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十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7)

王會的輸死一搏屬於萬餘吳軍敗卒的最後發力,類似於迴光返照,可惜百戰軍沒有給他們絕境求生的機會,吳軍的雷霆反擊被百戰軍的雷霆一擊給摧毀成一團渣,趙弘殷擒住王會後沒多久,這裡的戰事就宣告落幕,荒野、田地裡的吳軍死傷無數,其餘的無不放下兵刃乞降。

趙弘殷捆了王會後,沒有跟罵罵咧咧不認命的王會多廢話,帶着他直奔全椒縣城,在城門前朝城頭喊話,讓全椒縣守將投降、開門。

全椒縣守將看到城前的王會,臉色很是精彩,疲憊與不安中多了一絲不可忽視的放鬆。沒幾個人能體會守將的心情,昨夜他先是得到唐軍有意放進來的王會在滁州敗北的消息,沒多久就聽到城北的激烈交戰聲,唐軍那一聲聲“伏遠弩,準備,放!”“角弓弩,準備,放!”“弓箭手,準備,放!”的喝令,清晰可聞的如同有人在對他“耳提面命”,隨即響起的吳軍陣陣慘叫,讓他毛骨悚然的同時,心底升起一股難以抗拒的恐懼感,而後兩軍的廝殺聲響徹天地,卻很明顯是一方發力對另一方的屠殺,守將的心就更是冰涼到了極點。

在這個過程中,守將一直在北城瞭望北方,起初黑夜下看不清兩軍交戰的戰況,但從火把的分佈以及運動情況來看,很容易就能分清是唐軍在對吳軍進行合圍,直到外層一條條火龍、火江將內部的火湖都兜住後,天色也漸漸亮了,再之後便是唐軍對吳軍的全面進攻,守將也終於能看清交戰的情況,彼處唐軍單方面的強勢猛攻與吳軍的潰不成軍,讓守將恨不得立即棄城而逃。

在這期間,守將不是沒有發兵出城救援,但他麾下的部曲總共才五千上下,還要留着士卒把守城牆,可供聚集起來出城一戰的能有多少?最終的結果是,出城的“援軍”連北城門外唐軍的軍陣都沒能衝破,還險些給唐軍趁勢調集重兵反撲後殺進城來,全椒守軍丟下百餘具屍體後慌忙逃進城中,守將隨即就忙不迭下令四門緊閉,再也不敢有出城救援的念頭。

驚魂一夜之後,又是一個驚魂早晨,如今守將心裡哪還有半分戰意可言,看到唐軍將王會擒了,捆得像個糉子一樣丟在城門外,平日裡的威風威嚴蕩然無存,乃是真真切切成了喪家之犬,守將就更沒了負隅頑抗的心思。

“本將......末將願意開城投降,貴軍可能保證,入城後不爲難我部將士?”守將在城門上對趙弘殷喊道,雖然極力使自己保持鎮定,但聲音中仍然有着一絲顫抖。

趙弘殷持槊立馬,聞言哈哈一笑,“我大唐將士向來軍紀嚴明,且時時以仁義爲重,爾部士卒解甲、繳械,本將自然不會爲難爾等!”

“好!好!既然如此,末將開城就是。

”守將心說你一個軍中宿將,手上也不知沾染了多少將士的血,竟然跟我說時時以仁義爲重,也是好意思說出口,不過這樣的話守將最多也就敢在肚子裡誹謗,萬萬不敢表露出分毫不恭敬來。

隨後全椒縣守將打開城門,令將士解甲繳械,由唐軍接收城池。

當唐軍將士雄糾糾氣昂昂開進城門的時候,兩手空空、身無長物的吳軍將士,耷拉着腦袋站在街道旁,一個個都像是霜打的茄子一般,沒了一點精氣神。

吳軍隊伍中,先前那名眼巴巴希望唐軍不是真來攻城,而後又希望和州吳軍能來援的士卒,這時候哭喪着一張臉,肩膀一抽一抽的,眼中似乎有淚水要掉下來,下意識的呢喃道:“這下可是完了,沙場建功未成,反倒先成了敵軍俘虜,這回去之後可如何向阿爺阿孃交代?完了完了,村頭的吳家小娘子指定對我失望得很,說不得就要嫁給張三那個潑皮了......”

