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思想的隔閡

物反常即爲妖。

無論是顏肅之這樣開了腦洞的,還是甘銘這樣的正常人,都本能地覺得有一絲絲地不對。然而要開科舉又是他們一力提倡的,現在反對派們不反對了,豈不是正中下懷?難道要因爲懷疑米摯之贊同是不懷好意,他支持了,自己卻去改口反對?

眼下不是慪氣的時候,且科舉取士,一舉蕩平舊族的壟斷,乃是大勢所趨,怎麼着也翻不了大天去!義之所在,何懼之有?!

顏肅之坦然地接受了米摯的“悔改”,還表揚了米摯幾句,弄得米摯憋屈得要死。心道,我且爲大局忍一時之氣。

豈料顏肅之表揚完了他之後,又並不及時宣佈推行全國,依舊是南方先試點一年。顏肅之留心觀察着米摯的表情……md!皇帝的御座是設在臺子上的,比底下高好幾級,米摯微低着頭,看不到!

#好像有哪裡不對#

李彥卻將米摯的表情變化看得比較清楚,暗暗揣摩着,這裡面有什麼文章。顏神佑比他知道得還要多一些,輿部盯着米家的大門,掌握了餘冼的進出頻率。杜黎也在米摯他們家的街區投放了大量的警力,美其名曰:保護。杜黎心裡特別清楚,自己身上已經死死打上了土鱉南派的標籤,就別想着左右逢源了。看眼前這情勢,也不是北方舊族能翻盤的。不如一條路走到黑!

顏神佑聽着顏肅之的決定,再想一想餘冼屢次登門、米摯突然改了主意、剛纔顏肅之沒有立時答應時變臉,就知道這裡面肯定有古怪。說他突然大徹大悟,又或者被餘冼勸說得悟道,那也是不可能的——這表情就不對。顏神佑只好想:如果是我,事到如今,就去合作,總歸是舊族的文化素養高,多搶些官職也是好的。

——難道他是打的這麼個主意?

科考是大批量的,一批最終錄取的,少說幾十個,多則一、二百,正經考上來的,授官就是縣令一級的。舉薦的話,一次能舉薦多少人?

細一想,也不對,如果只是這樣,南方開科考,無論士庶,皆可參與,北方不開,無論士庶,都無法參與。這又不像是涉及士庶之爭。

顏神佑留了個心眼兒,決定觀察米摯接下來有什麼舉動。米摯比較沒有城府,或者說智商情商不足以支持高深的城府,有什麼舉動,一定會被看出來的。還是要連餘冼一起盯住。原本唐儀這個間諜做得挺不錯的,但是因爲他一直含糊其辭,只肯在米摯推薦餘冼的時候聯一次,便再也不肯出力。米摯又一直看他那副不上進的樣子不順眼,兩人的關係又恢復到了從前——再也問不出別的什麼事兒來了。

恨只恨舊京變亂之時,米家並不曾受到什麼大的衝擊,無論西進還是東歸,依舊是人員齊備,門禁也還挺嚴,安插不進人手進去。安插這種事情,又不能明着做,做了,就等着被參死吧!你可以設御史,彈劾不法事,卻不能搞錦衣衛,探人陰私。【1】

輿部至今還掛在玄衣的賬下,不敢獨立出來,對外宣稱這是部隊裡養的斥侯。

顏神佑琢磨着,是不是要建立樞密院,徹底把軍隊與文臣分開了。等她想完了,這一天的朝會也結束了。

臨近年關,事情也多,姜氏乾脆在大明宮裡,給她拾掇出一處宮殿來,她就住這兒待產了。宮裡也沒有什麼宮妃一類需要避諱,山璞也被打包了過來,一家三口就過了在岳父家蹭吃蹭喝的美好時光。

顏神佑心裡不免有一絲着急——住在宮裡,看着光彩,其實並不方便對外的聯絡。沒奈何,只得命心腹侍女等人來回奔波。她府內的女官們更慘,馮三娘回來說:“腿都要跑細了!”卻又帶回了一個消息,“米摯下朝之後,果然喚了餘冼到他家裡去,兩人談了好久,天黑之後餘冼纔出來。”

