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2)

賀蘭山東麓,北至定遠城北,南至靈武縣南,是一處長達三百餘里、寬過五十里的南北狹長平地,既然是平地,黃河水流也不會湍急,定難軍部曲並及夏州党項人精騎,意圖從定遠城一帶渡河,難度就不至於太大。

夜晚的黃河之畔一片靜謐,西岸上卻已亮起許多火把,彼此可以望見,那是士卒在巡邏。河岸上每隔一段距離,便會有堆積起來的乾柴,不過這可不是用來取暖的篝火,而是示警用的火堆。

爲了防備定難軍趁夜渡河,朔方軍的防備格外用心,在烽燧之外另置篝火,就是爲了及時傳遞軍情。

除卻巡邏的遊騎,還有以都爲單位的步卒,也在各處警戒,以備在發現定難軍行蹤後,可以第一時間趕到戰場,阻攔對方登岸,撐到大隊人馬趕來。

定遠城、崇岡鎮、新堡三城,彼此距離不遠,相互之間又呈三角形態,賀蘭山東麓三百里平地的北部防線,就是以定遠城爲中心,崇岡鎮、新堡爲依託,三者緊密相連。

一伍步卒,此時正高舉火把,在河畔巡邏。

時年不到二十歲的吳生,是朔方軍的一名普通士卒,生長於靈州,從軍後就被安排在定遠城戍衛,至今還沒經歷過戰事,卻有一股虎頭虎腦的氣質。

眼下正是夏日時節,夜裡河風清涼,可以很好驅散一些燥熱,這對身着甲冑、走一段路就會滿身汗水的士卒而言,無疑是個好消息。

“伍長,這幾百步的路程,我們來來回回也走了不下十來遍,可沒看見河面上有什麼動靜啊,這賊人今夜怕是不會來了吧?”歇腳的時候,吳生問身旁的伍長,那是他的同鄉,喚作吳春。

伍長吳春比吳生年紀稍大一些,不過也大不了多少,但卻是個從軍兩年,經歷過好幾回戰事的老卒,生得身材勻稱、氣質精悍,他在黑夜中眺望江面,聲音略顯低沉:

“爲應對定難賊軍,這回節使增援了千名將士過來,加上定遠、崇岡、新堡原有的兵力,已經超過三千之數,這在往先是從未有過的事。若非軍情緊急、賊軍勢衆,節使焉能抽調防備河西的兵馬,投入到定遠城來?定遠、衝崗、新堡三城雖然不是紙糊的,但要抗拒賊軍數萬兵馬,談何容易。賊軍若是不出現也就罷了,一旦出現,必是大戰驟起,黃河天塹就是我們防備賊軍最有力的屏障,若是不能把賊軍拒之河外,往下的戰事可是不好打。”

吳生沒想到自己隨口一問,就讓吳春說了這般多,有些不好意思的擾擾頭,“我倒不是懈怠,我還怕賊軍不來呢!”

吳春回頭看了他一眼,“嗯?”

邊地漢子生性豪爽,吳生見吳春望過來,也沒有藏着掖着,嘿然笑道:“我早就想上戰場了,不上陣殺賊,怎能像伍長一樣,立軍功被授官職?”

吳春是個不苟言笑的性子,聞言冷聲道:“雖說屁大個伍長還算不上官職,卻也不是輕易就能得來,沒拼過命,沒經歷過生

死之境,莫說立功受賞,要在戰場上活下去都難。”

吳生嘿嘿笑道:“但是立了功,有了官職,身份可就不一樣了,別的不說,消息傳回村裡,我阿爺臉上也有光彩不是?”

聽了吳生這話,吳春的神情有所波動,既然是同鄉,對吳生的情況他自然是有所瞭解的,頓了頓,吳春道:“你阿爺......如今還是日日飲酒?”