看到他這副模樣,伍長沒好氣的拍了他腦袋一巴掌,罵道:“你他孃的是不是真傻?沙場征戰,自古幾人得還?能保住小命就不錯了,你還想着立功?那功勞也是人人都能立的?”

士卒哭喪的臉更加悲慼,“伍長......”

伍長又是一巴掌拍在他腦袋上,教訓道:“別他孃的哭哭啼啼像個小娘們兒,只要人沒死,什麼事不能從頭再來?你也不看看跟你同來的那些人,多少人把命丟在江北了,他們心裡的委屈跟誰說去?告訴你,只要還有命在,回去後就該給菩薩燒柱香,然後好好活着!”

士卒不哭啼了,咬着牙使勁兒點頭。

伍長望着從大街上走過的唐軍甲士,對方的姿態神色,一個個渾如天兵天將,那不僅是因爲甲厚兵利,還有一股從骨子裡散發出來的自信與豪氣,正是這股氣度,最是讓人折服。

看了半響,伍長有些失神,自顧自低語道:“若是真要沙場建功,在馬上取功名,怎麼也得身在這樣的軍隊不是?”

這一日,唐軍各部分工協作,將全椒縣內外的吳軍降卒收攏,同時在城外紮營,將吳軍士卒集中看管,並且按照一慣的法子,將願意跟從唐軍作戰而本身素質又夠資格的區分出來。

從滁州追擊王會殘部南下的史彥超、彭祖山、陳青林、李彥琳、李政等將,和從廬州來的李彥卿、西方鄴、江文蔚、張易、朱元等將,包括自和州北上的安重榮、趙弘殷等百戰軍將領,一時間齊聚於全椒縣城,可謂是將星璀璨,分外耀眼。

李彥琳和李彥卿是親兄弟,李彥超是他們的大兄,見面之後免不得好一陣唏噓、互賀功勳,只是念及往日裡最是戰功無雙的李彥超,此時還在六合被劉仁贍纏

着,又不禁爲李彥超感到擔心。

衆將在縣寺見到江文蔚、張易、朱元三人的時候,面色都有些含義深遠,安重榮爲人最是沒有忌諱,大步過來跟三人搭話,拍着江文蔚的肩膀笑嘿嘿道:“三位以進士三甲的身份投身軍伍,親臨戰陣領兵廝殺,這在本朝還算是頭一遭吧?可算是開了曠古之先河啊!三位跟隨西方將軍一道,奇襲東關、含山,旬日間奔襲數百里,二臨全椒縣,威震和州城,燒燬烏江糧倉,活捉柴克宏,此等戰績,便是我等聽了,也神往得很!”

安重榮的威名,江文蔚、張易、朱元三人還是有所耳聞的,當即抱拳見禮,連道不敢。

安重榮因爲自身功勳甚大的關係,見着百戰軍以外的將領,無論對方官職大小,也是從不犯怵,當下又“沒大沒小”的對西方鄴道:“此番你可是撿着了三個寶貝,這功勞到手的也太容易了些,要我說這等好事也不能光便宜你一個人吧?”

西方鄴笑道:“你若是要將這三甲挖到百戰軍去,那得跟太子殿下說才成,某可做不了主。”

言罷,衆人都是一陣大笑。

“八萬淮南兵北犯,眼下王會被擒,淮南主力非死即降,就剩下劉仁贍、馬仁裕兩支孤軍還未平定,不知大帥會如何安排往下的戰事。”趙弘殷尋思道。

衆將在全椒縣停留沒多久,莫離的軍令就隨之到來。

......

