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十一 火攻

臨近懷州地界之後,董璋聽從李繼韜的建議,不再晝夜兼行,改爲正常的白日行軍,黃昏紮營,夜晚休息,只不過大軍速度依然很快,日行六七十里。就這樣,董璋還不滿意。

一路歸來,董璋心急如焚。自日前接到懷州被困的消息之後,已經連續幾日,再沒有懷州的消息傳來,董璋一面擔憂懷州已然被攻克,一面擔憂李從璟虛而實之,在半道埋伏。他派遣出無數遊騎,前往懷州探聽動向,但幾無人回來覆命,這讓他一顆心如沉海底。

李繼韜見董璋憂心忡忡,打馬跟上,“董將軍擔心懷州已失?”

董璋擰在一起的眉頭怎麼都鬆不開,長嘆一聲,道:“這幾日都無消息傳回,派出去的探子又不見回來的,實在是讓人不能不擔心。澤州未克,倘若懷州再失,董某罪莫大焉!”

李繼韜好言相勸道:“截殺遊騎,這是李從璟一貫使用的手段,在這一點上他已經做得爐火純青,董將軍萬不可因此而自亂陣腳,讓那李從璟得逞。”

董璋啞口無言,心中腹誹道:李從璟攻的不是你老巢,你自然穩如泰山,懷州是我老子根基所在,老子如何能不牽掛?

“李將軍,某有一計,可化解眼前困局。”董璋忽然若有所得道。

李繼韜頗感意外,好奇道:“董將軍快快說來!”

“你我可派出馬軍,先行趕往懷州,一則若是懷州未失,可解其圍,二則馬軍腳快,有什麼情況也能回報,叫我等知曉前方情況,不至於如眼前這般,恍如無頭蒼蠅!”董璋娓娓道來,說完眼睜睜看着李繼韜。

李繼韜聞言卻是色變,忙道:“此事萬萬不可!”

見董璋有憤然之色,李繼韜語氣稍緩,語重心長道:“董將軍,某知你回援心切,但切不可如此行事。一旦馬軍盡出,若是李從璟半道伏擊,其伏馬軍則馬軍勢力單薄,不能阻敵,其伏步軍,則步軍沒有馬軍掠陣,必爲其騎兵所困殺,此舉萬萬使不得!”

董璋惱火的一拍馬鞍,憤憤道:“東也不行,西也不行,難道你我就只能這般行軍,而無所對策?”

李繼韜心中也一肚子火,他強行壓制怒氣,道:“眼下情況,於我不利的局面無非兩種而已。一則李從璟已然攻克懷州,但他既新克懷州,必然疲憊,且懷州城防被破壞殆盡,那時我大軍一到,必然能收復懷州,李從璟不能抵擋;二則半道設伏,當次時機,我等更應該保證大軍合在一處,面對危局,纔有力量化解,若是分兵被其分而擊之,反而落入圈套了!”

李繼韜話說完,董璋尋思半響,憤然擊節道:“只能如此了!”

李繼韜想了想,下令道:“廣佈遊騎,派一個指揮出去,前後相依,左右相顧,李從璟不是善捕殺斥候嗎?我倒要看看,他如何捕殺我五百人的斥候隊!”

當即有馬軍奔馳而去。

李董聯軍自澤州行往懷州,沿途多是丘陵地帶,眼下也是如此。

仲春時節,萬物復甦,草木發新芽,但山間林木並未從冬日的陰影中完全走出來,枯枝敗葉仍然在多數,新芽只是很小一部分。

幾日未曾下雨,正是天干地燥之時,風景看起來還是有些蕭條。

李繼韜摸着下巴,策馬前行,沒來由的,心跳忽然加速,隱隱有不詳之感升起。這讓他在惱火的同時,也暗暗思量,是否有什麼隱患。

因爲救援懷州心切,大軍一路疾行,確實沒什麼準備。但李繼韜不認爲李從璟還能耍什麼花招,畢竟自己這方人多,一路上又沒有險要地勢。他雖口中說李從璟會設伏,其實心裡不以爲然。

換做他是李從璟,他定會傾盡全力攻克懷州,纔不會以劣勢兵力,搞什麼半道設伏——不和澤州守軍內外夾攻,自己千里迢迢跑到懷州,就爲半路設伏,李從璟腦子有病麼?況且,李從璟哪有力量再分兵搞伏擊?