吳生又習慣性的擾擾頭,“他那個性子,不讓他飲酒,那還不等於要了他的命?以前他在軍中的時候,不大不小也是個隊正,依照他平日裡自己的嘮叨,那也是手刃了近十個蠻子,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纔有的榮耀。只是沒想到,一次飲酒誤事,從馬背上摔下來,折了腿,又正好碰到節使裁汰老弱,就被卸甲歸田了。按說軍中給得待遇不錯,夠他安穩渡過後半生了,但他哪裡是在乎這些的性子?往先的時候,他回鄉省親,誰見到他不是恭恭敬敬叫聲吳隊正,並且稱讚不已?但自打被軍中裁汰下來,還是因爲飲酒誤事,回到鄉里就沒人再尊敬他了,心腸好的惋惜兩句,心腸不好的,少不得背後嘲諷,他哪裡受得了這等差別對待。”

吳春默然,“以吳伯父的身手,當時若非正碰上節使到任,大力整頓軍紀、精編士卒,也不至於離了軍伍。”

吳生仰頭嘆息一聲,“誰說不是呢。所以他心中不平啊,老覺得自己還可以上陣殺敵。腿傷好得差不多後,就到軍中走動,想要再投身軍伍,哪怕不能上陣殺敵,能披甲戍崗,他也心甘情願......他在軍中十多年,早就習慣了軍伍的日子,讓他回去再拿起鋤頭去對付地裡的莊稼,他哪裡還做得順手?奈何軍中不納,數次走動無果,徹底絕了他這份心思,他這才性情大變,每日裡借酒澆愁......醉酒得多了,沒少因爲一些瑣碎小事就跟人爭得面紅耳赤,甚至是大打出手,都快成老頭子的人了,還常常等人扭打在一起,在地上滾得一身灰塵,鬧得鼻青臉腫的,跟個小孩子一樣,有時候打壞了人家的物什,還被人找上門來索賠......但我知道,他心裡委屈,所以我從不怪他。”

吳春搖搖頭,“你們家裡那些值錢的物什,這些年不是被伯父拿去典當了換酒,就是賠給人家了,若非你死命守着那幾畝薄田,只怕如今你母親和你妹妹,都要沒了口食。”

說到這裡,吳春嘆了口氣,眼中露出惋惜之色,“你本是讀書人,才學名聞縣裡,原本已經通過考覈,可以到洛陽學院就讀......洛陽學院,每年才招幾百個人啊,連食宿都由朝廷包攬,學成之後更且直接就是九品官身,那可不是甚麼伍長可以相提並論的,然而前番靈州招募新卒,你卻選擇了放棄去洛陽,放棄大好前程,跑到邊軍來做個尋常戍卒,飲風沙、食鹹菜......”

吳生笑了笑,站起身,沐浴在河風中,面向浩瀚河面,眼神堅毅,“我不放心去洛陽啊,洛陽太遠了,我要是離家那麼遠,家

中再有個甚麼事情,我如何照料得到?阿爺老在我耳旁嘮叨,是熱血兒郎就該投身軍伍,殺賊戍邊報效國家,在馬背上取功名......既然他在軍中留下了遺憾,在這黃沙漫天的邊關留下了遺憾,既然他希望我去殺敵建功,我這個做兒子的,又怎能不接過他手裡的橫刀,來幫他了卻這些遺憾,來幫他重拾丟在軍中的榮耀,與尊嚴?”

吳春聽罷吳生的話,眼中已有敬佩之色,但仍是爲對方感到可惜,“人人都說,大丈夫當有凌雲之志,好男兒志在四方,中原、江南,天地遼闊,市井繁華,彼處有無限風光,你若去了洛陽學院,以你的心性才學,來日大有可能錦衣玉食,顯赫人前,葡萄美酒夜光杯,佳人舞姬爲君笑,見識到我們不能想象的精彩景象。但你放棄了十多年的寒窗苦讀,到了這邊關......這邊關有甚麼?”

