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陰謀得逞

身爲工部尚書,鄭衝也不是傻子,戶部這麼做固然是能解決問題,可是戶部的問題解決了,工部的問題就出來了,工部最大的油水就是工程,到時候戶部弄個錢糧局出來,往後這工部說的話還算話嗎?

原本這工部在六部之中本就不起眼,現在連這點油水都沒了,這工部還會有地位嗎?

鄭衝冷笑,道:“徐部堂的話說的有幾分道理,不過要解決戶部的難題,其實說白了,無非開源節流四字,又何必要弄的如此麻煩,比如徵商稅,這即是開源,各部制衡,才能節流,你的章程裡頭,說什麼取之於商用之於商,這銀子徵上來,全部浪費在這裡頭,又是什麼巡捕廳又是興建學堂,而且還是教授僞學和雜學的學堂,這是節流嗎?簡直就是荒謬,此事,老夫是萬萬不同意的。”

他最先表明白了態度,其他幾個工部的人見狀,亦是道:“鄭大人所言甚是。”

他們話音落下,有人冷冷一笑,卻是左都御史劉芳,劉芳厲聲道:“本官也同意鄭大人的說法,戶部自行籌辦巡查,督辦各府縣的差役,這是要將都察院置於何地?”

都察院在各省都有巡按,還有分道的御使,可以說,所有的官吏都在都察院的掌控之下,現在這稅局想脫離都察院的掌控,身爲左都御史,劉芳除非瘋了,纔會首肯了這個章程,京師的各個衙門,哪一個不在奪權。就怕自己的干係小了,稅局收取商稅。這裡頭有多少油水?都察院若是不摻上一腳,他如何給院裡的御使們交代?

這是原則的問題。絕不能退讓。

徐謙淡淡道:“這麼做,也是有其道理,畢竟稅丁是吏,並非是官,巡按要督辦,難免會有疏忽,再者,稅丁徵銀,涉及到的乃是錢糧的清算問題。巡按並不精於計算,也未必能看出蹊蹺……”

劉芳連忙打斷他:“這分明是你辯解之詞,總而言之,這份章程,老夫是絕不苟同的。”

鄭沖和劉芳表態之後,許多人也是紛紛附議,這個道:“徐部堂的想法是好的,只是徐部堂久在地方,對廟堂上的事未必清楚。此事,從容再議吧。”也有人言辭激烈:“戶部這是想做什麼,莫非往後要支取銀錢,連內閣都不必經過了?那要內閣做什麼。乾脆以後讓你們戶部當家就是了。”

面對各種質疑和反對,徐謙笑了笑,沒有作答。他坐回了自己的椅子上,索性闔目不吭聲了。

這本來就是內閣導演的一場戲。臺詞都是現成的,而演員呢。自然也都是苦心遴選過,和他們爭吵沒有意義。

楊一清咳嗽一聲,道:“徐部堂,你無話可說了?”

徐謙道:“若是不按着這個章程辦,用不了多久,朝廷就無銀可用,諸公現在衆口一詞的反對,下官也無話可說,只不過出了岔子,卻和戶部無關,也和下官無關,反正今日廷議,大家說的話都記錄在冊,誰也別想抵賴就是。”

這態度讓楊一清勃然大怒,徐謙的話另一層意思就是,沒有戶部,沒有他這個徐部堂,眼下的事,辦不了,也解決不了。

好大的口氣!

