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王書輝下鄉記8

“去年九月開始,統計委員會對我復興會下屬的各個部門,都進行了詳細全面的經濟覈算。從覈算結果上看,常委會下屬的軍事委員會、工業委員都實現了盈利。只有農業委員會的工作,不僅沒有盈利,反倒要復興會支出大筆資金進行支持。”

“雖然從客觀上講,農業委員會的虧損,主要是因爲我們復興會,‘糧食不進入流通領域’的政策導致的。但是,我仔細查看了農業委員會各個單位的收支情況發現。即使糧食不進入流通領域,但是各農場、養殖場等生產部門,也收穫了大量的農業產品。只有供銷社這一個部門,是完全的支出的,不產生任何收入的。”

“我看了一下各基地村供銷社的工作報告。發現,供銷社目前除了主持各基地村的收糧工作之外,各村供銷社的主要工作,就是給各基地村的民兵家庭提供福利的。我覺得,供銷社現在的工作狀況,完全沒有達到上級單位對供銷社的要求。”

“《農村工作手冊》已經明確的指出了,供銷社是爲農村居民,提供消費品的營業性機構。不管多少,營業性機構就是要賺取利潤的。可是各村供銷社現在完全變成了一個單純的爲民兵隊服務的機構了。說他們是供銷社,倒不如說他們是民兵服務社。可是人家部隊的服務社還是盈利的單位呢。”

隨着復興會組織機構的完善和磨合,小小的復興會內部,也出現了小山頭小團體的苗頭。不僅各委員會之間有矛盾,各委員會內部的矛盾也不少。前不久工業委員會主要負責機械加工工作的趙千里,就和負責鋼鐵廠建設的王鐵錘之間,出現了人力資源爭奪的矛盾。

現在,聽胡啓凡話裡話外這意思,通商處對農業委員會的意見也不老少。

王書輝現在要的是解決趙家灘問題的辦法,他不想聽這些部門之間的矛盾。所以,他對胡啓凡說道,“啓凡啊,你對供銷社的看法,可以直接對常委會反應。現在我是要聽你對趙家灘問題的看法。你不是說可以利用供銷社,來解決趙氏家族和工作組之間矛盾麼。”

“師尊說的是。我雖然不是很瞭解趙家灘的實際情況,但是從通商處這段時間的工作經驗上看,解決我們復興會和其他勢力之間的矛盾,辦法是很多的。亞峰同志和雨澤同志說的軍事手段是一種辦法,我們通商處的經濟手段也是一種辦法。”

“《史記》裡說,‘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咱們完全可以通過利益的手段吸引趙家灘的民衆麼。現在我們通商處向外地大量的出售各種白口鐵農具。但是我們復興會下屬的各基地村,大部分非民兵的家庭,是買不到這些優質的農具的。”

“像趙家灘這種情況,去年的時候,村民們參加工作組組織的基建工作,是賺了不少錢的。這些錢目前都沉澱在村民手中。我們只要通過供銷社,爲村民提供大量的比出廠價格高,比市場價格低的針線、布匹、香菸、白糖等各種生活用品和各種農具,並只對那些支持工作組的村民進行供應。對趙家灘的村民進行區別對待。這樣不就可以吸引那些不支持工作組工作的村民轉變態度,開始支持工作組了麼。而且這樣做,也可以對村民手中的銀元進行了一次回籠啊。”

“能買到質量高,價格低,種類豐富的生活用品和生產工具,我不相信大家不會做出正確的選擇。畢竟,佔便宜的事情誰都喜歡,老百姓算計起來精明着呢。”

不能不說,胡啓凡通過自己的工作經驗,爲大家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王書輝也覺得這個建議很靠譜,很有想法。

不過,考察組裡跟村民們打交道最多的直屬農場場長林雨澤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說道,“啓凡同志這種想法有些想當然了。趙家灘的情形不是很明顯麼。去年趙家灘工作組組織村民搞基建工作的時候,那些和趙鶴年一夥兒的漁民族人什麼的,不也照樣參加了麼。”

