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何堪相逢憶恩仇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當中的一位青年,身材魁梧、腰背挺拔。一頭火紅的長鬆鬆地綁縛在腦後,長眉飛揚,眼角微微吊起,墨黑的雙瞳耀眼生光。高聳直挺的鼻樑下,是兩瓣薄如紙的脣,脣角微勾,總帶着一彎似有似無的譏嘲。

他的目光高傲而慵懶,淡淡地瞟過熙攘的人羣,眼波粼粼,總引得道路兩旁對他指指點點的年輕女子們芳心鼓盪、忙不迭地紅着臉低下頭去……

於是,無數的猜測在圍觀的百姓中傳遞……這英俊得近乎邪媚的男子,究竟是誰?

車馬齊整、秩序井然,轉眼之間,便到了巍峨莊嚴的宮牆之外。金色的宮門前,身着各色朝服的天啓官員們正在翹等候。

“天啓王朝禮部尚書馮正清恭迎花剌使者。”一個清越的聲音錚錚地傳來,謙恭有禮卻又不卑不亢。

羅臻措忙挑了車簾跳下馬車,容長的臉上掛滿了和煦的笑意:“呵呵,勞動尚書大人親迎,真是折殺羅某了。”

馮正清淡淡一笑:“大相客氣了,請隨我步行入宮,我朝皇帝正在太和殿等候大相覲見。”

羅臻措含笑躬身:“遵命。”說着,回頭對隨行而來的騎兵們揮手道:“你們就在宮門外候着吧。”

“是。”

“大相……”馬隊中那紅男子忽然焦慮地喚了一聲。

羅臻措回眸凝望他片刻,搖了搖頭,嘴角浮起了幾許無奈:“好吧,你隨我一同入宮。”

馮正清微愣:“這位是?”

羅臻措“呵呵”一笑道:“他是我的貼身侍衛,且是故人之子,此番特帶了他來天啓領見世面,望馮大人行個方便。”

馮正清笑道:“哪裡,哪裡?大相見外了,公子若想進宮覲見皇上,便跟着同去何妨?哪裡來的行方便之說?”

那一邊,那紅男子已然興奮地從馬上一躍而下,將揹着的長弓箭袋拋給了同伴,迅脫下身上的銀甲,露出裡面墨綠色對襟短衫、棕色鞣革腰帶,黑褲黑靴,分外颯爽清朗。

羅臻措蹙了眉頭,一把拽過他,悄悄在他耳邊道:“一會兒進去了,千萬緊跟着我,別說話、別到處亂跑……”

紅男子靈活如墨色水銀一般的瞳眸斜睨着他,嘴角勾笑,露出了潔白整齊的牙齒:“知道了,相父。”

太和殿,雲龍繞柱、金磚鋪地。

齊雲灝端坐於鎏金九龍御座之上,冷眼望着從殿外緩步走入的羅臻措,緊緊地抿起了雙脣。

十年了,這位花剌的大相,依舊還是那副氣定神閒的雍容摸樣。

當年他追隨父皇親征花剌,曾與這位人稱“草原靈狐”的大相有過數面之緣。最讓他無法忘懷的,是他那一貫淡漠的神情。

兩軍陣前,徵西大將軍吳雄關劍舞如霜,寒風掠過,花剌可汗溫圖錄碩大的頭顱從脖頸上滾落下來,當場血噴如注,大半濺射在身旁羅臻措那被烽煙燎黑的面頰上。

那一瞬間,羅臻措面沉如水,連眼珠子都沒有轉動一下。只是漠然抹去臉上的血滴,向吳雄關投去深深的一瞥,隨即一揮右手,說了聲:“擡起屍身,立即撤兵!”說完,拽緊繮繩,調轉馬頭絕塵而去。

其後的幾次對決,他讓天啓的大軍真正領略到他“草原靈狐”的厲害。一次次的誘敵深入、一次次的聲東擊西,一次次的真假難辨,讓志得意滿的天啓將領們處處受挫,幾欲抓狂。

後,他以三百騎兵將天啓主力引入洶涌澎湃的滄閬江邊,前有長河難渡,後有峽谷幽深。萬籟俱寂之中,山顛的樹叢間忽然傳出一聲號角,羣山迴響,彷彿藏匿了百萬雄兵。

疲累已極的戰馬忽然騷動,嘶鳴着原地踏步不止。不知是由於寒冷還是懼怕,將士們一個個情不自禁地瑟瑟抖。

正在紛亂間,忽聽破空一聲哨音,一道銀光飛掠,直奔人羣中身着金甲的天啓君王,“噗嗤”一聲,在所有人還沒來得及反應的情況下,一枝利劍竟然深深地**了他的肩頭。

北風呼嘯,對面山谷上樹影搖晃。皚皚的積雪之後微露羅臻措的一張臉,那臉上分明帶着淡淡的譏嘲。

“呵呵,兩清了。你們還是回去吧……”

