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十八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9)

浮橋還是被點燃了,黃藍火焰從木板、船舶上躥起來,很快就將它們賴以寄生的物什吞噬,它們像是瀕死之人伸出的手,不由分說的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存在。在火焰上方,空氣被火燒得有些扭曲。

火焰彼此匯聚融合,很快就大了起來,隨之而來的是難以忍受的熱浪。火海將浮橋隔絕成兩個世界,誰也不能逾越半分,蒸騰的空氣和水汽,和死去將士的靈魂一起升入空中,熱火難耐的天地間,似有絲絲寒氣透出來,冰寒徹。時近正午了,烈陽當頭本就難受得緊,鎧甲下的戰袍早已貼在身上,將士們行動間都能滴出水來,哪裡還能忍受大火的烘烤,所謂刀山火海、烈火油鍋,不外如是。

火燒木頭的味道並沒有能將血腥味掩蓋下去,染血木板、船體在火海中的味道說不出的怪異,屢屢黑煙在火焰中嫋嫋升騰,屍體、斷肢殘骸、臟腑、碎肉,合着戰袍甲冑,在火燒下不停蜷縮,皮肉寸寸皸裂,肌肉漸漸焦糊,屍油滴滴滲出,猩紅的鐵甲邊緣紅透了,將融未融,人肉被燒熟的場景、味道,跟羊肉、豬肉差別並不太大,濃濃的噁心感揮之不去。

眼前的場景,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像河水濤濤聲縈繞在腦際,又像是午夜的噩夢,讓人心煩意亂。這般折磨人的光景,讓人恨不得挖掉自己眼珠子不去看,割掉自己的鼻子不去聞。

吳生趴在船舷上還未吐完,就被火薰得渾身燥熱,他回頭看到瞬間燃燒起來的火海,再也顧不得胃中的不適,從船舷旁一驚而起,手腳並用爬上浮橋,跟在火速撤退的朔方軍同袍後面,向河岸歇斯底里的奔跑。

他跑的時機太遲了些,跳到岸上的時候,腿上的戰袍已經燒起來,他連忙滾進泥沙裡來回打滾,在左右同袍七手八腳的幫助下,好歹將火勢撲滅,再看膝蓋上下,已經一片不正常的紅燙痕跡,氣泡都起了好幾個,格外醒目,吳生卻顧不得這些,不由自主望向燃燒的浮橋,眼中還有驚魂普定的神色。

浮橋上還有一些傷員,或者來不及從火海中撤離的將士,或者被火海吞噬了身軀,或者被火焰咬住了戰袍,後者還好一些,尚可逃離,哪怕是跳進河水中,也有一線生機,前者的境遇就分外悲慘,任他們在火海中如何撲騰,都已經爬不起來,更不會有人去救他們,整個人漸漸被燒成了黑色,連痛苦的掙扎動作都顯得那樣僵硬,漸漸的,場外的人只能看見他們身體四肢的輪廓,絕望痛苦的慘嚎聲劃破長空,讓人聞之手腳冰冷,最後,這些身體不由自主的蜷縮成一團,沒了聲息也沒了動作,肉身中被火燒出來的人油,反過來又助漲了火焰的燃燒之勢,屍體在火海中靜靜的燃燒,化成了火海的一部分,便是屍骨噼裡啪啦的燃燒聲,也不能傳出多遠。

吳生本就沒有吐完,看到這一幕,再也忍不住,又弓着背四肢趴在地上作嘔,只是他的腸胃雖然不停痙攣,腹中卻已沒有東西可吐,只有一道道清水黃水,黏稠的像是鼻涕一樣

,從他嘴中延伸到地上,他乾嘔的格外用力,脖頸上、腦門上,青筋暴突,便連眼珠子,也似要因爲用力過猛,從眼眶裡蹦出來。

河畔上的朔方軍將士,有許多都面對着浮橋無言,他們望着彼處地獄般的慘狀,默默流下淚來,那些葬生火海、葬生戰鬥中的將士,有許多就是他們的親友。但是很快,他們就抹乾淨了污漬密佈的臉上的淚,在將校的喝令下轉身列隊。

戰爭不需要眼淚,不需要憐憫,不需要悲慼,不需要感傷,甚至不需要過去不需要將來,不需要一切與戰鬥無關的東西,他們沒有時間去心懷激盪,他們唯一能做唯一要做的,就是全力準備接下來的廝殺。

戰爭需要的是戰爭機器,而不是有感情的人。

吳春不知何時來到吳生身旁,幫他拍着後背,在吳生稍微消停片刻的時候,吳春不無欣慰的說:“好樣的!”