李繼韜也不認爲,李從璟能在短時間內攻克懷州,同是州城,即便懷州沒有防備,可畢竟有一千五百的守軍,就憑他在潞州各鎮收編的那些鎮軍,戰鬥力如何他心知肚明,要他們攻克懷州?癡人說夢。

李從璟的百戰軍,戰力倒是應該不差,但要克城,換做李繼韜自己帶安義軍,也要一些時日。

忽然間,好似有光亮的影像劃過李繼韜的眼眸。

噼裡啪啦的聲音,在看不見的地方,悄然響起。

李繼韜起初以爲自己是因爲連日疲憊而幻聽,但這噼啪聲越來越大,越來越立體,彷彿在他內心深處亂竄,容不得他東張西望。

“什麼聲音,是什麼聲音?”

“樹林裡有人,樹林裡肯定有人!”

“怎麼回事?這是怎麼回事?”

董璋和李繼韜同時色變,他們勒住戰馬,和不安的士卒一騎,左右觀望。

“去林子裡看看!”董璋和李繼韜,幾乎同時下令。

但是不用士兵鑽進林子,他們就看到了。

灰色的煙,橙黃的火。

前方,可見丘陵中,有大火冒起。

左右山林中,火勢飛速蔓延,如同遠古兇獸,從林中竄出來!

“着火了,着火了!”

“火,將軍,好大的火!”

“火燒山林,有人火燒山林!”

“是火攻,敵軍在用火攻,火攻啊,快跑!”

須臾之間,方圓數十里,大火席捲,火光沖天。火焰吞噬着山林,也吞噬着每一個山林中的生靈,放眼望去,一片火海。

慌亂的呼喊聲,響徹了整個行軍隊伍。

“快跑,快跑啊!”

“跑啊……”

李繼韜和董璋相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臉上的恐慌,“李從璟這鳥廝用了火攻!他竟敢火燒山林!”

周圍山林密佈,草木叢生,百十里範圍皆是如此。身爲軍中宿將,李繼韜和董璋怎麼不知身陷其中,山林着火,是絕對的死地?

道上的將士,丟盔棄甲,轉身慌亂奔逃。

“李、從、璟!李從璟!”董璋仰頭放聲悲呼,語調說出的憤怒悲愴,眼一黑從馬上栽倒下去。

“撤!全軍後撤!”李繼韜調轉馬頭,揮舞着馬鞭,悲憤的招呼麾下將士撤離,趁着火勢還未完全燒起來,迅速撤離火攻範圍,是唯一的保命途徑,這個時候,他再也無法要求其他,只求能趕得及,“不許丟棄兵器,不許解除甲冑,

違令者斬!所有將士,拋棄輜重,火速撤離!”

李董聯軍的將士,你趕我我趕你,一邊惶恐的慘呼着奔跑,一邊丟棄甲兵,解開甲冑,隨手扔到地上,再也顧不得什麼隊形,顧不得什麼軍令,只求能跑出火海。

兩邊山林中,火如惡鬼,煙如閻羅,向道路中間涌去,他們用炙熱的手和巨口,撲向路上的李董聯軍。

火光中,衆人你推我我推你,不少人手腳並用,只求跑得快些,那不小心跌倒在地的,被身後的人踩在腳下,慘叫着伸出手,口中吐血,拼命想爬,卻再也爬不起來。

一羣人中有人倒下,立即就倒下一大羣,阻塞通道,你推我攘。一個樑軍都頭急了眼,揮刀砍下,將攔他面前的安義軍砍到在地,殺出一條血路。

但他跑出沒幾步,火勢撲倒他身上,立即將他燒成了一個火人,他慘叫着手舞足蹈,倒在地上,倒在火堆裡,掙扎着,漸漸被燒黑,被燒焦。

大火終於蔓延到了人羣中。

火勢一入人羣,被火燒到的人,東奔西突,立即將火引到其他人身上,更多人盲目的奔走,撞到近旁的人。

李繼韜和董璋,在親兵衛隊的護衛下,沒命一般往前跑。戰馬奔馳起來,撞到很多亂跑的軍士,有親兵咬牙切齒髮了狠,手起刀落,將擋在前面的軍士砍死,有紅眼的,取出馬槊,連刺帶斬,殺得面前血肉橫飛,“滾開,都滾開!讓將軍先走,讓主公先走,不要擋道!直娘賊!”

