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禿頭與狗頭

晴天霹靂!

連太子都倒戈了嗎?!

在大家的心裡,六郎是個謙遜守禮的好孩子。受母親的影響遠比父親大,他爹是個中二帝,他娘卻是正正經經的名門淑女,賢惠慈愛,從不幹政,跟那個上躥下跳、彷彿整個天下都裝不下她的齊國公主,簡直不像是一個次元的生物!

說好的禮賢下士的好太子呢?

也許是六郎之前“表現得太好”,讓人以爲他是一個端方循(某些人認爲的)禮的太子。猛然這麼一搞,讓人有些受不了。

尤其是米摯,雖然上一回“進言”被六郎嚴肅駁回,自己還病了好幾天。還是覺得六郎是個樂於納諫的明主,是個對禮法很尊重的少年人。這怎麼突然就要改變成法了呢?這是被他姐姐給帶壞了嗎?!

我就知道!不能讓好好的太子跟着齊國公主那一幫子女人學壞了!他總要親賢臣、遠小人,才能變成明君,跟奇奇怪怪的人混在一起,一定會學壞掉!必須加緊對太子施加積極影響,眼前麼,先把這個提議給擋回去再說!哪怕太子不開心,也得把科舉之事給擋上一擋,事後再好好解釋,相信太子是會理解的。

大臣總想着“自己”影響了皇帝,卻不知道正常情況下,皇帝聽你的,只是因爲你的“建議”他覺得可行。君臣相得到言聽計從的,只能說明人家思想合拍。

昏君不在此列、傀儡不在此列。

顏肅之父子,既不昏庸,也不是傀儡。

大家的立場本來就不一樣,顏氏父子作爲開國父子檔,有兵有權、天下一統,其威勢絕非前朝可比,縱有一二妥協,卻不會對舊族低頭。他們看的是家國天下,米摯等盯的,實際上是舊族的利益。事實證明,過於遷就舊族,結果只能是朝廷式微,被更強者取而代之。

就衝這一條,那就不能由着舊族作。

對六郎來說,什麼“你姐姐權柄太重了,以後是威脅”之類的,能不能成真,還是五五之數,照目前來看,五五都不到。他姐是朵大奇葩,好像對權利什麼的感情不太情,對女人的感情反而比較深。但是如果只聽舊族的,不趁着開國的勢頭及時培養出新興勢力來,還這麼因循守舊,前朝之禍妥妥會降到他子孫手上。前朝虞氏,三世而亡,正是血一般的教訓。

六郎表示,這回死活不能聽他們的,得跟他姐一條心去拍翻這些要弱化他們家根基的傢伙!

他鐵了心要把科舉給推行下去,不論是文舉還是武舉!

顏肅之,也是這麼想的。

如果他們倆只是兩個光桿兒司令,那也就是想想算了,最後還得迴歸到“馬上打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的舊路上來。這一回,與前朝不同了,顏氏父子不但有打天下的人馬,而且有治天下的人馬,並且上述兩班人馬還在致力於培養新人中。

由不得米摯等人不着急——人家有了更務實的人手,誰個沒事兒找虐,要用你們這羣矯情的作貨呢?

米摯等人與六郎想的全然不是一回事兒,依舊咬着科舉選出來的人道德不能保證這一條說話。古賀明明已經被流放兩千裡了,還被拖出來掛牆頭鞭屍鞭得死去活來。

古尚書怒氣上揚,連油光發亮的頭皮都在紗帽下泛出紅光來。你們還有完沒完了,逮着一個死命的鞭屍啊?!想死啊?往常遇到這樣的話題,他輕易是不開口的。侄子犯罪,當伯父的也是臉上無光。依律處刑的人,也不好昧着良心說這孩子不錯。可你不能老鞭屍老鞭屍啊!有你這麼幹的了麼?真的以爲我只知修路挖溝蓋房子啊?

都去死吧!

大家似乎都忘了,這位古尚書在南下前,在舊京也是頗有才名的。要不是頭上無毛,早做了官兒了。既然在舊京住得久了,對於舊族們通過“論人品”舉薦上來的各種事跡,也不是不熟的。說起來真是如數家珍,單說隱田這種事情,就沒幾個清白的。

認真算起來,顏啓那樣,是縱兵明搶地圈地。昔日米、柴諸家,那是通過一些手段暗奪。哪怕是姜家,名下的田產也有一些是不那麼清白的——只是現在收手了而已。

古尚書給許多人家蓋過房子、修過別業,別業周圍的田產一片一片的。他當場就點了米摯的名:“米公家裡,也不是那麼清白的罷?某年我還給你家那片地上看過風水哩!我怎麼記得你們家的幫工部曲說‘前面稅重,便投到了米丞相門下’?你不要解釋解釋麼?”

