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5)

嶺南水師果然到了。

軍議中的郭威等人接到探報,迅速登上樓船,站在最上層甲板上向鬱江口的方向眺望。

江海茫茫。

好在天氣不錯,正是秋高氣爽的時候,南邊的深秋寒冬也來的沒有那麼早,衆將視野廣闊,能見碧海藍天。

碧海藍天相交於一線,一線上有嶺南水師遠遠露頭,船艦密集,海市蜃樓般出現在海天之間,向唐軍水師襲來。

“賊軍有多少船艦?”海風迎面,郭威沉聲問道。

“暫且不知。”軍使回答到,嶺南水師剛露頭,只見大小不一的各式船艦,錯落有致,距離較遠且聲勢浩大,的確無法一下子探清虛實。

“傳令各部,準備迎戰!”郭威昂然下令,敵軍來襲,王師自然沒有不應戰的道理。

“艨艟、鬥艦上前,樓船居中,走舸就位!”

“運兵船、輜重船原地不動,做好防範!”

“鬥艦百艘,出兩翼遊弋!”

隨着一聲聲軍令下達,高過十丈的樓船上,偌大的令旗不斷揮舞。水師中,一艘艘樓船,向各方排列,就如城牆上的角樓、城樓,指揮船的令旗揮舞后,一艘艘樓船緊接着揮舞令旗,將軍令傳達於四方。

數十里海灣內,有王師樓船四千餘艘,章法有度的排列聚集在一起,規模早就超過了一般的大城池。船艦樓閣層次分明,桅杆林立,船與船之間間距有度,大者靜如上古巨獸,小者四處遊弋,如同翱翔的羣魚。

水師船艦羣,此時猶如一片林木高大而茂盛遠古森林。

軍令下達,先是一艘艘走舸四散遊開,各自劃出一道波浪,或是衝向海洋,或是依附到樓船後,如森林中羣鳥驚飛小獸四散。在這之後,纔是體型雄壯的中堅力量艨艟,從原本的森林中脫離出來,乘風破浪昂揚行駛。他們起初很分散,行駛一段距離後就排列成陣,氣吞山河。

海面上波浪接連不斷,相互碰撞、融合,水紋如牡丹花綻放。

最後,龐然大物樓船緩緩開動,如同森林裡的百獸之王,在百獸出擊後不急不緩的出現,前呼後擁,穩穩駛向大海。

“賊軍來的好快!”指揮船上,李彥卿指着嶺南水師,面色微變,“揚帆而行,彼爲順風,借風勢,行駛如飛!”

郭威面色肅然,再度傳令:“傳令各船,不得揚帆,划槳而行!命千里船,速速上前!”

夏秋時節,嶺南海岸盛行西南季風,嶺南水師從鬱江口北上,便是順風,王師從港灣南出迎敵,便是逆風。

“賊軍水師,此番是有備而來!”李彥超對水戰不甚精通,但風勢對水戰的影響總是知道的,這下見對方處於順風地位,自然知道己方形勢不利。

“彼衆小賊,便是有備而來,又能奈我王師何?”郭威冷哼一聲,面對遼闊海洋,他胸襟開闊。

牛皮裹面的艨艟兩側,塊塊木板被抽起,露出上下幾層、排列密集的方孔,一支支長漿從方孔裡伸出來。木漿划動水面,動作整齊,催動戰艦快速向前。

甲板上、船舷兩側,甲士肅立,持槍帶

弓,氣度凜然。一具具勁弩,被搬到甲板上,一捆捆箭矢,在勁弩旁堆放,更有一個個木箱,被整齊排列。

戰艦就是堡壘,船舷就是女牆。

樓船上,油布被將士扯開,露出一架架面目猙獰的牀弩。這些長達數十丈的樓船上,甚至佈置有火炮,火炮手正在絞動扳機,將火炮調試到待發射的狀態。

大唐水師,蓄勢待發,正迎來組建後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海戰。

兩支水師相對行駛,終於在海面上遭遇,前鋒都進入到彼地的攻擊範圍。

隨着一聲聲喝令,船艦上的甲士不是躲在女牆後,就是躲進船艙,而弓弩手則引弓搭箭,動作齊整的將利矢攢射升空,飛向敵方船艦。

敵方的箭矢落下,叮叮噹噹打在船體上,聲音或清脆或沉悶,震動着人的心絃。更有許多箭矢或者不及船艦,或者掠過船艦,射中海面,沉入水中。

嶺南水師順風而來,箭矢皆借風勢,故而威力大增,反觀唐軍這邊,雖然強弓勁弩,但逆風而射,威力大減。好歹唐軍強弓勁弩無數,無論是數量還是品質,都要遠遠高過嶺南水師,這廂兩軍堪堪鬥了個平手。