顏神佑拿着銅筷子,隔着熏籠撥着裡面的炭火,對馮三娘道:“這事兒還得辛苦你一回——你去杜京兆那裡,問問他,若是他遇到了這等事,會怎麼做。不須今日回我,明天早朝散了之後再告訴我。”說着,又給馮三娘寫了道手令,防止她宵禁後走路上被抓。

馮三娘不辭辛苦,趁着宮門還沒下鑰,緊趕慢趕出了宮。前腳才跨出去,就聽到鐘鼓樓開始報時——到了宵禁的時候了,宮門也要下鑰了。

馮三娘才走,宮裡也準備開飯了。雖然已經做了皇帝了,顏肅之還保留着土鱉習性——飯還是一家人一塊兒吃比較好。晚飯地點就設在了楚氏這裡,大家圖個熱鬧。

顏神佑住在西面的承慶殿,乃是顏肅之往更西一點的興慶宮的必經之路。出門就遇到顏肅之和姜氏兩個人乘車而來,後面跟着的車子,應該是六郎和阿蓉的。再後面則是八郎和九郎的。車前都挑着燈籠,燈籠上各有宮殿名字。大明宮佔地極廣,到了冬天,自然是乘車比較暖和。

顏肅之掐着點兒過來捎帶閨女去吃飯,顏神佑的車已經套好了,顏肅之卻招手道:“你過來坐,叫他們爺兒倆坐你的車,我有話要問你。”

顏神佑上了他的車,姜氏摸了摸女兒的手,又給她腰後放了個墊子,就聽父女倆嘀嘀咕咕。顏肅之也對米摯的想法略有些不解,問顏神佑有什麼看法。顏神佑也沒有傻到說“我派了人監視你的丞相”,而是說:“阿爹可曾問過李丞相他們沒有?”

顏肅之道:“他們說,或許是看勢不可擋,不如跟着來搶名額。我總覺得這事兒沒這麼簡單!”

顏神佑道:“我打發馮三娘去問一問杜黎,他能給人些驚喜,等明天回信。”

顏肅之道:“也好。但願他能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兒,我還是看米摯身上冒出來的氣不對。”

姜氏平素不過問國事,只在這個時候說一句:“你還學會望氣了?”

一家人說說笑笑,到了興慶宮。興慶宮裡,楚氏帶着六娘還有八郎那位未婚妻楚英。席面上的乾果小菜蜜餞已經擺下了,就等他們過來好上正菜。顏神佑看到楚英,心頭豁然敞亮——這不是還有一個人可以問的嗎?

等吃完了飯,又陪楚氏說說話。顏肅之知道楚氏不是凡人,白放着可惜,也拿些朝上的事情跟她講。言語之間,對於米摯的變化頗爲不解。楚氏一臉“這也叫個事兒”的表情聽了,對顏肅之道:“你們還是不大懂舊族。”

“?”

楚氏道:“誰個告訴你,舊族裡面就都是一般的想法的?你以爲你舅舅有和光同塵之心,肯順時應勢,你岳家知進退識大體,唐儀那小子向着你,旁人就與他們一樣了?你不肯把人想得壞,是好事,你做明君有望。可也不能把某些人想得太好!想不通?想不通就去問問你舅舅。”

顏肅之和顏神佑想破了頭,也想不出餘冼會出什麼主意來。旁邊六郎想得臉都皺起來了,也不比父親和姐姐想得多一點。三個人都是奮發向上之人,哪裡知道餘冼的計較呢?燕雀固不知鴻鵠之志,你讓鴻鵠去理解燕雀的心理,那也是理解無能的。

顏肅之第二天就請了楚豐入宮,向他諮詢了眼前這件事情。

楚豐聽了,老臉一皺,怒道:“這羣混帳東西!”老神仙發怒了!

顏肅之問道:“阿舅這是看明白了?”

