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壽州(1)

郭紹接到樞密院軍令,和家裡的人道別後,率軍出京。

他很爲部下考慮,讓大家分了贓之後,又以廂都指揮使的名義對部將進行了職位安排。一些比較高的職務都是暫領,已寫成奏報先遞送東京親軍侍衛司步軍司;不過侍衛司的馬步都指揮使李重進、樞密院的樞密使魏仁溥都在淮南,所以沒人會批准,只有另抄一份到淮南之後先給李重進。

侍衛司的馬軍司和步軍司分別掌管龍捷軍和虎捷軍。不過馬軍司和步軍司只是稱謂,因爲龍捷軍虎捷軍都各有騎兵和步軍,龍捷軍騎兵多比較強悍。

擬書以李處耘爲第一軍都指揮使,羅彥環爲都虞候;原第二軍都虞候王璋爲都指揮使(在唐倉鎮幫郭紹打贏了關鍵的一戰),楊彪爲都虞候,羅猛子爲親兵指揮。因爲戰死重傷了一些中低級武將,其他有功的將士都各有提拔;指揮使以下郭紹直接就任命了……正道是有錢大家分,但有兵權的關鍵職位,郭紹默默地全給了自己的親信。第二軍的王璋也表示上面沒人、願意投效。

十餘天后部隊到達淮河北岸,然後郭紹安排軍隊分批從河上的浮橋渡河。

剛進入七月,天氣仍然那麼熱。郭紹站在淮河邊上四下回顧,一望無際的原野,原野上蔥蔥綠綠,天空蔚藍河水清澈,淮南平原在這個時代着實是好地方,既利於農耕又便於交通。和年初在秦嶺山溝裡的見聞全然不同……難怪大周皇帝和南唐皇帝打生打死,雙方不惜投入舉國之力在這裡角逐爭奪這塊地皮。

建立浮橋的地方已不在壽州(今壽縣)西邊的正陽,而在壽州北邊的下蔡鎮(今天的安微鳳臺縣)……進入這片地區的大路上,有一個十分高大寬敞的牌坊,上書“下蔡”,真是想不知道地名都不行。之前聽說周軍的浮橋在正陽,怎麼搬到下蔡的不得而知,或許皇帝認爲淮河上游的諸城都沒有攻陷,那地方地形太寬闊很容易受到唐軍的攻擊?

下蔡這幾道浮橋的地方倒是有點講究,淮水在這裡的彎曲度很大,形成一個“凸”字上部形狀,下蔡就在“凸字”的頂端位置。河流北面地勢開闊,渡河之後被江河侷限比較狹長。

郭紹帶着衆軍渡過安全無事地渡過淮水,下蔡的淮水兩岸全被周軍控制駐守,十分太平。

但剛過淮水,郭紹的右眼皮就莫名亂跳……人道右眼跳災,他一想便心中不安,隱隱有不妙的感覺。自從道士的仙丹治了皇后的病,又聯繫到麻衣道者關於宿命的一番話,饒是郭紹受過不少現代教育,也不由得越來越迷信。他總覺得這些玄虛之物說不清道不明。

懷着隱隱不安的心情,郭紹率部沿着這一道淮水南下,沿着大路走,下午到達了一條河流岸邊,河上有一道石拱橋。這條河是南部的巢湖流向淮水的,名叫淝水,似乎就是淝水之戰的地方。而今相比淮水,河面比較窄,有些地方水淺恐怕徒步涉水也可以渡河。

不過有橋還是過橋方便。

人馬連綿不絕,前面的戰兵行軍步伐整齊,“喀、喀、喀……”的聲音很像現代軍隊走齊步的節奏。

郭紹擡頭看去,前面那石拱橋有點不結實的樣子,想起了共振現象,遂下令諸部打亂隊列,亂走過橋。

……不料就在這時,郭紹剛過橋,就看見了一個文官帶着數騎在道旁觀看,那官員見郭紹的軍隊亂成一團,正嘆氣。郭紹笑着上前拜見,寒暄,一問才知原來是翰林學士竇儀。完全不認識的人。但竇儀介紹旁人時,隨行的有一個人叫趙普,這讓郭紹覺得好像在哪裡聽說過……但趙普看起來就是個無名之輩,連官職都沒介紹,郭紹心中感到有些詫異,忽然之間卻沒想起來怎麼回事。