楊一清正要發難,楊廷和卻是張開了眼睛,笑道:“邃庵不是也有一份章程嗎?不妨讓徐部堂看看。”

楊一清這才意識到自己實在沒有必要在廷議上爭辯,於是強忍着怒氣,道:“不錯,老夫也草擬了一份章程,徐部堂索性看看吧,還有諸公也不妨看看。”

他朝一側的太監使了個眼色,太監連忙去了,取了數十本章程來,上頭的墨跡未乾,顯然是緊急抄錄出來的。

與會的大人們人手一本,都認真看了起來。

徐謙打開章程,亦是認真細讀。

這個章程與其說是借鑑了自己的思路,卻早就改得面目全非,比如說稅局,是獨立於戶部之外,取名稅監,設監正,地位與大理寺相當。至於商稅的收取,也由稅丁改爲了地方官吏,這麼做,顯然是有內閣的盤算,不讓地方官吏參與進來,就怕下頭的反對聲浪太大,這顯然是妥協之後的結果。

再有,徐謙的章程裡,是以向棉桑、木料、生鐵、煤炭等原料徵取重稅爲基礎,而這裡頭,依舊是對原料徵了重稅,同時對工坊也要徵稅,採取的是從前十抽一的稅制,同時在各處碼頭和關隘設人員,收取關卡稅。

如此一來,就比徐謙的稅收足足重了一倍以上,而內閣之所以這麼做,顯然也是迫於某方面的壓力,藉着重稅,將直浙一帶的新政狠狠壓下去,打擊一下新政的氣焰。

至於庫銀的支取,那就更不必提了,戶部的職責只是將稅監的銀子押解入庫,而銀子需要用到什麼地方,自然需要內閣批准,收銀子和戶部沒關係,花銀子和戶部更沒有關係。

徐謙其實早就猜測到楊一清擬出這樣的章程,並沒有覺得意外,等他將章程放下的時候,楊一清目光如炬,道:“怎麼,徐部堂以爲如何?”

徐謙正色道:“楊大人的章程,這是取禍之道,一方面商賈的壓力太大,關卡碼頭要錢,原料又收重稅,各個工坊又要抽貨,這是竭澤而漁的做法。此外,還有各衙門各自爲政,長此下去,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就算徵來了稅,將來衍生的問題也只會越來越大,下官堅決反對。”

楊一清卻是含笑看向其他大臣,道:“諸位以爲如何呢?”

“甚好。”鄭衝眼皮子都沒有擡,直截了當的道。

那劉芳也是跟着點頭:“老夫也覺得更爲穩妥。”

有這二人出頭,其餘人本就是應聲蟲,連忙跟着附議。

徐謙冷眼看着這些人,臉色凝重道:“諸公不嫌太短視了嗎?這份章程,我是萬萬不同意的。”

楊廷和這時站起來,笑了,道:“徐部堂,你畢竟年輕,要多聽一聽大家的意見,廷議是你要開的,而現在呢,大家衆口一詞,都認爲好,偏偏是你覺得不妥,可是這畢竟是大家的意思,事到如今,你還要堅持己見?就算你堅持己見,只不過按照規矩,內閣也不能執行你的章程,倒是楊學士的章程,老夫也覺得極好,還是穩妥一些吧,這戶部,按着這份奏書來改,你若是還覺得有什麼不滿,但可以說出來,卻是無妨。”

徐謙道:“下官只想問一句,假若楊大人的奏書出了岔子,要不要擔責?”

楊一清冷笑:“這不是你說了算?”

徐謙目視着楊一清,一字一句的道:“遺禍百姓,動搖社稷,又怎麼不是下官說了算?且不說下官乃是戶部尚書,蒙受聖恩,便算是尋常匹夫,尚且與楊大人的章程息息相關,朝廷賞罰有度,莫非到時出了亂子,還能不過問嗎?”

楊一清怒極,這徐謙就是個烏鴉嘴,你反對也就罷了,偏偏現在還一副自己的章程實施出來必定要貽害無窮的樣子,莫不是這全天下,就你一個姓徐的曉得如何徵稅?

楊一清冷笑道:“就算有亂子,老夫也擺的平,不勞徐部堂掛心。”

徐謙倒是沒有生氣,只是莞爾一笑,道:“但願如此。”

一場廷議不歡而散,只不過這個不歡而散是對徐謙來說,至於其他人,只怕彈冠相慶的心思要多一些。衆人各自散去,徐謙亦是打算回部堂署理公務,黃錦卻是急匆匆的跑來叫住他,道:“徐部堂,陛下聽聞你入宮了,請你到大高玄殿回話。”

徐謙點點頭,對黃錦道:“近來陛下還好嗎?”