楚豐點頭道:“這有何難?換了我,若意見與聖人相左,卻又攔不住時,自然要夾塞了。比如這國子學與太學,看着學生將來是做官的,是學生重要。卻不知道……傳道受業解惑,不用一年光景,就能讓一些人的想法變啦。”

他是想讓自家孫子、曾孫努力進國子學、太學的,跟着名師學習,好開開眼界,也好心胸寬闊,曉得大勢。本來就是舊族豪門,特別容易引發榮譽感與不甘的念頭,若是讓米摯夾塞進一些保守份子,稍加導引……年輕人最容易被影響,也最容易衝動。楚家可再也出不起一個跟皇帝唱對臺戲的人物了,到時候,什麼太后、什麼王妃,都不管用了!

楚豐越想越氣,直接揭了米摯的老底兒:“這主意是誰出的估且不論,他自己心中是取中了的。他這是要鳩佔鵲巢啊!這太學就成了爲他們辦的啦!無論出身如何,若是着了他的道兒,就都成了與他志同道合之人了。”

“啪!”顏肅之一拍桌子,怒道:“他想得倒美。”

楚豐暗中皺眉,問道:“臣只問一句,聖人知道了,要如何應對?”

顏肅之道:“自然不能如他所願了!他不是要請全國推行麼?好呀,推行就推行,都招了來,讓博士祭酒們照我說的教。”

“人呢?”

“哈?”

“非博學之士,讓他做了這等清流官,是要被笑話的。李彥算一個、霍亥算一個、丁號再算一個,可他們抽不可身。李、霍等人倒都是有學生,先前也舉薦了不少吧?都做了官了,再調麼?調了來,空缺誰來補?”

顏肅之:……

楚豐慢悠悠地道:“他挖了一個坑,陛下哪怕知道了,也只好跳一跳了。”

顏肅之道:“難道就沒有旁的辦法了?”

楚豐道:“也有。”

“哦?”

“在昂州的時候就聽說要勘定經史,現在弄得怎麼樣了啊?舊京典籍不存,要全補齊了,不花上二、三十年是不行的,可是一些律法經史,大家手頭上都是有的吧?彼此印證,修補不足,就算要加些註解,也該做出來了吧?”這都多少年了,標準教材你會不會搞?

顏肅之道:“那個倒是出來了,經是好經,就怕被歪和尚一念,就不好了。”

楚豐道:“那就先南方試驗,試兩年,試成了,再全國一體。先把這一批人給造就了,再徐徐圖之,也好緩一緩手。”

顏肅之冷靜了下來:“阿舅說的是。”

那一邊,馮三娘也帶回了杜黎的觀點,倒是與楚豐的說法一致。杜黎也給顏神佑支招兒:老師,不可能一個有問題的都沒有,那就搞課本!

————————————————————————————————

見過了楚豐,顏肅之心裡有數,再看米摯的舉動,就很能理解了。表面看來,是米摯痛改前非,認真地投入到了科舉事業的推廣中來。特別熱心地關注着課程的設置與課本的編寫,還推薦了一些有名的學者。這些學者裡,有些是已經做了官的,有些是不曾出仕的。他們都有一個特點:特別懷念名士受推崇禮遇,有名就可以做官、做官不理正事也可以的年代。

這些人,學問也有,就是思想不太對頭。李彥也有辦法,典籍缺失,讓他們進太常的進太常、進禮部的進禮部,去修訂這些禮儀去!見天兒搞這些,爭執着廟堂奏樂的工尺譜,供桌上小麥和水稻誰在左誰在右……這個能有什麼用啊?

米摯特別想讓他們進國子學和太學,發揮他們應有的作用來。

盧慎一直盯着科考的事兒,到了這個時候,也明白了他的用心了,極力阻攔:“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如今禮儀未備,怎麼可以半途而廢呢?不如另召新人!”