但是很快,嶺南水師船艦上,就開始順風拋灑沙粒,迷住唐軍將士的雙眼,又拋灑豆子,讓唐軍將士站不住腳。嶺南水師有備而來,沙子、豆子準備的極多,這下頓時讓唐軍將士遭受莫大打擊。

“搖獎,搖獎,快,速速接近賊軍船艦!”唐軍水師裡的將校大聲喝令,催動戰船前進。

兩支水師鼓譟奔進,各自穿插到對方的軍陣中。

而當唐軍水師樓船上的火炮開始發威後,場面上的形勢立即發生了變化。一個個偌大的火球,攜帶雷霆萬鈞之勢,即便是砸進水中,都足以引發不凡的動靜,激起一陣陣巨大的波浪,何況是落在嶺南水師船艦上?

桅杆風帆遇之則斷,船舷女牆遇之則裂,甲板船艙遇之則砸出大坑,轟隆隆的爆炸聲中,火球爆發出無數高速飛行的鐵塊,再加上木板木屑橫飛,嶺南水師船艦上的將士,立即苦不堪言、死傷慘重。

更可怕的是火球引爆後,燃燒起船艦來,引得船艦上處處火焰,讓嶺南水師將士疲於滅火,這就暴露在唐軍的強弓勁弩中。

不過唐軍樓船處在行駛中,火炮的準頭並不大,落在海面上的火球數倍於落在嶺南水師船艦上的火球,這才讓嶺南水師沒有照面即被擊潰。

隨着戰事進行,兩軍的樓船迅速靠近,雙方將士也準備開始船艦爭奪戰,一個個甲士蓄勢待發。

冒着如雨箭矢,一條條帶有巨大鐵鉤的繩索被掏出來,從將士手裡甩向對方船艦,勾住了對方的船舷就用力往自己這邊拉。待兩船距離近了,無數鉤鐮探出來,冒着對方船艦高層砸下來的滾木,死死勾住對方的船舷,讓對方的船艦無法逃脫。

此時,唐軍將士深受嶺南水師順風拋灑風沙、豆子的打擊,不少將士的戰力都大打折扣,在甲板上摔倒的將士比比皆是,蒙着腦袋揉着眼的將士,更是多不勝數。

然而這纔是唐軍水師真正發揮戰力的時候。

甲板上一箱箱手-榴彈被打開,很快就派發到唐軍將士手裡,一支支火把被點燃,傳遞到甲士手中,將士們扭開手-榴彈的底蓋,掏出引線,在火把上點燃,然後不分先後的向嶺南水師船艦裡扔過去。

嶺南水師拋灑了許久沙子豆子,眼見唐軍混亂不堪,本以爲正是大展拳腳的時候,只待兩船靠上了,就衝進對方船上,將唐軍一個個宰殺。

孰料就在他們剛衝上甲板的時候,空中掉落無數手-榴彈,在他們身旁炸開,這驚雷般的動靜與驚雷般的殺傷力,立即讓嶺南將士一個個雙眼發直,腦袋裡一面混沌。

唐軍將士躲在女牆後面,不停往眼前的敵船中扔手-榴彈,對方的船艦中頓時木屑橫飛,火團處處,一條船便是一座地獄。

火炮的火球沒甚麼準心,功用在於聲勢壓人,而近距離拋扔手-榴彈,是絕不可能失去準頭的,隨便亂扔都能扔到對方船艦裡!

這時候,嶺南船艦早停了拋灑風沙,便是弓箭手都在手-榴彈的轟炸下,自身難保,唐軍一面保持火力壓制,儘量殺傷嶺南水師將士,摧毀他們的戰力,一面由同袍端出一盆盆水來,迅速將眼睛清洗了。

等將士們把眼睛清洗的差不多了,近旁的嶺南水師樓船近乎已經沒了甚麼動靜,在將校的喝令下,唐軍將士一個個魚躍而起,翻上嶺南水師的船艦,將那些受傷的、不知所措的敵軍將士,一個個砍死在刀下。