“賺銀子的時候,他們可是很積極的。但是,賺完了我們復興會的錢,他們一扭頭,不是照樣跟工作組作對。搞基建建設的時候,他們不還是用工作組提供的材料,賺工作組的工資,反倒是給他們老趙家修什麼宗祠麼。”

“所以,照我說啊。啓凡同志的想法再好,他們也照樣會鬧起來。你說的那個辦法,要我說啊,真到了那個時候,反倒成了趙家灘矛盾爆發的源頭了。大家想想,沒惹他們的時候,給他們錢的時候,他們還要鬧呢。一旦對他們進行區別對待,他們不組織人手鬧起來,那就怪了。”

唐亞峰一聽這話,立即接口道,“鬧事兒好啊,讓他們鬧。他們這邊鬧,那邊咱們復興軍就開進來。正好我們部隊已經完成列裝了,火槍火箭都配備齊了。只要把部隊往趙家灘村口一堵,沒有道理殺不光老趙家全家。我看是他們的老趙家的骨頭硬,還是我們復興軍的槍子兒硬。”

在鋼鐵廠生產穩定了之後,王書輝就命令江北兵工廠開始生產標準武器。通過現代的槍械顧問的幫助,解決了氣體泄露的問題之後,採用紙包定裝子彈的夏塞波步槍,被命名爲復興二式步槍(復興一式步槍爲江北兵工廠仿製的恩菲爾德m1853步槍,這款相對復興二式落後的步槍,是王書輝準備的外銷產品),正式列裝到復興軍士兵手中。

除了復興二式步槍之外,江北兵工廠對普法戰爭中普魯士列裝的60毫米克虎伯炮的仿製,還沒有成功,所以火炮還沒有列裝到部隊中。機槍也遇到差不多的問題,也沒有生產成功。倒是黑爾火箭和手榴彈的仿製工作比較成功。這兩種武器和軍官使用的左輪手槍以及步槍專用的刺刀,全部實現了列裝。

初速410米/秒,有效射程800米,填裝方便的後裝一體彈藥。復興二式步槍對復興軍士兵的影響是震撼性的。

“2萬裝備了這種毀滅性武器的士兵,每分鐘可射出28萬發子彈,如果命中率能達到練習場上的水平,那就可以打倒5萬6千個敵人。有了這種神奇的武器,幾分鐘就能決定勝負,20次齊射就可以結束一場戰役。……在新式步槍打擊下,敵人將驚惶失措,要麼逃跑,要麼被消滅……加農炮都顯得過時……”(普法戰爭前法國國防部長的報告)

通過王書輝現代智囊的幫助,解決了基本上所有問題的復興二式步槍,無疑是目前這個世界上最爲強大的武器。通過一個多月的實彈訓練,復興軍上下目前有着“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戰鬥熱情。用軍戶出身的張寶樹的話說,“有了這款步槍,什麼北虜啊,什麼東虜啊,在復興軍面前那就是個屁。”

所以目前階段,復興軍上下的戰鬥熱情是超級高的。無論是軍官還是士兵,求戰意識都是無比強烈的。

王書輝顯然知道這種情況。他根本就不理會唐亞峰的話,反倒是皺着眉頭對他說道,“唐蠻子你給我閉嘴。先不說動不動復興軍的力量的話,下個月軍委會就要進行士兵射擊考覈,要是部隊的射擊合格率達不到百分之七十以上,有你好看的。”

把唐亞峰罵老實了之後,王書輝繼續說道,“我看你們有點問題。你們自己開會的時候,明明都會按照組織章程,把會開的嚴嚴肅肅規規矩矩的。怎麼你們這幫小子一和我開會就開始瞎嘞嘞。從現在開始,都給我按組織章程發言。一個一個的按順序發表意見。”