“這裡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裡有秦時明月漢時關,這裡有黃沙漫天長城邊塞啊。”吳生笑道,笑意純真得笑個孩子,只是在不知不覺間,他的眼角淌下一滴淚珠——那大概是對他個人理想的祭奠,是對他作爲一個讀書人,對那個“日諫君王金鑾殿、夜思社稷萬千策”的美夢的祭奠——他很快抹去了淚珠,又繼續露出笑臉,“中原有無數繁華,但阿爺只有一個啊,他沒走完的路我不去走,還有誰去爲他走?誰讓我是他兒子呢。”

吳春說不出話來。

這時候,一隊馬軍從旁馳過,火把下,當先的那人甲亮馬駿,氣度不凡。

衆人望着那支馬隊遠去,吳春眼中流露出濃烈的嚮往之色。

“那是何人?”吳生問。

“新任定遠城守將柴克宏。”吳春道。

吳生點點頭,沒有再問。

歇腳罷了,這一伍士卒又開始巡邏。

不知不覺間一個時辰過去,眼看到了寅時,正是人一天中最睏乏的時候。

這個時候,吳春這伍人馬都有些精力不濟,在盼着快些天明,盼着來替換崗哨的同袍出現。

河面上吹過一陣冷風。

吳春忽然停下腳步,腦袋微微前伸,努力望向河面。

吳生也看向河面,半響甚麼都沒看到,好奇的問:“怎麼了,伍長?”

吳春沒有動,須臾之後,他忽然大喊:“快!去點燃篝火!”

他轉身就奔向柴堆,大喊不停:“敵襲,敵襲!賊軍出現了!”

吳生這時候也終於看見,夜幕中的河面上,露出了船艦的輪廓!

夜裡視線不好,等到吳生看見黑暗中的船艦,那船艦距離河岸已在咫尺之遙。

在這個距離上,吳生甚至能看到船上那些披甲執銳,個個臉色凶神惡煞的定難軍將士。

“嗚嗚~”在篝火亮起之前,沉重的號角聲已經在河畔響起。

————

第二更應該很晚了,建議留着明天看吧?

(本章完)

章四十六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2)章十七 棋至中盤局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4)章一百九十一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1)章三 水寨(1)章四十五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章六十二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7)章四 謀國數載彈指間(上)章一百零四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中)章一百七十六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上)章三十八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6)章八十九 東風過江春不遲 荊南事了當北歸章兩百零九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4)章五十八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1)章五四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1)章一百四十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上)章七十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4)章七十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5)章一 千里之遠有梟雄(上)章兩百三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章六十五 李繼韜之死章十七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8)章七十九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6)章一百一十七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下)章一百零六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1)章一百五十一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下)章六十四 相救章九十五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2)章十六 瘋狂的小妖精(第二更)章十九 何衝章三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5)章七十二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7)章一百零六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7)章三十七 唐軍之北來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1)章兩百二三 萬人佈局成天網 橫死三個臭皮匠章六十九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4)章四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5)章兩百四十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5)章五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3)章四十九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4)章七十七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4)章兩百五二 戰死邊疆裹屍還 天下再無契丹賊章八十九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下)章六十八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4)章六十七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1)章一百六十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3)章五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5)章八十九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5)章一 王於興師章七十五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3)章十二 襲營章兩百二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2)章四八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2)章一百九十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8)章七十三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1)章六三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章六十七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2)章二十一 教育章一百零四 繁華落幕心可安 人生得意往何處章一百五十三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2)章八十三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0)章七十七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3)章九 破軍章五十四 美婦如蛇頻吐信 步步驚心因何人章五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2)章七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7)章兩百三三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0)有關李嗣源章八十六 識君方不昧此生 知妾便無意錯失章七十七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4)章三十九 兩川系天下 天下在我心章一百零二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7)章一百零三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上)章六十二 傾軍投大唐【第一更】章三十九 我手握千軍萬馬 要護你一生平安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八十七 是非成敗由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下)章六十一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4)章四十六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2)章四十三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4)章十三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4)章五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上)章三十一 主對僕拳腳相加 君與臣相得益彰掌七十六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4)章兩百二八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5)章三十八 黑雲催西樓章兩百十二 定國安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下)章一百零一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0)章二十一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8)章八十八 郭崇韜一言定策 先鋒相遇一戰勝章三十七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8)章七十七 彈冠相慶何其急 悲劇未盡馬小刀章一百五十九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2)章七十八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5)章二十六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10)章二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2)章十五 有人西樓殺宰相(4)章六十一 火攻章五十 契丹勢盛何以制 將軍白頭待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