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幸會

湯玉瀚與杜雲娘坐在船頭,看着盛春河上衆多的船隻,笑着向她講道:“我從小在京城長大,第一次到江南,就是來盛澤鎮。先前雖然聽過南人駕船,北人騎馬,可是還是被這裡這樣多的大江小河大船小舟驚呆了。”

雲娘自小就在水邊長大,杜家村也好,盛澤鎮也好,皆是水道密集之處,出門坐船正是最尋常的,聞言便奇問:“京城裡外就沒有河水了?”

“京城外面也有一條護城河,是從遠處河水中引過來的,至於城內各家園子裡的活水,更都是人工開鑿的水渠。不過這些水或是爲了保護城池,或是爲了觀賞,卻不是平日用的水。”

“那平日裡用的水從哪裡來?”

“平常人家都用井水,富貴人家便用城外玉泉山的水。每日一大早,城門一開,皇家的水車第一個進城,後面賣水的車便穿街走巷,送到各家。”

雲娘便認真去想,可還是想不通,“水不是到處都有的嗎,竟然要用馬車拉了水送進城,而且還要用錢買?”

“以後帶你回京,親眼見了就知道了。”湯玉瀚又笑着說:“不其實論江南還是京城,倒底也都在國之中央,人情習慣大體還是一樣的,聽說邊陲之地更有很多奇異的風俗呢。”

雲娘便好奇,“還能有什麼樣的奇異風俗?”

玉瀚便笑着與她講,“聽說南疆有女兒國,那裡一家之主是母親,生了女兒都不嫁,留在家裡延繼後代,倒是生了男子可以到別人家裡過活……”

“什麼?竟有這樣的風俗?”

雲娘沒讀過書,年少時在家中養蠶繅絲,及長大出嫁後則日日織錦,哪裡聽過這許多趣事?且她最是好奇的,是以聽得十分津津有味。而湯玉瀚卻是從小看了無數雜書的,因着家事,早拋了下去,又有多少年不曾與人說過這些無用的閒話,但是現在卻搜刮腹中故事,只爲聽她仰着頭睜大眼睛看着自己問一聲,“真的嗎?”

又眨着眼睛笑道:“好稀奇呀!”

其實真的假的,稀奇不稀奇又有什麼要緊,最要緊的是雲娘開心,然後湯玉瀚便也覺得自己的心胸是如此歡暢。

幾年了,他失去了歡喜的感覺已經有幾年了。家族的變故,祖父的期望,還有一直纏着他的怨恨、打擊,使得他一直有如揹負千鈞重擔而行,但只要沒有被那千鈞重擔壓倒便還會一直向前;又如一直張開的弓,只要弓弦沒有繃斷便會開着。

現在他有了雲娘,便似將那重擔放下,將那那弓鬆開,心神煥然一新。

是的,他不應該,不應該如此隨意地娶了親,他的親事應該是認真計算家勢背景,權衡利弊得失,商定彼此責任之後,才能選定的,將來要爲湯家的復興助一份力。

就像祖父在信中罵他的一樣,他是昏了頭了。湯玉瀚也承認自己是昏了頭,可是他更知道自己卻沒有迷了心。心意如此,不能違逆,否則他恐怕就會與行屍走肉無異了。

雲娘一點也不懂官場上的事兒,更不用說湯家面臨的境況,自然也不能幫上一點的忙。但是這又有什麼呢?自己已經揹負了千鈞,便不怕再將雲娘也背在身上,而她的這種負擔,卻是甜蜜的,是一個男人既不會覺得苦也不會覺得累的擔子,滿心情願擔起的。

所以他給祖父回信時寫了,“湯家的責任,我並不會忘記,也不會放棄,只是這與娶妻無關。如果若是湯家需要靠娶進門一個女人,與某家聯姻來複興門第,那麼我也寧願自己不是湯家的人了。”

雖然會很艱難,可是湯玉瀚會用自己的雙手爲湯家重新撐起一片天空,完成祖父的心願。而云娘,有她一路同行,只消她向自己這樣笑着,那麼自己前行的步子便會更加輕快。

湯玉瀚看着雲娘用愛慕、敬仰的目光看着自己,她那雙黑黑的瞳仁里正有一個自己,便不覺得笑了,“我們到了吳江縣城了。”

進了城,湯玉瀚便命阿虎去問戲場在哪裡,原來他們昨天只是聽吳江縣令說有名的麒麟班前來唱戲,別的還不知道。

路邊一人便告訴他們道:“是來看麒麟班的戲吧,就在關帝廟前的戲臺。”

大家便按他指的方向走了過去,遠遠就見圍起來的青色幛子,宣天的鑼鼓聲傳了出來,間或有打鬥戲鬧之聲,青幛之外,又聚了許多的人,擺攤賣東西的都還平常,專有一干人立在幛外聽聲兒,又隨着裡面輕輕吟唱,更奇的是不遠處有一株大樹上跨坐了許多少年,正越過那青幛瞧到裡面,不住地拍手叫好……

每有戲班子到盛澤鎮時也是差不多的情景兒,看戲是要用錢的,尋常人家進項有限,多是不捨將辛苦賺來的銀子拿來看戲,是以便總有想辦法蹭戲之人。特別是那些半大的少年們,騎牆爬樹,無所不爲。