老實人輕易不發怒,一發怒真是要了人命了。舊族還要蒐集一下南派的黑材料,卻不想自己的黑材料早在人家心裡記得明明白白的了。

古尚書得理不肯饒人,張口就來:“還沒完沒了了是吧?揀一個好欺負的要欺負到死啊?!國家大政,豈容私心?!你們不過就是怕別人有本事,書讀得好,舊族那些個浪蕩紈絝只知道吃酒吟詩,風花雪月,正經本事沒有,拉出來一比,丟人現眼麼?”

【你知道得太多了。】顏神佑默默地想,瞅了古尚書一眼,拿袖子遮臉,打了個哈欠。早朝有點早,她有點悃了。

米摯紅着一張老臉,應也不是、不應也不是。乾脆往顏肅之面前一跪,自個兒把帽子摘了,請顏肅之作主。

古尚書一看,你會哭,難道我不會哭嗎?他也往前一跪,也把帽子給摘了。許多人一看他的腦袋,就忍不住想發笑,死死咬着牙,唯恐御前失儀。又或者真個笑了出來,被古尚書認出了聲音結下冤仇。古禿子平看起來不哼不哈,老實純樸得像個農民工,噴起人來這火力還真是不蓋的啊。

顏肅之是個拉偏架的人,他心中取中的就是科舉取士,他的一兒一女就是提倡科舉的人,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他的態度了,也只有一心鑽到局裡拔不出頭來的人才參不透這其中的奧秘。見這兩個人一跪,一老、一禿,沒一個養眼的,他左手蓋住了眼睛,右手連揮:“哭什麼哭?哭什麼哭?成何體統?行了,既然都不乾淨,就取能幹事兒的法子吧!”

繼武舉之後,文舉之事,遂成定局。

六郎見狀,還小聲招呼了兩個殿中衛士,命他們扶起這兩位大臣下去洗把臉,別搞得這麼一副狼狽樣兒。

兩人下去了,舊族出身的,不免顏色灰敗。蔣熙在議事之時已久不已言,早已大勢已去,此時更是靜默。他的孫子蔣巒,本來是舊族之新秀,在古賀的案子上,還暗暗迴護了餘冼一回,此時只覺得自己對舊族那點愛護全白費了。再看唐儀,這貨還在那兒傻樂呢,一點危機意識都沒有!

接下來的具體討論工作,就等着開小會的時候再說,這個時候禮部等也都參與了起來。

盧慎說起來是舊族,舊族也算認他,他家裡的弟弟妹妹們的婚事,也頗有些得益於此。可是這貨太混蛋了,他從來不爲舊族說話,倒與李彥等人走得近,他媳婦兒倒是個宜家宜室的賢妻,他卻與大姨子小姨子一起搞風搞雨!八卦人士好險沒有編出他的桃色新聞來。

作爲禮部尚書,盧慎明白,如果此事能成,禮部的的重要性將會再上一個臺階,說是僅次於吏部,也不是不可能。以後天下人要想做官,先要考試,考試歸他管。嗯嗯,很重要的啊!

盧慎這麼想着,愈發地賣力。將試點之事,鄭重說了,又說了些考場佈置一類。再說如何出題,如何制度考試的規範等等。米摯一點也不想聽這些,低着個頭、板着個臉,也不說話,也沒人去哄他。蔣熙依舊裝死。

繼武舉之後,文舉的事情也是不可逆轉了。其時已入冬月,政事堂裡事務繁劇,又少了姜戎一個能幹活的,活了蔣熙一個半死不活的,加上米摯不合作、顏神佑不方便。一個個從頭忙到了腳。不得不將藉着文舉的由頭,抓了盧慎的壯丁,讓他過來幫個忙。

本已多事,北方又報了大雪,爲防雪災,又須做出預案來。更恐極北之地也有暴雪,胡人乏食,南下擄掠。又行文,讓北方各地防備胡兵。

各地刺史,尤其是北方州郡的刺史,再也在長安呆不下去了,紛紛請辭。他們一走,顏希真等人也在不好再賴在長安,紛紛上書,號稱回轄區去探望慰問困難羣衆,

————————————————————————————————

政事堂裡忙碌不堪,米摯在裡面摸魚,顏肅之恨得牙癢,發誓找個由頭就請他回家吃自己。

米摯卻絲毫沒有回家的覺悟,他還想着繼續與這些土鱉頂牛,撐到舊族子弟裡再出個能獨當一面的人來——他比較看好蔣巒,年紀輕輕已做到九卿。再佐以餘洗這樣的智囊,舊族的綜合素質,終歸是比土鱉草根們強八百倍,早晚能再奪得優勢的。