郭紹剛纔見竇儀在嘆氣,便解釋道:“走得太整齊了,有可能把橋走塌,造成無益傷亡。”

竇儀愕然不語。郭紹有口莫辯,不知怎麼和這位翰林院學士說,只好作罷,只是暗歎:學士沒文化太可怕。

郭紹遂拜別竇儀,這時南邊的喧囂已經能聽見了,郭紹向遠處看去,看到了煙霧滾滾的壽州城樓在原野深處。除了各種各樣的噪音,隱隱還有人的呼喊聲。

這麼快就進入戰場了,周軍的戰線拉得真長,聽說前鋒已經攻下滁州城離長江不遠了,而淮河這邊也還在打。

就在這時,郭紹又碰到了另一個官員,是個五十來歲的人。他和竇儀一般,穿着官服也站在大路邊瞧正在行軍的軍隊。此人眼眶狹長,印堂不豐、兩腮飽滿,一嘴鬍子,身材倒是高大。

郭紹策馬走到路邊,那人便笑吟吟地看着自己。郭紹打量了一番,一拍額頭,笑道:“李丞相!”

原來是李谷,郭紹是覺得眼熟……在此之前,平生就只見過李谷一面,是去年在從高平去晉陽的路上,李谷還賞了郭紹二十幾匹馬。

“哈哈!”李谷大笑了一聲,“郭都使好記性,一面之緣,時隔一年有餘,你還記得老夫。不過老夫現在不是宰相了。”

郭紹以爲到了淮南,最可能先遇到的熟人是王溥,不料卻是這個不太熟悉的李谷,壓根沒想到。忽遇認識的人,郭紹也比較高興,脫口答道:“哈哈,我這人,誰對我不好很容易忘記;誰對我好過,卻總是記得很清楚!去年李公賞過我二十幾匹軍馬,那時候對我來說可算是豐厚,怎能不記得?”

“好!好!”李谷一臉笑意,看郭紹的眼神又更有意思了幾分。大概是他脫口說出好與不好的歪理之故。

李谷又嘆道:“通過軍功着實升得快,一年多不見,真是要士別三日刮目相待了。”

“哪裡哪裡。”郭紹故作謙虛道,“李公現在居何要職?”

李穀道:“判壽州府事。我如今主要爲壽州諸部供應軍糧、籌辦軍械用度;也會派人去附近諸地安撫百姓,讓百姓各安其職。我已經不帶兵了

,但這些事也十分棘手,將士驕縱,時有濫殺無辜之事,屢禁不止。”

郭紹忙道:“我定會約束部下,禁止他們燒殺劫掠,不給李公添亂。”他心道:如果搶了錢能分贓的話,大夥還費什麼事去劫掠?

李谷忽然對郭紹很推心置腹的樣子,又沉聲說道:“官家怪我貽誤戰機,差點獲罪。”

郭紹也沒多想,徑直說道:“正陽的事我也聽說了,李公是穩重謹慎的人,所以步步爲營;而官家求勝心切……想法不同而已,我倒不覺得李公做錯了什麼。”

“那是。”李谷摸着鬍鬚,十分贊同。

李谷又道:“對了,新增兵馬的駐地兵營也歸我安排,所以我在這裡等候郭都使。我現在與你們同去,兵營藩籬都修好了,營中還囊括了一個徵用的小村子,中軍可以設在村子裡,有好些房屋可以住人,比住帳篷好得多。”

郭紹忙道謝:“那真是好地方,多謝立功照顧。”

“哈哈,應當的應當的。”李谷笑道。

一行人隨軍更加靠近壽州城,來到了城池的西邊。郭紹一路觀察了一番,這壽州城其實地形不是那麼險惡:雖然號稱扼守淮河,卻沒有在淮河邊上,西北方距離淮河還有很遼闊的一片平坦地區,甚至中間還有許多稻田。城池北靠巢湖流向淮水的河流淝水,北面有水門,三面都是比較平坦的地方;三面受敵,一面受水上威脅的地勢,實在算不得險要。

不過壽州城牆看起來十分高大,還有非常寬闊的護城河,着實在建城時應該很費了一番工夫。

走近了一些,郭紹看到了架在城牆外的無數攻城器械,有幾處地方的護城河被填了,一些雲梯架在城牆上,不斷有身上燃着火的人掉落下來,城外黑煙滾滾,空中石塊和箭矢亂飛,三面都圍着無數的人。嘈雜和喊聲讓人的耳朵“嗡嗡”直響。遠離壽州城牆的道路上,接連不斷的民壯擡着慘不忍睹的傷兵向這邊走,路上的人流如潮。