李彥和霍亥等人回過味兒來,拼命地推薦了許多同窗和學生,雙方拉鋸一回,李彥等人佔了上風,正要安排人手,才發現——人手不大夠用。國子學開學在即,全國夠資格的學生得有幾百號人,老師怎麼着也得幾十人。等明年太學再開了,保又要召來百多號人,起碼得添幾個管理太學的人。

李彥霍亥,生拼硬湊,還有四、五個人的缺口。再沒有理由不用米摯推薦的人——人家的才氣,是天下都知道的。

李彥自認倒黴,發起狠來,決定在東宮學堂裡多使使勁兒。同時,又把那新編的課本看了又看,力圖剔除掉一些不該有的東西,再夾點私貨。

這個想法與顏神佑不謀而合!

顏神佑不顧自己行動不便,特意請了李彥、霍亥、丁號等人過來,說起課本的事情。李彥道:“內容不用擔心。縱然混進一二迂腐之人,旁的博士也不死人。”

顏神佑道:“我想說的,不止這個。”她想推廣印刷術!印刷術能夠極大地降低學習的成本,對於知識的普及是極有好處的。先印書,頭幾批就免費發放到各地,願意學的就去領!書的內容,那還用說麼?無論是粗淺的識字課本,還是公務員考試綱要,都得經過國家審覈。

盧慎道:“這倒是很好,不過殿下有沒有想過,錢從哪裡來?”作爲一個立場做老闆絲蘿的有爲青年,盧慎的目標是絲蘿界的領軍人物,各方面的修養都不差。也是朝中默認的“夠了年齡就進政事堂”的人,對於財政也是頗有心得的。

大周承戰亂之餘,又輕徭薄賦,還要整軍守邊,手裡真餘不下多少錢了。

顏神佑鄭重地道:“我在琢磨着,鹽政的事情。”

盧慎吃驚地道:“鹽利?”大家都知道的,鹽業是握在顏神佑的手裡的,而南方的鹽場,大多數是劃到她的名下的。

李彥慎重地道:“殿下要怎麼做?”

顏神佑便趁機說了要將全國的鹽田都收歸國有,李彥想了一想,低聲道:“此事幹系太大,還請慎重!再者,此事牽涉衆多,殿下交了,旁人交不交呢?”李彥毫不客氣地指出了問題所在。當年顏家自己開鹽田的時候,親戚朋友都沒拉下。這些親戚朋友,現在盡是權貴,你不好道德綁架的!

北方是新佔區,又有阮梅先做了惡人,收就收了。南方則不然,雖然一直都是顏神佑在掌管,但是鹽田名義上還是別人的。你佔大頭,你交了,旁人不交,那是覺悟不高。交了,人家樂意麼?

那是要傳給子孫的基業,有了新法之後,鹽利豐厚得緊!

盧慎家也有鹽田,當初顏靜嫺出嫁的時候,嫁妝裡就有這麼一項,他對此事恰在兩可之間。卻又提起一件事情來:“收歸國家麼?”

“對。”

“殿下,聖人與娘娘名下,當初也是有鹽田的。這些又要怎麼弄?”

霍亥本對顏神佑是有一些微詞的,現見她不計“小利”,一心爲國家着想,爲推廣科學文化事業做貢獻,對她的評論突然就高了起來。比她領兵北上的時候還要高!霍亥心思也活,給顏神佑出了個主意:“此事不如暫緩兩年,殿下如今也不方便,等到了明年,陸續與諸人談過了,拿出一個章程來,聯名上表,纔是妥貼。至於如今印書頒書之事,不妨當作捐獻。殿下出一筆款子,請聖上也出一些,都從鹽利裡出來……”

薑還是老的辣呀!

顏神佑對於鹽政也是這麼想的,見霍亥說的與自己想到一處了,再看李彥等人也點頭了。笑道:“我也是這般想的,只是匆促之間,沒有這麼周全。”

霍亥與李彥都放心了,又問活字的事兒。

顏神佑道:“不出半月,就有結果,新年保管他們的課本都印得妥妥的。”一應油墨等物在昂州的時候都是做過的,現在書稿也有了,要做的,不過是加班加點,將書印出來而已。

李彥認真地道:“今日之事,萬不可對他人提起!鹽政所涉重大,沒有個萬全的方案,不可讓旁人知道了。”就算是一起出來的戰友,又或者是親戚輩,在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時候,也是沒有那麼好說話的,且得找個法子彌補一下。