這麼想着,米摯就越發地不肯退了。工作期間摸個魚,下班反而比上班忙,忙着串連一些人,佈置許多事。他最爲倚重的,還是餘冼。蔣巒看着前途更好,可惜姓蔣,人家蔣家還有自己的盤算呢,目前沒有與自己綁得太緊。

對此,餘冼卻又別有見解:“大理畢竟舊族出身,其心不問可知。不過因爲如今情勢太壞,寒士咄咄逼人,需避其鋒芒而已。”

米摯道:“只怕他避着避着,就沒有血性了。朝上幾番爭執,也不見他發聲。一個唐儀,卻全無大家公子的體統!”

餘冼道:“御史大夫從前在舊京時就只與聖人交好,如今這般行事,倒也不算意外。便是大理,如今這樣,也有辦法令其歸心。”

米摯便問有什麼辦法。

餘冼道:“我觀蔣相公面相,臉上一股死氣,怕撐不了多久了。大理是承重孫,丁憂要三年。三年過後,朝中還有沒有他的位置還未可知呢。他雖與姜家有親,蔣相公兄妹去後,這親戚情份如何,還是兩說——他要起復,姜家未必肯下死力。三年之後,寒人盤踞於朝上,大理之職怎麼可能還留下來等着他呢?聖人不補丞相,或是等着姜丞相,卻不會對蔣巒這麼好了。到時候,相公再奏請,爲他起復出一把力,他自然就該知道孰親孰疏。”

米摯捋須笑道:“子清(餘冼字)真是我的智囊啊!”

餘冼連說不敢,對米摯的感觀倒也還好。做人蔘謀的,最恨那種“明明我的好主意,你聽了就是不照做,最後把事情做壞了”的老闆。米摯肯聽他的,餘冼自然是開心的。

米摯笑了一回,卻又沉下了臉,愁苦地道:“眼下卻有一事,你能否與我破局?”

餘冼問道:“可是科舉之事?”

米摯道:“正是。你可有辦法了?”

餘冼正色道:“相公便不問我,我也要請相公留意的。”

“怎麼說?”

“敢問相公,科舉之事,是否已成定局?”

“是啊……”

“是否先於南方諸州並長安試行?”

“不錯!”

餘冼一擊掌:“這就是了!相公,事不宜遲,還請相公明日便上表,奏請推行全國!”

“什麼?!”米摯驚駭地看着餘冼,“你也瘋了麼?這如何使得?”

餘冼沉痛地道:“既無可更改,如何不和光同塵?”

“這怎麼行?!難道你也要同流合污了麼?”米摯用一種包含了“我看錯你了”、“沒想到你是這種人”等等情緒的目光譴責着餘冼。

餘冼無奈地指出:“若是丞相不合作,不出三年,天下就要遍佈着南方諸州考上的寒人官吏啦!屆時您在朝上說什麼,再無人應聲,李、霍諸輩說什麼,盡是附和之議!”

米摯如夢初醒,緊張地抓着餘冼的袖子問:“如之奈何?”

餘冼給他指了明路——既然沒辦法避免了,那就也下海去搶!詩禮大家出來的公子,書香墨海里薰出來的,接觸的盡是大儒名士,父兄言談間難免語及政務。個人素質那麼高,怎麼會比不上寒人?!

米摯還頗猶豫:“我前頭才反對,眼前又要贊成,豈不要爲人恥笑?”

餘洗尖銳地問道:“要臉還是要命?”

米摯果斷地回答:“要臉!”答完了,覺出不對味兒來,才改口道,“吾不拘小節,不廢大道!”

餘洗聽他說“要臉”的時候面色突變,聽了後半句方道:“那就上表,請北方各州,也行科舉。”

米摯爲難道:“我知道你的意思,南方多寒士,北地多舊族。然則北地也不是沒有寒士呀,這麼算來,舊族豈不吃虧?”

餘冼道:“不這麼辦,吃的虧更多!”再用向米摯分析了,這會兒沒點錢沒點閒的人家,想讀書?沒門兒!在世家,一家子嫡枝旁系可能有百多號人,人人都讀書。在鄉間,一個村子幾百戶人家,能有兩三個識字的……那就是文化人了,這些識字的人,可能連經史都沒讀完。

還怕比不上人家嗎?

