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猶太軍團

937年底,德國政府對猶太人的迫害日趨嚴重,不但全部沒收其財產,而且命令所有的猶太人必須佩戴統一的標誌,以便與其他民族區別開另外,全面禁止猶太人離境,封住了最後的逃生之路,納粹黨內部的種族極端分子甚至提議修建集中營,把猶太人全部抓起來,然後再逐步消滅元首希特勒沒有立即批准這個計劃,因爲德國對猶太人的迫害已經在國際社會引起廣泛的關注,譴責的聲浪日益高漲,他需要一個很好的藉口來啓動這個計劃

羅思柴爾德得到消息後心急如焚,請求杜周南以福建政府的名義和德國政府協商,希望可以繼續對前往福建的猶太人網開一面由於福建地方政府和德國政府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關係,所以此前對福建大規模接收猶太人的舉動故意視而不見,但是,德國政府已經調整了猶太人政策,明確告知福建政府,猶太人已經被禁止離境,無論前往哪裡

羅思柴爾德家族世代居住在歐洲,對那裡的歷史瞭如指掌,知道每隔幾百年就會發生針對猶太人的迫害事件,而統治者們爲了轉移社會矛盾,是在後面推波助瀾,不但使迫害行爲合法化,甚至會由政府直接出面組織參與現在德國執政的納粹黨爲了凝聚德意志民族的力量,轉移公衆的視線,毫不猶豫地採用了迫害猶太人的政策,歷史的經驗表明,目前的狀況只是個開始,往後會加嚴重爲了盡最大的努力挽救族人,羅思柴爾德思索再三,最後再次來到省政府杜周南的辦公室

羅思柴爾德說道:“杜先生,德國政府已經禁止我們猶太人離境,而且將要討論建立集中營,把他們全部關押起來我請求你代表福建省政府和德國政府交涉,要他們繼續放行”

杜周南說道:“羅思柴爾德先生,我本人非常同情猶太人的處境,也非常樂意給與力所能及的幫助但是,現在的情況發生了變化,我們實在是愛莫能助啊”

羅思柴爾德問道:“爲什麼?”

杜周南答道:“雖然我們和德國政府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關係,但是自從中日戰爭爆發後,德國政府的

的對華政策就開始出現了非常微妙的變化,似乎準備在中國和日本中間重選擇合作對象福建作爲地方政府,必然要受到兩國之間關係的影響,現在德國政府已經開始把支援的軍事教官和技術人員逐步撤回,同時也限制我們到德國去接猶太人”

羅思柴爾德急忙說道:“可是德國不是對鎢砂有迫切的需要嗎?他們難道就不怕你們翻臉嗎?”

杜周南詳細地解釋道:“自從還清貸款之後,鎢砂出口就變成單純的商業交易,牽扯不到政治抗戰爆發了,雖然我們福建的軍工發展不錯,基本上不用依賴進口,可是中央軍和很多地方部隊的武器裝備還沒有實現自給,遠遠滿足不了作戰的需要,只好大量從國外進口由於中央軍採用的是德國陸軍的編制和裝備,德國理所當然地成爲主要進口國,這樣一來,我們怎麼能和德國交惡呢?不爲福建,也要爲國家想想啊”

羅思柴爾德深深地吸了口氣,說道:“杜先生,我知道政府的難處,也能夠理解你們的處境但是,我還是希望政府能夠嘗試一下我建議直接和德國政府談判,用鎢砂換人”

杜周南好奇地問道:“怎麼換?”

羅思柴爾德回答道:“簡單地說,德國每放行一個猶太人,我們就無償提供相當重量的鎢砂作爲交換我們猶太商會支付全部的費用,不會增加政府的負擔另外,我願意和美國政府聯繫,促使其同意向福建出售一些比較先進的武器裝備作爲補償,美國猶太人是有能力促成此事的”

杜周南迎着羅思柴爾德熱切的目光,深深地被這個猶太老人的民族感情打動了,說道:“羅思柴爾德先生,我終於明白了猶太人儘管沒有自己的國家,卻能夠生存幾千年我會盡快和孫百里聯絡,如果他同意的話,福建政府會立即和德國政府談判,討論鎢砂換人的具體事宜”然後,杜周南望着羅思柴爾德說道:“在此之前,我還有個問題,希望羅思柴爾德先生能夠給我滿意的答覆”

羅思柴爾德見他說得非常鄭重,意識到不是小事,急忙說道:“請講”

杜周南緩緩說道:“福建本來的人口是00多萬,這幾年雖然從周邊的幾個省份流入不少,但是還沒有達到700萬,如果和德國政府的談判成功的話,按照目前的鎢砂產量計算,每年至少要接收幾十萬猶太人現在,福建境內的猶太人總數已經過50萬,按照這種度增加下去,用不了幾年,就會達到一兩百萬,勢必對本地人帶來很大的衝擊,如果不能得到認同,很難保證德國的事情不再這裡重現”

