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父母的快樂

曾經有專家說農村孩子結婚越來越遲,張峰看到的情況恰恰相反:因爲在農村,女孩子難找,男孩子到二十歲,父母就張羅着給兒子物色對象。

物色好對象之後,男方家長既怕女孩子變心,又考慮要到城市討生活的現實情況,就催着孩子趕快結婚。

另外,對在外打工的農村青年來說,對一種東西的渴求,可能比對房子和妻子更爲強烈,那就是車子。車子不一定要多麼好,八萬元、十萬元、二十萬元,各種檔次的都有。

很多第二代、第三代農民工,當下最大的期待就是買一輛汽車。尤其對那些好些年沒回家的人來說,他再次回家,必須要有輛車,否則他怎麼證明自己?

衆所周知,這些人在城市打工的日子非常辛苦,而家裡的老人和孩子往往無人照料,其中的酸甜苦辣自不待言。

張峰發現農村日子過得較爲殷實的,也恰恰是這些有幾個成員在外務工的家庭。(僅僅只有一個成員務工,通常不足以改變家庭的經濟狀況。當然,在張峰的老家,溫飽早已不是問題。)應該說,他們的辛勞和淚水還是得到了適當的回報。

現在有一個殘酷的現象,就是大多數農村的80後大學生,都是以犧牲整個家庭的幸福爲代價來讀大學的,同時,這些大學生中的絕大部分,畢業後沒有希望徹底改變命運。

畢竟象張峰這樣能考上全國重點大學的農村學生是極少數,就算能考上公辦大學也是爲數不多。

大學擴造後,上大學容易了,但不再畢業包分配工作;同時許多非純公辦的高等院校的學費都是幾萬元一年,再加上生活費、住宿費、學費和雜費,四年大學讀下來,就消耗了二十多萬元,畢業後,找的工作往往只有幾千元一月,付出的成本與收益有些不對等。

就象張峰這樣非常幸運的人,一出現在村子裡,村裡人其他的不問,直接先問一個問題:“你現在能拿多高的工資?”“啊,爲什麼沒有買車?”“連車都買不起,看到在外面沒有什麼花頭。”

此時張峰明白了,許多農村大學生爲什麼不想回老家來,主要是當你回到家鄉的時候,你童年那些夥伴都衣錦還鄉了,而你連自己的基本問題都不能解決,你還能做什麼呢?沒有人信任你的知識!

沈約聽了,低聲對張峰說道:“張哥,這樣低調也是不行的,有時候該高調還是應該高調的,這樣能爲你的父母帶來榮光。”

張峰想想也對,雖然爲了避免麻煩,需要隱瞞自己的工作,但不必連汽車也不開。

再說,沒有汽車開回來,張峰和沈約只能從高鐵站打車回來;如果回去,還得事先預約車輛,不僅費用高而且很不方便。

張峰想想還是自己失算了,於是便打電話給秦豐,讓後者派人從麗華市開車來接他們二人回去。

父母親有些心理準備,但一見到張峰迴來,還是驚訝得有些手足無措。

母親高興地說道:“沒想到你這個時候回來了,我馬上去買菜。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父親看上去比以前更顯得蒼老,看見張峰,倒一下子來了精神。

張峰問父親:“身體近來怎麼樣?”

父親迴應道:“年紀大了,身體總是會有這些那些毛病,我倒不是怕死,人總會有那麼一天,只是想到你孤身在城裡闖蕩,總有些放心不下。”

張峰沒料到一向堅強的父親會說出這些話來。

想想自己在城裡瀟灑快樂的時候,鄉下老家的父母卻在牽腸掛肚。平時回家太少,交流又不多,讓他們徒增了許多思念和操心。

看着父親滿額的皺紋,張峰的心裡覺得很內疚,也就重重地點了點頭,表示記住了叮囑。

母親買了一大籃吃的東西回來,拎得滿頭是汗,但仍顯得很高興:“我去炒幾個菜,晚上我們全家好好吃頓團圓飯。”

張峰一邊擇菜、切菜,一邊和母親聊天。

想當年,在母親的一再堅持下,父親是下了很大的決心,供他讀書。

母親對張峰的影響很大。母親富含同情心,嫁到父親這邊後,家裡雖然不是很寬裕,但她依然保持樂善好施的習慣。

母親同時也一直堅持自己的孩子要認真讀書,如果沒有她的堅持,張峰大概也不會有機會能考上大學。

雖然現在許多人重提讀書無用論,無論是高中畢業還是大學畢業,都得自找工作,但畢竟讀了大學,多了一些選擇。比如報考公務員,比如參加事業單位和名牌企業招聘,這些都需要有大學文憑。

