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危險人物

耶律璟住的這間宮殿,窗戶都是釘死的,平時身邊沒人。他怕自己睡着了被身邊的人殺死,侍從們更怕他喝醉了濫殺。

他揉了揉太陽穴,看向下面的楊袞,用契丹語問道:“你見到南院大王了(蕭思溫)?”

楊袞道:“稟可汗,見到了。蕭公平素只管幽州軍務,偶爾提起可汗,希望可汗少喝酒,說喝酒誤事。”

耶律璟點頭不語,想起了之前對河北用兵的事,蕭思溫倒是派人到上京稟報過,但不等回答就自己調兵遣將上了。結果沒有什麼損失,反而搶回了大量財物和人口,耶律璟當然不好責怪他。

蕭氏和皇族耶律氏的關係是很好的,皇室娶妻一般娶蕭氏,而且宰相基本出自蕭門。不過這種同盟關係是氏族層面,個人之間就難說了,就像耶律璟,想殺他的多是自家耶律氏的。

因此楊袞似乎很不願意說蕭氏的事,當下便小心問道:“臣聽說周國的大軍進攻北漢國?”

耶律璟道:“十天前我便已得到消息。”

楊袞忍不住說道:“可是臣到上京後,幾乎沒聽到人議論此事,貴族好像不太看重。”

“沒有公開言談而已。”耶律璟此時很冷靜,看起來並非傳言中那種暴戾的模樣,“很多大臣貴族沒有見識,他們見識漢兒只在上京南城,或是渤海耕種的工匠農夫,認爲漢兒很溫順,和羊一樣,難免有輕視之心。不過並非所有人都這樣短視。”

楊袞沉吟道:“臣想起了幾年前的高平之戰……以臣之見,漢兒百姓確實溫順,甚至有點膽小怕事軟弱可欺,比起我大契丹勇武善戰的牧民,說他們是羊並不爲過;但中原那些‘貴族’和武人絕非是羊,而是一羣狼!他們和咱們是一樣的,都是靠爭奪羊來飽餐。”

“除了高平之戰,涿州之戰蕭思溫吃過苦頭的。”耶律璟道,“現在周國的皇帝郭紹,不就是當年屠戮契丹勇士的屠夫?”

楊袞附和道:“此人名聲極大,臣也多有耳聞,有‘郭鐵匠’之稱。不過看來,他和咱們見識的工匠,恐怕不是一類人。”

“這人不是郭威、郭榮一家的,只是姓郭,聽說有點親戚關係……”耶律璟沉吟道,說到這裡便不再繼續說了。他覺得,周國此時的狀況、和大遼有某種相似之處,只不過周國的根基比大遼更淺。那郭鐵匠想要真正穩住皇位,恐怕也想要更大的威信和功績!

郭鐵匠是個危險人物!耶律璟當下便開口道:“決不能對周國郭鐵匠掉以輕心。”

楊袞忙鞠躬道:“可汗英明。”

耶律璟不敢輕視的另一個原因,都是做皇帝的人、他知道動盪時期以武力奪權之後坐穩皇位不容易。那郭鐵匠稱帝后,還能迅速發動進攻,攻滅蜀、南唐……這種事擱在大遼,耶律璟都做不到,因爲內部無法整合,很難輕易把各部大軍聚攏起來;除非是遇到郭榮大舉打幽州這等事,才能叫諸部都一同來應付。耶律璟直覺周國新君挺厲害的。

這時楊袞道:“臣斗膽進言,請可汗儘快派兵增援北漢國,因此地干係非同小可。南方漢

兒人多勢衆,今蜀國、南唐相繼歸入周國,其實力日漸增強,將來是否威脅大遼還得等着瞧。此消彼長之勢,中原坐大,對大遼實非好事。

西有北漢、東有幽州,是我大遼攻防中原的要害之地。北漢國雖土地貧瘠,但相比河北的重鎮林立、厚實縱深,從河東威脅中原是最近的道路。河東之於大遼,事關重大,可汗察之。”

耶律璟聽罷多看了楊袞一眼,卻問道:“五年前,高平之戰。你帶兵協助北漢,在高平按兵不動,坐視北漢慘敗;我聽說,是因爲北漢主出言不遜,你氣惱了?”