黃錦苦笑:“陛下神鬼莫測,咱……咱家也說不清。”

黃錦在徐謙面前倒是口沒遮攔,這幾日實在憋得慌,繼續道:“那個案子……還要追究呢,現在宮裡的人都是膽戰心驚,就怕一不小心,犯了規矩。”

黃錦舔舔嘴,又笑道:“咱家雖說是興王舊人,深得陛下信重,可也是如履薄冰,一絲一毫不敢怠慢,哎……這日子是越來越艱難了,真不知什麼時候,咱家要栽跟頭,眼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徐部堂,你在陛下面前能說的上話,到時,還得請你多多美言幾句。”

“我?”徐謙覺得好笑,道:“其實你不必擔心,陛下自有分寸的,你還不明白嗎?陛下這麼做,其實是在敲山震虎,他倒真未必是要和宮裡的爲難,而是要做給別人看。”

“做人別人看?”黃錦一時愣住了。

徐謙點頭:“不錯,就是做給別人看,你想想看,陛下最忌憚的,是宮裡的這些太監?”

黃錦陷入深思,可是一時之間,又沒有頭緒,難道是忌憚楊廷和,那也不對,忌憚楊廷和,拿太監們開刀做什麼?

……………………

第637章 法不責衆第497章 厚道人第35章 學海無涯苦作舟第26章 回馬繼續坑第465章 徐侍讀巧識奸計第128章 放馬過來第206章 你以爲你是御使?第646章 不能不義第61章 不死不休第182章 朋友,你是來賣萌的嗎第84章 讓你服氣爲止第481章 亞聖第293章 抄家滅門第607章 替天行道第653章 打的就是朝廷命官第693章 萬馬奔騰第81章 考得有點過火了第118章 公心還是私心第25章 令人髮指第497章 厚道人第334章 請君入甕第459章 面厚心黑第493章 胡漢三又回來了第291章 有了官做,還要臉做什麼第646章 不能不義第666章 死鬥第192章 帝心難測第219章 你拿捏得住嗎?第707章 動粗第205章 翰林第658章 大局已定第583章 人心第763章 衆望所歸第349章 瘋了,瘋了第431章 殺雞儆猴第453章 忠臣哪第643章 反攻倒算第686章 全被坑了第276章 有美玉於斯第466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693章 萬馬奔騰第370章 無毒不丈夫第496章 討倭檄文第483章 我即是聖第210章 共享富貴第657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第680章 開府建牙第314章 賢婿第724章 捷報頻傳第383章 整人第395章 其實 你死的並不冤第565章 破家滅門第314章 賢婿第142章 建功立業只在今日第506章 發達第734章 多事之秋第628章 刮地皮也太狠了第480章 徐某人妙計求全第181章 簡在帝心第484章 重磅消息第656章 早知今日 何必當初第188張 鬥法第399章 男子漢當揚眉吐氣第254章 國子監第167章 天子很隨和第165章 滾出去第579章 喜得貴子第712章 君憂臣辱第489章 敕命第681章 宮變第231章 好戲還在後頭第281章 悍婦第79章 讀書人沒一個好東西第651章 開足馬力第647章 謎團第684章 手握軍權第727章 人頭作保第695章 伏誅第543章 坑死你的節奏第691章 魚死網破第165章 滾出去第91章 班門弄斧第611章 這裡輪不到他說話第431章 殺雞儆猴第187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418章 動搖國本第216章 缺德啊缺德第27章 志向高遠第588章 謎底揭開第692章 臣萬死第98章 宮裡的窩窩頭很好吃第353章 國之利器第698章 封王第153章 展翅高飛第659章 破天荒第599章 王守仁老虎求安慰第515章 老狐狸教小狐狸第495章 招討大將軍第618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