吳生露出一個苦笑,想要說話,嘴裡還未發出聲音,腸胃又是一陣痙攣,疼得他像個蝦米一樣趴在地上,嘴裡的話也盡數消散,只能搖搖頭。

吳生知道吳春那三個字,不是表揚他作戰英勇,而是說,能從戰場上活着走下來,就是好樣的。

定難軍將士前赴後繼的衝到火海處,一袋袋河沙拋灑出來,將火焰覆蓋。

朔方軍點燃浮橋很倉促,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他們雖然佔據了上風,將定難軍擊退一段距離,但定難軍到底人多勢衆,本身也不缺乏悍勇輕死之輩,很快就能組織起反撲之勢,這中間的空檔時間並不充裕,他們燃燒了浮橋,但要一次性將其燒燬,卻無可能,還得多進行幾次才行。

關於建設與毀滅的戰鬥,在永無休止的進行着。

......

十多日後。

在定難軍一浪接一浪的攻勢下,朔方軍被迫從河岸撤離。

戰事後段,定難軍已經急了,帥斥將,將斥校,校斥卒,戰法也變得毫不講理,漁船被打成了鬥艦,不顧利箭飛馳衝撞,不顧己方翻船也要拉着朔方軍落水,船不翻就挺身肉搏,將校領頭衝陣,不惜傷亡不顧代價,党項人的野蠻之風完全發揮出來,披着溼衣就敢衝上燃燒的浮橋,黃河之上橫屍抵浪,河水爲之嫣紅,到得最後,已是擲兵淺灘,便成道路的情景。

拼卻數倍傷亡的代價,劉知遠終於率領定難軍渡河抵達西岸,而此時,朔方軍已經回防定遠、崇岡、新堡三城,在定難軍渡河待發的時候,朔方軍也在利用難得的片刻喘息之機聊作休整。

柴克宏回到定遠城後,就在城牆之上佈置城防,寸步不離,當日夜,蒯鰲便將傷亡數字統計了出來,急忙來向柴克宏稟報,“連日苦戰,將士傷亡頗大,總計已經超過八百之數......”

柴克宏撫牆遠眺,面上並無太多神情變化。

盧絳聲音沉重道:“定遠城一線,攏共不過三千餘兵馬,十多日便折損了十之二三,

這還是在把守浮橋尾端這等險要地形的情況下,往後賊軍大舉來襲,三城全面開戰,傷亡必會與日俱增......”

柴克宏擡起手臂,乾淨利落制止了盧絳往後的話,他當然知道,若非朔方軍甲堅兵利、強弓勁弩,傷亡定然遠不止於此,但那又如何呢,“賊寇入侵,三軍唯戰而已。多餘的話便不必說了,兩位各自下去準備戰事吧。”

盧絳、蒯鰲相視一眼,“將軍不向靈州求援?”

柴克宏道:“求援?求什麼援?定難軍若是圍城打援,那該如何?”

盧絳、蒯鰲兩人不復再言,齊齊退下。

吳生身上的傷口不少,不過多是不值一提的小傷,真正有分量的一處在左臂根處,口子拉得很大,軍中大夫給他縫了十多針,本想給他綁個布條拴在後頸,被他拒絕了。

“離斷臂還差得遠,沒甚麼大的妨礙。”吳生接過吳春遞來的水囊,揚起脖子狠狠灌了幾口。

吳春在吳生身旁坐下,瞅了吳生肩膀上的傷幾眼,“如今大夫療傷的手段可是比以往高明多了,聽說這回下派來的十多名大夫,都是在靈州受過演武院軍醫教導的,這手法果真不錯。”

吳生笑道:“伍長的箭法亦是分外高明,讓我長了見識,以伍長這些時日的殺敵數,此戰之後必會得到不少封賞。”

吳春的言語中沒有半分激動,“封賞再多,也得有命去拿纔是。”

