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十八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樓

夏州定難軍節度使的前身是夏綏節度使,治州夏州,屬州有宥、銀、綏三州,此四州都在無定河流域,無定河,“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是也,其最終匯入黃河。

靈州朔方節度使,治靈州,屬州爲鹽州,李從璟令李紹城出任朔方軍節度使後,原本屬於靜難軍的慶州、寧州、邠州也劃歸朔方軍管轄,以增強朔方軍實力。

夏州和靈州都在黃河幾字型大彎內,由此二地向北,正是豐、勝二州,即後世河套平原一帶,又即大名鼎鼎的三受降城。夏、靈二州與豐、勝二州之間,多有沙漠,隸屬後世黃土高原的範圍。

東有太行山、北有陰山、西北狼山、西面賀蘭山,夾雜高原、沙漠,便是此處地勢。

“定難軍要西攻我朔方軍,經鹽州入關,擁大軍西進,是爲常規、正統策略。靈州的關防分佈與兵力配置,是防西不防東,定難軍若是如此進軍,除卻鹽州邊關難克外,可以直達靈州城下。一旦打通靈州通道,定難軍再要西進河西,就容易得多。”

靈州節使府,李紹城正在與諸將軍議,站在懸掛的輿圖前,他爲衆將講解眼前的形勢。

“從鹽州用兵,是取南面,除此之外,定難軍還可向北面進軍。若是如此,彼部可經宥州,直奔賀蘭山而去,途中地廣人稀,多荒野地帶,可以有效隱藏大軍行跡,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部將李正尋思道:“向北面用兵,直奔賀蘭山而去,定難軍圖甚麼?我朔方軍之邊防,重點便集中在賀蘭山一帶,此處有崇崗鎮、定遠城、新堡、懷遠等重鎮,兵力可是不少。”

李紹城回到將案後坐下,回答了李正的問題,“破關防,打開賀蘭山之通道,便能迎接河西等州的賊兵入境。彼若合二爲一,再合圍靈州之時,靈州難守。”

李正更加不解,“近年來,定難軍不停往河西派遣哨探,圖謀的就是進軍河西之地,既然如此,河西賊兵豈能助他進攻我靈州?河西賊兵攻我靈州,所圖爲何?定難軍圖謀河西之心,彼輩難道不知?”

李紹城哂笑一聲,“朔方軍駐防邊關,防備的不就是河西之賊入境?彼輩爲豺狼,視我關內膏腴之地爲魚肉,常思入境劫掠,多少年來皆是如此。”

說到這,李紹城頓了頓,繼續道:“近年來,定難軍的哨探、密使的確去往河西頻繁,但誰能保證,彼輩進入河西之後,不是蠱惑河西賊人,並與之密謀,要平分我朔方之地,打開進入中原的通道?河西賊人常有此心,定難軍若是投其所好,自然能與河西賊人結盟。總而言之,即便靜難軍是圖謀河西,但卻能讓河西賊人認爲,他並無此心。”

李正聞言肅然起來,沉吟道:“若是如此,則定難軍確有可能直接往賀蘭山進軍。”

......

長澤縣。

浩瀚的夜空清明如洗,寂靜的曠野讓人心沉定。

鹿鳴寺的大雄寶殿燭火明亮,有一人在蒲團上伏地而拜,規規矩矩的動作一絲不

苟。

“你還信佛?”第五姑娘靠在門框上,看了殿中的人一眼。

那人直起上身,面朝佛像,眼前有三株香在徐徐燃燒,“進山問路,入廟拜佛,總是不會錯的。”

第五姑娘道:“我看你眼有疑惑茫然之色,莫非心頭正有疑慮?”

那人笑了笑,起身來到門前,又是規規矩矩行禮,而後才道:“莫非第五統率也有佛心,可替人解答心中疑惑?”

第五姑娘笑道:“有些疑惑本就是多餘的,摒棄雜念,才能得持本心。心神若是清明,再看待世間事物,自然也就豁然開朗。”

那人聞言,認真的想了想,末了嘆息道:“此言說來簡單,可真做起來哪有那般容易?”