說這話的時候,餘冼忘了一件事情:量變引起質變。

這是後話了。

米摯被餘洗一番洗腦,也覺得可行,對餘冼道:“你稱得上是國之瑰寶了!”

餘冼道:“晚生愧不敢當。晚生斗膽,再問相公一句——您與東宮,是否生了些嫌隙?”

米摯大驚:“這話從何說起?”

說來餘冼琢磨着人心也挺有一套的,對米摯道:“相公固然是想事事依禮法而行,自己做了,也要所有人都這樣做。對自己這樣,對同僚這般,連對聖上與東宮,也想這樣。卻不知這世上的道理,並不是您自己這裡對,放到旁人那裡就也行了的。”

米摯感興趣地道:“怎麼說?”

餘冼道:“您只想着您的道理,可曾想着上意,想着東宮的道理?米氏的忠貞,天下皆知,可其他人呢?李今雖然可惡,可有件事兒他是說到了聖人的心上去了!舊京之亂,您說聖人怕不怕它重演?!”他也是最近纔想明白的,大家的立場不同,怎麼可能想法完全合拍?

“相公再想一想,大周開國至今,哪一件事,不是這麼個理兒呢?”

米摯道:“昨日之舊事已然做下,如之奈何?”對李今他能說“你要向前看”,對顏肅之,他倒不敢了。

餘冼給他的建議是:好歹哄着太子“虛與委蛇”,才能在朝上紮了根,纔好提攜後輩,大家一起努力,改造皇太子呀!至於皇帝,餘冼表示心很累,那個中二帝是蛇精病裡的戰鬥機,已經沒救了。

米摯沉痛地點了點頭。

餘冼卻還有下文:“再有,聽說太學與國子學明年春天就要開課了?”

米摯沒精打采地道:“國子學所取諸生,皆是廕生,生員齊備,明春就能開課。太學生卻不然,須得各地取士之後,再充塞其間。他們又議,太學生又分兩種……”太學生裡,一種就是科舉考過了,做短期業務培訓的。還有一種,就是各地推薦來的品學兼優的學生,如果通過了考覈,也可以做官。

這也是乍一推行科舉的時候做出來的過渡辦法。

餘冼問道:“那麼,祭酒、博士等職,皆由何等樣人擔任?”

米摯道:“正在定呢。”

餘冼以手加額,笑道:“這可真是太好了!”

米摯有些不解:“子清這是何意?”

餘冼道:“相公怎麼忘了教化之功呢?無論太學還是國子學,不在學生而在老師啊!老師教什麼,學生自然就學什麼、聽什麼,最後就會成什麼樣子,不是麼?”

米摯大喜:“正是。天下名士多矣!豈會皆如李、霍、丁之輩,戀棧權位,爲做丞相,阿諛媚上,竟容與女子同朝?!只有一樣,此事恐不由我來作主。”

餘冼道:“卻也不由他們作主的。相公想,天下博學之士能有多少?若是隻在南方諸州試行科舉,說不定就夠用了。要是全國推行了,只怕就要添些人手來教授了。”

前面說了,學習是個燒錢的事兒,沒錢,你讀得什麼書啊?光老師的工資你就開不起,再別提什麼文具書本了。這會兒印刷術都沒推廣開來呢,南方見得多些,北方几乎沒有。書都是靠抄的,買都買不到啊。要麼僱人抄書,要麼自己吭哧吭哧抄他十幾年。

差一點的老師便宜一點,可教不了多少東西。

要不怎麼說名士老師值錢呢。

米摯得了這麼個主意,開心不已,果斷地道:“我日便上書。子清且留一步,爲我審一審稿子。”

餘冼說着:“不敢,拾遺而已。”倒也留了下來。就在米家吃的晚飯。兩人商議到快要宵禁了,人行道才從米府出來,回到自己家裡。

心中也是一嘆:米摯對他挺好的,也數次說要將他的往上推一推。卻每被甘銘壓着,說他思想有問題。到了御前,顏肅之大約還記恨着他之前的事兒,也不給米摯撐腰。弄得餘冼空有一身本領,只好當米摯的參謀。盼着米摯能把太子給哄好了,也好圖個日後。

餘冼倒對米摯有些信心,這人先前不得東宮喜歡,但是人卻不壞,相反,還很有一些忠貞的模樣——不是個討人厭的人。又有師生之宜,只要米摯略軟和一點,便能與東宮打好關係了。

裹了裹裘衣,餘冼下了車,看到他哥餘道衡正等着他。忙迎了上去,先跟餘道衡通個氣兒,明天早朝前串連一下,別大驚小怪。

第二天,顏肅之聽米摯一本正經地說“科舉已經已經在做了,那就全國推行好了”的時候,眼珠子差點沒摔地上。掏了掏耳朵,顏肅之問道:“你說什麼?再說一遍!”

