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只待自渡渡人時

她說着對梅雪霽點了點頭,轉身剛走了幾步,忽然像想起什麼似的回過頭來道:“對了,剛纔忘了問,那本書叫什麼?”

“《紅樓夢》”

“《紅樓夢》……”如妃低聲咀嚼着這三個字,點了點頭:“多謝了。”說着朝梅雪霽微微一福,轉身消失在如煙的柳浪中。

太液池上風光正好,粉白、粉紅的荷花開得繁盛。恰是黃昏時光,落日的餘暉盪漾在碧波上,爲嬌嫩的花瓣鍍上了一層金色。

池畔的綠漪石舫中充盈着清新的荷香,舫前舫後的楠木軒窗敞開着,微風拂起淡綠的窗紗,帶來夏日裡難得的清涼。

碧泱笑盈盈地捧着一盞紫玉櫻桃走進船艙,輕輕地擱在面窗的紫檀小几上。

程太后伸手捻起一粒櫻桃送進嘴裡,半眯起雙眼,脣邊帶上了一點淺笑:“嗯,這南方進貢的稀罕果子確是不錯,若塵,你也來嚐嚐。”

她說着,又捻了一粒遞給了坐在身邊的宜妃簡若塵。

“多謝太后千歲。”宜妃欠身接過,拎着櫻桃長長的細柄含笑端詳着,口裡說道:“臣妾入宮十年了,還從未見過這種紫色的櫻桃呢,一時間倒是捨不得吃了。”

程太后偏過頭來望着她,頭上赤金飛鳳扁簪上綴着的點點石榴石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怎麼,你入宮有十年了嗎?哀家倒是記不得了。”

“正是十年了呢,”宜妃垂下眼,聲音低沉而輕柔:“自從那年冬天,太后在雲隱寺收留了臣妾……”

程太后端着茶盅的手慢慢地放下,凝望着眼前端莊秀美、溫柔如秋水一般的宜妃,腦海中不由浮現起十年前雲隱寺外的紫竹林中偶遇的那個瘦弱疲憊、衣着襤褸的小女孩……

當時,先皇親率大軍討伐花剌凱旋歸來不久,舉國上下尚沉浸在勝利的狂歡之中。這次戰役天啓軍隊大獲全勝,不僅殲滅了三萬花剌兵,連花剌的可汗溫圖錄也被徵西大將軍吳雄關一劍斬於馬下。一時間,花剌國內大亂。天啓大軍本待乘勝追擊,不料在其後的一次對峙中,先皇卻不慎中了不知從哪裡飛來的一枝毒箭,險些龍御歸天。後來幸得梅太醫的捨命相救才保住了性命。然而箭毒雖解,先皇卻一直高熱不退,人事不知。大軍至此無心戀戰,只得匆匆返回京城。

當然,先皇病重的消息一直被嚴密地封鎖着,朝野上下只知道陛下征途勞累,回宮休養,卻不知此時的他一直昏睡在坤寧宮的御塌上,每日太醫們流水介開了湯藥來,卻如同潑在石頭上一般毫無成效。

當時的程太后還是東宮皇后,眼見皇帝的病情漸漸瞞不住了,而身爲太子的齊雲灝當時年僅十三歲,尚不堪揹負社稷重任。若任由皇帝的病勢一味拖延下去,勢必引來內憂外患,致使江山不保。身爲皇后的她不禁日日憂心似焚、寢食不安。

爲解心中惶惑,她微服帶了齊雲灝來到京郊二十里處的雲隱寺進香參拜。這雲隱寺建造在九里松林深處的鑑雲山下,氣象恢宏、景色清幽,更因寺中供奉的八米翡翠觀音時常顯聖而聞名天下,故而日日香客盈門,香火異常鼎盛。

拜遍了寺中的三樓、九閣之後,他們已是筋疲力盡了。

“灝兒,陪娘去寺後的竹林裡坐坐吧。”程皇后從侍女手中接過錦帕擦了擦額角的汗,對齊雲灝微笑着建議。

隨侍的御林軍都尉林同帶領手下先衝進竹林巡視過一番,見無可疑人跡,方纔對他們頷示意,退到了竹林的周圍。

齊雲灝望着他們如臨大敵的緊張神情,不由暗自好笑。他擡起頭問母親:“既是擔心遇到不測,爲何不啓用鑾駕前來?也好讓御林軍光明正大地清場警戒。”

程皇后搖搖頭道:“雲隱寺香火繁盛,若是清場警戒,怕攪了寺中的香火,也顯得咱們求佛的心不誠……”

