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十八 總攻

在李從璟猛攻懷州之時,澤州的攻防戰同樣慘烈。

城外李董聯軍陣中一架樓車上,李繼韜和董璋正在觀看戰場局勢。

“李將軍,李從璟那鳥廝在潞州失去了蹤影,你我派出去的遊騎或者不見回來,連屍體都找不到,或者沒看見百戰軍,你說這李從璟在搞什麼鬼?”董璋扶着欄杆,對身邊的李繼韜道。

李繼韜冷哼一聲,道:“董將軍不必掛懷,李從璟這不過是在故弄玄虛罷了,澤潞兩州,我散步的遊騎甚多,嚴密掌控了各要道,他不露面也就罷了,一旦露面,定然逃不脫我遊騎的眼睛。當下,你我最重要的是早日拿下澤州城!”

董璋瞧了城頭一眼,沉吟道:“澤州防備之嚴密,超乎你我事先預計,而李從璟又不見蹤影,以某之見,你我不如改攻城爲困城,如此也可保存實力,應對李從璟的算計,免得到時候你我成了疲敝之軍,被他偷襲。”

李繼韜眼前一亮,尋思着道:“圍城倒也不是不可行,待其城中糧食耗盡,此城可破,不過……”

李繼韜話還未說完,有軍士衝上樓車,“撲通”一下在董璋面前跪倒,哭喊道:“將軍,懷州被圍,危在旦夕,請將軍火速回援!”

“董仲明?!”董璋看清來人,大爲驚訝,兩步行來扶起他,“你方纔說什麼?懷州被圍?是誰圍得懷州?”

狼狽不堪的董仲明哀聲道:“是百戰軍,李從璟!日前他們突然到了懷州,兵精械足,一來就猛攻東門,勢頭兇猛,董懷德將軍拼死力戰,也抵擋不住他們的攻勢,懷州眼看就要守不住了,請將軍火速回援吶!”

董璋頓時色變,雙手顫抖,驚呼道:“好個奸詐的李從璟,竟然偷襲我懷州!可恨,可恨吶!李將軍,懷州某隻留了千餘守軍,怕是經不起猛攻,某必須回援!”

李繼韜慌忙一把拉住董璋,“董將軍,不可,不可啊!這分明是李從璟的分化瓦解之策,與其先前清洗我潞州各鎮是一個套路,董將軍若是回援,正中李從璟下懷,萬萬不可如此行事!”

董璋掙開李繼韜的手,頓足道:“懷州遭危,某焉能不救?”

“董將軍!那李從璟只有三千人,你懷州亦有一千守軍,旦夕之間他如何攻得下?當務之急,是先克澤州,而後回師,抄李從璟後路,則澤州與李從璟皆將敗於我手!此時回軍,則澤州之圍遭解,你我多日之功,毀於一旦啊!”李繼韜分析形勢,苦苦勸阻。

“不,不是三千人,是六千人!”董仲明嘶聲大喊,“李從璟帶了近六千人攻懷州,僅東門就集結了四千人,董懷德將軍抵擋不住啊,將軍,懷州城破,只在旦夕之間吶!”

“六千人?!李從璟哪裡來得六千人?!”李繼韜大爲震驚。

“哪裡來得六千人?還不是你潞州的人!”董璋瞪眼。

李繼韜張了張嘴,啞口無言。

董璋來回踱步,雙手不住搓動,眉頭皺成了一個“川”字,苦苦思索下一步該當如何應對。

“將軍……”

“董將軍……”

董璋伸手製止二人,“容我思量,容我思量思量……”

當日,懷州一共來了三波人馬,向董璋求援,一波比一波急

。到得第三波的時候,董璋終是下定決心,回援懷州。

於他而言,攻克澤州那是功勞,沒攻克也沒太大問題,而丟失懷州,就是他的罪責,他焉能不知該怎麼選擇?

就在董璋下令回師的時候,讓他意想不到的是,李繼韜竟然表示,願意領安義軍同他一起救援懷州!

“與其董將軍一人回援,不如你我同行,如此對上李從璟,也有把握將其一舉擊潰!只盼懷州之困得解之後,董將軍能傾懷州之力,回師與某一同拿下澤州,不要叫某難堪!”李繼韜言辭切切。

董璋激動的握住李繼韜的手,“李將軍大義,董某必不讓將軍威名受辱!”

李繼韜心頭的苦,唯有他自己知道,作爲叛將,要是澤州拿不下,他怎能安穩呆在潞州?遲早陷入坐以待斃的境地。而先擊潰李從璟,免除大患,也是上策!

