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初春的寒意

“稟陛下,我們勝了,大獲全勝!大許軍傷亡不大,斬獲敵軍無算!”一員武將過來抱拳激動道,聲音裡帶着顫音。

郭紹騎在馬上,看着滿目屍山血海,不知怎麼,高興不起來。

空中的風很小,大量火炮、火繩槍製造的硝煙久久無法散去,整個山坡山谷之間都霧沉沉的。明明是晴天,卻彷彿陰霾佈滿天地。

視線能看到的地方全是屍體,主要的兩片戰場核心,幾乎看不到黃土,屍首已經堆積起來,向四面擴散,遍野都是瘡痍狼藉。兵器、殘破的旗幟到處都是,就算是刑場也沒這麼慘烈。

郭紹打過很多仗,但從來也沒有以屠|殺爲樂,從來不曾憎恨過生命。痛苦、殺戮,只會讓他難受。

但是,內心深處卻又隱隱覺得這是對的。他執着地想撲捉那一絲屠|殺帶來的正義感……總比戰敗好得太多!

李月姬說的話又被想起:爲何一定要相互廝殺?

郭紹回顧看着硝煙緩緩涌動的戰場,對左右說,或許也是對自己說:“諸位都親眼見過河北各地遭受的襲擾屠|殺。今日朕不殺他們,他們將來就要殺大許朝的軍民!”

李處耘躬身不動聲色道:“臣等身爲武夫,在戰陣上殺人理所當然,沒屠戮婦孺已算好了。”

郭紹看了他一眼,正色道:“開國公言之有理。”

王樸極目眺望遠方,已看不到追殺的場面,抱拳道:“党項此戰出動超過十萬人,再也沒有別的人馬可調。趁此戰勝之機,可將其兵力斬草除根!”

郭紹聽罷接受了王樸的建議,說道:“傳令,曹彬部盯住南面剩下的一股騎兵。禁軍步兵騎馬,輪流追擊其步軍潰逃人馬。騎兵主要盯住消滅潰敗而走的契丹騎兵。”

“臣遵旨!”王樸欣慰地拜道。不知怎地,文官還擔心其作爲武夫的郭紹心慈手軟,但郭紹沒讓他們失望。

郭紹收住不利的情緒,沉吟片刻,又道:“別讓史彥超悶頭追,讓董遵誨帶第一軍團的騎兵主力。”

有時候智慧確實與年齡無關,董遵誨

比較年輕,但郭紹在北伐戰爭中發覺這廝其實很會審時度勢。他也很願意給董遵誨立功的機會,此人是青壯武將裡級別比較高的。

……

禁軍步兵作戰時下馬,不過大許立國後經過幾次擴充戰馬,這回出動禁軍數量不多,爲了機動性,大量的是騎馬步兵。

步兵就算給了馬,馬戰也不太行,郭紹執政後的第一次北伐就驗證了。但是幹追擊亂兵這種事還是挺行的,若遇敗兵組織抵抗,則下馬作戰。反正步行跑路,短時間內沒法跑過騎馬的人。

北面的董遵誨接到中軍軍令後,主力反而停止了追趕,一面派小股人馬跟着敗退的遼軍馬隊,一面派人回到軍營,先取了一些帳篷、糧秣、多餘的馬匹,然後才尾隨而去。

一番耽擱,董遵誨部又不緊不慢地尾隨,隔陣子就換馬騎,一直跟到了晚上,距離敗軍卻越來越遠。

……遼軍騎兵大隊中,楊袞已不知去向。遼軍援兵有契丹騎兵約一萬、奚兵步兵一萬,當時騎兵在北面戰場上衝陣,楊袞在西邊山上;騎兵戰敗後就各自逃奔了。戰陣上死了不少人,沿途又跑散了一些,現在遼軍只剩幾千騎,另外還有大量党項馬兵也一起,整個馬羣雖然比剛敗那時好多了,卻依舊亂糟糟的。

到了晚上,戰馬經過沖殺奔跑,又馱着人奔走了一整天,不斷有馬匹累死了。

衆騎是從戰陣上直接潰敗而跑,什麼都沒有,糧秣短缺;更要命的是沒有帳篷等物……大夥兒上陣衝殺,不可能馱着帳篷衝鋒!連多餘的馬匹也不能帶太多。

大量人馬陸續停下來後,很快凍得發抖。

此時已到正月間,照時節是春天了,但西北的初春夜晚,照樣能凍死人!不到半個時辰,已有党項騎兵悄悄逃跑。

契丹人倒少有私自跑掉的,他們是遼國人,戰敗後唯一的想法就是北上回遼國。長途跋涉,顯然與大隊人馬一起結伴而行纔是最好的選擇。党項騎兵也多是夏州北面草原上的牧民,他們也不想留在綏州這邊。

衆人凍得簌簌發抖,荒郊野嶺一片漆黑

,山上很荒,砍樹木也得用馬|刀等兵器,因爲沒帶斧頭柴刀這些工具。完全不能滿足大軍所需。

契丹武將和党項武將交流困難,只能各自找會說漢話的人翻譯。

衆將圍在好不容易升起的一個火堆旁,周圍擠滿了人。大夥兒商議,有人說道:“加緊趕路,明日就能到綏州,到綏州補給。”

但契丹將領不同意:“此戰一敗,整個平夏之地都不能擋住許軍。我們累死了馬,就算到了綏州,怎麼走?”