“什麼人!”一聲低喝打斷了母子間的對話,程皇后不由得回頭望去,但見青碧的幾桿修竹之後,匍匐着兩個灰色的人影,林同手裡的劍已出鞘,正點在他們面前。

“什麼事?”林同聞言回過頭,卻見皇后娘娘已然立於他的身後,一雙清冷的鳳目正凝在他的臉上。

“啓稟主子,屬下見這兩個女人在竹林外探頭探腦,故而將她們拿下。”他躬身施禮,劍尖卻依舊不離那兩個人的面前。

“哦?”程皇后沉吟了一下,峨眉微微蹙起,她把目光投向了伏在地上的兩個人。只見她們低垂着頭,身上的衣裳骯髒而破舊,身子在寒風中微微地顫抖。

“你們擡起頭來吧。”她儘量將口氣放輕柔,唯恐嚇壞了她們。

兩個人遲疑着擡起了頭。左邊的那個女人大約三十四五歲的年紀,頭蓬亂、面容憔悴,緊抿着的嘴角卻帶着鋼鐵一般的堅毅。跪在她身邊的是一位清瘦的女孩,看上去只有十一、二歲的年紀,滿面的塵土卻難掩她出衆的秀色,最是兩汪泉水般的眼睛,透着清純和溫柔,讓人一見便頓生親近之感。

程皇后回過頭向林同嗔怪道:“不過是兩個弱女子,何必對她們動刀動槍的?還不把劍收起來。”

林同趕緊收起了劍,退到一旁。

“我的手下魯莽了些,你們別怕,他不會傷害你們的。”程皇后伸手扶起了兩人,細細打量着那位女孩道:“我看你氣質不俗,想必不是乞丐之流,卻爲何落到這步田地?”

那女孩和婦人對望一眼,眼中撲簌簌地掉下淚來。

“夫人……”她哽咽着跪下,一雙清亮的眸子裡滿含了淚水:“我們是落難之人,如今已走投無路了……”

程皇后低嘆着再度扶起了她,將她帶到一側的青石上坐下,細聲軟語地安慰了一番,這才從她斷斷續續的敘述中打聽全了她的身世。原來,她的名字叫簡若塵,是山南縣簡家莊簡員外的獨生女兒。父親亡故後,她的後母迅改嫁了他人。不久,後母夫婦不僅勾結官府霸佔了簡家的房屋田產,還試圖偷偷將她賣往煙花之地。幸得奶孃鄭氏相救,她才從虎口中逃了出來,從此兩人相依爲命,四處流浪。

“可惡!”一旁的齊雲灝怒目圓瞪,伸出拳頭狠狠地捶在身側的竹竿上,引得竹稍上的枯葉紛紛落下。

那女孩吃驚地擡起頭,卻見眼前的少年丰神俊朗、不怒而威,緊蹙的長眉下是一雙深邃而有神的眼睛,眉宇間流露着尊貴和霸氣,不知爲什麼,她的臉驀地紅了,忙不迭地垂下了眼睛。

程皇后輕嘆道:“你的身世着實令人感嘆,可憐小小年紀便要受這顛沛流離之苦。這樣吧………”她沉吟了片刻道:“我夫家有些權勢,回頭派人去山南縣查一下你家的案子,若是冤情屬實,不怕沒有收回祖產的日子。

女孩呆了一呆,慌忙拭淚行禮道:“多謝夫人。”奶孃鄭氏也在一旁跪下磕頭。

程皇后微微一笑,從侍女手中接過一個錦盒遞給女孩道:“這裡有些銀兩,你拿着早早回故鄉去吧。”

女孩用顫抖的雙手接過錦盒,默立了半晌,忽然雙膝跪地,淚水如兩道清泉洗去了臉上的泥污,露出了一段雪白晶瑩的肌膚。

“夫人,若塵在這世上孑然一身,孤苦伶仃,今日遇見夫人這樣的大善人,便如遇見了親人一般。若塵不想回鄉,只想留在夫人身邊,爲奴爲婢,終身侍奉夫人………”

程皇后聞言微吃了一驚,還不待回答,林同卻已走到她身後,側過頭來低聲道:“主子,這兩個女子來路不明,千萬不能收留。”

齊雲灝回眸瞪他一眼道:“怎的來路不明?人家不是已經說得明明白白了嗎?”

林同垂下眼尷尬地一笑:“光憑她一面之詞豈能全信?”

正說着,卻見那女孩擡起頭來,端莊的小臉上浮起一層柔美的光暈:“夫人,有道是自渡渡人,若塵如蒙夫人收留,當一生結草銜環報答夫人大恩……”

“自渡渡人”四個字彷彿一陣輕雷打響在程皇后的心中,她不禁伸出手去袖間尋覓方纔在觀音殿前抽到的那張籤文。摸到了,薄薄的黃紙被她捏在手中,不用展開,她依然記得那上面的四行籤語:“家國山河風雨中,滿懷心事又誰知?若盼雨霽雲開日,只待自渡渡人時。”

心,不由得砰然而跳……也許,這一切都是菩薩的暗示?觀音菩薩真的爲她的虔心所感而顯靈了嗎?莫非這個女孩的出現,將是掃除王朝困頓的一道曙光?