整理了會場秩序之後,大家的發言明顯的靠譜了不少。藉機發泄自己情緒的沒有了,隨便說些不過腦子的話的也沒有了。大家說話明顯嚴肅謹慎了不少。

不過,目前大家的想法主要可以總結爲兩種。一種就是部隊幹部的意見,認爲胡啓凡的辦法並沒有什麼作用,還得用武力說話的。一種就是行政幹部的意見,認爲胡啓凡的辦法很好,可以再趙家灘展開嘗試的。

王書輝聽着大家的發言沒有說話。

最後一個發言的劉懷六倒是比較穩妥一些,他說道,“我覺得,林雨澤同志和胡啓凡同志的看法都沒有什麼問題。因爲大家的觀點,都是根據工作中的實踐總結出來的經驗。我看這兩種觀點並不是對立的。”

說完了這些有和稀泥嫌疑話之後,劉懷季轉身對王書輝說道,“書輝,要我說啊,針對趙家灘的情況有兩種解決辦法。第一種是先對趙鶴年進行懲罰,對趙家灘的村民進行威懾。他們知道誰是管事兒的了,知道害怕了之後,再採用胡啓凡的辦法籠聚人心。第二種辦法就是,先採用胡啓凡的辦法。一旦出現林雨澤說的那種造反的情況,再對鬧事兒的人進行懲罰。”

“第一種辦法麼,相對的有些粗暴了一些。不過好處是工作開展起來會比較順利。第二種辦法呢,可能會麻煩一些。但是對於村民來說,這種辦法會比較溫和,比較講理一些。對我們復興會建立正面形象的促進作用也更大一些。書輝你看用哪種辦法好。”

因爲劉懷六在朱微妏那論起來,是王書輝的長輩,所以他對王書輝說起話來,有時候會比較隨便一些。聽劉懷六直呼王書輝的名字,大家都感到渾身不舒服。王書輝自己倒是沒有感覺。

王書輝想了一下大家的看法之後,吩咐書記員把會議記錄做好。之後他對大家說道,“具體的決定,要等到我們結束考察回到總部的時候再做。中午休息結束之後,大家就開始對趙家灘開展考察工作。晚上聽一下工作組的工作彙報。現在散會吧。”

第201章 連鎖反應2第343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4)第135章 入學風波4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73章 骨幹的產生(1)第156章 紅旗漫卷出枝6第497章 老丈人朱術圳第243章 肖文龍的覺醒(3)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416章 人民陪審制度第492章 孫大聖棒打倭國第16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1)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125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6第457章 金盃白刃下的自治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283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3)第68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2)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146章 簡單邏輯2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121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2第399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2第254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2)第105章 反對本本主義1第332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1)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177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3)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247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1)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絕佳機會第264章 學員張兆歡(4)第466章 五級鉗工李有福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368章 在山東(3)第343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4)第362章 建設新湖北(5)第280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2)第116章 第一次反圍剿9第390章 光復遼南5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173章 審判(1)第243章 肖文龍的覺醒(3)第341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2)第166章 鬆滋大開復興花(2)第325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4)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83章 奇葩的錦衣衛(1)第480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8第367章 在山東(2)第278章 魏忠賢的疑惑(4)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352章 炮擊金州衛(5)第303章 朱舜水訪武昌(8)第465章 朝鮮滅國和反面教材第367章 在山東(2)第244章 肖文龍的覺醒(4)第247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1)第350章 炮擊金州衛(3)第469章 後悔的陳新民第14章 立足(2)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255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3)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350章 炮擊金州衛(3)第150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2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110章 第一次反圍剿3第236章 張知府的崛起(3)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181章 陳保生進城(1)第114章 第一次反圍剿7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81章 外國傳教士第28章 開始(4)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第151章 紅旗漫卷出枝1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1)第154章 紅旗漫卷出枝4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385章 東改編4第220章 馬祥麟的轉變(3)第128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1第199章 武昌起義(9)第454章 從席日勾力格到黃立格第253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1)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171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3)第381章 魯東土地革命6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395章 光復遼南10第117章 第一次反圍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