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十六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7)

在蘇逢吉退出崇文殿後,李從璟沒有立即重新投入到奏章的批閱中,而是坐在黃金御塌上沉思了片刻。

一方面,他固然是在思考方纔在與蘇逢吉的議事中,有沒有甚麼錯漏之處,另一方面,他也是在思考在與蘇逢吉的議事中,他作爲一個君王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有無可以改進的地方。

——對於這兩者的思考,李從璟從未停止過。

本質上說,李從璟是個完美主義者。而完美是不存在的,所以追求更好的過程沒有止境。作爲一個君王,李從璟在力求把每件國家大事都處理得更加得體的同時,也在追求讓自己這個人不斷變得更加完美。具體到某一方面而言,就是把君王的角色扮演得更加無可挑剔。

說到底,這是一種不滿足的表現。

“人的慾望沒有止境,人永遠不會滿足於得到的東西,當他們得到一些東西后,他們總是想要得到更多,對金錢、美人、權勢的追求都是如此,但是對個人自身修爲的追去呢?”

李從璟在心中暗暗想道,“不同於人對物質與權勢的追求,個人修爲的提升總是很難有太多具體的目標。我要一統天下,那麼我只需要攻滅河西、西域、吐蕃,就差不多完成了,但是個人修爲提升的目標在何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喜怒不形於色?淡泊名利親切和善?不因臣子直言冒犯三番五次冒犯一直冒犯,只要他們的諫言對國家有利,我就始終笑臉以對,讓他們身居高位?顯然,這些標準不僅空泛,而且遠遠不夠,也就更加難以追求,我甚至都不知道我做到了多少。而對於一個君王而言,不怒不喜不悲沒有功利心是否就合適?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何做到?做到什麼地步就叫做到了?做到了又如何?始皇帝文治武功,功過三皇德蓋武帝,唐太宗有天可汗之威,前無古人......然後呢?他們都滿足於自身的功業,所以不無得意,所以秦二世而亡,所以太宗連家都沒管理好。”

想到這裡,李從璟站起身,負手來到殿門,縱目於宮城屋檐之上,“人在權勢慾望面前總是不滿足,一貧如洗時想着得到百金就好,得到百金後便想得到萬金,但人對自己的功業卻總是容易滿足,自吹自擂甚至驕傲膨脹,而人對自己的德行修爲又總是視而不見,因嫉生恨因勝而驕因敗而餒、不謙遜不行善不淡然......我要怎麼做才能不犯錯?”

離開殿門,李從璟負手沿着走廊前行,眉頭微鎖。敬新磨等人面面相覷,都不知道皇帝陛下這是怎麼了,突然就一副嚴肅沉思的模樣,只得小心翼翼的緊緊跟隨。

李從璟邊走邊想道:“如今我爲唐皇帝,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皆牽動整個天下,稍有犯錯可能就會使得許多百姓受苦,稍有處事不當就可能使得社稷蒙受損失,稍有癖好惡習就可能敗壞社會風氣......若是才能不夠也就罷了,若是德行方面修爲不夠的原因,豈非對不起這大唐江山,是做皇帝做失職了?”

不知不覺間,李從璟來到一處花園,他接着想到:“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的確不是聖人。但因爲不是聖人,我就要放棄向聖人靠近,放棄對自身修爲的追求?”

眼見百花盛開,鼻嗅

萬物芬芳,李從璟停住了腳步,“國失進取之心當亡,若朕無進取之心,又如何能讓這個國家始終進取?”

“如何提升自身修爲?”李從璟想着這個問題。

忽然間,他轉身,看向侍衛統領丁黑,他走到丁黑身前,身手一探,就在丁黑還未反應過來的時候,拔出了他腰間的長劍,聽着長劍出鞘的清脆劍吟,李從璟的精神世界如有石子落湖,其中玄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他移動身形,揮劍而舞,一套劍法行雲流水般揮灑出來,剎那間,花瓣紛飛如大雨,寒光縱橫如魚鱗,劍吟聲聲如雪崩,李從璟的黑袍身影在花園中起承轉合,動若馬踏飛燕,氣如陽春白雪,這一副畫面頓時有了高山流水的意境,玄而又玄。