隨着戰事進行,廣闊的海面上,雙方數千艘船艦彼此糾纏,前鋒已經完全穿插到對方船艦羣中,而在唐軍手-榴彈的轟炸下,一艘艘嶺南水師樓船暴起團團火光,戰力在極短的時間內下降到極低。

混亂中,唐軍將士如虎如狼,不停翻躍船舷,奪船殺人。

有些嶺南水師樓船損毀嚴重、火勢不易撲滅的,殺完人後,唐軍將士就乾脆的撤回己方船艦。只有那些損毀不太大的船艦,唐軍將士纔會將其繳獲,讓他們變爲唐軍水師的一部分。

嶺南水師一艘樓船上,兵部侍郎楊洞潛一臉懵,眼看嶺南船艦一艘艘毀在炮火中,他完全不知道眼前發生了甚麼。他不是沒見過猛火油,也知道猛火油可以燒燬船艦,但那一聲聲爆炸聲是怎麼回事?難道唐軍用猛火油燒船的時候,還會點爆竹炮仗以壯聲勢不成?

這位曾今對劉龑口出豪言,說出“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唐軍遠道而來何足爲懼”的兵部侍郎,此時見識到唐軍完全不講道理的戰力,已是雙股顫慄。

楊洞潛忽然想起,蘇章馳援吳國南歸後曾說過,百戰軍一日擊敗吳國三萬勤王之師時,就伴隨有驚雷陣陣、火光明滅,一直持續了半日,但蘇章沒能趕到戰場去看發生了甚麼。

“驚雷陣陣、火光明滅,這不正是眼前的情景?”楊洞潛望着眼前的海戰,目瞪口呆的說不出話來。

最後,這名鼓勵劉龑要依山川之險守國土的賢臣,這名主動請纓率領水師出戰唐軍的兵部侍郎,不得不悲痛萬分的下達軍令:“撤退!全軍退往中山島!”

只可惜,事到如今,不是楊洞潛想撤,嶺南水師就能撤得走的了。

(本章完)

章九十 千萬人攔亦可殺 君不見妾妾見君章一百五十四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3)章一百六十三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3)章八十四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10)章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章九十一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1)章五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2)章五十三 皇帝李嗣源章十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章三四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3)章兩百五一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下)章兩百零八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3)章一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1)章六十二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5)章六十四 相救章八十四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3)章九十四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1)章三十六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7)章五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5)章一百零二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9)章三十 降者不殺章四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2)章四十一 敬新磨章三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8)章五二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3)章六十二 傾軍投大唐【第一更】章七十三 人間忠義有誰識 強國有道莫自毀(2)章一百零三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10)章兩百三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章八十八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4)章七十四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2)章兩百二十 烽煙席捲鴨淥府 百騎漫行過沖鹿章二十三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7)章五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上)章二十四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8)章二十五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3)章七十七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4)章九十四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1)章十五 淇門之變(7)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下)章一百零二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1)章九十三 江淮王師入楚地 江南士子今北奔章六十二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5)章二十七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6)章十八 故佈疑陣引人亂(下)章二 奮我軀兮章一百八十四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2)章二十二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6)章一百零三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上)章一百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1)章八十二 帝室正統如雲煙 能飲三碗鮮血否章四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4)章九十六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1)章五十六 精騎破敵甲【第一更】章七十一 強一地也強一國 最是諜鬥能驚心章五四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1)章一百三十七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上)章兩百三二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9)章一百一十三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中)章兩百二二 渤海三月復三月 過三月再無三月章七十二 換一副書畫【第二更】章十 家國天下無事平 算計謀劃誰人清章九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9)章六十五 李繼韜之死章一百五十五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1)章三十七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8)章二十八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7)章二十 晉王令章二十一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5)章三十七 囂張李從璟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八十七 輕羅幔帳紅燭低 柔情蜜意兩人識章五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2)章兩百三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2)章十六 決心章五十四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0)章五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3)章三十四 都試章六十六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2)章六三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章四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5)章十四 淇門之變(6)章七 三個錦囊章三十九 我手握千軍萬馬 要護你一生平安章四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4)章三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1)章四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2)章七十八 爲君說新政【第三更】章七十三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1)章兩百三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2)章八十四 今朝又成亂離人 無人憐顧影自憐章二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2)章九十四 風雲際會梟雄起 國難當頭人心詭章兩百三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章一百四十四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中)章十五 淇門之變(7)章一百二十七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上)章五十 李繼韜的怒火章四十七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