“花剌使臣叩見天啓皇帝陛下。”

低沉渾厚的聲音打斷了齊雲灝的神思,他擡起眼來,卻見羅臻措已然屈膝半跪在他的面前。在羅臻措的身側,佇立着一位紅青年,腰桿筆直、雙手反被,正用一雙灼烈似火的眸子緊盯着他。

齊雲灝不由自主地蹙起了雙眉。立在玉階之下的劉謙益站前一步,手指那位青年高聲斥道:“見了我朝皇帝陛下因何不拜?”

那青年長眉一挑,正待回言,卻被身旁的羅臻措一把拽住衣襟,幾番拉扯之下,方不情不願地單膝點地。

羅臻措拱手於額,俯身而拜:“陛下恕罪,此乃小相隨行的侍衛,一向在草原上撒野慣了,不識天朝禮數,多有冒犯。”

齊雲灝淡然一笑:“無妨,大相平身吧。”

羅臻措再拜而起,緩緩地擡起眼來。目光清澈、黑白分明。雙目之中,只有雲淡風輕的和煦,卻找不見一絲的波瀾和情緒。

壓抑住心頭萬千思緒,齊雲灝脣角微勾:“大相久違了。當日滄閬江一別,至今已有十年。當年的朕,還只有十三歲,對大相的風采可是記憶猶新啊。”

羅臻措點頭微笑:“小相也難忘陛下的英姿。十年不見,竟是思念備至。此回可汗欲遣使出使天啓,小相便自告奮勇率隊而至。一來傳達我國與天啓修好之誠意,二來也順便望望故人。”

話音未落,他身側的紅青年忽然出一聲長笑:“不知當年威震西北的徵西大將軍吳雄關可在?”

金殿上忽聞一陣鎧甲鏗鏘,肅立兩側的朝臣中立出一個人來。黑紅臉龐、魁梧身軀,下頜上滿是濃密的虯髯。一雙精光四射的大眼朝羅臻措和紅青年橫掃,口中笑聲朗朗:“哈哈,正是在下!”

那青年側目向他望去,目光灼灼,身側的手握成了拳頭,指間出嘎嘎的脆響。

羅臻措一把捏住了他的手,緊緊地捏着,臉上卻依舊恬淡如清風www.Qingfo.Cc明月。

“呵呵,吳將軍久違了。”

吳雄關擡起下巴:“大相所說的故人之中,想必有吳某的份吧?”

“正是。”羅臻措含笑垂下眼簾。

“吳將軍退下。”玉階上齊雲灝略有些不耐地揮了揮手:“訪友敘舊可待退朝之後,大相請快進入正題吧。”

“遵命。”羅臻措躬身而拜,從袖中取出一卷絲軸,“這是我大汗呈遞的禮單,望陛下御覽。”

劉謙益從他手中接過絲軸,踏上玉階轉交給齊雲灝。齊雲灝展開,用眼迅地一瞟,擡頭笑道:“嗯,倒還真是豐富啊。如此,要多謝你們大汗的慷慨美意了。”

羅臻措笑道:“豈敢。區區小禮,無非表達我大汗真心示好之意。還望陛下念及花剌的至誠,罷去邊關戰事,永修和平。”

齊雲灝齒間出一聲輕嗤:“挑起邊關戰事的好像不是我們天啓。”

羅臻措的笑容一僵,轉瞬之間他疏眉微挑,臉上又恢復了淡定:“這其中想必有一些誤會。我花剌進兵多穆爾是爲了肅清邊境的流寇,並非針對天啓。再說,天啓、花剌、多穆爾三國連界交壤,脣齒相依,理當和睦相處,讓百姓們共享安樂。”說着,他擡起頭,烏黑的雙眸中流過一絲光彩,“聽說……天啓和多穆爾已然聯姻?”