李繼韜眼睜睜看着他們回撤的路,成了一條血路,身周佈滿了血跡和屍體,但他沒有勸阻,只是雙眼通紅,虎目含淚。董璋急眼了,嘶喊道:“不要殺人,不要殺人,李將軍,讓你的親兵停手,不能打殺自家軍士啊!”

“你給我閉嘴!”李繼韜怒目低吼。

董璋看見他那副吃人模樣,一時竟然不敢多說了。

“轟”的幾聲,路旁有劇烈燃燒的樹木樹枝倒下落下,橫在路中間,當前的親兵被砸中,慘叫着被燒着。

“將軍,不能再騎馬了,下馬吧!”李繼韜身邊,一員小將急聲道,卻是那先前從李紹城手中逃回的郭姓隊正。

衆人手忙腳亂滾落馬鞍,親兵將李董兩人護在中間,拼命往前跑。

間或有草木帶着火光落在親兵身上,那親兵頓時慘嚎亂撞,郭姓隊正一怒,上前一刀,將那親兵砍了,紅着眼睛繼續開道。

“將軍,前面有大火堆,過不去!”有親兵驚慌道。

“填屍首,填人!”李繼韜咬牙,從牙縫裡蹦出幾個字。

郭姓隊正淚涌如泉,“啊、啊”大叫着,舉刀砍向身邊的親兵,然後將他們未燃燒的屍體,丟到火堆裡,衆人快速跑過去。

泥土路已成火路,到底是走不通了。

這一路上,死人無數,屍體密佈,或被同袍踩死、殺死,或者被燒死,但他們的屍體落在路上,都成了火堆,成了焦炭,那臨死的慘狀,讓人不忍去看。

李繼韜絕望,仰天長嘯,悲憤莫名,“蒼天,直娘賊,你果真要在這裡折殺李某?!”

郭姓隊正忽然叫起來:“水車,前面有水車,快擡過來,給將軍淋上水!”

(本章完)

章四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4)章二十 天下章一百六十九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3)章七十二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1)章十八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5)章十五 接城章七十四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章五十一 人生得意防仇敵 清幽月光明大志章四十五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1)章一百七十二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下)章十二 大丈夫謀身謀國 殺人何須有理由章二 鬼斧十手章四十九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4)章十八 蒹葭蒼蒼,血染一方章七十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2)章二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8)章四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章六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中)章十八 攻克章八十三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0)章二十四 父子的戰爭(第三更)章四十九 彼如喪家犬【第三更】章一百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7)章一百四十八 謀利有成志士歸 去王稱帝性未改(上)章九十七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4)章四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4)章七 一載相識十載別(1)章四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4)章七十二 折了筷子章六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1)章二十九 欲徵邊疆先存甲 從璟酒棚識民心章三十九 兩川系天下 天下在我心章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0)章二十五 陣戰(上)章六十四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下)章三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4)章二十二 百戰安義(1)章六十四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2)章一百三十九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下)章二十四 父子的戰爭(第三更)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萬民頌 十年奔波何時休章九 他的屠刀章五十二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上)章三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3)章九十六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3)章十五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2)章五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0)章七十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2)章一百一十一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下)章二十一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8)章一百八十 小魚大魚齊咬鉤 預設奇兵向北行章一百九十八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1)章三十七 秋意日遲遲 誰解君王心章十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3)章三十七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6)章一百零五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2)章十六 故佈疑陣引人亂(上)章七十五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3)章九十四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3)章九十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3)章八十三 一代驍將顯威名 老殘之軀念家國章九十一 大唐太子立船臺 欲我艦隊出東海章十四 有人西樓殺宰相(3)章六十九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1)章三八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7)章一百六十二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2)章二十六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4)章九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2)章一 北地秋意來時早 國仇家恨苦奈何章十九 練兵之法章一 百戰軍都指揮使章二十七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5)章四十六 先聲奪軍心(3)【第三更】章三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7)章十一 一載相識十載別(5)章八十 天下豈非無衛霍,怎奈人主不識君章八十五 君能以國士待我 我必以國士報之章一百三十七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上)章三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2)章一百六十一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1)章六十二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5)章二 千里之遠有梟雄(中)章四十四 忠誠章十五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6)章一百六十六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3)章二 神仙山(1)章八十六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中)章六十三 我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1)章五 謀國數載彈指間(中)章五十九 邊軍過長城章九十九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8)章七十四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2)章一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上)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十七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4)章四十二 董璋章一百七十五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下)章四十八 帝國之軍威【第二更】章五十五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5)章六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中)