此時此景,郭紹頓時頭皮發麻,心道:但願別讓我去攻城啊,這差事實在幹不來,太慘了。

想來虎捷軍左廂第一軍第二軍都是左廂比較能打的兩支野戰精兵,應該不會被趕上去爬牆,不然太浪費了。想到這裡郭紹心下稍安。

郭紹又邀請李谷到去軍營。不料李穀道:“我今後還會爲你們送糧籌備軍械,來往的機會很多。現在郭都使最好趕着去中軍大營見官家……”李谷小聲道,“我剛聽說有密報,南唐東都(揚州)沒有守備。估摸着官家最近會親自趕去滁州部署新的戰役,你再不去見個面,到淮南來連官家的面都見不着了。”

“多謝李公提醒。”郭紹遂不逗留,趕緊問明白了地方,去中軍大營。

進了營門,遇到王溥,被輕輕提醒:官家想讓你攻壽州城。

郭紹的臉頓時一黑,心道:我勒個去!

(本章完)

第八十四章 生死有命第三百二十章 有力的心跳第十七章 晉陽之役(2)第七百三十一章 粉黛顏色第七百二十四章 王忠辦事朕放心第五百四十七章 落花與腰飾第六百三十章 食不甘味第一百零九章 壽州(5)第四百七十一章 江寧(2)第四百八十五章 宋州(3)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隻耳環第四百六十九章 洞察入微第七百七十一章 與子同袍第七百七十四章 欲拒還迎第八百七十七章 認錯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待最是磨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海底針第八百四十二章 風滿樓第三百七十章 晚了第七百零一章 決戰不易第一百五十九章 黑路第七百二十三章 烈日當空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得不服老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八十五章 宋州(3)第二百五十六章 努力剋制中第五百一十七章 戰爭的痕跡第一百六十章 活口第四百七十五章 仁者無敵(1)第八百九十八章 萬勝王第五百三十五章 料錯第三百二十五章 欲加之罪第五百六十四章 再聚晉陽(4)第三十七章 機智的男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宋州(1)上架感言第七百零四章 王師巡狩第三百三十四章 霸王舉鼎第三百六十五章 山谷中的風雨第一百八十五章 樂得瘋癲第四百零八章 項莊舞劍(3)第八百六十二章 反賊周端第二百二十章 一嘴毛第七百零九章 最好的禮物第五百五十三章 伏擊(5)第八十章 廂都指揮使第五百四十六章 撥霧雲開第三百五十章 周通第一百六十一章 捅了馬蜂窩第四百九十二章 想要更多第四十三章 破罐子破摔第八百二十九章 千年之路第一百三十六章 廉頗老矣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存的面具第三百二十九章 蜀國焉有名將第十三章 武訖鎮(3)第八百一十八章 最後一夜第三百五十八章 舊城暗香第四百九十六章 怯場第一百四十一章 高夫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哪裡去第二百四十二章 很早就說過第七百三十三章 頭陣第七百一十章 磨損痕跡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高興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在遇見你後第五十章 鋪牀疊被第四百八十九章 紫微星之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暴殄天物第五百八十八章 舞臺第七百六十二章 入鄉隨俗第七百二十五章 燈火和夜風第八百四十一章 遺憾第五百五十二章 伏擊(4)第一百零八章 壽州(4)第三百九十六章 萬福宮的牆第一百二十五章 勇猛忠誠第四百零八章 項莊舞劍(3)第一百五十章 偶遇第一百六十一章 捅了馬蜂窩第一百五十七章 血光之災第六百三十五章 難得知己第四百六十七章 勸降書第六百零一章 沿路走下去第八百七十二章 魚我所欲也第八百二十九章 千年之路第一百零六章 壽州(2)第一百六十一章 捅了馬蜂窩第一百二十四章 二妹第七百一十四章 兵火第七百四十三章 認了錯再說上架感言第四百三十章 難被信任的人們第八百一十六章 黑潮第一百零三章 高下立判第二百八十三章 欲哭無淚第二百九十一章 興亡盛衰第二百一十章 風雨飄搖第九百零四章 自古不變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染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