顏神佑道:“我明白的。”

李彥道:“既然在這裡說了,那便公議一下。還請諸位起誓,絕不泄漏。”

衆人言誓,李彥復問顏神佑的辦法。顏神佑的辦法很簡單,基本上,能分到鹽田的,都是她家親戚==!她家親戚,大家懂的基本上都有爵位、有封戶,交鹽田,加封戶。都是可以傳之子孫的東西。鹽場賣的也是配給的平價鹽,利潤雖然總體豐厚,每人手上的分紅倒算不上特別多。兩相抵扣,獻鹽場的人會吃點虧,總體虧損不大。

家中有鹽田股份的,如霍亥、盧慎,都覺得這樣可以接受。盧慎道:“鹽政也須有人管的,收歸回家之後,鹽丁竈戶一類……設官一類也可優待獻鹽田之人。”

顏神佑道:“我這個法子,卻是不須用多少人的。都收回國家了,我也不用藏着掖着的了,我製鹽不用煮,用曬的!”又將鹽法說了出來,卻是不用國家從頭管到尾,用的是清末鹽法改革之後的票鹽法。

即鹽場製鹽,商販按票領鹽販賣。

丁號道:“恐鹽商據此壟斷鹽利,使人棄耕從商。”接着就提出了要限制商業發展的策略。

顏神佑目瞪口呆:事情怎麼會發展到這個樣子的?!

出乎意料的,李彥等人也都全票同意了。顏神佑思忖半天,居然覺得他們說得很有道理——社會生產力並不很高,“一夫不耕,或受之飢,一婦不織,或受之寒”,必須保證農業生產的勞動力。

顏神佑最後問道:“那鹽法呢?全由國家來管,鹽利豐厚,易滋生貪腐,必多冗官冗員。”

李彥道:“國家自有制度。無論何等制度,在乎於人。”寧願行專營專賣,也絕不要把商人給招過來!再對私鹽販子處以重刑。雙管齊下,over。

雙方僵持不下,只得暫緩,把問題交給顏肅之判斷。顏肅之也覺得需要抵制商人勢力的發展,最重要的是,不能給百姓做出壞榜樣來!但是顏神佑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更兼他覺得女兒吃虧,就這麼把鹽田上繳了,補點封戶,好像不太夠。顏神佑現在的封戶已經夠多的了,全國頭一份兒的,再給她加多少呢?會不會被拿出來說事兒呢?

這些事情顏神佑自己不在乎,顏肅之卻是過意不去的。同樣過意不去的還有六郎,家裡開發鹽田的時候他已經在昂州了,後來陸陸續續的擴大生產,他也都知道了。好端端的一個大男人,白要親姐姐的東西,像個什麼話呢?

父子兩人都犯着愁,在沒想到補償辦法之前,反正一時半會兒壞不了事兒,先放一放。等顏神佑生完孩子再說。實在不行,就補在孩子身上,那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不是?

又要過年了,還要與親戚們溝通,還要保密。父子二人與政事堂約定,此事必須保密,米摯、蔣熙不知道,就先不要通知他們了!先忙過年和太學的事情吧。

等到年前,衙門封印的前一天,顏神佑身後跟個捧着一撂新書的侍女,將散着墨香的新書給捧到了顏肅之的面前。

課本定了下來,顏肅之翻看之後,發現再沒錯誤了,問道:“印了多少套?”

顏神佑道:“匆促之間,才得了一千套,足夠國子學和太學今年用的了。年後再加印一些,好發往各地,供學子們學習。”

顏肅之道:“先供國子學,太學還要到明年纔開呢。國子學也用不了這麼多吧?”

顏神佑心說,我那是準備給女學用的!磨磨蹭蹭,她就把這個話給說出來了。顏肅之將顏神佑上下一打量,問道:“你主持?”就你這肚皮上罩口鍋的姿勢?你能不能先歇一歇啊?