………………………………

懷州。

百戰軍攻城已經進入第三日。

第一日頭陣由百戰軍本部打響,之後由臨時戰營替補上去,晝夜猛攻,又是一日。

到了這一天,李從璟將原先放開的西門,也在外佈置了伏兵,攻城之前,調撥一個指揮的騎兵給孫二牛,並且嚴令:“但凡有懷州突圍出去的人馬,務必不能放走一個,否則提頭來見!”

投石車不斷轟擊着懷州城頭,大軍正式發起進攻之前,李從璟召集諸將在陣前訓話,“一座只千餘人鎮守的城池,我以四倍兵力攻之,且攻城器械精良充足,但卻兩日不能克!之前在淇門時,我等蟄伏半載,日日苦練,自以爲技精陣通,不曾想首次大戰,竟將戰事拖延至此,實在是奇恥大辱!”

他這話說的其實有些違心,除卻頭陣是百戰軍本部打響,後續進攻都由臨時戰營擔任,李從璟用他們的目的不過在於消耗懷州罷了,但這並不妨礙他在總攻發起之前,以此爲由激勵士氣。

李從璟策馬來回踱步,繼續道:“今日日落之前,倘若懷州不克,本使親自上陣;若子時之前懷州不克,本使寧願戰死沙場!”

話說完,喝道:“張小午何在?!”

“末將在!”張小午出列大聲道。

“本使令你抽調精銳,組建的陷隊之士可已完成?”

“回稟都指揮使,兩百陷隊之士已集結完畢!”張小午吼道。

“好!”李從璟一揮手,“今日攻城,五千五百人皆上陣!南門、北門由臨時戰營同時發起進攻,而我三千百戰軍本部,主攻東門,務求一擊破敵!”

“傳令:攻城!”

“都指揮使傳令:攻城!”

“都指揮使傳令:攻城!”

“都指揮使傳令:攻城!”

號角聲與戰鼓聲齊聲雷動,響徹大地,三千百戰軍組成的軍陣,齊齊發出呼喝聲,踏着整齊的腳步,碾向懷州城頭。在進入牀弩的攻擊範圍時,首發一千百戰軍大步踏出,奔涌向前。

上樓車,李從璟和衛道扶欄而望。

懷州城樓,在百戰軍投石車的轟炸下,已經坍塌了大半,看起來殘破落敗,東面城牆上大段大段的女牆已經被轟碎,可以看見女牆後面的馬道,城門前的吊橋已經損壞,旁邊還有一

輛廢棄的撞車。

呼喊間,大軍已經開始接城。

這回先上陣的,是步軍指揮使吳鉤與史叢達的部衆。

史叢達是老指揮使,之前在淇門時,與另一位指揮使丁茂因爲民居的事,還鬧過矛盾,之後李從璟讓他們在軍前拼酒,化解了嫌隙。吳鉤年紀輕輕,自小便是孤兒,從軍已經多年,是從馬直老卒,才能出衆,精明能幹,思維很是靈活。

衝至壕溝前,懷州城頭鐵箭暴雨般落下,剎那間有人中箭。吳鉤一把將一名被利箭射透甲冑的軍士拖回來,手中刀一揮,他身周立即有兩排大盾手持大盾擋在前面,將城頭鐵箭擋下,同時三排弓箭手引弓在後。

隨着吳鉤手中刀落下,第一排弓箭手後腳一撤,弓弦拉滿,對着城頭一波整齊攢射,只看見箭成點,點成箭,眨眼間落在城頭。這幫百戰軍弓箭手技藝不凡,頓時射中不少樑軍,一些個樑軍直接從城頭摔倒下來。

隨即吳鉤手中刀再揮,第二排弓箭手利箭離弦,城頭上剛有樑軍冒出頭來,就被鐵箭當頭罩下,死傷不少,嚇得剩下的樑軍弓箭手,連忙縮了脖子躲到女牆後面。

盾牌手分開道來,豪橋往壕溝上架上去,城頭上一個樑軍將領跳腳大呼,讓樑軍弓箭手還擊,然而不等他們如何動作,吳鉤身後第三排弓箭手又是一陣齊射,一支鐵箭不偏不倚射中那樑軍,慌得他身旁的軍士連忙拉住他後退,更是又人跳出來爲他擋箭。

三排弓箭手輪番攢射,壓制城頭,趁着這個當口,豪橋架好,雲梯車推過了豪橋。

這一幕讓樓車上的衛道看得心神搖曳,禁不住脫口讚歎:“吳指揮使真乃智將也!”