齊雲灝不語,斜瞥了一眼立在玉階旁的齊天馳,微微眯起雙眼:“正是。多穆爾的鳳凰公主下嫁了我國的澄親王。”

羅臻措回頭與紅青年對望一眼,再次俯身跪倒:“小相此來,正是奉了大汗之命,欲效法多穆爾與天啓聯姻。”

齊雲灝驀地從御座上直起身子:“聯姻?”

“不錯,”羅臻措擡眼與他對視,青白的雙目在眼眶中流轉,“望天啓皇帝陛下一視同仁,將與多穆爾修好的美意也賜予花剌。”

齊雲灝坐正身子,盯緊了他:“那麼,你們打算如何聯姻?”

羅臻措雙手撐地叩了一個頭,緩緩地擡起眼來,神色中平添幾分鄭重:“小相代花剌二皇子納夕,向天啓菀柔公主求婚。”

時已黃昏,最後一抹殘陽尚在天邊流連,晚霞滿天,連帶吹來的風都是溫暖的金色。御書房窗邊的花梨小几上,一叢淺綠的碧若菊花在溫柔綿軟的陽光下盡情綻放,陣陣清香襲人,把靈獸薰爐中燃着的瑞腦的香味都蓋了下去。

齊雲灝緩步走到窗前,伸手撫摸着碧若柔嫩的花瓣凝神不語。

“陛下,望陛下早做決斷,花剌大相羅臻措明日還要入宮覲見,聽候聖裁。”身後,傳來禮部尚書馮正清略帶焦灼的聲音。

第八十七章 身世浮沉雨打萍第三十九章 只願君心似我心家宴已是黃昏獨自愁第四十一章 一曲清逸齒猶香雲母屏風燭影深第四十九章 相思始覺海非深回首向來蕭瑟處第五十章 芳心對人嬌欲說誰念西風獨自涼第七十五章 明月愁心夜郎西第二十八章 遲遲鐘鼓初長夜第五十四章 風動香盈惱回眸第八十三章 爲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六十五章 直道相思了無益第五十八章 新聲北里回車遠癡念多情自古傷離別只應離合是悲歡回首向來蕭瑟處第五十章 芳心對人嬌欲說第八十二章 閒敲棋子落燈花苦待一朝頭角就第五十八章 新聲北里回車遠第五十五章 月冷千峰同一照第七十一章 綺羅散盡何所依春初早被相思染第七章 無邊絲雨細如愁第五十五章 月冷千峰同一照第六十二章 小園相逢疑似夢雲路招要回綵鳳第五章 無端春夢總無痕第二十四章 不勝清怨月明中告別我爲劍外思歸客回首向來蕭瑟處第九十七章 誰剪輕瓊作物華此情可待成追憶第四十八章 錦堂風月輕薄郎春水斷橋人不渡第二十九章 此時此夜難爲情人如風後入江雲第二十一章 鰲魚脫卻金鉤去家宴第八十九章 深知身在情常在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五十二章 羽翼已就功難施只應離合是悲歡第五章 無端春夢總無痕第七十七章 丁香空結雨中愁鐵馬冰河入夢來渺茫第八十五章 霜薄冰輕葉未調芳草不迷行客路第五十章 芳心對人嬌欲說只應離合是悲歡第二十一章 鰲魚脫卻金鉤去芳草不迷行客路第九十三章 還卿一鉢無情淚第五章 無端春夢總無痕雲母屏風燭影深嗟餘隻影系人間第三十八章 坐看牽牛織女星釋疑第七十章 相思樹底說相思第二十九章 此時此夜難爲情第四十七章 折桂一枝先許我第九十二章 君若揚塵妾若泥釋疑鐵馬冰河入夢來第四十六章 功名盡在長安道第十三章 屈指西風幾時來第三十二章 願儂脅下生雙翼第三十三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三生未妨惆悵是清狂第五十九章 風雨樓前掩朱門第二十章 不及林間自在啼第六十九章 此恨綿綿無絕期第一百零一章 花開莫待曉風吹第二十二章 翩翩公子來是誰只應離合是悲歡第八十二章 閒敲棋子落燈花第三十七章 似此星辰非昨夜第十九章 衣袂翩翩因風舞等閒變卻故人心回首武陵春色好芳魂一縷空遺恨第二十四章 不勝清怨月明中第七十五章 明月愁心夜郎西第七十六章 畫圖省識春風面第四十七章 折桂一枝先許我第八章 晴空無奈風雲起第二十六章 牆裡鞦韆牆外道第五十五章 月冷千峰同一照第十章 奼紫嫣紅花開遍同來何事不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