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連鎖反應4

衛所制度畢竟還是大明朝的軍事制度之一。可是,別說現代人會對大明朝的衛所軍隊的狀況感到驚訝了。就是戚元彪這個深知京衛弊端的本時空坐地戶,也對湖廣地方衛所的糜爛感到難以置信。

“點兵核餉”一直是文官大佬收拾和轄制武將系統的一個法寶。無論是在邊軍還是在京衛或者是在地方衛所中,吃空餉都是武官們賺錢的一個重要渠道。這種事情就和文官們的“飄沒”是一個道理,是一個大家都在遵循的潛規則。

當然了,很多武官們的吃相,像很多文官一樣非常的難看。據說兵部方面曾經對毛文龍的東江鎮“飄沒”達到六層左右。也就是說,一百兩銀子,發出兵部的時候已經變成四十兩了。這裡面還不包括戶部衙門的“飄沒”呢。

自然而然的,武官們對文官們的所做作爲也會有學有樣。就以京衛來說吧,號稱三四十萬的京衛,實際上基本已經沒有一個能夠拉出去打仗的正經士兵了。京衛本身實際的士兵,最多十萬人。這十萬人也完全的變成了各種勞役和家奴。

也就是說,負責守衛大明朝心臟的京衛,吃空餉能夠達到三分之二這麼高。一個千戶所裡,能夠拉出兩三百個已經變成力工的士兵,那就是好的了。經常就是兵部的官員前來點驗兵額的時候,各級武官們就開始到處蒐羅京師附近的乞丐和流民充數。

對於京衛的“奇葩”,戚元彪就已經領教的足夠了。可是京衛再“奇葩”,點驗兵額的時候,那些充數的乞丐流民,怎麼說也能穿上件破破爛爛的鴛鴦襖,拿上杆生了鏽的長槍吧。可人家襄陽衛做的比京衛做的可出格多了。

襄陽衛不僅士兵明顯數目不夠,而且就是前來點驗的士兵,也都是穿的普通的百姓衣服。他們中至少有一半人,手裡面甚至連個兵器都沒有。

就是襄陽衛本衛的千戶所士兵,看起來光鮮些吧。可是那個光鮮也假的厲害。離得遠遠的,戚元彪就發現許多本衛千戶所的士兵,拿着的武器都是些葬禮上用的那種白色的錫箔紙糊出來的武器。

看明白了這個奧妙,襄陽衛指揮使身上的那件鐵甲爲什麼看起來非常的古怪,戚元彪心裡就有數了。

戚元彪真的很難理解這些地方衛所怎麼會這樣糊弄事情的。要知道,地方上的衛所兵也是承擔着防衛地方的任務的。時不時的,地方衛所也要幹一些清繳山匪土賊之類的工作。

襄陽衛的這幫乞丐兵,在一羣拿着紙糊的武器,穿着紙糊的盔甲的軍官的領導下,根本就沒有防衛地方的能力。他們的對手總不會是死人吧。

本來應該有五千六百人的襄陽衛,好像是廢了很大的力氣,才湊出三千來個人來。就是戚元彪這種只會背兵書的假冒僞劣的武官,也認爲這羣人是相當的不靠譜的。反正要是讓戚元彪領着這麼羣奇葩去打仗的話,戚元彪寧可自殺,也不會接受任務的。

面對着這三千來個瘦骨嶙峋,破衣爛衫,在冬季的寒風中簌簌發抖的襄陽衛所士兵。戚元彪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挑選精兵的興趣了。

戚元彪能夠把《紀效新書》背的滾瓜爛熟,自然知道《紀效新書》特別重視選兵。《紀效新書》開篇第一句話就是“兵之貴選。”(《束伍篇》)認爲選兵“其法惟在精”(《柬伍篇》),反對“用城市遊滑之人”,“奸巧之人”,主張用“鄉野老實之人”。

對於選兵的具體標準,認爲“豐偉”、“武藝”、“力大”、“伶俐”四條既不可廢,亦不可專恃,“惟素負有膽之氣,使其再加力大,豐偉伶俐,而複習以武藝,此爲錦上添花。”(《束伍篇》)