吳生頓了片刻,忽而望向遠處,喃喃道:“戰爭無非兩種結果,勝或者敗,將士也無非兩種命運,生或者死。勝敗與生死我等實難左右,但在此數者間的作爲,卻是可以爭取的。”

吳春怔了怔,眼神奇怪的看向吳生,半響後瞭然道:“看來此番十多日的鏖戰,已經讓你對戰爭有了不少感悟......從新兵到老卒,你轉變得比我當初要快很多。”

吳生笑道:“從來經歷讓人成長,不是嗎?對戰士而言,歷經戰鬥,只要不死,必成精銳。”

吳春點點頭,沒有就這個話題延伸下去,這個道理放在諸事上都是一樣的。他從女牆後站起身,朝城外看了看,眼神漸漸冷冽,“無論戰事如何,只要某家手中有弓,總要多殺幾個賊人。”

這一日,定難軍抵達定遠城。

劉知遠與杜重威率領一羣將校,圍着城池轉了一圈,觀察定遠城的城防。

“日前君子都兵臨夏州城下,如今又在長澤縣逗留不去,也不知李紹城打得甚麼主意,更不知朝廷意欲如何調遣兵馬,這朔方的戰事,必須要及早見分曉才行。”劉知遠邊看邊說道。

“我軍從北面入侵,河西的兵馬在西南面叩關,局勢都在掌握之中,眼前三百里廣闊戰場之上,雖有大小城池不少,但在我們數萬精銳的兵鋒下,要克之,怎麼都不會超過一個月,屆時合兵奪下靈州,就算朝廷大軍趕來,此處大勢,仍舊是在我等手中。”杜重威說道。

(本章完)

章五十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1)章二十四 國家大政須慎謀 河西大地正待伐章七十 都是你的人【第三更】章六十二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7)章三十一 主對僕拳腳相加 君與臣相得益彰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一百三十八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中)章二 神仙山(1)章九十三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1)章七十五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3)章十一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4)章二十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1)章一百二十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3)章六十七 搜刮章九十三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下)章五十七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7)章一百八十四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2)章一百四十七 同光二年將去盡 行遠何處覓歸程(下)章七十八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1)章七十三 經營章九十八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2)章十八 蒹葭蒼蒼,血染一方章兩百四九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上)章四十九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4)章兩百二三 萬人佈局成天網 橫死三個臭皮匠章十四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5)章九十一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7)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4)章八十五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1)章五六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3)章五十二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章十五 誰是刀,誰握刀?章二十八 百合髻小娘子章五二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3)章八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8)章八十九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中)章五十七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7)章五十二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2)章七十九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5)章兩百三十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7)章五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0)章三十 和泥刺史理滁州 除盡不平得民心章十三 首陳大軍往邊境 天涯裡無限風情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1)章一百四十九 謀利有成志士歸 去王稱帝性未改(下)章一百二十三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6)章七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7)上架感言章五十七 其勢不可擋【第二更】章四五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2)章七十五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1)章一百零五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下)章七十九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6)章五十七 初回懷州會莫離 大軍整編一萬八章三十七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5)章五十九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4)章七十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2)章十八 攻克章九十二 順勢破勢天下勢 一老一少分生死章六十三 陣斬章九十三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1)章十四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5)章五二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3)章一百七十六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上)章十九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9)章三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5)章一百二十七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上)章三十九 兩川系天下 天下在我心章八十六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中)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3)章九十八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5)章九十四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1)章十八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5)章三十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9)章一 王於興師章三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4)章九十七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5)章十三 淇門之變(5)章一百一十一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下)章四十 百面君莫辨章六十三 陣斬章八十一 良禽擇木離暗主 堅心赴死慨而慷章九十五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2)章三十九 女豪鎮契丹章兩百零八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3)章七 三個錦囊章一百二十七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上)章三十八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9)章三 神仙山(2)章八十六 過盡千帆皆不是 李從璟餓狼撲食章六十九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3)章四十二 相親(上)【第一更】章七十八 爲君說新政【第三更】章五十四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0)章五十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1)章九十九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4)章六十二 傾軍投大唐【第一更】章四十三 相親(中)【第二更】章兩百二九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