楊袞拿手放在胸膛上,拜道:“可汗明鑑。當年北漢主確實出言不遜,在戰陣上說‘沒有大遼幫忙,照樣打敗周軍’,臣不遠千里率兵幫他,他如此說話,臣着實很惱怒。

不過僅因怒而誤國家大事,臣還沒有那個膽子!當時北漢主非常狂妄,假使他真的擊敗了周軍,南下取而代之;那北漢就是第二個周國。而今大遼的狀況,已非太宗(遼太宗)時,可大舉進攻脅迫(後)晉,直至滅之……若是那般,北漢不會再聽大遼的話。

所以當時臣以爲,北漢維持現狀纔對大遼最有利。北漢因受周國威脅,不得不卑躬屈膝聽從大遼皇帝的聖旨;同時北漢在河東位於中原頭上,也能掣肘中原王朝。臣卻是沒料到,周朝幾年後,能坐大成如今這樣的局面。”

“善。”耶律璟發出一個聲音,對楊袞十分滿意,當下便道,“即可回覆北漢使者,大遼將從陰山南部調動大軍幫他們。誰可爲將?”

楊袞拜道:“臣願爲可汗前驅!”

“你剛從回來,這次就免了。”耶律璟道,“叫耶律休哥去罷。”

……

耶律休哥,遼國能征善戰的大將,不久前室韋等諸部以爲遼國虛弱便背叛,耶律休哥帶兵迅速平定,所到之處,無人能擋,殺得叛軍屍首佈滿草原,讓恐怖的氣氛籠罩諸部,諸部族無不重新對遼國的實力產生畏懼之心。戰功顯赫之下,一時間耶律休哥已成爲上京貴族津津樂道的將才。

晉陽城聽說是耶律休哥率兵前來救援,朝廷慶賀,亡國的悲觀氣氛逐漸消失。

遼軍先鋒騎兵很快進入代、忻走廊,符昭序聞訊,想要立刻從隆州撤軍,回到國境遼州駐紮觀望。

當時是,有部將打得順手便貪功,建議在遼軍到來前,放棄攻打隆州堅城,向東攻擊柏谷的楊業部。這種建議是軍功最大化的做法……雖楊業號稱楊無敵,但周軍以五萬大軍、其中兩萬龍捷軍精銳攻擊,勝算極大;這也是很多部將不理解符昭序爲啥要耗在隆州守株待兔、不主動去柏谷貪功的原因。

若是在柏谷戰勝,便可以在那裡穩一下。遼軍若人馬很多,屆時再撤軍也不遲,要是人不多,還可以繼續與遼軍野戰一場……若是能與遼軍正面對陣時討到點便宜斬獲,這個功勞就大了!中原還是很認可遼軍戰力的,而且是異族,擊敗遼軍在國內的輿情就相當於“民族英雄”之類的名聲,沒人不動心!

林仁肇也在中軍大帳說:“主公真的不用急。”

衆將紛紛附和,武將不貪功、文官不貪財,這不是強人所難麼?

林仁肇道:“遼軍若人馬衆多,必是步騎輜重很多,不能短時間內盡數到達,到時候再退兵不遲;若是隻有幾千、萬騎,咱們五倍優勢如何不能一戰?遼軍一來,連個人影都沒見着就急着跑,也是丟臉,好像咱們膽小如鼠!憋氣!”

但符昭序不這麼想,他的身份是武將,但位置並非只是武將、還是皇親國戚,而且符昭序爲人沉穩、尊重上峰的意思,他不想貪功……因爲不用靠軍功來建功立業。

雖然林仁肇說話難聽,他也沒有斥責林仁肇,反而說道:“林將軍言之有理,不過……”他徑直轉頭對劉仁瞻道,“我部之目的,是消耗、疲憊北漢。今在北漢境大戰月餘,幾度擊潰北漢軍;且遼軍已經南下,遼軍也得消耗北漢國錢糧。到目前爲止,我部的目標已經達到,再冒險似乎沒有必要了,劉公以爲如何?”

劉仁瞻點頭稱是,回頭對林仁肇道:“主公是從大局着想,爾等休要貪功冒進。”

林仁肇很敬重劉仁瞻,聽到這裡,馬上就道:“末將等定當遵從軍令!”