結果就是,顏肅之強徵了顏神佑多印的三百套書,作爲正旦的時候頒賜朝臣之用——不夠級別的還沒有。又往各地刺史那裡各發了兩套,讓他們也跟着學習。

標準教材,就這麼確定了。

————————————————————————————————

新年伊始,皇帝賜書,李彥等人帶頭給顏肅之吹法螺,說皇帝真是文成武德,哪樣都不缺。這風聲傳出去,也顯得皇家斯文有禮,全不似那等軍閥暴發戶!

一片歌功頌德聲中,皇帝特別不要臉地給閨女批了產假,離預產期還有一個月,就讓閨女休息了。反正,用他的話來說,政事堂裡還有六個丞相,顏神佑完全可以休息休息了。顏神佑在父母的高壓之下,只好妥協,又擔心產假一事,會成爲守舊人士反對女官的理由。臨被關到承慶殿,還通過馮三娘下了道命令——等我出關了,我要看到一所已經建好了的女學。

馮三娘等人抓緊去蓋房子去了。

顏神佑也安心養胎,等着生完孩子,再戰江湖。哪知道這句話說完沒多久,就收到了蔣巒請求丁憂的摺子——蔣熙死了!

蔣巒是承重孫,他得守他爹那份兒孝,跟當初顏孝之似的,一丁丁三年。於是不但丞相出了缺,連大理寺卿都出了缺。高層一下去了倆,還是在正月裡,真是特別的不吉利!

比起不吉利,最要緊的還有找這個替補的回來。政事堂裡五位丞相也不算少了,大理寺卿卻不可常缺。

米摯抓緊了機會,薦上了那位隨夫家流放的陳氏的父親,陳恬。此君家在西方,數代積累,學問也不差,水平也不低。難得的是家中藏書是豐富的,本人能掌握家族動向,隨時站隊,才能也有一些。

——完全沒有辦法駁回。

更重要的是,李彥等人暫時推不出合適的人選來。顏肅之看一看,覺得這家閨女這麼有情有義的,家教還是不錯的,看來陳恬也應該是個正派人,也同意了。二月裡,顏神佑這邊在承慶殿裡生孩子,那邊任命陳恬的詔書也發了出去。等顏神佑坐完月子出來了,陳恬已經斷了兩件案子了。

顏神佑想她女兒正在昂州當女校長,對他的印象就好了幾分,她自己也着手去拐老師、招學生去了。

學生倒還好辦,她吱一聲兒,玄衣那裡盡有把閨女送過來的——開課當個榜樣是沒辦法的。老師就比較稀缺了,一要學問好,二要大家三觀一致,第三……得是女的!

難就難在第三條上了。

作者有話要說:就算爆字數,我也要在倒計時完畢的時候讓他殺青!我也不喜歡老米,但是他是那個時候頑固派的一個典型的代表,我不想再拖其他人出來拉仇恨了(本文人物據說已經夠多的了,會記不住),所有不招人喜歡的事情就讓他一個人做了吧~吧~吧~吧~

然後大家就會看到軍閥暴發戶們是怎麼簡單粗暴地拍翻囉嗦的人的……老米殺不得,因爲沒有殺他的道理,他也沒犯什麼死罪。我只好……請他殺青,退出歷史舞臺。

老米退場時有附加驚喜大禮包,希望他不會被氣死_(:з」∠)_

生產力的問題,重農抑商不全是封建地主階級非要束縛勞動力。

神獸同學卸貨完畢,再次掉落寶寶一枚。

女學校舍get√

中二病好感度+max

六郎好感度+max

【1】這個問題是這樣的,朱元璋用錦衣衛搞特務工作是權宜之計,辦個大案什麼的,砍人順手,辦完事之後,就撤了。直到朱棣,大家懂的,造反起家,就怕人家說他壞話。然後就……道德敗壞了。終明之世,錦衣衛和東廠、西廠的名聲都不太好,當然,明亡之後,這幾個機構的評價也沒好過就是了。誰特麼想到自己吃飯的時候房樑上趴個人,回頭就把菜譜報給皇帝了……他能開心啊!吃個飯也就算了,萬一跟基友同榻抵足而眠(喂!節操呢?