又有人道:“到綏州後,許軍萬一也跟到,咱們要守城?”

党項武將忍不住說道:“你們想走,平夏完了,我們去哪?”

衆人聽罷唉聲嘆氣,一片無望的氣氛。

甚至有人建議歇口氣,找許軍追兵決戰,因爲許軍騎兵人數不多。不過這法子很快也被人否定,

商議了一番,一羣人毫無辦法。最後諸部陸續動身繼續走,黑漆漆的山谷,幸好可以通過觀察無定河來確定路線,不然非得迷路不可。

許多契丹騎兵開始下馬步行,衆人依樣牽馬步行,誰都知道,騎的馬若是累死了,沒有人會分馬給他們,最後可能永遠留在這破地方!

一路走到天亮,簡直是人困馬乏。這時,契丹人發現路邊有幾座茅草房子,正想派人去弄點補給,卻見一些党項士卒早已捷足先登,他們把一些衣衫襤褸的婦孺老人趕了出來,正“嘰裡哇啦”地逼問糧食藏在哪裡,連破衣服也給搶了,大概是因爲記得昨夜的寒冷。

忽然見那些士卒拿着刀在一個老頭身上捅了幾刀,又揚起馬|刀對準一個孩童,大聲叫罵。

契丹人默默地看着,也沒過問,亂兵路過,還管是不是自己人。再說党項騎兵和這邊的農耕部族不是一路的。、

……

……

(縱橫的年終盤點,投票的地方在本書封面下方。

每天都有免費票,APP投票或用手機驗證一下賬號就能投;請大家多多支持,感謝萬分。期間我會盡量每天兩更。)

(本章完)

第五百零八章 罪惡之夜第五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5)第四百一十二章 甲板上的魚腥味第七百五十二章 人世浮華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義第一百八十一章 秘事第七百零四章 王師巡狩第七百五十章 就是說說話第五百五十一章 伏擊(3)第一百七十二章 很野的千里馬第六百四十七章 失德第二百八十一章 無奈的假戲第四百八十三章 宋州(1)第七百九十三章 新的開始第七百二十三章 烈日當空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染陰霾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御十女第八百零四章 國泰民安第七百九十章 哭窮第三百二十章 有力的心跳第四百零七章 項莊舞劍(2)第六百四十五章 有始有終第四百一十五章 只可經營不可強迫第五百四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六十一章 無風搖曳的簾子第六百六十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一百八十一章 秘事第七百四十一章 叫聲爹第七百四十一章 叫聲爹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五百二十章 舞的想象第二百一十四章 一道聖旨的力量第五百一十章 不變的宮廷第七百九十九章 櫻花第六百五十八章 初學乍會第六百四十九章 歸來時第四百六十章 京口之役(3)第五十三章 惜字如金第一百六十七章 直面風雲第二百四十六章 帶刺玫瑰第六百九十二章 仿若經脈第四十一章 糾葛第四百三十四章 采石之役(3)上架感言第三百九十章 貞節牌坊第六百五十六章 誰又比誰薄情第七百九十七章 敵國的敵國第八百七十二章 魚我所欲也第八百四十五章 宮牆鐘聲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詩第八百九十二章 戲子第四百四十九章 犧牲(3)第五百三十章 利害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在弦上第九百零二章 衆望所歸第七百四十九章 時昏時不昏第一百三十四章 邀請信第三百七十章 晚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血火紅顏第五百四十八章 翻山越嶺來相見第六百三十六章 伴君如伴虎第六百六十八章 荒嶺之狼第八百零八章 遙遠的海面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五百五十五章 虛情假意第三百九十八章 殉葬第九百零八章 宿命第五百一十一章 國力的轉化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王的陰影第四百六十五章 孩兒第五百一十八章 報恩第六百九十章 空着的龍椅第五百六十五章 再聚晉陽(5)第六百二十九章 清高第四百零三 隱約的體溫第二百一十三章 七級浮屠第五百八十一章 勸降與對峙第一百二十五章 勇猛忠誠第七百七十四章 欲拒還迎第三百五十九章 焰火中的歡聚第六百三十章 食不甘味第八百一十一章 狼藉的戰場第一百一十三章 好長的一夢第九百一十一章 風景第二百一十一章 猛虎一樣警覺第三百八十一章 在寒冬取暖第三百八十九章 無家可歸的小娘第三百五十三章 前面風景更好第四百一十八章 只要穩一點第八百六十六章 哪來的滾哪去第四百九十八章 從容與瑣碎第六百六十四章 討價還價的情意第六百九四章 可記得醉紅樓第四百七十章 江寧(1)第七百五十一章 你莫哄我第八百零九章 旗開得勝第二百二十五章 尚可醫治第八百四十一章 遺憾第四百七十七章 事無兩樣第四百七十五章 仁者無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