然而這樣的人不易選到,相比之下,最主要的條件是“必精神力貌兼收”,因爲武藝差可以教習。對於選來的士卒,要根據各自不同的特點發給他們兵器,“皆當因其材力而授習不同”,“如藤牌宜於少壯便健,狼筅長牌宜於健大雄偉,長槍短兵宜於精敏有殺氣之人。”(《束伍篇》)

在戚元彪眼裡,襄陽衛的士兵,比起京師乞丐來還有些不如。選這些人當兵,除了浪費時間和精力之外,沒有任何的意義。

在開始對襄陽衛的士兵進行“點核”之前,戚元彪就專門詢問過本地錦衣衛千戶所的一個錦衣衛。據那個錦衣衛說,在湖廣省內,襄陽衛就是除了已經叛亂的武昌衛之外,實力最強的地方武裝了。

看過了湖廣第二強兵的襄陽衛所兵之後,戚元彪算是徹底明白爲什麼當年戚繼光大帥會放棄爲數衆多的江南衛所兵,自行招募像自己的老爹那樣的義烏礦工當兵了。

聽了戚元彪的報告之後,姚宗文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的。他喜的是,既然湖廣地方的軍衛如此的破敗,那麼王書輝的荊州衛也肯定好不到哪裡去。這就是他給王書輝上眼藥,爲難王書輝的好藉口。

他懼的則是,出京前魏忠賢已經明確的囑咐過他了。自己到了湖廣上任之後在軍事上的任務主要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在各個方面給東林黨黨徒程紹找麻煩。給程紹的平叛工作設置障礙。另一個則是自己必須整理好湖廣地方的武裝,在程紹倒黴了之後,自己就必須頂上去,接手那個平叛的爛攤子了。

所以,姚宗文想到自己可以整治王書輝的喜悅都沒維持超過三秒鐘。姚宗文的腦袋就已經被湖廣地方軍務的糜爛給佔據了。他對於這種狀況的準備到底還是不足。一時間他不知道怎麼才能完成魏忠賢交給自己的任務了。

與整人出氣相比較起來,姚宗文更重視的當然是魏忠賢的信任了。他可是知道的,魏忠賢的用人觀相當的實際。九千歲可是非常講究實際成績的。你要是不能完成任務,甚至是不能把任務完成的漂漂亮亮的,那麼你屁股底下的位子就會坐不穩。

姚宗文深知,魏忠賢在用人上是非常講究“能者上庸者下”的。

第253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1)第115章 第一次反圍剿8第103章 王書輝下鄉記7第469章 後悔的陳新民第391章 光復遼南6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348章 炮擊金州衛(1)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109章 第一次反圍剿2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258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6)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305章 終結者(2)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384章 東改編3第12章 婚事(4)第204章 連鎖反應5第379章 魯東土地革命(4)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406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9第260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8)第419章 愛錢的人才有動力第338章 制度這個事兒(3)第375章 在山東(10)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42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2)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464章 作死的朝鮮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293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2)第44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4)第246章 肖文龍的覺醒6第465章 朝鮮滅國和反面教材第22章 起步(6)第81章 外國傳教士第40章 妖僧(4)第125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6第347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8)第194章 武昌起義(4)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473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1第175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1)第51章 馬縣丞的末日(3)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127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8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463章 遵紀守法的蒙古人第210章 保民軍第一戰3第194章 武昌起義(4)第495章 王書輝的家庭生活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92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7)第198章 武昌起義(8)第1章 穿越(1)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132章 入學風波1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1章 穿越(1)第369章 在山東(4)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絕佳機會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92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7)第213章 保民軍第一戰6第387章 光復遼南2第320章 混亂與平靜(1)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第14章 立足(2)第70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4)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280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2)第367章 在山東(2)第165章 鬆滋大開復興會花(1)第253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1)第33章 理念(1)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363章 建設新湖北(6)第313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2第78章 大練兵(2)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12章 婚事(4)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135章 入學風波4第329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4)第318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7第240章 土著工業黨的誕生(2)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469章 後悔的陳新民第273章 承天事變(7)第378章 魯東土地革命(3)第323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2)第385章 東改編4第341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2)第157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