吃晚飯的時候,正在讀高中的堂妹也回家來。堂妹已經讀高三,本來是在學校寄宿,知道堂哥回來,就放棄了晚自修回來。

張峰對堂妹強調,一定不要放鬆學習,爭取考上較好的大學。

很少喝酒的父母親都倒了一杯酒。張峰和沈約也喝酒,堂妹喝飲料,一起與父母碰了杯。

父母親居然掉下了眼淚,是高興、還是感慨,張峰不得而知,但是心裡覺得難過。

這時候張峰才明白,真正能給父母親帶來快樂和幸福的,不是多少金錢和物質,而是那血濃於水的親情。

張峰迴到麗華市的當晚,聽到一起火災通報,說是麗元區的一處羣租房起火。雖經消防人員積極撲救,但還是有2人死亡、3人受傷,傷勢較重,正在醫院全力搶救。

既然有人員傷亡,張峰便立即趕到火災現場進行查看。

這是一個老舊小區,二十多幢五層樓高的樓房依次排列,警方在出事的這幢樓房周圍幾十米拉起警戒線,警戒線外圍滿了人。

張峰在麗元區區長嚴真的陪同下,穿過警戒線往裡望去。

一幢紅色五層樓的北側,有一排一層樓高的磚混平房,在房頂上有兩排泡沫鋁塑板和鋼架搭建而成的簡易房,其中一排靠西側的簡易房薰得一片漆黑,泡沫板熔化變形,而東側另一排簡易房則全部燒燬坍塌,露出金屬骨架。

這些明顯是違章建築,並進行了羣租。

張峰思考着,如何防止再出現這樣的傷亡情況?

第1章突如其來的借用第172章借酒消愁第371章坐下來商談第334章山裡人家第237章教師編制問題第121章開始做局第448章二項公益活動第750章修路帶來的麻煩第583章現實問題第759章接連發生失誤第357章想收購服裝廠的女人第512章有人打砸會所第589章形成開發決議第736章環保整治的難題第273章王開被自盡第692章東華電視臺的女主播第742章舉報後的結果第582章安靜而無活力的縣城第13章報紙版面費第101章錢到哪裡去了第497章李柔的請求第374章製藥廠失火第578章資金大案第664章陳天龍來訪第477章林氏家族的考驗第122章模特公司的特殊培訓內容第480章蘇洪其人第672章領導的指示第292章嚴總親自找上門第430章會員資格問題第598章湖中餐館第408章生活的現實第653章打破議事慣例第162章往事如夢第514章林佳琪被潑酒第395章省總社的副總第679章分配到偏僻鄉鎮的年輕人第31章穆寒煙的反常第210章有人仗義直言第28章配合默契第137章被人舉報了第167章接連晉升第111章以往的過節第729章兩地分居的生活第694章慈善背後的活動第661章又出意外第544章風景區生意火爆第260章李遷的目的第138章低調的婚宴第413章情況有些怪異第654章意想不到的效果第169章神秘的那個人第303章有人專門找事第70章在一起生活第357章想收購服裝廠的女人第26章冒名相親第57章做戲全靠演技第410章突生變故第575章沈如煙的反常第83章獨自去新單位報到第358章慕容家族第65章圍堵事件第479章酒廠生意紅火第396章賣古玩的清韻茶樓第595章佈署統一行動第411章財大氣粗的秦豐第37章凌雲集團的謝意第759章接連發生失誤第501章真實的原因第416章搭檔離去第53章竟然讀錯字第432章四海會的決策層會議第46章天極資產管理公司第738章拆遷羅生門第694章慈善背後的活動第540章現場選址第185章開導蘇華第378章秘密商議第445章地攤經濟第615章鐵腕手段強力震攝第159章秘密聚會第238章秘密見秘書第562章特殊行業的人第365章老領導的威勢第531章大學老師藍若雨第674章人微便言輕第388章各方催收壞債第167章接連晉升第170章竟然不願意全力幫忙第17章張峰被提名第155章拉來贊助第350章商議成立教育發展公司第196章破壞規矩第159章秘密聚會第282章再進一步第595章佈署統一行動第191章意外相逢第483章接手盛元建材市場第284章合適的人選第548章省裡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