丁黑起初詫異,但觀看李從璟舞劍,不久就雙目滿是震驚,連敬新磨在身旁毫不客氣的一句“你的劍就這樣讓陛下奪走了,你這侍衛統領的反應是怎麼回事”的詰問,都恍若未聞,在丁黑眼中,只覺眼前李從璟舞劍的身影妙不可言,那劍法也隱約超乎於“術”的範疇,而達到了“道”的意境。

不遠處的一座閣樓上,桃夭夭正在登樓賞景,李從璟出現在視野中的時候,她就注意到了,直到看到李從璟忽然在花園中停下腳步,默然許久,又忽然拔劍而舞,使得花園中“雞飛狗跳”,她啞然心想:“這廝瘋了不成?”

但這個想法一閃而逝,她心中忽然有所觸動,緊接着眼神就有了變化。她對李從璟理解至深,通過對方的言行舉止,不難感應到李從璟的心境想法。這下看到花園中落英繽紛、五彩斑斕的情景,尤其是李從璟渾然忘我的狀態,她察覺到了一股難言的超然之氣。

“這廝......莫不是悟了?”桃夭夭瞳孔微微睜大,她看着花園裡的場景,看着李從璟舞劍的身影,心絃漸有觸動,恍惚間,內心有種不真實的空靈感,斯情斯景,她竟然體會到了平沙落雁、夕陽簫鼓般的意境。

“這怎麼可能......日居深宮,也能悟道?然......若不是悟了,我又怎會有這種感應?”

不同於丁黑隔着一層窗戶紙的震驚、桃夭夭觸摸到門檻的感應,敬新磨等人則是一臉茫然,只是好奇陛下怎麼忽然有了舞劍的興致,當然,他們也能看得出來,那身影是極瀟灑的,那劍法是極高明的。

此時,李從璟心中一片清明,衣袂飄舞間,他想到:“品性、心境、人格,正如才學一般,當日日篤行,日日修行。正如這武功劍法,總有進步的空間,總有更高的境界。治國之道,理政之法,初學如識字,知其表而不知其意,蹣跚學步,再學如精讀,知其脈絡,而能懂其精要,則可健步如飛,有此基礎,再學如作文,腹中萬千言,心有那天地,揮毫灑墨間自有名篇,羚羊掛角無跡可尋。正所謂知精而後知神,知神而能得一。凡彼萬形,得一後成。”

惶然間,李從璟知道了個人修行當不滿足的道理,更加知道了該如何提升修爲的道理。爲善是修行,制怒是修行,練劍是修行,批閱奏章是修行,治理天下也是修行。凡彼萬物,莫不是修行。得進取之法門,日日努力,識得萬物之精要,方能感受到其中共通的道理

,得一而後無事不通。

做事有境界,學問有境界,人生亦有境界。

噌的一聲,一襲扁舟般的身影,燕雀般從敬新磨等人身旁掠過,桃夭夭一劍在手,青絲如瀑,迎向正在舞劍的李從璟。

敬新磨等人面色大變,正要有所行動,忽然聽到李從璟一聲“來得正好”,便都齊齊止住了動作。

桃夭夭掠進花園,一人舞劍,立即變成了兩人對練,大雁展翅般的兩個身影,在刀光劍影中往來縱橫,百花齊放,萬葉飛舞。

“人存在的意義是甚麼?”李從璟一劍揮動,便是一問發出。

桃夭夭揮劍相迎,不聞她出聲,只聽有劍吟。

“我存在的意義是甚麼?”李從璟又是一問。

他身如鷹燕,她身如燕雀。

“君王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李從璟三問。

每一問,都是終極問題。

花海葉雪,無聲有聲。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兩人躍上假山,李從璟聲如輕歌。

“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兩人越過遊廊、越過湖面,李從璟聲如鐘磬。

“衆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躍上小亭之頂,李從璟收了長劍,聲如海浪。

花落,葉落,花園重歸平靜。唯有丁黑、敬新磨等一大羣人,急急忙忙趕過來,擡頭望着亭子頂上相對而立的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臉茫然。

桃夭夭也收了劍,臉上無悲無喜,“你悟了?”

李從璟隨手一揮,長劍滑過一刀乾淨利落的直線,插進丁黑腳前。

李從璟眼中似有三千世界,又似空無一物,“你悟了?”