屬於皇帝都要被攻擊,屬於皇帝他閨女,那是給自己找仇家了。所以輿部雖然好用,卻不能明着說我就是特務機構,這是不行的。只能掛靠在軍事情報系統裡。不過小變態會給輿部找到好歸宿的。

感謝投霸王票的親們=3=

14504908扔了一個火箭炮投擲時間:2014-12-01 10:51:44

開心果扔了一個地雷投擲時間:2014-12-01 18:06:44

crystal扔了一個地雷投擲時間:2014-12-01 18:33:44

femalevsmale扔了一個手榴彈投擲時間:2014-12-01 19:14:34

淺淺扔了一個地雷投擲時間:2014-12-01 21:20:53

多多扔了一個地雷投擲時間:2014-12-01 21:34:00

感謝澆花的親們=3=

讀者“天羽”,灌溉營養液+12014-12-01 23:21:27

讀者“天羽”,灌溉營養液+12014-12-01 23:21:24

讀者“天羽”,灌溉營養液+12014-12-01 23:21:23

讀者“天羽”,灌溉營養液+12014-12-01 23:21:21

讀者“天羽”,灌溉營養液+12014-12-01 23:21:18

讀者“羊羊”,灌溉營養液+12014-12-01 19:10:00

讀者“節節”,灌溉營養液+12014-12-01 19:08:24

第45章 進擊的蘿莉第231章 嶽茂被完虐第221章 昂州新刺史第213章 很肥的一章第121章 小變態製糖第170章 挖了一個坑第232章 一家大忽悠第207章 相爭沒人性第81章 找到好藉口第113章 新君新煩惱第185章 變態她願意第302章 挖坑埋自己第182章 告密的禍害第7章 外婆神解說第136章 樸實的表白第41章 非正常教育第7章 外婆神解說第156章 忙碌的結巴第103章 駐京辦活動第260章 女人的誓言第148章 不太平的年第267章 後補的徼文第301章 思想的隔閡第298章 助拳的來了第283章 狡猾的太子第300章 禿頭與狗頭第173章 突來的刺殺第61章 萬事開頭難第127章 今天爆字數第29章 顏老孃其人第157章 奮力的丁號第98章 父母的妙招第237章 虞堃的不甘第102章 又有事發生第10章 中二好病友第123章 好處到手了第274章 好多的盒飯第262章 遇到一個寶第137章 坑爹的情緣第52章 祖母教孫女第103章 駐京辦活動第201章 開闊新思路第122章 丁號的建議第298章 助拳的來了第190章 兩個神邏輯第298章 助拳的來了第159章 徹底當家了第153章 神秘的丁號第28章 顏啓心裡苦第224章 阮梅的發現第293章 唐儀的哲學第262章 遇到一個寶第268章 僵持的局面第261章 逗比的相親第117章 諸王第二招第203章 計劃實施中第249章 你快登基吧第230章 務實的老人第241章 做戲做全套第3章 親爹不及格第223章 又在犯壞了第50章 我家是土豪第197章 忙碌的冬季第19章 新年回孃家第207章 相爭沒人性第76章 縣令也難爲第240章 重回舊京城第57章 小弟弟來啦第155章 女王的來信第259章 狡猾的姐姐第212章 顏肅之傷重第297章 羣毆與無間第300章 禿頭與狗頭第265章 女人的難題第215章 小鬼來當家第89章 變態第二發第131章 變態真可怕第129章 虎走山不空第三個壯丁第195章 義者與仁人第二次分紅第43章 愉快的新年第265章 女人的難題第104章 誰纔是傻子第264章 萬事皆有始第139章 變態成年啦第219章 鬱陶的表態第256章 聰明的胖紙第255章 彪悍的公主第29章 顏老孃其人第311章 事態在擴大第100章 變態入京來第186章 都需要反省第287章 又要坑人了第39章 賀壽起風波第165章 女王的檢閱第244章 阮梅也稱帝第297章 羣毆與無間第183章 又一份盒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