第五姑娘道:“石敬瑭叛國附賊,此爲大奸,你身受國恩,纔有今日,當知精忠報國的道理。此心若是識得忠奸、大義,此時又何必彷徨?”

那人苦澀道:“於旁人看來,此事自然再清楚不過,但我身在局中,受節使大恩,今要棄之叛之,終歸是於心不忍。”

第五姑娘與那人來到一座偏房,擺案而坐,燈火雖是明亮,卻只有粗茶爲飲。

第五姑娘道:“我還沒來得及謝你。這回定難軍向北用兵,若非有你通風報信,朔方軍必然應對不及。此戰不僅關係到朔方軍的生死存亡,更是關乎國家用兵河西、西域的大計,你的功勞陛下必然會看在眼裡,來日必定不負。”

若是崔玲瓏聽到第五姑娘這番話,一定會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昨日第五姑娘將定難軍的用兵策略分析得頭頭是道,其實也不過是知道答案的逆向推算罷了。崔玲瓏不知實情,難免被震驚得心神俱疲。而第五姑娘之所以那樣做,正是爲了掩飾眼前這人。

此番與此人會面,正是第五姑娘到鹿鳴寺來的重要原因,對方的身份太過重要,第五姑娘必須要親自來,纔有可能說服他繼續在那條路上走下去。

那人苦笑搖頭,“我將定難軍的用兵策略透露給你們,並不是期望日後得到甚麼功勞,我只是不想看見唐人相互廝殺,以萬千大唐驍勇的熱血與性命,來讓異族賊人佔據便宜。”

說到這,他默然了片刻,聲音沉緩,像是問自己又像是問第五姑娘,“此番朔方軍防備嚴密,便是定難軍殺將過來,想必朔方軍也能應對,那賀蘭山的邊關,想必也不至於破了,異族賊人也就不能踏足我大唐國土......只是......”

“只是如此一來,定難軍的處境就艱難了。”第五姑娘替他說道。

那人沉默了良久,不知不覺間已是淚流滿面,“我實在不明白,節使爲何要對朔方軍動武......他總說他想打下河西,建立一番大功業,以前我一直認爲,他是要爲大唐建立這份功業。現在我才明白,他心中早已沒有大唐......但沒有大唐,就能忍心屠戮自己的同胞?就忍心讓異族的強盜,在中華的大地上肆掠?”

第五姑娘也沉默下來,片刻後

才道:“人生數十年,得經歷多少事,受多少苦難與委屈?在此之間,總有些人,心腸會壞掉。”

房中一直安靜下來,只剩下燈火搖曳。

半個時辰後,那人站起身,向第五姑娘行禮作別,“但凡我所知曉的,都已經說給統率了,但願往下的戰爭,不會讓大唐的將士和百姓,遭受更多的苦難。”

第五姑娘起身相送到門口,認真道:“你且放心,你的努力必定不會白費。”

那人點點頭,正要走的時候,忽然又停住了腳步,欲言又止。

第五姑娘知道他想說什麼,“你放心,我們會照顧好她,陛下已經說了,會給她找個好人家嫁過去。”

那人點點頭,禁不住又是熱淚盈眶,“對,嫁個好人家,過平凡普通的日子,相夫教子,遠離征戰殺伐,也不會有兩難的時候......如此,便是來日我遭遇不測,也不會有甚麼遺憾了。”

......

三千君子都在長澤縣駐軍背朝他們回撤時候,突然發動襲擊,自然沒有不大勝的道理。這些長澤縣駐軍怎麼也不會想到,已經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的君子都,會在這個時候,在夏州跟靈州、跟朝廷還沒有撕破臉皮的時候,向他們發動衝鋒,主動挑起兩者間的戰爭。

石敬瑭願意放棄崔玲瓏,只爲將大軍行蹤再掩蓋幾日時間,是因爲他覺得,暗虎的使命至此已經差不多完成,對這場戰爭的後續行動,崔玲瓏已經沒有太多價值。

然而當石敬瑭在夏州聽聞這個戰報後,立即意識到,他不惜以讓長澤縣駐軍放棄武力營救崔玲瓏爲代價,以求掩蓋定難軍北面行動的想法,已經化爲泡影。

君子都在長澤縣率先挑起戰事,若說不是蓄意而爲,根本就沒人會信,既然是蓄意而爲,就不可能是孤立的行動,那必然是配合朔方軍整個用兵策略的,在這種時候,可想而知朔方軍已經全面進入戰爭狀態,對賀蘭山一帶的邊防重鎮,都會嚴密設防。