……如果真是這樣,那她無論如何都要將她帶回宮中。

想到這裡,程皇后的雙睛放出了光亮。她輕輕上前扶起女孩,溫柔而堅定地說:“好吧,我帶你回去。”

從那以後,簡若塵便成了她身邊的一名貼身宮女,而她的奶孃鄭氏也隨着她進宮做了嬤嬤。說來也怪,自從簡若塵進宮之後,陛下的病情真的漸漸好轉,不久便能下牀走動,進而上朝理政。而派去山南縣的人也送回了消息,說是簡家莊的確有一位簡員外的女兒忽然失蹤,簡家的田產盡數歸於她的繼母。其後,在程皇后的親自過問下,地方官府嚴懲了收賄的官員,將簡若塵繼母夫婦雙雙收入獄中,家中的田產房屋又回到了簡若塵的名下。

簡若塵知道消息後不免百感交集,又痛哭了一場。然而當程皇后問她是否要回轉故鄉的時候,她卻堅定地搖了搖頭。不久,她託人將田產房屋盡數變賣,一心一意斬斷了回鄉的路。

第三十七章 似此星辰非昨夜第六十二章 小園相逢疑似夢第九章 相見爭如不相逢第九十六章 郎如石佛本無心第五十四章 風動香盈惱回眸雲路招要回綵鳳第三十二章 願儂脅下生雙翼夜長爭得薄情知夜長爭得薄情知第二十七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山雨欲來風滿樓釋疑第十二章 悠然一覺華胥夢第四十七章 折桂一枝先許我第二十三章 明月樓高休獨倚第六十二章 小園相逢疑似夢第十二章 悠然一覺華胥夢家宴第三十四章 紅消香斷有誰憐回首向來蕭瑟處第六十六章 寶簾閒掛小銀鉤山雨欲來風滿樓天旋地轉回龍馭疑是驚鴻照影來人如風後入江雲此心到處總悠然第五十六章 多情卻被無情惱第九十九章 無可奈何花落去第二十章 不及林間自在啼第十一章 採得心香入藥來第二十一章 鰲魚脫卻金鉤去第七十九章 自古多情空餘恨第五章 無端春夢總無痕只應離合是悲歡誰念西風獨自涼第五十七章 願我如星君如月癡念春水斷橋人不渡第八十三章 爲伊消得人憔悴第七十七章 丁香空結雨中愁清歌第六十一章 冷暖應知與君同第七十二章 良夜迢迢玉漏遲第七章 無邊絲雨細如愁第二十章 不及林間自在啼第九十八章 羣芳落盡始爛漫碧海青天夜夜心小樓一夜聽春雨第四十三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八十四章 憶君心似西江水芳草無情斜陽外第六十五章 直道相思了無益回首武陵春色好第三十六章 身無綵鳳雙飛翼第九章 相見爭如不相逢第九十七章 誰剪輕瓊作物華第八十三章 爲伊消得人憔悴第二十一章 鰲魚脫卻金鉤去第八十七章 身世浮沉雨打萍第九十三章 還卿一鉢無情淚第十章 奼紫嫣紅花開遍此心到處總悠然人如風後入江雲未妨惆悵是清狂第八十四章 憶君心似西江水碧海青天夜夜心第六章 一朝飛離樊籠去魚沈雁杳天涯路第二十八章 遲遲鐘鼓初長夜第八十六章 衣上猶沾佛院苔第三十二章 願儂脅下生雙翼第九十六章 郎如石佛本無心柳暗花明又一村誰念西風獨自涼小樓一夜聽春雨我爲劍外思歸客第九十四章 疏影橫斜水清淺第四十六章 功名盡在長安道第七十八章 劉郎已恨蓬山遠第四十四章 鞭影搖紅出都門第二十四章 不勝清怨月明中多情自古傷離別第六十三章 海上明月共潮生癡念第二十二章 翩翩公子來是誰第二十九章 此時此夜難爲情第四章 東風日暖花解語第九十六章 郎如石佛本無心家宴蠟炬成灰淚始幹第九十七章 誰剪輕瓊作物華此心到處總悠然第七十八章 劉郎已恨蓬山遠第七十章 相思樹底說相思第二十四章 不勝清怨月明中蠟炬成灰淚始幹第三十章 紅袖染得翰墨香蠟炬成灰淚始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