李從璟沒說話,心裡卻已對吳鉤再次高看。

衝過城牆前的空地,吳鉤所部推着幾架雲梯近了城牆,他身旁的旗官不停揮動令旗,其部將士分爲兩部分,一部分在雲梯下舉盾掩護,輔以弓箭手不停壓制城頭上的樑軍,另一部分冒着雷石滾木爬上雲梯,猴子一般矯健的往上攀去。

當先幾名軍士,被石塊砸中,掉落下來,有摔在車廂上的,還能活命,摔在地上的,八成是嚥了氣。

吳鉤扯着嗓子大喊,那雲梯下的弓箭手,受了刺激也似,跳出來,不要命的對城頭一陣陣攢射,不多時又組織起三輪箭雨覆蓋戰術,壓制城頭,給攀爬雲梯的軍士創造條件。

但城頭樑軍也非飯桶,冒死還擊,作戰風格亦是勇猛。

шшш ●ttκan ●C ○

史叢達指揮着其部推着巢車,這時也靠上城牆,巢車比城牆要高,對敵本身有優勢,他不急於架木板上城牆,在巢車上,命令弓箭手俯視放箭。那意思,竟是要先清理出一塊地方來,再去上牆。

“都給老子使勁兒放箭,別藏着掖着!前日丁茂那廝沒攻上城頭,這回咱們一定要讓他見識見識厲害!”史叢達自與丁茂和解後,關係一直很好,但兩部的爭先之氣,卻是愈演愈烈。

巢車上,幾乎人人都是弓箭手,從各個角度,不要錢一般,使勁兒往城頭放箭,城頭上的雷石滾木傷不到他們,他們佔盡便宜,不肯吃一點虧,那架勢,倒像他們是守城的。

眼見巢車和雲梯都穩住了陣腳,李從璟下令:“令蒙三破城門!”

(本章完)

章八十六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2)章十一 淇門之變(3)章六十九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1)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七十八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4)章八十一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8)章二五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3)章二十二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6)章九十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2)章二十八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2)章三十二 楚地戰事不如願 擬調郭威往替之章四十八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3)章七十五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3)章一百六十三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3)章一百三十九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下)章三十一 君子章二四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2)章一百八十三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1)章八十三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9)章一百五十一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下)章六十四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2)章一百零二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3)章四十七 序幕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章四十五 先聲奪軍心(2)【第二更】章十七 故佈疑陣引人亂(中)章五十三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9)章十三 首陳大軍往邊境 天涯裡無限風情章七十四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2)章四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3)章十九 何衝章四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1)章五十三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2)章一百四十二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下)章兩百四一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6)章二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1)章兩百五十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中)章六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5)章七十 北面有朋遠方來 三問三答見生死章十 家國天下無事平 算計謀劃誰人清章四 神仙山(3)章六十八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4)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4)章九十六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3)章十五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2)章六十九 離營將士英雄心 諸事可爲農在先章五十三 皇帝李嗣源章一百七十三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上)章六十一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4)章五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9)章十 家國天下無事平 算計謀劃誰人清章一 千里之遠有梟雄(上)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來 及戰日落慘遭敗章二十三 趙普潁上行良政 士子風流總不同章七十一 強一地也強一國 最是諜鬥能驚心章七十七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5)章三五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4)章五十三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2)章六十二 傾軍投大唐【第一更】章七十八 爲君說新政【第三更】章三 千里之遠有梟雄(下)章十三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4)章二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4)章七十七 你要去夏州【第二更】章一百零五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2)章四十八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4)章十五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6)章七十八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1)章八十九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5)章四六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3)章七十九 少女的煩惱章五十二 何不來跪迎【第三更】章八十二 一朝功業歸塵土 空留佳人無歸處章七十六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4)章二六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4)章兩百十七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中)章十三 戰士之仇章五十七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7)章九十三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3)章八十五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1)章兩百五一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下)章六十三 所謂兒皇帝【第二更】章兩百二六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3)章一 西北面招討使章四十五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1)章五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5)章八十九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5)章兩百零四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中)章三十 仇人相見章三十九 我手握千軍萬馬 要護你一生平安章兩百五十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中)章十八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5)章六十九 名將章八十八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上)章兩百十四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中)章十九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6)章三十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4)章七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7)章一百零二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9)章六十二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