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立足(2)

作爲穿越者,王書輝認同其他穿越者前輩們的一種觀點。要是單方面的從個人的頭腦聰明的角度上講,現代人不見得會比古代人更聰明。但是,王書輝覺得,從整體的角度上而言,生活在先進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下的現代人,和生活在落後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下的古代人相比較,普遍接受了中小學教育的現代人和普遍沒接受過任何教育的古代人之間,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原始社會的人和奴隸社會的人,奴隸社會的人和封建社會的人,這兩者之間還能夠進行比較,而封建社會的人和現代社會的人之間,就完全沒辦法比較了。你可以想象一下,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的人和封建社會的人之間有什麼樣的差距。

當西班牙殖民者坐着遠洋帆船,拿着火繩槍到達美洲的時候。那些處於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階段的印第安人,除了被種族滅絕的下場,就是被動的接受西班牙人的血統融合。在2014年裡,無論是北美洲還是南美洲,你還能見到真正意義的印第安人麼?這就是處於不同文明階段的人類之間的關係。

王書輝面對古代人的時候,在情感上認同他們是和他自己一樣的,是血脈相同的中國同胞。但是在理智上,在王書輝眼中的明末中國裡,只有要被消滅的和要被改造的中國人的區別。

社會發展,文明進步,從來都是一種自然和必然的客觀過程。中國人從封建農業文明走向社會工業文明的過程中,在外族入侵和內部碰撞的階段裡,上億人命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在文明進化的浪潮中悄無聲息的滅亡了。這和有沒有人道主義精神一點關係也沒有。

社會發展,文明進步,是一種客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用任何一種意識形態去評價,都是不科學的。因爲在客觀規律面前,任何主觀意識都是毫無意義的。如果你講究人道主義,那麼你要不要對被豺狼吃掉的綿羊講究人道主義,你要不要對被原始人吃掉的猛獁象講究人道主義。更殘忍的說,你要不要被同樣是人類,但是在人類發展過程中,被現代智人吃掉的尼安德特人講究人道主義。

即使是在同一文明階段裡的人類,不同國家,不同利益團體,不同階級之間,即使再怎麼塗抹掩飾,在生存發展所需要的物質是有限的這個大前提,這個鐵律面前。人和人,國家和國家,階級和階級之間,也是一個你死我活的鬥爭關係。

科幻大神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中寫過,在宇宙這個廣闊的空間裡,不同文明之間的關係也遵循着你死我活的叢林法則。在這種認識下,外表上溫和周到的王書輝,在骨子裡蘊含着毀天滅地的地獄火焰。所以,接受王書輝訓練的二十個家丁,開始了一種農業社會的人無法想象的痛苦訓練。

每天早上,王書輝帶領着二十個家丁,進行五公里的越野跑步。雖然一開始幾乎所有的人都完成不了這個要求,因爲這在古代人看來是基本上不可能完成的。但是在打棍子和不許吃飯的威脅下,二十個人也堅持了下來。

之後,吃早飯。這二十個家丁與其他兩百多個收容者,米飯肉沫白菜湯的待遇截然不同。享受雞蛋、肉包子、牛奶和新鮮蔬菜的超級待遇。

早飯之後,家丁們開始隊列訓練,在草鞋布鞋的訓練方法的指導下,左右不分的問題很快被解決。中午,吃午飯,午飯一樣不同於普通收容者。每五個人一桌,吃的是四菜一湯,三葷兩素,米飯無限供應。

下午,接受文化教育,進行拼音和識字教育,教材是《荀子》選編。然後就是吃晚飯。晚飯內容和午飯相同,還是四菜一湯的三葷兩素。晚上要接受科學教育。不過內容淺顯易懂,都是現代小學生學的數學、自然這些內容。

就這樣,在古代人難以置信的高強度訓練之下。二十天之後,二十個青年家丁分成左右,腰佩青色鋁合金棒球棍,排列在朱由梓的馬車兩側的時候。見過些世面的朱由梓居然感覺這些家丁有幾分肅殺之氣。

就在這種肅殺之氣下,在管家和家丁的陪同下,身穿一身沒有任何紋飾花色的藩王服制的朱由梓,帶着一千兩的銀元和一套王書輝在現代準備的水晶茶具,前往枝江縣城拜訪枝江縣縣令。所謂的水晶茶具的玻璃茶具是送給縣令的禮物。一千兩銀元實際上也是賄賂,但是卻是購買王府別園和周邊土地的花費。