沒想到吳江縣裡也是如此,而且蹭戲的人除了少年們,還有許多大人們,可見都是癡迷於戲的人。

雲娘原本就急着要看《西廂記》,現在見了這場景,心裡又熱切了幾分。湯玉瀚見狀便笑了,卻因這裡人多雜亂,便將一隻手臂搭在她肩上將人護住,又吩咐阿虎上前去交銀子,便隨着一個穿着綢衫的老者走了進去。

一進這青幛圍着的戲場,雲娘便覺得眼睛耳朵都不夠用了,只聽得鑼鼓聲聲,又伴着唱腔,再有說話的、讚歎的、擊掌的,喧鬧非常;又見臺下一排排的條凳上坐了許多的人,小販們舉着茶水吃食在裡面穿梭,向前一看,卻見戲臺上幾個扮成猴子模樣的人在翻筋斗,一個筋斗連着一個筋斗,滿場亂飛,忽然又都翻了下去,換成一個穿了鎧甲舞着大刀的人,將一把大刀舞得一片銀光,一時便看住了,倒忘記了身在何處。

猛然覺得玉瀚在自己腰間帶了一下,才醒悟過來,就見那老者正站在前面躬身請他們向城走,而身後荼蘼正在高叫,“阿虎,你看那人的筋斗翻得多好,比你好多了!”

又聽玉瀚無奈地對阿虎道:“你們自去看吧。”又攬着她沿戲場兩旁的小道向前面走,一直走到了最前面,指着最前面的座位道:“我們就坐這裡,看得最清楚。”

雲娘知道自己其實也與荼蘼一樣傻傻的,便覺得郝然,又恐玉瀚失了面子,卻見他依舊向着自己笑,滿臉的寵意,扶着自己的手讓自己坐下。

他是喜歡自己的,便什麼也不嫌自己的。

雲娘便滿懷心喜地坐下,原來戲臺下面最近的地方卻不是條凳,而是放了一排帶了靠背的坐榻,上面鋪了錦褥,前面又放了小桌,上面擺着茶點,十分舒適。

正中間兩張坐榻,尤其寬敞,湯玉瀚扶着雲娘坐的正是其中的一張,還向她笑道:“還沒開始呢,現在都是些招徠生意的小玩意兒,你喜歡就看着吧。”

雲娘此時全然被這些新鮮玩意兒佔住了,果然坐下便目不轉睛地瞧着戲臺上,哪裡還顧得上別的。

湯玉瀚卻見那班主爲難地站在一旁瞧着他,便一擺手道:“沒事的,來了人只管帶着來見我。”

“是,”那班主答應着感激地行了一禮,一疊聲地吩咐人倒茶送新鮮點心上來,“謝爺和夫人賞臉。”

湯玉瀚便倒了一杯茶送到雲娘脣邊,“喝茶吧。”

雲娘正是口渴了,便在他手中喝了幾口,突然醒了過來,趕緊去接杯子道:“我卻忘記了給你倒茶,你倒來管我,讓人看了成什麼樣子?”

“別人看不到,”湯玉瀚便笑着說:“而且在家裡都是你服侍我,到了外面正好換一個過子,都由我服侍你,如何?”說着又剝了一個蓮子送到她口中。

雲娘嘴裡含着蓮子,這才分出神來左右看看,原來這坐榻又深又寬,從後面和一旁根本看不到裡面的人,且第一排並無其它人,便笑着與他打趣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好好享受一天了。”

看過翻筋斗、舞刀、舞劍,又聽了幾段祝壽賀喜的唱詞,雲娘卻也明白過來,這一個個的小段子並非是正式的戲,便向玉瀚問:“爲什麼還不唱《西廂記》?”

“大約在等人。”

雲娘突然想起方纔那老者的話,她雖然沒什麼見識,倒不是笨的,便悟道:“我們坐的座位是最好的,可是貴客訂的?不如早讓出來,免得人來了不好看,別處也是一樣能看。”

“你只管坐着,”湯玉瀚滿不在乎地向後一靠,“憑他是誰,今天這個位子我們都要佔了。”

正說着,突然臺上正在跳舞的人打着旋子下了場,一時鑼鼓也停了,場中突然靜了下來,就聽有一個男子冷笑着道:“我倒看看是誰來了!”又有女子附和的聲音,“在吳江縣裡還是第一次聽到有如此託大的呢。”

其實他們的聲音並不大,但是在靜靜的戲場裡卻分外明顯。

雲娘立即便感覺到與自己有關,正要起來,卻被湯玉瀚按了一下,重新坐了回去,卻見他站起來向着來人點了點頭,“唐縣丞。”

那聲音立即轉了語調,“原來是湯巡檢,真是幸會!”又哈哈笑道:“縣大人昨日擺酒請戲你不來,今天卻偏偏到戲場裡看戲!”

湯玉瀚便道:“昨日我便說要陪夫人過來的。”

“你不是與我們玩笑,倒果真娶了夫人?”說着便轉到榻前一個精瘦的男子,將眼睛瞪得圓溜溜地,滿臉不信之色,見了雲娘卻是一驚,又趕緊哈哈笑着拱手道:“湯夫人,幸會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