羅思柴爾德聽了並不感到意外,他語氣輕鬆地說道:“杜先生,這個問題我早就考慮到了,並且和社團領導磋商過,爲了表示猶太人是中華民國的公民,取得中國國民的完全信任,我們決定組建猶太軍團,作爲中國軍隊,參加對日戰爭”

看着杜周南意外的神情,羅思柴爾德解釋道:“坦白地說,我和我的同胞們非常喜歡福建、喜歡中國這裡的人民純樸而善良,這裡也同樣充滿着機會,非常適合猶太人定居,難得的是,在這裡,我們可以享受全部的公民權利,而不是隻盡義務如果你不相信的話,就放開出境的限制,看看還有多少人願意到美國去自從十九路軍在上海擊敗日本帝國的精銳部隊以後,我的族人開始不再擔心福建的安全,願意繼續在這裡生活爲了保衛我們的家園,我們也要像個普通的中國公民一樣抗擊日本的侵略,畢竟日本也是種族論的堅定支持者”

杜周南問道:“猶太人長於經商、科研,打仗可能不行?”

羅思柴爾德回答道:“德國開始排斥猶太人以前,有很多族人在軍隊裡任職,並且都有良好的表現,在福建就有幾千個這樣的前德國軍人,我想把他們重徵召起來,組建全部是猶太人的軍團,武器裝備從美國採購,費用也由我們來負擔,你看怎麼樣?”

杜周南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反問道:“這支軍隊由誰來控制呢?”

羅思柴爾德回答道:“當然是由孫將軍來直接指揮,軍官也由他來任命,但是我們也有一個條件,就是不接受國民政府的命令說老實話,我們不是很信任南京,不能把寶貴的力量交到他們手裡”

杜周南深深地吸了口氣,極力平靜自己激動的心情,說道:“羅思柴爾德先生,非常感謝中國猶太人對政府的支持,我想組建猶太軍團是可行的,但是需要孫百里的首肯纔可以”然後,他微笑着說道:“他肯定會同意的”

第29章 百業俱興第243章 零式戰機第332章 天皇問計第24章 佔領清流第243章 零式戰機第85章 義正詞嚴第271章 危機四伏第208章 優劣之勢第294章 急轉直下第275章 總統殉國第305章 兵乎匪乎第113章 浴血南京(八)第115章 浴血南京(十)第264章 盾堅矛利(上)第144章 強大後盾第37章 福州印象第33章 正式收編第157章 另起爐竈第162章 河源問計(下)第153章 雪中送炭第173章 第五縱隊第226章 用人不疑第236章 後院起火第331章 野戰軍團第203章 折戟竹山第217章 衝冠一怒第274章 釜底抽薪第150章 武漢會戰(六)第68章 馳援上海第275章 總統殉國第21章 曙光初現第127章 以牙還牙(中)第279章 懸崖勒馬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七)第131章 大夢初醒第95章 鏖兵吳福(四)第198章 怒海爭鋒(下)第58章 穀賤傷農第319章 九里山前(下)第67章 真正國民第120章 戰略轉移第270章 陳誠示警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第256章 民主憲政第378章 美軍西下第266章 乾坤初定第141章 重整旗鼓(下)第164章 鋼鐵雄師第254章 川中參政第264章 盾堅矛利(下)第141章 重整旗鼓(下)第188章 噩耗頻傳第94章 鏖兵吳福(三)第334章 傳奇人物(上)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二)第298章 亞洲第一第100章 兵退錫澄第39章 議政準備第248章 長沙市民第220章 炮臺悲歌第338章 雪百年恥第111章 浴血南京(六)第104章 統一立場第150章 武漢會戰(一)第337章 四國峰會(中)第268章 統一立場第135章 百里出院第113章 浴血南京(八)第187章 窮追不捨第164章 鋼鐵雄師第268章 統一立場第180章 棄城而去第139章 深入敵後(四)第324章 死戰黃河(下)第394章 癡人說夢第30章 經濟危機第337章 四國峰會(上)第139章 深入敵後(三)第33章 正式收編第115章 浴血南京(十)第287章 山本變計第49章 視察軍工(下)第373章 競選總統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第10章 平定叛亂第381章 埋骨何處第155章 暗戰龍巖(下)第158章 鬧市驚魂第260章 近海防禦第206章 冬季攻勢第17章 主力對決第394章 癡人說夢第232章 大局爲重第124章 魂兮歸來第391章 橫山入甕第298章 亞洲第一第22章 福建易幟第127章 以牙還牙(中)第341章 領袖歸來第369章 臺灣光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