦漢之時,主掌刑獄的廷尉可謂風頭無邊,便是三公見了,都得繞着道走,親王犯法,廷尉署理,官員犯法,亦是廷尉處理,至於各州的百姓的刑獄,統統都在廷尉管轄範圍之內。

只是可惜,廷尉到了明朝,職責卻是一分爲三,一個是大理寺,一個是刑部,一個是都察院,刑部原本掌着司法,在六部之中本來不低,可正是因爲這樣的分權,使得刑部的地位很是尷尬,甚至連工部都不如。

戶部若是這個時候,另設了一個稅局,怕是也要落地鳳凰不如雞了。

楊一清精神一振,道:“楊公如此一說,我倒是覺得可行,只是明日廷議,徐謙爲首的一批人肯定要竭力反對,又當如何?”

楊廷和笑道:“那麼……是他徐謙的人多,還是我們的人多?再者,廷議是你我支持,什麼人應當參與,這是你我的事,到時候,支持徐謙的只有徐謙自己,他一個人反對,又有什麼用?這不算懸而未決。”

楊一清不由笑起來,他算是明白意思了,這其實也是廷議的漏洞之一,表面上看好像很公允,各部還有各監寺的主官都可以要求討論一些大事,可是主持的卻是閣臣,閣臣若有偏向,其實廷議的結果,往往都會對內閣有利。

假若只是有一個人反對,而同意的卻是絕大多數,內閣可以直接拍板定案,自然不必去請天子裁決了。

楊一清道:“不錯,這還只是其一,這稅改是徐謙提出來的,到時必定阻力重重,咱們藉着他的名義稅改,將稅局獨立出去,到時天下人紛紛反對,首先罵的也是他徐謙,這是一舉多得的妙策,如此說來,老夫今夜是不能睡了,得好好主持一下內閣的章程。”

楊廷和微笑,道:“要多注意自己的身子。”

楊一清哈哈笑道:“無妨。”

接着,楊廷和立即下文去了翰林院,抽調了不少侍讀和學士,參與章程的修訂,畢竟是剽竊別人的成果,所以並不擔心花費太多時間,一夜功夫,大致時間也是足夠。

楊廷和則是開始挑選入宮廷議的名單,讓人下了條子,徐謙在一些高官中,主要的黨羽是在刑部還有大理寺,除此之外,禮部也有一個,他完全可以藉口此事和禮部、刑部無關,只邀吏部、工部的一些頭腦人物參與。

…………………………

“徐部堂。”

如今以爲貴爲翰林學士的師兄謝正來訪。

徐謙從宮裡出來之後,便沒有去部堂,直接回了家,緊接着,謝正就登門了。

謝正在翰林院,翰林院這個衙門人多嘴雜,而且又接觸高層,所以對許多的事都多少知道一些,現在他來拜訪,一方面是來見一見這個師弟,無論如何,這個師弟算是真正混出頭來了,而謝正在仕途其實並不太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怕是和他爹分不開關係。

他爹名望極大,而眼下朝中的閣臣們自然不希望讓人想起那個遠在浙江的人,哪個做閣臣的,願意在別人光環之下,所以對謝正,大多都是敬而遠之的態度,他們既不會爲難你,但是也絕不會刻意提拔。

謝正的人生,本來就是悲劇,只是徐謙的發跡,卻讓謝正突然意識到,自己未必就是悲劇,自己的老爺子雖然坐享空名,卻沒有一點能提攜他的權利,可是他還有一個師弟,這個師弟,現如今也是半隻腳踏入內閣的人物。

……………………

第527章 新政如生意第663章 要命第478章 徐學士成香餑餑第322章 誰的底氣足?老虎求安慰第583章 人心第205章 爲君分憂第25章 令人髮指第270章 終於放榜第643章 反攻倒算第320章 對決第401章 久別重逢第334章 請君入甕第533章 拿下第530章 殺雞儆猴第307章 聖旨引發的血案第182章 朋友,你是來賣萌的嗎第242章 鳳顏大怒第358章 漢賊不兩立第75章 讀書好第341章 驚天動地第484章 重磅消息第182章 朋友,你是來賣萌的嗎第273章 我再拜第544章 殺人父母不共戴天第626章 勝之彰武第255章 栽培第574章 佛擋殺佛第63章 你配嗎第14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49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356章 送你一程第373章 好色第124章 是騾子,還是馬第53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428章 水落石出第645章 平反第605章 至德至賢第753章 勸進第294章 掀桌子翻臉第290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352章 大鱷第141章 聖旨下第644章 有樂子瞧了第52章 不畏強暴徐生員第329章 皇家第586章 翻桌子抄傢伙第638章 你知不知道第653章 打的就是朝廷命官第359章 得理不饒人第263章 項莊舞劍意在何人第213章 玩出花樣第391章 老東西,你老了第397章 雞賊的皇帝第359章 動手第19章 坑的就是張家第212章 皇親第126章 重賞第388章 人神共憤第594章 徐謙的功勞第640章 糖衣炮彈第332章 報復第260章 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324章 下民易虐 上天難欺第201章 找麻煩的來了第153章 展翅高飛第717章 囂張部 堂第616章 情義第507章 明朝好太監第144章 好說,好說,一切好說第583章 人心第647章 殺雞才能嚇猴第601章 決勝第276章 有美玉於斯第271章 中了 中了第178章 幸福的錦衣二代第750章 無路可走第206章 你以爲你是御使?第247章 該當何罪第689章 有聖旨第409章 世事難料第401章 久別重逢第487章 又瘋了第680章 開府建牙第155章 送你歸西第62章 我需要作弊嗎第641章 升任尚書第708章 大動干戈第622章 總督人選第257章 楊公威武第36章 後孃養的第653章 打的就是朝廷命官第513章 娶妻第254章 國子監第386章 你們死定了第220章 王八國戚第361章 殺人誅心第358章 算賬第299章 六首第287章 嚴師出高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