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勸降與對峙

晉陽城皇城外的一座院子門口。有人喊道:“皇帝駕到。”接着忽然一聲短促的聲音:“喝!”兩排披堅執銳的將士一跨腳,把櫻槍一齊舉了起來。

郭紹按劍大步向門口走去,忽然發現親兵們的姿勢和表情很奇怪,不像平時要求他們的一樣昂首挺胸,卻是一個個想要彎腰一樣,都拿眼睛偷偷看自己,臉上帶着敬畏。

他掃了一眼便走進大堂,在上面的位置上坐下。

兩旁的文武紛紛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行叩拜之禮:“陛下萬壽無疆!”

“起來罷。”郭紹如同平日一樣隨口說了一句,手作勢向上面擡了擡,又道,“坐,都坐下說話。”

郭紹伸手在額頭上摸了一下,回顧左右,有十幾個人,包括“前營軍府”的文官和軍中高級武將,當下他恢復了辦事時的認真和敏銳,說話口齒清楚注意言簡意賅,語速也比較快。

“攻陷晉陽,北漢國之戰已經勝券在握。現在的情況,東面向拱稟報,幽州軍向東北退卻;北面李處耘報,遼軍退至忻口以北駐紮。”郭紹說罷,又瞧了一眼左右,把目光停留在王樸的臉上。

王樸欠了欠身,眼睛不敢直視郭紹,望着地面抱拳道:“老臣尋思兩策。”

郭紹忙道:“王使君但說無妨。”

王樸道:“其一,招降。對北漢國諸地,包括忻州守軍,曉以大義、利弊,讓其投降。北漢國已覆滅,連晉陽都擋不住大周軍,諸城既無精兵也無雄城,頑抗只有覆滅一路,除了投降大周無路可走。

其二,對峙。遼國大軍守着北面關口,大周無須強攻,只要對峙消耗。忻州投降後,李處耘部可據有城池,後方就近送糧供養,耗個一年半載毫無影響。遼軍則不同,忻口以北土地更加貧瘠、糧草匱乏,大軍無就食之地,劫掠代州等地還容易引起當地漢將反抗,他們得從千里之外的遼國補給……遼人戰馬極多,馬比人還能吃,離開草原全靠糧食補給,耗費十分巨大。他們沒法和咱們長期對峙,要麼撤軍北遁,要麼南下進攻。

遼國內部不穩,此時尚無與我大周長期交戰的準備,晉陽已落入我手,遼軍南下已無必要。何況就算耶律休哥南下,大周最差也能憑藉晉陽與之大戰,立於不敗之地。

所以只需觀望對峙,消耗糧草。臣以爲遼軍撤軍只是遲早的事。屆時大周再兵不血刃招降收復代州等地,佔領河東全境!”

郭紹聽罷非常贊同王樸的謀劃,立刻說道:“善!”

王樸道:“以陛下旨意,老臣稍後便以軍府之令,向李處耘下達軍令。”

郭紹現在在軍政上的處理程序,權|力很集中、缺乏制衡,但效率很高。就像這樣一件軍國大事,王樸提出來,郭紹的態度很明確,連聽別人的意見也省了,當場就能決策,並通過幕府“前營軍府”立刻執行。這種制度在戰爭時期很有用,但弊端也很明顯,假設君主的控制力不足,王樸又想以公謀私經營黨羽,就太容易了(當年周太祖時期的樞密使就是權力過大、缺少制衡,想要挾制太祖)。

郭紹也認爲晉陽城破後,不再需要大規模的戰役。有些時候他覺得,戰爭就是一種勢,所有人都會順勢而爲……正如王樸判斷的,敵人和北漢殘餘會順應怎樣的勢。

就在這時,王樸又看了一番衆將,說道:“大周軍不是懼怕遼軍,只不過現在在河東與遼軍大戰,得不到戰果和好處。河東已是我朝囊中之物,既無法通過大戰開疆闢土;遼軍也已控制忻口、雁門等關隘,又是馬兵爲主,咱們就算贏了也很難斬獲多少。

無利可圖之戰,最好的選擇是不打。要與遼軍作戰,不如選擇幽州!”

衆將聽罷頓時動容,一時間開始交頭接耳議論。

王樸又道:“臣不是說現在就攻幽州,北伐尚需年月準備。”

郭紹一時間心裡也蠢蠢欲動,他是從先帝剛登基時期就在周軍禁軍中效力,想當年高平之戰,皇帝率禁軍主力親征,與北漢軍交戰雖然贏了、但贏得很吃力,起初差點大敗;再看現在,柏谷與楊業的野戰,以及攻佔晉陽,打得都十分順利……郭紹不由得認爲,現在的周軍禁軍,戰力比幾年前有較

大提升。

收復幽雲十六州。這對任何中原人主都是一件既有誘|惑的功業!