在最近這段時間裡,王書輝利用二十名經過基本訓練的家丁,把兩百多個難民中,所有十七歲以上三十五歲以下的男性,共計一百四十二人全部挑選出來,進行了整編。一百四十人按照十四個人一隊,編成十隊。上午進行隊列訓練,下午進行房屋修繕和土地平整。讓王書輝驚喜的是,這些難民里居然還有三十多個會木匠鐵匠活兒的匠戶。雖然他們的年齡參差不齊,技術也相當的糟糕,不過總算是有着動手經驗的人。

王書輝對難民們也進行了管理,接受最先二十個家丁那樣的訓練的人,被稱爲一等家丁。吃一等餐,穿一等衣,在新房子被建起來之後,住一等住房。只接受上午的訓練,下午幹活的被稱爲二等家丁,吃米飯肉沫湯,穿土灰色短上衣和褲子,等新房子建起來之後,住的也是相對小的房子。

三十多個匠人,也被分成兩種,一等匠人,有四季長衫衣帽鞋子,發工作服。吃住和一等家丁同列。以後帶徒弟的話,每帶出一個二等匠人水平的徒弟,就給一個銀元(一兩銀子)的月薪。二等匠人服裝和二等家丁同列,也發工作服,吃住和二等家丁相同。

現在匠人裡只有三個人是老師傅。兩個老鐵匠,能打造各種農具刀劍,其中一個甚至做過鳥銃。一個老木匠,給山西的一個藩王府邸修過房子。其他二十多個匠人則完全就是那種農村裡能夠做傢俱,能夠修補農具的水準。

讓王書輝比較驚訝的是,這些匠人在拿到王書輝發給他們的現代工具的時候,居然很快的就掌握了這些工具的用法,並且對工具的設計和做工用料嘖嘖稱奇。很多王書輝完全不懂的地方,他們倒能夠說的頭頭是道。

就這樣,家丁上午接受了隊列訓練,下午就在三十多個匠人的帶領下,分成兩部分,一部分開始動手修繕房屋,一部分開始在王府別園周邊建立圍牆。用的都是王書輝從現代運來的空心磚和水泥。剩下的十七歲以下的三十多個各個年齡段的兒童,則被帶在王書輝單獨集中起來,讓一個做教書先生的孃家舅舅,按照他提供的識字課本識字。課本當然不是那種四書五經的內容,全部都是些有關自然科學小知識的說明文。

其他三十五歲以上的男人,則按照王書輝的安排,輪流接受一等家丁水平的軍事訓練,但是不用幹其他的活,只是負責把守後花園的前後兩門。除了王書輝之外,不許任何人進入。

第174章 審判(2)第462章 必須進步必須改造第210章 保民軍第一戰3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282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2)第148章 簡單邏輯4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149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1第317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6第140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2第94章 鍊鋼和鍋駝機第447章 一個是俘虜另一個也是俘虜第362章 建設新湖北(5)第324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3)第210章 保民軍第一戰3第352章 炮擊金州衛(5)第179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5)第98章 王書輝下鄉記2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182章 陳保生進城(2)第73章 骨幹的產生(1)第422章 機械和教條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172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4)第80章 大練兵(4)第220章 馬祥麟的轉變(3)第436章 妻賢夫禍少第176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2)第372章 在山東(7)第165章 鬆滋大開復興會花(1)第57章 工業的獠牙(1)第74章 骨幹的產生(2)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285章 新的開始(2)第247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1)第245章 肖文龍的覺醒5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273章 承天事變(7)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387章 光復遼南2第12章 婚事(4)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26章 開始(2)第340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1)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339章 制度這個事兒(4)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304章 終結者(1)第162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第174章 審判(2)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346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7)第21章 起步(5)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154章 紅旗漫卷出枝4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11章 婚事(3)第8章 準備(4)第429章 敲響喪鐘的人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374章 在山東(9)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366章 在山東(1)第391章 光復遼南6第467章 週會計的家事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316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5第135章 入學風波4第245章 肖文龍的覺醒5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絕佳機會第376章 魯東土地革命(1)第360章 建設新湖北(3)第287章 新的開始(4)第67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1)第212章 保民軍第一戰5第373章 在山東(8)第332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1)第40章 妖僧(4)第377章 魯東土地革命(2)第16章 立足(4)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407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0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250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4)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456章 打破舊規矩建立新規矩第482章 中倭新關係2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