再說八百遍,也還是那麼個意思。米摯捏着鼻子說,自己回去就想明白了,

古尚書面有一絲得色,還以爲是自己戰鬥力爆表,把米老頭破防了。卻不知米老先生已經在狗頭軍師的指導之下,埋下了地雷,就等着大家踩坑呢。

作者有話要說:

#人人都是嘴炮流#

不知不覺,十二月已經到了~

我說下面都會順順利利的,泥萌信麼?!

感謝投霸王票的親們=3=

8610052扔了一個手榴彈投擲時間:2014-11-29 18:18:03

多多扔了一個地雷投擲時間:2014-11-29 18:49:59

yuejiahuli04615扔了一個地雷投擲時間:2014-11-29 20:32:13

zhcj扔了一個地雷投擲時間:2014-11-29 23:20:30

zsh382扔了一個地雷投擲時間:2014-11-30 00:49:42

wql126.com扔了一個地雷投擲時間:2014-11-30 08:22:17

開心果扔了一個地雷投擲時間:2014-11-30 09:11:14

感謝澆花的親們=3=

讀者“蕭媗”,灌溉營養液+12014-11-30 18:41:05

讀者“夏日水色”,灌溉營養液+12014-11-30 16:07:16

第117章 諸王第二招第189章 大幕拉開了第48章 奇怪的喪禮第一□□會第27章 坑主的婆子第143章 天雷梗出現第39章 賀壽起風波第146章 暴走的變態第118章 苦逼的皇帝第148章 不太平的年第274章 好多的盒飯第228章 可愛的意外第5章 陳年舊事一第76章 縣令也難爲第33章 兒女都是債第32章 真是高手呢第18章 窩裡放橫炮第250章 小變態出關第37章 舅公要回來第31章 女人不能惹第266章 一捅天下吧第140章 變態的難題第13章 兩姐妹抓週第56章 又一場葬禮第77章 顏肅之卜卦第308章 活潑的太學第273章 東西大不同第44章 溫暖的新年第189章 大幕拉開了第23章 皇帝的心思第48章 奇怪的喪禮第145章 苦逼的虞喆第59章 親媽的安排第55章 小蘿莉練兵第264章 萬事皆有始第158章 神仙與中二第61章 萬事開頭難第26章 蘿莉快長大第239章 無巧不成書第133章 忙碌的變態第148章 不太平的年第187章 豬隊友再現第44章 溫暖的新年第244章 阮梅也稱帝第124章 崩潰的修士第67章 準備回家咯第48章 奇怪的喪禮第204章 女王的初秀第101章 你們頭疼吧第300章 禿頭與狗頭第138章 就是這麼寸第117章 諸王第二招第39章 賀壽起風波第255章 彪悍的公主第317章 寫完了第279章 忙碌的公主第48章 奇怪的喪禮第73章 中二的拳頭第170章 挖了一個坑第57章 小弟弟來啦第121章 小變態製糖第311章 事態在擴大第290章 一羣坑爹貨第86章 近鄉情更怯第273章 東西大不同第114章 提前的道歉第298章 助拳的來了第28章 顏啓心裡苦第266章 一捅天下吧第35章 繼續成長中第212章 顏肅之傷重第26章 蘿莉快長大第300章 禿頭與狗頭第190章 兩個神邏輯第12章 鬧劇亂收場第193章 民心與士望第284章 又遇奇葩事第45章 進擊的蘿莉第172章 百密有一疏第298章 助拳的來了第216章 新仇與舊恨第266章 一捅天下吧第209章 又出鬼主意第279章 忙碌的公主第64章 神奇的世家第25章 蘿莉不愁嫁第180章 盒飯發下來第299章 解封的李今第4章 週年祭見聞第286章 開始建城啦第97章 不聽老人言第32章 真是高手呢第261章 逗比的相親第158章 神仙與中二第275章 兩章 合一章第222章 複雜的舊賬第304章 舞弊的懷疑第223章 又在犯壞了第184章 神奇的腦洞第230章 務實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