但是,先帝北伐時,在幽州南部大戰,郭紹也認識到了遼軍的強大。這事兒仍舊不能輕敵。

這時王樸又上呈了一份奏疏,是善後北漢國全境、安民、駐軍等的詳細條呈。郭紹也不怎麼上心,一則他相信王樸等人完全能處理好這些事,二則他此時心裡被更大的誘|惑吸引了注意力,便是幽州。

郭紹大概看了一番主要的駐軍之事。王樸建議,晉陽的降兵要調離“龍城”,然後從內地抽調人馬駐守晉陽城防,並分化兵權、從朝廷委派文官掌主要權力……晉陽駐軍只爲了防守,不再承擔出兵進攻的職責。

郭紹大概認可王樸的主張,這個主張主要就是爲了削弱晉陽的軍事能力……主要這城池很雄壯,進可攻退可守,若讓其實力坐大,確實有點不好控制。削弱之後,再收回河東諸地的控制權,晉陽不能控制外圍諸地,也就得不到資源坐大實力。

諸將又說了一些具體的事。郭紹便一掌拍在椅子上,站了起來:“今天議事到此爲止,王使君和左攸隨我進後堂,別的人散了。”

衆人也躬身侍立在堂中,說道:“恭送陛下。”

郭紹招來王樸等二人先私下商議,讓他們幫着評判收復幽雲十六州的可能性。

王樸提醒道:“晉陽大捷出乎意料,但幽州不是晉陽,咱們切勿乘勝而驕,不能輕視遼國的實力。”

郭紹一本正經地點頭,虛心道:“王使君提醒得是。”

王樸這個人說話很有講究,一般不會阿諛奉承,每次一定會說一些“逆耳”的直言,但那些直言並不會讓郭紹惱怒,反而會有種親近之感;而且郭紹揣測,萬一一件事真幹砸了,王樸也給自己留了後路,畢竟早就提醒過上|位者,作爲一個輔佐君王的重臣並未失職。

(本章完)

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間樂土第七百二十七章 版圖第四百九十六章 怯場第三百五十九章 焰火中的歡聚第二百七十一章 哀愁(3)第六百一十九章 陽光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想見的人第六百四十七章 失德第四百五十三章 犧牲(7)第十八章 晉陽之役(3)第一百八十六章 白綢與紅燭第一百九十六章 短暫的寧靜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中臥龍第四百四十七章 犧牲(1)第六百二十六章 因爲等待第四百二十五章 驕陽中的箭第四百一十六章 踩深了第五十七章 非等閒之輩第七百零八章 春的訊息第五百三十五章 料錯第八百三十五章 通路第三百五十六章 白日夢第十七章 晉陽之役(2)第六百二十八章 抱不平第五百三十八章 紅鶯第七百五十四章 忠孝兩全第四百四十六章 無言的重逢第五百三十章 利害第一百三十一章 降表第六百四十二章 名聲第二百四十章 皇城的戰慄(4)第六百二十章 天助主公第七十二章 軍中無戲言第三十九章 佛曰第二百七十章 哀愁(2)第四百六十一章 京口之役(4)第四百三十一章 當塗第五百五十七章 龍城(1)第三百五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八百四十二章 風滿樓第七百四十五章 女紅第八百六十二章 反賊周端第三百九十八章 殉葬第八百七十二章 魚我所欲也第四百九十三章 挑錯了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風雪中的臘梅第五百二十六章 講理的魏仁溥第七百七十三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七百三十章 祭祀第七百九十七章 敵國的敵國第五百七十五章 虎口(5)第七百五十一章 你莫哄我第五百零九章 兵曹司第二百五十六章 努力剋制中第六百八十八章 議款第三百八十四章 善變的女子第九百零三章 月光第六百五十三章 不能喂得太飽第六百九十二章 仿若經脈第七百八十五章 風景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桑第七百五十七章 原來是真的第一百八十一章 秘事第七百九十三章 新的開始第六百五十四章 江南本無事第一百二十章 甜又鹹第七百四十五章 女紅第七百八十八章 雷霆之勢第七百九十三章 新的開始第一百九十五章 誰對誰錯第三百四十八章 號子第七百九十二章 千字文第七百五十六章 世事人情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哪裡去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臟在左第三百八十五章 精貴的馬桶第二百零六章 涿州第六百二十六章 因爲等待第八百九十八章 萬勝王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哪裡去第七百七十二章 永不陷落之堡第五百七十四章 虎口(4)第六百六十八章 荒嶺之狼第五百六十五章 再聚晉陽(5)第八百四十七章 漢天子筆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聚晉陽(2)第五百九十章 念想幽州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唱一和第三百四十五章 八字破陣第三百五十九章 焰火中的歡聚第六十章 附庸風雅第二百八十章 聲色第一百八十五章 樂得瘋癲第七百三十六章 本源第四百九十二章 想要更多第一百七十二章 很野的千里馬第一百一十九章 走了四趟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義第五百八十二章 等你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