“劉將軍統率大軍進軍賀蘭山一帶,爲的是和河西三州里應外合,打開賀蘭山邊防,如今觀之,朔方軍既然早有防備,只怕劉將軍的戰事會很艱難。”石敬瑭的心腹幕僚勸他道,“而眼下君子都已經在長澤縣挑起戰事,這說明朝廷大軍很可能就在不遠處,若是在河西三州進入靈州之前,朝廷大軍圍攻夏州,只怕夏州危矣!”

石敬瑭沉着臉一言不發。

幕僚繼續道:“當此之際,讓劉將軍引軍回防夏州,先謀求自保,大計再從長計議,方是穩妥之舉啊!”

石敬瑭憤然起身,“區區三千君子都,還能反了天不成?若是不能打通賀蘭山,河西三州的軍隊不能進入靈州,定難軍再如何防備夏州,也無異於苟延殘喘!本帥銳意進取,豈能如此束手束腳?”

言罷,仍舊下令劉知遠進攻賀蘭山。

而君子都在取得長澤縣大捷後,並沒有在長澤縣多做停留,而是充分發揮精騎奔襲的優勢,不日就到了夏州城前!

(本章完)

章四十五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1)章三十五 心思章七十六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4)章九十 小麻雀與小妖精 少女心與英雄夢章四一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3)章五十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5)章十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1)章二十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4)章兩百零二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5)章三十八 琵琶伴美酒 各享五百歲章兩百五二 戰死邊疆裹屍還 天下再無契丹賊章十七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8)章九十二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3)章十九 你知死嗎?章三十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9)章一百六十三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3)章二十 天下章三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7)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1)章十七 故佈疑陣引人亂(中)章一百二十六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9)章一百三十六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下)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4)章五二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3)章二 鬼斧十手章八十三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0)章八十一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8)章兩百四四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9)章六十五 謀主智算敵軍行 三千銳士擒段凝章七十四 忽如一夜春風來 局勢變幻激鬥開章九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克(2)章二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章四十六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2)章三 神仙山(2)章九十六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4)章六十七 不惜賤命搏富貴 樑軍營中奪功名章七十九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6)章三一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9)章六十一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6)章六十六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2)章一百六十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3)章六十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7)章三十四 亙古之真理章九十三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下)章六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4)章九十六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3)章七十九 將士百戰方爲雄 皇帝疾行援兵城章七十一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9)章六十七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1)章二十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7)章八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1)章一百四十五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下)章一百二十一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4)章九十三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1)章五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9)章三十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8)章四 若吾王少年章一百七十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上)章九 先帝功業吾功業 先帝天下吾天下章五十三 兩線(第二更)章九 他的屠刀章四 酒逢知己千杯少 月黑風高殺人夜章七十八 祖祖輩輩是漢人 生生世世不爲奴章兩百四四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9)章五十七 初回懷州會莫離 大軍整編一萬八章三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章兩百五十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中)章八十 天下豈非無衛霍,怎奈人主不識君章四十九 彼如喪家犬【第三更】章六十九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1)章五十八 總攻章三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章三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下)章四十六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2)章八十 天下豈非無衛霍,怎奈人主不識君章五 神仙山(4)章五 深夜遇襲逃百里 三人說契丹國事章五十一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應天府雙傑(下)章一百零四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5)章二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中)章二十一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8)章兩百三二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9)章兩百三九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4)章一百九十六 賊性難改當如何 恩威並重固後院章二十二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6)章四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8)章八 兄弟章四五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2)章八十一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8)章四 大廈將傾何人扶 天下蒼生問誰顧章一百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7)章五十八 總攻章四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4)章五十三 皇帝李嗣源章七十七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5)章七十六 如何不認罪【第一更】章二十五 陣戰(上)章四十一 敬新磨章三十七 唐軍之北來章七十一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