滁州。

“李彥超急報,前日他得軍師之令,奉命出擊六合城外的劉仁贍部,戰至半途,王彥儔率部趕到,李彥超、丁茂、史叢達等戰事不利,被迫再度退入六合城。”王樸跟莫離彙報了六合最新軍情。

莫離盤腿坐在坐塌上,剛飲了一口清茶,聞言搖扇道:“有消息稱,王會與王彥儔不合,此番淮南兵在滁州潰敗,王彥儔竟然沒跟王會一道向全椒縣撤退,而是率部擅自奔去六合,看來此事的確不假。”

王樸道:“軍報上言,王彥儔帶去六合的部曲,也有三千之衆,此番匯合了劉仁贍所部的萬人之衆,李彥超本就只有數千兵馬,守城雖說無虞,但出城相擊,恐怕短期內難以取勝了。”

ωwш ▲TTκan ▲¢ ○

莫離不以爲意,“王會敗亡,滁州、和州再無淮南一兵一卒,劉仁贍、王彥儔孤軍在揚州,又能捲起多大風浪?其部現今唯一可以求生的道路,無外乎攻克六合,而後東奔救援揚州。然則,我怎會給他們這個機會?”

說到這,莫離收起摺扇,“傳令全椒縣,調集五千精騎,由西方鄴率領,兩日內務必趕至六合,匯合李彥超擊敗劉仁贍、王彥儔部!再令李從珂,密切注視六合淮南兵動向,倘若彼部往揚州奔進,則設伏擊之!”

(本章完)

章八十三 颶風過崗百草伏 謀大事者必影孤章三十二 軍神章九十二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 (2)章六十一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中)章七十九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上)章七十三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章五十七 其勢不可擋【第二更】章一百一十二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上)章八十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3)章兩百四二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7)章五十三 皇帝李嗣源章兩百二二 渤海三月復三月 過三月再無三月章三十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4)章五十三 皇帝李嗣源章六十四 相救章四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4)章九十三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下)章二十 天下章六十 有人城上望【第二更】章十九 何衝章五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7)章十二 大丈夫謀身謀國 殺人何須有理由章九 風月之地有深機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七十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2)章六十三 陣斬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萬民頌 十年奔波何時休章四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5)章五十四 美婦如蛇頻吐信 步步驚心因何人章兩百零五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下)章五十三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3)章二十六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10)章七十三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2)章七十八 不惜一身肝腸裂 願隨軍帥徵四方章四十九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4)章六十四 誰在喊威武【第三更】章七十五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2)章五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5)章兩百一十 定國安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上)章兩百三二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9)章一百二十七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上)章七十一 強一地也強一國 最是諜鬥能驚心章十三 首陳大軍往邊境 天涯裡無限風情章七十六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3)章二 奮我軀兮章一百二十一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4)章六十四 誰在喊威武【第三更】章三十四 虎子與犬子章四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4)章五十一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1)章十二 他的決心(第三更)章一百三十七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上)章四十一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2)章一百九十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8)章三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4)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四十二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3)章兩百四五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0)章一百四十三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上)章七十五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3)章二十二 百戰安義(1)章九十一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上)章四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5)章三十九 白雪蓋黃土,紅血覆白雪章三十四 亙古之真理章八十六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2)章十七 故佈疑陣引人亂(中)章九十三 忠昭日月死何惜 布鞋未成人已去章兩百三二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9)章七十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4)章三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3)章六十二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5)章一百八十九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7)章十九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9)章五十二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上)章三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3)章六十四 相救章九十三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3)章二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4)章八十八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上)章四十一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2)章八十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3)章六十八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2)章兩百十九 隨君輾轉已四載 今成大將彭祖山章十一 淇門之變(3)章兩百五十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中)章一百三十八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中)章一百一十一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下)章八十八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上)章四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9)章四十六 女人與親事章一百零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2)章兩百二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2)章七十三 經營章十二 襲營章十 他的將士(第一更)章九十九 萬里江山一洞庭 百年金陵一白袍章八十九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2)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3)章六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3)章六十五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