桃夭夭頓了片刻,“似悟似沒悟。”

李從璟負手看着桃夭夭,“無所謂悟,無所謂不悟。”

兩人落回地面,一起來到亭中的木欄前,並肩望向乾淨清澈的湖面。

片刻後,李從璟道:“始皇大業,無字可述,太宗功業,有跡可循,然則無論如何,他們終究是他們。”

桃夭夭終是笑了,她看着李從璟的側臉,笑意猶如天邊的一抹晨霞,“你不會像始皇帝一樣,太過威重,也不會向太宗一樣,驕傲自滿。天下功業如今到了你眼中,也不過是雲天的一抹遠景。身爲皇帝,你不會棄之不顧,但作爲李從璟,哪怕是抓在手裡了,你也不會因之驕狂,你會時常看着,卻不會有太多留戀。”

“棄之不是棄之,也不是不棄之,抓住不是抓住,也不是不抓住。”李從璟笑了笑,“風過疏竹,雁渡寒潭,事來則應,事過則休。在其位則謀其政,活這一世,便是這一世。”

桃夭夭沒有去依偎在李從璟懷裡,李從璟也沒有去握着桃夭夭的手。

李從璟握住了桃夭夭的手,桃夭夭也依偎在了李從璟懷裡。

存在就是存在。

存在就是意義。

存在沒有意義。

存在就是存在。

存在無所謂有沒有意義。

一陣微風拂過花園,有花開,有花落。

(本章完)

章六十七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3)章十五 有人西樓殺宰相(4)章兩百二十 烽煙席捲鴨淥府 百騎漫行過沖鹿章六十八 利民何必惜自身 有福自當從相助章四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4)章六 餘心之所向章四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6)章七十一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5)章十二 他的決心(第三更)章三十一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0)章二 最是真誠少年心 邊軍功過憑誰說章七十八 祖祖輩輩是漢人 生生世世不爲奴章四 若吾王少年章三十三 軍情處章兩百十一 安國定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中)章七十一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3)章九十八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5)章六十三 所謂兒皇帝【第二更】章六十四 誰在喊威武【第三更】章八十四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3)章二五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3)章十二 淇門之變(4)章九十二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中)章六十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上)章四十六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2)章四十四 相親(下)【第三更】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下)章八十 天下豈非無衛霍,怎奈人主不識君章一百零三 一朝風雲變天下 羣雄側目緊綢繆章七十一 我比你強章四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8)章三十二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6)章兩百二九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6)章二十三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7)章一百七十四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中)章二十七 百戰安義(6)章九十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下)章四十五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章十五 心血灌帝國 不負爲男兒(上)章一百四十五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下)章七十七 世間安得兩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章五十八 崔玲瓏抵死掙扎 第五動情用巧刑章六十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上)章六十六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2)章三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3)章八十七 樓房上有轟隆聲 得手與殺氣騰騰章二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0)章二十六 陣戰(下)章兩百三九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4)章十九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9)章兩百四十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5)章八十六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中)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十三 戰士之仇章一百零二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3)章四 酒逢知己千杯少 月黑風高殺人夜章兩百三九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4)章八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下)章一百零八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3)急性腸炎今天無更章一百七十四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中)章八十八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1)章六十一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中)章九十五 調兵遣將上賭桌 不成虎狼便爲食掌七十六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4)章九十二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 (2)章三 千里之遠有梟雄(下)章一百一十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中)章四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4)章一百零一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2)章九十二 順勢破勢天下勢 一老一少分生死章三十四 都試章十三 首陳大軍往邊境 天涯裡無限風情章五 深夜遇襲逃百里 三人說契丹國事章四十九 誰也別想過去章五十一 軍失將當亡【第二更】章三十一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0)章八十六 識君方不昧此生 知妾便無意錯失章二十六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10)章三十八 狡詐惡毒章一百四十二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下)章六十八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6)章三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4)章九十七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5)章五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4)章三十一 宴會風波章八十二 終是宿命禍蕭牆 夜雨殺戮停不住章二十 天下章五六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3)章一百八十三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1)章五十二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章三五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4)章七十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2)章十一 淇門之變(3)章一百六十四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1)章九十七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6)章三五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4)章四十六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2)章七十二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0)章七十五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