這姓林的武將,很是難以駕馭,是那種有軍事才能、但不懂人情世故上下尊卑的人,經常讓比他地位高的人感覺沒面子;主將制不住他,反而對劉仁瞻像老子似的。

還好劉仁瞻能製得住,符昭序覺得鬆了口氣,對劉仁瞻也更加尊重;爲了維護自己的體面,符昭序不可能對部下卑躬屈膝,找了個藉口是劉仁瞻年長……對年齡大的人尊重,也是一種美德。

符昭序本就是極好說話、很好相處的人;而劉仁瞻不是林仁肇那種愣子,很懂規矩,別人給臉,他也是很領情的。於是符昭序和劉仁瞻很談得來,沒什麼爭執。

就在這時,劉仁瞻委婉進言道:“主公言退兵,乃是以大局爲重。老夫也有一言,是否別退得太遠,就近先到遼州駐紮?”

符昭序沉吟不已,心裡在考慮。

劉仁瞻又抱拳道:“遼州近北漢,咱們撤到此地,同樣保持着對北漢的威脅;這麼近的地方,只是調整部署,談不上望風而逃。我們在遼州修整,只是穩住陣腳,見機行事,諸將也好接受一些,不會傷了士氣。”

符昭序沉吟道:“遼州城牆好像不太堅固……”

劉仁瞻道:“只要有城,咱們可以在那裡完善工事。遼軍要是真敢攻五萬精銳防守的城池,那咱們也不必刻意迴避這種大戰了。”

他想了想又勸道:“我們在遼州保持威脅,遼軍既然來了,會在北漢停留觀望。他們的消耗難道從幾千裡之外的遼國運送?還是得消耗北漢國力。這樣一來,咱們的做法,與陛下的意圖並無衝突。”

符昭序聽到最後一句,是符合皇帝旨意的闡述,當下便道:“便以劉公之策!”

(本章完)

第二百七十六章 揭開遮羞布第六百九十章 空着的龍椅第八百七十四章 泥潭第二百五十五章 枉然的真理第三百七十章 晚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詩第四百七十四章 出石第四百一十八章 只要穩一點第四百九十三章 挑錯了人第八百零八章 遙遠的海面第七十九章 跑得飛快第二百五十七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八百一十八章 最後一夜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聚晉陽(6)第五百四十章 都有資格第五百二十三章 烹小鮮第七百八十九章 驚喜第六百五十七章 風風雨雨第二百三十四章 挺講道理第三十八章 挑撥離間第三百八十八章 服不服第四百一十五章 只可經營不可強迫第七百零二章 大幹一場第四百三十一章 當塗第四百八十章 帝國之樹第五百九十八章 奇襲第一百一十七章 優雅的暴力第三百六十三章 職業武夫第一百七十章 不斷靠近的過程第五百五十九章 龍城(3)第四百一十六章 踩深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慘雨第六百三十章 食不甘味第二百零六章 涿州第二十三章 指揮使太小第五百六十四章 再聚晉陽(4)第一百一十二章 軍令狀第一百四十一章 高夫人第八百七十八章 功在千秋第七百四十五章 女紅第六百三十五章 難得知己第五十五章 殘忍的惡作劇第五百一十章 不變的宮廷第五百零三章 弓弦的振動第七百一十三章 草原之虎第三百八十四章 善變的女子第八百七十一章 到嘴邊的肉第三百六十六章 夔州(1)第八百九十四章 從沒覺得對第六百四十三章 香油第六百八十一章 國號第一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1)第三百三十九章 以理服人第二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七百八十八章 雷霆之勢第三百五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五百三十章 利害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費一矢第一百九十一章 再抱一次第四百八十三章 宋州(1)第四百四十九章 犧牲(3)第四百四十五章 深淵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染陰霾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之下第二百五十章 欲言又止第二百八十九章 散夥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還給我了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口(1)第一百九十章 分享與炫耀第五百三十七章 震耳欲聾第五十九章 盛情難卻第三百六十六章 夔州(1)第二百七十章 哀愁(2)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二百六十九章 哀愁(1)第四百零七章 項莊舞劍(2)第六百一十七章 天色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間樂土第七八一十一章 泥潭第八百六十四章 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第二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二百七十二章 哀愁(4)第七百三十九章 請了尊佛第五百八十三章 自古多情傷離別第四百四十九章 犧牲(3)第二百一十二章 雲裡霧裡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存的面具第四百八十四章 宋州(2)第八百零九章 旗開得勝第一百一十三章 好長的一夢第五百零八章 罪惡之夜第六百三十八章 對弈第七百九十一章 爺爺的竹槍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三百九十章 貞節牌坊第一百四十七章 積蓄重逢之力第三百零九章 刀口舔血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懂第四十七章 朦朧的飛花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光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